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岁男人:头发花白发型这样剪,干练利落,不油腻更气质
188 2024-12-23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郑剑瑾 文\摄
2019年3月29日下午,“一衣带水: 韩国传统服饰与织物展”暨“梅里云裳:中韩合作嘉兴王店出土明代服饰修复与复原展”开幕式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时装馆举行。“一衣带水”展览的展品为韩国传统文化大学纤维专业师生们通过考证复制的14世纪-20世纪韩国服装和纺织品115件,其中 “传统服饰”展示韩国传统服饰50余套/件。本次展览时间将持续至6月9日。
开幕式后,大家一同参观了“一衣带水: 韩国传统服饰与织物展”与“梅里云裳:中韩合作嘉兴王店出土明代服饰修复与复原展”,韩国传统文化大学沈莲玉教授与“梅里云裳”展策展人王淑娟分别为大家作了精彩导览。
韩国是一个极为重视传统文化的国度,并为此做出了大量的保护传承工作。“一衣带水”展览的展品为韩国传统文化大学纤维专业师生们通过考证复制的14世纪-20世纪韩国服装和纺织品115件,其中 “传统服饰”展示韩国传统服饰50余套/件,分王室服饰、礼服、男装、女装、童服、巾帽、鞋靴七个系列;“传统织物”展示应用韩国国家级纺织非物质文化技艺制作的“春布”、展现近期研究复原的已失传的织金、罗、纹缎、纹绫等复原织物及介绍现代机器织造生产的各类韩国服装面料。
此次复制品主要展示九章服、九等翟衣、阔衣、唐衣等王室服飾;祭服、朝服等礼服;中致莫、帖里、方领衣等男装;圆衫、赤古里等女服;周衣、四揆衫等童服;太史鞋、云鞋、虎巾等帽靴、根据传统生产技艺织制的白纻布、生纻布、丝纻交织布(春布)、安东大麻布等苎麻布、近期研究已失传的鸳鸯纹织金绫、绿莲花宝相花纹织金缎等复原织物、运用现代机器织造生产葡萄松鼠纹纱、龙文甲纱、五足亢罗等纹纱;采用韩国传统织物与素材创制的漆罗、几何平纹地附加龟甲纹螺钿、马尾纺织品等素材活用制品。
这些韩国服装及纺织品的复原、复制,或以出土、存世实物为依据,或以典制、照片为参考韩国服饰,充分展示了韩国在传统服装传承、制作,传统面料织造、应用等方面的优势。韩国这类传统服饰及纺织品,如此集中地在中国的博物馆内展出,在国内还是首次。展览通过展示介绍多姿多彩的传统韩国服饰、纺织品以及在服饰制作过程中所运用的织造和印染手工技艺,以此为契机增进中国观众对韩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了解,为中韩两国对织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复原和活用的沟通交流提供有益机会。
同时韩国服饰,中国丝绸博物馆与韩国传统文化大学于数年前开始的《嘉兴王店出土明代服饰修复与复原》的合作项目,也于近期完成,国丝馆特别在纺织品文物修复展示馆举办“梅里云裳:中韩合作嘉兴王店出土明代服饰修复与复原展”介绍这一成果。展览由中国丝绸博物馆、韩国传统文化大学主办。北京服装学院、嘉兴博物馆承办。王店镇古称梅里,李湘一族为当地望族,展览展示了经中韩合作修复的以李湘之妾徐氏墓(M 4)所出土的服饰为主的明代女式服饰,同时展出多件服装的复原件及制作工艺。展览将持续至5月5日。
为配合两次展览,国丝馆还特别在本周末开设“韩国结”“韩国拼布”工作坊以及“韩国传统孩服”“韩国传统男女服装穿法”服饰讲座,以增加趣味性和中韩两国传统纺织技艺的交流研究。
2019年“国丝之夜”也从当晚开始正式启动。配套展览特别策划的“韩国之夜”通过韩国世界文化遗产主题讲座、韩国传统器乐及歌舞表演、韩国特色美食、韩国服饰时尚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中韩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体现丝绸之路跨文化对话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