六七十岁男人:头发花白发型这样剪,干练利落,不油腻更气质
188 2024-12-23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唐代的鼎盛,富庶、多元化使其仕女画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时期的仕女画极力追求体现生活中女性丰腴艳丽的身姿和气质华美的服饰形象。
唐代仕女画以极具代表性的典型服饰来表现唐朝贵族妇女生活情调为这一时期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接下来,主要从唐代仕女画的风格入手,以具体的作品分析仕女画中女的服饰的特点,以表现出唐代女子独一无二的服饰内涵与文化特质!
绘画中唐代女子
01、唐代仕女画别样的风格:题材更为开放,生活气息浓厚,注重描绘人物的形态,表现妇女点滴的日常生活!
仕女图主要是以美女、贵族妇女生活为题材的画,是人物绘画的一种,最早始于战国。唐朝经济繁荣,文化开放,独特的社会环境给仕女画注入了新的元素,成为仕女画发展的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仕女画的题材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不再局限于六朝前期的烈女之风,而是注重描绘人物的形态,表现妇女点滴的日常生活,有游春、劳作、嬉戏玩闹、扑蝶、抱婴捣练等场景。
唐仕女画中的捣练场景
另一方面,唐朝仕女画的风格独一无二,这与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息息相关。画面以丰肌厚体、艳姿丽态为主要风格,这一时期妇女以胖为美,但却是丰腴圆润的健康之美,画家们对画中仕女的描绘,无论笔法、线条、还是色彩运用,均灵活多变,娴熟异常,对女性的衣着装扮和神态气质描绘的极为仔细,表现出唐朝主流的审美趋向,同时也反映出唐朝的繁荣昌盛。
画中描绘精细的唐朝贵族妇女
02、唐朝仕女画中的服饰语言:服饰样式、风格演变与服装元素在仕女画中的另类表现!
在古代的仕女绘画表达中,服饰的描绘是表现古代女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中曰:
然服装与众物既甚奇,作女子尤丽,衣髻仰俯中,一点一画,皆相与成其艳姿。
画家们对女子服饰的精细描绘,不仅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她们的外貌妆容,还反映出她们的神态气质。服饰美是古代仕女画的独到特点,传统仕女画极力刻画服饰的精美,因为仕女服饰能体现仕女的风采与气质,又能体现朝代、身份与个性。总之,服饰的精美多样为仕女画增添了不一样的形式美。
(1)基本特点:衫、帔和裙的统一
唐代女子服饰的基本特点是衫、帔和裙的统一。裙襦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饰,襦是唐代仕女画中常见的女上装款式,常以短襦长裙搭配的方式出现。裙是一种方片直裙,呈长方形,常常被女子以丝带系在腰部以上的部位,还有的人将其直接系在腋下。
从初唐到盛唐,女子的裙襦也有一定的变化,服饰造型由原来的紧身贴合到宽松肥大为主要特征,襦的变化大多体现在袖子和领子上面,领子越来越低,以展现妇女丰满的胸部轮廓,同时领子的装饰感更加丰富华丽。袖子越来越宽硕,袖子也极有装饰感。具体的绘画作品如《捣练图》《宫乐图》等都有这一类型的服饰。裙也逐渐宽大,长度增加,上口和底摆也发生变化,像《簪花仕女图》中的弧形上口和弧形底摆。
裙襦搭配
衫可以看做是襦的演变款式,一般很宽松、肥大,对襟, 袖口很大,通常穿在裙子的最外面。一般在衫长度的四分之三的地方设有结带,主要目的是美观。《簪花仕女图》中人物的穿着便是十分典型的衫装,长衫薄如蝉翼,有一种灵动感,衫与红色的长裙搭配和谐,恰到好处,带给观赏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簪花仕女图》中的衫装
帔帛是唐代服饰的代表。帔帛通常为长方形,如同现代人的围巾和披肩一样,制作材料主要是纱罗,这种材料以轻薄著称。唐代仕女图中的帔帛宽度并不一致,但是长度通常超过两米,部分帔帛上面还印有图案。唐代妇女一般将帔帛披在肩部或臂部,它可以被穿插成多种不同的形态,从而极大地满足了她们爱美的需求。
手臂处的帔帛
(2)风格演变:初唐清新淡雅、盛唐华丽开放、晚唐柔美细腻
从初唐到盛唐,唐代的文化状况、艺术风格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女子服饰风格也不同以往。表现在初唐清新淡雅、盛唐华丽开放、晚唐柔美细腻几个阶段,这其中,盛唐女子服饰艳丽大方,复杂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初唐仕女画以《步辇图》为代表,画中女子上穿窄袖衣,外披帔帛,系红绿相间长裙。为典型的"高腰掩乳"女装形式。这一时期的服装特点沿袭了隋代的样式,表现出一种清新简约的小女人风格。到盛唐风气逐渐开放,女子服饰也变的多样,华丽绚烂是这一时期服饰的主流,如《捣练图》中的女子着装,就是典型的唐代女装式样,窄袖短襦,下着长裙,裙腰高系,袒露胸,裙长及地,身披帔帛,长及地面。《宫乐图》中的女子服饰则以红、青宽袖衫为主,散点纹红色帔帛,高腰线裙装,长裙及地,充分表现出晚唐柔美的服饰特点。
《步辇图》
《捣练图》局部
《宫乐图》局部
稍作总结,唐代衣服裙的款式,从初唐到盛唐在美学风貌上有一个从窄小到宽松肥大的演变过程。这样的服饰变化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密不可分唐朝服饰,唐朝时候流行以胖为美,健康丰硕的姿态是主流唐朝服饰,所以相对应的,宽大的服饰也逐渐流行起来。综观以上,唐代仕女画中的服饰受文化影响,又极致地体现了唐代独特的审美文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仕女画中的领口变化
(3)唐代仕女画中的服装元素表现:不要求线的繁复,讲求点到为止,线到意到的舒适感
我们看绘画作品,要具体到每一个小的元素,那么,联系到仕女画,无论是绘画造型还是服装语言,线条、纹理以及色彩等都是不可忽略的元素。
就外在的概念而言,每一跟独立的线或绘画的形就是一种元素就内在的概念而言,元素不是形本身,而是活跃在其中的内在张力。
在唐代仕女画中是以细线为主要的绘画手段,多用于表现女子的润弹的肌肤、饱满的肌脂和服饰的长韵。主要线型有"游弦描""铁线描""高古游丝描"等。"琴弦描"是"游弦描"和"铁线描"的结合,细劲有力,含蓄典雅,适合表现仕女画中服饰垂地那种灵动的质感。周昉笔下丰满的仕女形象就很好的表现了这种线型。
唐代仕女画中线的表达讲求"少即是多",不要求线的繁复,讲求点到为止,线到意到的舒适感。线条表现的是一种形态、动感、韵律,形态是指线的宽细、长短、方圆;节奏是指线所传达了急缓、动静、快慢;韵律指的是线条的曲折、横竖、起伏;唐代仕女画中讲究匀速的线条,不急不缓很好的表现出仕女的柔美感。
仕女画中的服饰线条
除线条之外,色彩在唐代仕女画中女子服饰的描绘上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唐代是中国色彩运用的鼎盛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仕女画的色彩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早在《续古品画录》中,姚最就评价二十位画家"衣纹赋色,时表新意""赋彩鲜明,观者悦情"由此可见,色彩在仕女画中的地位极高。唐代人物画注重色彩的表达,既有浓重的风格也有淡丽的风格。色与形的完美结合,灵动传神的效果呼之欲出。比如,《虢国夫人游春图》设色艳丽而不失秀雅,画中一人着绿襦红裙,一人着红襦绿裙,并有青绿,绛紫,红色出现。鲜艳明快的服装衬托出贵妇形象,身材丰肤,衣着色彩明艳。
《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典雅色彩
总体来说,仕女画中的服饰色彩是有一定的用色规律的。既有统一,又有对比。服饰用色的统一主要表现为色彩的单纯性,技巧多平涂和渲染。以暖色调为主,红色系较多,这主要是为了描绘宫廷女子形象。比如,《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仕女裙装和上襦中的"红",《簪花仕女图》"红"的纱衣衫裙等。
仕女画中"红色"的唐装
03、唐代仕女画的服饰美:绘画的"意境"是中国画要表达的最高境界,也是仕女画追求雅致之趣的最高体现!
绘画的"意境"是中国画要表达的最高境界,也是仕女画追求雅致之趣的最高体现。仕女画借助形象传达出意蕴,形象又包含多种因素,其中,服饰的表现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代仕女画中独特的服饰样式作为一种形式语言,慢慢演变成一种风格特征而独立存在,有自己独特的美与韵味。
首先唐代仕女画中的女子服饰体现出富贵华丽的美。唐代社会风气使得唐代的审美思想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种社会环境间接地造成了女子服饰的多样化。唐代女子服饰上身为衣,下身为裙,上衣领口式样很多,如方领、圆领、直领等很多种不同的样式,且常常在上衣的外面再着一条帔帛,绚丽的帔帛与素雅的长裙相得益彰,衣袂飘飘,女子的端庄、秀美跃然纸上。唐代印染技术和纺织业的发展,使得服饰颜色和纹样不再局限于小的范围,色彩丰富,纹样增多,图案特点丰满、自由。
唐代仕女服饰中华丽的图案
其次,唐人子服饰有一种大胆开放的美。到了唐代,受异国文明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女子冲破了"笑不得露齿、行不得动裙、站不得依门、出门不得露面"的传统束缚,开始追求开放的审美风格。唐人追求的不是纤瘦,而是纤瘦中带着曲线饱满。于是,在一系列的仕女画中,给人的第一直觉便是一种"柔"调、轻柔、丰盈。另外由于民风开放,她们追求着身心的自我解放,所以唐朝社会盛行以胖为美。当然,最能体现大胆开放之美的还是袒胸装的流行,这也侧面反映出了唐代女性地位的提高。
画中仕女轻盈大胆的着装
最后唐代仕女服饰具有兼容美。唐朝多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体现在服装领域,一度出现了独具特色的唐朝服饰。最显著的就是胡人服装对女子服饰的影响,虽然胡服已经传入许久,但是在唐朝受到女子的广泛欢迎,有一定的影响。如《步辇图》中的宫女的服饰就深受胡风影响。由于女子地位的提高,女着男装在唐朝也开始出现。这种种现象,都体现了唐朝服饰的兼容性。
画中女子服饰已有胡人装束元素
04、结语:唐代仕女画中服饰的艳丽雍容华贵、大胆开放、兼容并包的美,正是唐代经济文化空前发展、民族自信的表现!
唐代仕女画中描绘的女子服饰,无论是风格的多样,还是服饰元素的独特,不约而同的都体现了唐女子服饰特殊的美和韵味。唐代作为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封建王朝,在绘画中也得到了体现。唐代仕女画中服饰的艳丽雍容华贵、大胆开放、兼容并包的美,正是唐代经济文化空前发展、民族自信的表现,体现了唐代的经济文化特色以及艺术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