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服饰 谁戴纶巾?

佚名 141 2024-09-13

“众头领都是戎装披挂,惟有吴学究纶羽服,公孙胜鹤氅道袍,鲁智深烈火僧衣,武行者香直裰;其余都是战袍金铠,本身服色。”《水浒传》中宋江接受招安时,书中描写众好汉衣着,吴用是“纶巾羽服”。

“羽扇纶巾”是明代小说中谋士的职业套装。尤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深入人心。如嘉靖本《三国志演义》写诸葛亮初出茅庐之时:“(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眉聚江山之秀,胸藏天地之机,飘飘然当世之神仙也。”

诸葛亮“羽扇纶巾”的形象在元杂剧中定型。《隔江斗智》中说他“在军中运筹决策,长则是羽扇纶巾”;《五马破曹》中说他“诸葛亮在卧龙岗际会风云。他可便挥羽扇戴纶巾”。

现存元杂剧中的诸葛亮形象无一例外都是道士打扮。《博望烧屯》中诸葛亮自称贫道,刘备叫他仙长。《水浒传》中,公孙胜同样戴纶巾。书中说他“手中羽扇动天关,头上纶巾微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名篇,其中“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纶”字应读作“guān”。前段时间,董宇辉在直播中读作了“lún”,引来群嘲。

东汉时《说文》释“纶”:“纶,青丝绶也”。字面来看,纶巾应为有青丝带的头巾。《说文》中“纶”字只有一个“lún”音。到了南朝顾野王《玉篇》中,“纶”字才出现了“guān”音。直至宋朝,都是如此,两音并无字义的分别,或是一南音,一北音。

至明代,《正字通》释:“纶,龙云切,音伦。……又删韵,音关。纶巾,巾名。”《康熙字典》沿用。

“纶”字读音,契合头巾演变的历史路径——先秦发端,魏晋融合,唐宋变化,至明代定型。

汉代服饰 谁戴纶巾?

汉代服饰 谁戴纶巾?

明代《汝水巾谱》绘 “纶巾” “东坡巾”

头巾颜色代表了身份

巾最早是系在衣带上的,称佩巾,当抹布用的。

清人徐灏《段注笺》中说:“巾以覆物……亦用拭物”“因系于带,谓之佩巾”。

西周金文的“带”字,上一横,下两个巾字,楷书将上面的“巾”写作了“冖”。

巾用来擦手,又称“帨”(shuì)。周代祭祀,有沃盥之礼,“盥卒授巾”,洗完手,有专人递巾。巾用来盖物,又称“幂”。

巾被当作“首饰”穿戴,原因不明。据东汉《释名》:“巾,谨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当自谨修四教也。”成人后,士戴冠,庶人戴巾。冠与带是士人标配,平民无冠带,可能巾就由此上头了。先秦之际,平民裹头巾,一般为黑色,故称为“黔首”,又称为“黎民”,黔、黎都指黑色。

战国时士兵以青巾裹头,被叫作“苍头”,到了魏晋,苍头成了家奴的称谓。

汉代称头巾为“帻”,同样用颜色划分阶层和职业。厨子戴绿帻,车夫戴赤帻,抬轿子的戴黄帻,都是身份低下的职业。《汉书》载,汉武帝的姑母馆陶公主和董偃有私,董偃向汉武帝请罪时,“绿帻傅韝”,自称家厨,汉武帝下诏赐他衣冠。此事成了“绿帽子”一词的最早出处。

沈从文先生曾撰文说:“秦汉大一统局面出现后,衣服的式样也比较统一起来。……凡是有官爵的人,无分男女,还得把一条丈多长的丝绦,折迭起来挂在右腰边,名叫‘组绶’。贵族男子这时已改佩环刀。普通男子头戴巾、帻。巾子多用来包裹头发;帻则如平顶帽,上加个‘人’字形帽梁(不加帽梁就叫平巾帻)。”

汉代名士纷纷“带货”

汉代之前,古人重冠轻巾。巾的流行,全靠权贵名流“带货”。

应劭《汉宫仪》载:“帻者古之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孝武时天子以下未有帻,元帝额上有壮发,不欲使人见,乃使进帻,群寮随焉。”汉元帝额头上有向下生的头发,不愿被人看见,就用帻遮盖,群僚随即跟风而戴。

《汉宫仪》又载:“王莽无发,因为施巾,故里言曰:王莽头秃,施帻屋。”王莽头秃,以帻遮盖,致街谈巷议。

许嘉璐先生认为:“说用帻把头顶盖住始于王莽,这是我们的先贤总喜欢把一个东西的创造发明权归于一位名人的毛病导致的误会。”

话虽如此,自汉代起,头巾身价上涨,不仅有皇帝代言,还有名士背书。据《后汉书》,东汉末年有名士韩康,隐居山中。汉桓帝派使者征召韩康,韩康无奈上路,“亭长以韩徵君当过,方发人牛修道桥,及见柴车幅巾,以为田叟也”。途中有亭长得知韩康要路过,架桥修路迎接,没想到韩康就是田野村夫的打扮。最后韩康找机会半途溜掉,以寿终。

所谓幅巾,幅是量词,《汉书·食货志》载:“布帛广二尺二寸。广为幅。”大概约合今天的50厘米。《三国志》载:“汉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是以袁绍、崔豹之徒,虽为将帅,皆著缣(细绢)巾。”

汉代还有林宗巾,一直流行到明代。东汉名士郭泰,字林宗。他身长八尺,相貌魁伟,名重洛阳。《后汉书》载:“一日道遇雨汉代服饰,头巾沾湿,一角折迭。时人效之,故意折巾一角,称‘林宗巾’。”林宗巾因此又称折角巾。

诸葛亮最早戴“葛巾”

三国时曹操造白帢(qià),或和《晋书》所载的“白纶巾”有相似之处。《魏志》载:“魏太祖拟古皮弁,裁缣帛以为帢,以色别其贵贱,可谓军容,非国容也。”再见张华《博物志》载:“汉中兴,士人皆冠葛巾。建安中,魏武帝造白帢。于是遂废,唯二学书生犹著也。”据《后汉书》,曹操猜忌孔融,给孔融罗列的罪状之一就是“秃巾微行,唐突宫掖”,孔融光着头不包头巾,不买白帢的账。

不如曹操所愿,“白帢”初是军装,后世却成孝服。《搜神记》载:“昔魏武军中,无故作白帢。此缟素凶丧之征也。”所谓白帢单衣,被称为了“素服”。

纶巾是魏晋风流。东晋名士谢万,是谢安之弟汉代服饰,“简文帝(司马昱)作相,闻其名,召为抚军从事中郎。万著白纶巾,鹤氅裘,履版而前。既见,与帝共谈移日。”

魏晋南北朝时,纶巾很可能是冬季穿搭。据《陈书》,南朝礼学家贺德基年少时游学京邑,缺衣少穿,但又耻于穿破旧衣服,“盛冬止衣襦袴”。有年冬天,“尝于白马寺前逢一妇人,容服甚盛,呼德基入寺门,脱白纶巾以赠之”。就此故事,白纶巾可保暖,而且男女均戴。

夏天还是戴葛巾,葛巾类似粗麻布,陶渊明曾用葛巾漉酒,完事了再戴到头上。

《三国志》不记诸葛亮衣巾,只说他“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可能源于晋人裴启《语林》,诸葛亮戴葛巾,挥白毛扇:“(司马懿)使人视武侯,素舆葛巾,持白毛扇,指麾三军,皆随其进止。宣王闻而叹曰:可谓名士!”

“汉巾”还是“胡帽”?

汉乐府《陌上桑》有诗句“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

“帽”字通“冒”,见于《尚书》:“周公对成王云:古人冒而句领。”“冒”本作“冃”,《说文》释:“小儿蛮夷头衣也。”

从《陌上桑》一诗来看,帩头要比帽更正式。“帩头”又写作“陌头”,音变而为“襆头”或“幞头”。《广韵》载北周武帝时,“戴幅巾出四角以幞头,及名焉,亦曰头巾”,发明襆头的目的,同样是“便武事者也”(《新唐书·车服志》)。

襆头最初尚白。《梁书·侯景传》载:“自篡立后,时著纱帽。”阎立本画《历代帝王图》,陈文帝头戴白纱帽、披皮裘。

至隋唐,帽子和襆头已经混称。据《隋书》:“帽,自天子下及士人通冠之。以白纱者名高顶帽。皇太子在上省则乌纱,在永福省则白纱。又有缯皂杂纱为之,高屋下裙,盖无定准。”

史载襆头黑白之分,确实“盖无定准”。唐代《通典》记载:“隋文帝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朝贵已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襆头在唐代就有了“乌纱帽”的别称。《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宴私时戴的就是乌纱帽。

乌纱帽是“汉巾”还是“胡帽”,学界一直有争议。沈从文先生认为,襆头“若指广义‘包头巾子’,或‘平顶帽’而言,商代早已使用。”

当代学者孙机在著述中认为,襆头是由鲜卑帽改进而成,因此仍然是“胡服”的一种。沈括《梦溪笔谈》中说:“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中国衣冠之乱,自晋五胡,后来遂相承袭,唐接隋,隋接周,周接元魏,大抵皆胡服。”巾帽之变,应是融合的结果。

明代才有了“诸葛巾”

据《全唐诗》统计,诗中有“羽扇”的20首,“纶巾”20首,“葛巾”14首,但都和诸葛亮无关。

宋时“羽扇纶巾”同样没有和诸葛亮绑定在一起。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说的是周瑜还是诸葛亮,一直有争议。据统计,北宋词作以周瑜故事为典的有15首,诸葛亮仅3首。宋人欣赏周瑜的风雅,苏轼《南歌子》一词赞叹“但得周郎一顾,胜珠珍”。

苏轼对诸葛亮评价,经历过先抑后扬。欧阳修、司马光、苏洵都以曹魏为正统,苏轼早年同样尊魏贬蜀,在《诸葛亮论》中曾批评诸葛亮“有失忠信”。到了晚年,苏轼的态度大转弯,盛赞诸葛亮为“万乘师”。

苏轼是见过诸葛亮画像的,在《诸葛武侯画像赞》中说“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唐宋时头巾的时尚变化,仍旧由名人引领。据《北梦琐言》,唐懿宗时权臣路岩是潮男。“善巾裹,蜀人见必效之,后乃剪纱巾之脚,以异于众也。闾巷有袨服修容者,人必讥之曰:尔非路侍中耶”。

古今带货达人,苏轼当数第一,头巾自然少不了他。苏轼在《椰子冠》诗中写道:“更着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这种短檐高屋帽,被命名为“东坡巾”,明代冯梦龙《古今笑》中说:“东坡有文,有赋,有诗,有字,有东坡巾,君所爱何居?”《水浒传》中吴用出场时,“戴一顶桶子样抹眉梁头巾”,即似东坡巾。

至明代,纶巾被称作了“诸葛巾”。此外,“纯阳巾”由吕洞宾冠名,“乐天巾”因白居易得名,“羲之巾”则取材于历代王羲之画像。纶巾样式不一。至清代《第一才子绣像全图三国演义》中所绘“纶巾”,样式类似明代的忠静冠。

头巾带着“好汉气”

明代士人的头巾,不仅样式多,名目也花哨。《客座赘语》载明代万历末年,“南都服饰,在庆、历前犹为朴谨,官戴忠静冠,士戴方巾而已。近年来,殊形诡制,日异月新。于是士大夫所戴其名甚伙,有汉巾、晋巾、唐巾……而纯阳、九华、逍遥、华阳等巾,前后益两版,风至则飞扬。”

方巾,全称“四方平定巾”。据《坚瓠集》载,朱元璋想制定一种雅致的新款儒巾,“屡进其式,俱不当意,遂挥之地,跌瘪。马皇后曰:如此正好。”

《水浒传》中各路好汉戴各式头巾,有“戏”味:

如唐巾。《水浒传》中,宋徽宗和辽国狼主都戴唐巾,符合史实。《大宋宣和遗事》载,徽宗即“头戴唐巾,僄下穿一双乌靴”。元杂剧《大劫牢》《闹铜台》《九宫八卦阵》《东平府》中,吴用都是戴唐巾的。

再如万字巾。《留青日扎》载:“万字巾则上阔而下狭,形如万(萬)字。”明初规定为教坊司官吏之服。《水浒传》中,鲁智深“头裹纻麻罗万字顶头巾”,武松也是“一顶万字头巾”。元杂剧中,梁山好汉都是一水的万字巾,万字巾成了“梁山巾”。

《水浒传》可作明代头巾“日异月新”的旁证。林冲“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史进戴“一字巾”,杨雄戴“猪嘴头巾”,再有解珍解宝兄弟戴“虎皮磕脑”,大致像周星驰《鹿鼎记》里所戴的虎皮帽。

在燕顺口中,当官的都被叫作“大头巾”。明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把士人的腐儒文风形容为“头巾气”,《水浒传》中的头巾,倒是“好汉气”。(责编:沈沣)

上一篇: 成都一袭汉服课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汉代官服制度演变与服饰文化
下一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巾帼绽芳华 多彩活动庆祝“三八”妇女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