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西装+连衣裙”才是早秋最潮混搭!高级显瘦,照着穿准没错
184 2025-01-08
市民参观展览。
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徐志刚)民族服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黏合剂”。1月12日,“同源共生 ‘衣’彩纷呈——长江流域民族服饰展”在武汉园博园长江文明馆开展。该展览由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联合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主办,共展出长江流域多个民族的精选服饰、银饰、丝织刺绣等130余件(套)。
该展览分为“长江之源羌族服饰,藏羌之貌”“红飞翠舞,笙歌鼎沸”“水曲林深,神秘之乡”3个单元,以藏族、羌族、彝族、白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的服饰、银饰和丝织刺绣为主,以图片和影像资料、实地造景、多种互动装置为辅,集中展现长江流域独特的文化魅力。
展览在沙画表演《霓裳锦绣中华》中开幕。表演者指尖流动的细沙描绘出风格独特、瑰丽多姿的民族服饰,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长江日报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藏族和羌族服饰,讲解员以哈达为例介绍了藏族和羌族服饰的白色崇拜。长江流域各民族服饰各具特色,一些民族有着相似的喜好。彝族、白族、土家族、苗族和侗族都以银为重、以银为美。展厅现场,这些民族与服饰相关的银饰物件也得到展示。
记者注意到,四川彝族、湘西苗族服饰颜色以黑色、深红色、蓝灰色为主;白族女子服饰与汉族传统服饰相似,以淡红底色配以大花瓣图案,显得活泼喜庆;《后汉书》记载瑶族祖先喜好穿“五色”衣服,直到近代瑶族服饰仍保留这样的风格,展出的瑶族妇女服饰从头帕、上衣、围腰到裤子都是用五色线刺绣而成,是名副其实的“衣斑斓布”。
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杨胜才介绍,本次展览的展品均由该校民族学博物馆提供,包含服饰、刺绣、织锦、银饰、纺织工具等5个类别,大多为清朝至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传统民族服饰。其中有不少珍品,比如彝族男女武士服等。展出的九成以上服饰系上世纪50年代征集收藏于该校民族学博物馆后首次公开对外展出。
杨胜才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已正式启动,举办长江流域民族服饰展可向公众充分展示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长江文明馆馆长李淑云表示,长江流域服饰文化与长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本次展览描绘长江流域绚丽多姿、和谐共生的民族风情,展示多彩文明,促进共同繁荣。
据悉,本次展览持续到3月27日羌族服饰,免费对观众开放。后续将推出线上展览,长江文明馆将安排小小志愿者定期为观众提供免费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