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服饰 为多彩贵州而歌 | 田博:以双语之声,筑梦贵州故事触达全球

佚名 68 2024-11-13

2017年毕业前夕,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来到迪拜,开启了与所学专业不同的记者之路。

记者在阿联酋参会

2019年,在沙迦举行的全球传播大会上,一位美国朋友问我:“中国的大街上是不是没有汽车全是自行车?”我愣住了。原来,他在报道视频中看到城市街道上尽是骑自行车的人没有汽车经过,误以为这是中国的现实。这一问题背后,反映了国际传播中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也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记者,我有责任让世界看到真实的中国。

记者对话青年领袖 Youth Talk 栏目海报 制作齐青扬

回到家乡贵州后,我有幸加入贵州日报报刊社,成为国际传播中心的一员。牢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我通过各种方式向世界讲好中国贵州的故事:联合清华大学开展“Youth Talk”对话,全球青年对话贵州活动推动中外青年领袖探讨使命与担当;通过“全国两会”报道展示开放自信的中国;在数博会、黔台会、世界山旅大会等重要场合,向世界介绍多彩贵州的美丽与活力……

记者与团队在梵净山红云金顶拍摄

登上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顶,看到一片翠绿中云雾缭绕,远山如黛,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站在黄果树瀑布下方的观景台,聆听奔涌而下的水声如雷般回响,感受大自然的磅礴气势;走进苗族西江千户苗寨,迎面而来的是轻盈的芦笙曲调和一幅幅独具韵味的刺绣画,村民们安静地在青石板路上晾晒稻谷,脸上洋溢着宁静的笑意。正因身处这一方热土,我愈发体会到贵州文旅的独特魅力,也更仔细地思考如何让这片生态绿色的好山好水、这份丰富多元的文化瑰宝更好地触达世界。

展现民族特色与全球视野

讲述贵州多彩故事与人文魅力

图为俯瞰乌江画廊

贵州的文旅品牌之所以独特,不仅在于壮丽的自然风光,更在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元的民族特色。从巍峨壮丽的喀斯特地貌、2.4亿年前的贵州龙化石,到苗族刺绣、侗族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诉说着贵州人民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这些殷实的“家底”是贵州文旅品牌走向世界的根基,但在全球语境中,找到与国际观众产生共鸣的表达方式同样关键。

苗绣非遗传承人杨仕英与杨春林在伦敦时装周

苗绣非遗传承人杨仕英向我分享了她在伦敦时装周上的故事。她回忆起秀场的海外观众被手工刺绣精美细节所吸引的情景,甚至无需冗长的介绍,许多外国友人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细致的一针一线,便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分享。这种民族工艺中的精湛技艺和独特美感正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纽带,成为连接国际观众的桥梁。

比利时钢琴家尚·马龙与侗族大歌团队合作表演

侗族大歌在多国巡演,展现出不加伴奏的天籁和声,这种“阿卡贝拉”式的音乐让海外观众深受感染。比利时钢琴家尚·马龙甚至漂洋过海亲自前到贵州肇兴侗寨学习。音乐作为人类共有的艺术语言,通过“原汁原味”的呈现,使得侗族大歌无需翻译便能打动人心。这种跨文化的传播,以最直接的形式拉近了贵州与世界的距离,让观众不自觉地被贵州的独特文化所吸引。

贵州非遗传承人做苗绣手工

文化的魅力,既体现在所见所听之美,也在其背后传承与创新的故事。在报道中既展示贵州的绣线与歌声的物理美,更揭示出它们如何表达着贵州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坚守。这样的贵州故事能够触及观众心灵深处的共鸣,使贵州不再是“他者”的故事,而成为能够引发共情、启发思考的真实体验。

融合文化与科技

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贵州文旅品牌

美国职业摄影师丹·桑多瓦尔体验“红飘带”长征之路

在报道工作中,我看到科技如何为文旅品牌注入活力,让贵州的文化故事更加立体、生动地展现在全球观众面前。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便是其中之一,这座数字艺术馆利用AI虚拟交互、全息影像等技术,生动再现长征之路,为参观者提供了深度的沉浸式体验。“科技+文化”观众仿佛踏上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旅程,感受到长征精神的无畏与坚韧。

数字化提升视听感官的多维体验,更多国际受众直观地感受到了贵州的历史底蕴。美国职业摄影师丹·桑多瓦尔由衷点赞,他在“红飘带”馆内驻足良久说,这次参观促使了他想进一步深入了解长征文化和精神内涵。

黄果树瀑布夜间观影实景秀

通过科技赋能的传播方式,可以让贵州的文旅故事超越时空的界限。将高质量的内容与先进的技术手段融合,例如借助VR和AI技术成像弥补时间空间限制,制作可以让观众在手机或电脑上体验贵州青山秀水中的文旅故事传播产品,我们能够将贵州的美好更“近距离”地触及观众。

以区域国别为导向

构建精准化的国际传播体系

全球局势的急剧变化与国际关系的深刻调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产生共鸣泰国服饰,为国际传播提出了课题。

泰国旅行代表团在贵州体验秋冬游

近年来,贵州大力推动与东南亚地区教育与文旅合作,吸引了大批东南亚旅客驻足,加上在自然环境和文化风俗上诸多相似之处,为两个地区文旅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贵州荔波樟江喀斯特森林与越南风牙者榜国家公园同属喀斯特地貌。在对东南亚地区传播自然景观时,通过找到相似处的契合泰国服饰,能增进彼此的文化认同感。在民族文化方面,贵州多民族特色与东南亚多元文化格局也高度契合。例如,苗族在缅甸和越南均有分布,传统服饰与东南亚各民族的手工艺品风格相似,尤其是苗族银饰与柬埔寨银饰,在设计工艺上都有相通之处。基于这些共性,我们在贵州文旅宣传中将围绕东南亚游客喜爱的生态旅游、民族文化、美食和购物体验展开。在传播方式上,东南亚尤其年轻人偏好使用和等社交平台。未来将在这些平台推出更多贵州文旅内容本地化的视频和图片内容,采用东南亚观众喜爱的风格,以增加关注度。

区域化的精准传播不仅仅是翻译语言,而是通过内容选择、情感表达以及传播渠道的本土化,让报道真正打动人心。不断探索最能引起当地观众兴趣的视角和内容,用他们的语言讲述他们想了解的贵州故事。

漫漫征途,唯有奋斗。记者节之际,作为一名在国际传播一线的贵州人,我将继续用双语讲好贵州故事,展现多彩贵州风貌,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关注贵州。我深信,通过一份份微小的努力,为家乡汇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贵州日报国际传播中心记者 田博

编辑 高鑫

二审 陈大炜

三审 庞博

上一篇: 2024海丝泉州数字文创周将于11月29日启幕
下一篇: 江南布衣利润之上的“追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