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仿唐宋,传承汉脉”:汉服为何在明朝也结结实实的火了一把?

佚名 52 2022-12-22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们对于传统文化重燃自信和热爱。汉服,作为历史上汉民族的传统服饰,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效仿唐宋,传承汉脉”:汉服为何在明朝也结结实实的火了一把?

影视剧中的汉服

和韩、日东亚邻国重视本民族传统服装相比,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对汉服的致敬式回归,按照时下热门网络词汇说,“致敬我们逝去的青春”、“虽迟必到”。

时尚男女追求传统汉服之美的同时,开始助推文化自信自强,反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时代之蓬勃生机。

其实广义地理解汉服,应该是我国历史上远至上古、近至当下以来汉民族服饰的统称。

无论是统一还是分裂,汉族始终兼容并蓄,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合发展其自身的服饰文化,并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熠熠生辉。

“效仿唐宋,传承汉脉”:汉服为何在明朝也结结实实的火了一把?

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整理衣冠的“汉服热”

历史上明代也面临如何恢复汉唐传统的问题,而且一度这个问题比较突出。

明代之前、宋代之后,先后建立了辽、金、西夏、元等政权,且都是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政权。这段以少数民族为主的政权统治时期,在治理、文化、风俗等方面影响了汉族的发展。特别是南宋衣冠南渡后,偏安江南,凡百五十年。

“惟我中国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百有余年,今运亦终。”

“效仿唐宋,传承汉脉”:汉服为何在明朝也结结实实的火了一把?

南宋人的日常生活

蒙元虽仅仅统治中华97年,但“有元一代,最无章法”,“崖山之后无中国”,汉人确立的很多典章制度遭到极大的漠视和破坏。加上蒙元统治者来自北方草原,以游牧狩猎为主,其生活方式和农耕民族自不相同,反映在服饰上也有较大的区别。

蒙元时期的民众特别是上层社会服饰为方便骑行,以胡俗为主,“衣服则为裤褶窄袖及辫线腰褶,妇女衣窄袖短衣,下服裙裳,无复中国衣冠之旧”。加上蒙元统治期间,强推种族制度,在法律上公开歧视汉人、南人。汉族作为当时的下等民族,汉服自然遭到歧视和忽略。

“效仿唐宋,传承汉脉”:汉服为何在明朝也结结实实的火了一把?

蒙元统治者画像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看到问题所在。作为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和凝聚人心统治需要,坚持恢复汉服制度,废弃元朝服制,下令“复衣冠如唐制”,重新按照等级制度,恢复并完善了汉服之制。

“效仿唐宋,传承汉脉”:汉服为何在明朝也结结实实的火了一把?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自从儒家遵从周礼后,汉服一直有着明确阶层等级的功能。历代也继承了周礼的服饰传统,把汉服作为划分阶层、尊贵低贱的依据。

明代官方的《大明会典》,详细记载了明代汉服的各等级形制,从皇帝、皇后、皇妃、皇嫔及内命妇、文武大臣到普通百姓甚至外国君臣、僧道,冠服和常服皆有典可查、有章可据,反映出从制度层面上确定了汉服传统。

《大明律例》更是对服饰等级作出明确规定,从法律上确保汉服的推行和规范。

“效仿唐宋,传承汉脉”:汉服为何在明朝也结结实实的火了一把?

大明会典刊本

明代农业、手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棉麻等作物面积产量不断增加,直接促使纺织业发达。明代中后期的商品经济发展为服饰发展提供了丰富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文化的高度发展,更是带动汉服进入成熟期,明式汉服在前代汉服的基础上,在服装材料、制作工艺、款式、色彩搭配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二、荣曜华茂,奇服旷世,明式汉服的“大变革”

明式汉服凭借服装形制、色彩、图案、面料、工艺上的传承与创新,在汉服史上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明朝服饰图片,有以下的主要特点:

一是有传承。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服饰都各具特色,相互之间具有关联性以及相互影响。商周时期形成了上衣下裳的服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又将服饰上下两部分连接形成了深衣制。

“效仿唐宋,传承汉脉”:汉服为何在明朝也结结实实的火了一把?

这两种服饰制度的基本结构大体上决定了汉服的基本样式和方向。明代汉服也是如此,虽然款式多样,但基本结构仍然继承了先制,特别是幞头、圆领袍衫、玉带、皂靴等汉服主要特征也承袭了唐宋的服饰。

二是有创新。少数族的统治,客观上也同样影响了汉族服饰。明代汉服吸收了一些蒙元特色,所谓“以胡俗变易中国之制”,另外对唐宋旧制的汉服作出调整创新。在服装版式方面,明代汉服上短下长,领圆。

明代汉服与前朝服饰比例不同,其上衣短、下裳长,上装被逐渐拉长,露裙的长度被缩短,且衣领较前朝不同,采用以圆领为主的设计。

“效仿唐宋,传承汉脉”:汉服为何在明朝也结结实实的火了一把?

三是有流变。明初定制,服饰尚简崇朴。人均穿着布袍,质朴简单。即使勋贵殷富,平常也比较朴素,虽有华贵的服饰,也只有在重要场合才会拿出来穿。而且社会各阶层都严格按照法律要求穿着服饰,很少有僭越的情况。

明代中后期,制度上对服饰的限制逐渐削弱,服饰日渐华美。在成化以前,不论贫贱富贵都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服饰制度,头戴平定巾,衣服颜色简单,款式单调,穿着的鞋子也极为朴素。但在这之后却逐渐奢侈,各地出现了“绮靡之服,金珠之饰”。

明代汉服大体分为礼服和常服,主要有袍、衫、袄、褙子、比甲及裙、裤等。就服装面料方面有妆花、织金锦、纱罗、丝绒、麻、布等。

“效仿唐宋,传承汉脉”:汉服为何在明朝也结结实实的火了一把?

明代的冠

明制规定,士兵、平民的头发要束至头顶,当官的要戴乌纱帽,穿圆领官服,系腰带,穿黑靴;读书人和平民要戴四带巾,穿各种颜色混杂的盘领衣,但不能使用金色和黑色;乐工戴青色万字顶巾,系红绿皂带。

读书人和平民允许佩戴银制首饰,耳环上用金珠镀金,钏镯要用银,团衫要用浅色,衣料可以用纻丝绫罗紬绢;而乐妓与庶民不同,需佩戴明角冠、皂措子。

明代汉服形制上较前朝更为丰富,服装搭配穿戴,结构合身,穿着便利,更利于劳作和行走,更适应生活。

明代汉服色彩上较前朝更为丰富,在服饰色彩的运用上,大体沿袭了前朝传统。明代尚红,但又对色彩进行改良,色彩明度、饱和度更趋丰满,整体色彩和谐、调和、有序。

“效仿唐宋,传承汉脉”:汉服为何在明朝也结结实实的火了一把?

明代的比甲

明代汉服的纹样较前朝更为丰富,无论是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都运用丰富明朝服饰图片,图案层次清楚,配色庄严。规则严谨、繁而不乱,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明代汉服的面料较前朝更为丰富,绫罗绸缎,棉麻丝布,应有尽有。特别是以云锦、苏锦和蜀锦为代表的丝绸面料,更是精美至极。

明代汉服的工艺较前朝更为丰富,凸凹版纹型棉布印花技术,在民间极为流行。印染工艺十分发达,能作植物染料的植物达几十种之多。

“效仿唐宋,传承汉脉”:汉服为何在明朝也结结实实的火了一把?

三、华美衣裳,远众来服,明式汉服的“美名扬”

首先,丰富了传统审美内涵。不管是款式还是色彩图案,明式汉服折射出中华民族内敛又不乏个性的审美风格。既符合当时社会的礼教需求,又透露出典雅秀丽、清新自然之美。

体现出明代民众的时代观念以及明人的价值诉求。明代汉服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水平。

其次,催生了以手工纺织业为代表的社会经济。同时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明朝社会经济发展。

“效仿唐宋,传承汉脉”:汉服为何在明朝也结结实实的火了一把?

明代中后期,江南苏松地区的丝织业极为发达,甚至出现拥有上千台织机的作坊,不但满足国内旺盛的服装业需要,也远销海外。

出现了以徽商、晋商为代表的商人阶层,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号称资本主义萌芽。

再次,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服饰。朝贡外交使明代中国与周围国家贸易往来密切,周边他国服饰受到相应影响,比较典型的有琉球、越南、半岛等。

例如此时的半岛,由李氏统治,对明朝朝廷称臣纳贡,并且采用了“袭大明衣冠,禁胡服”等政策以表忠心;明朝朝廷也形成了一种“赐服制度”,影响了半岛的服饰制度改革。

因此,人们在现代的韩国服饰中,多少会看到与明式汉服相似的结构配色等。

“效仿唐宋,传承汉脉”:汉服为何在明朝也结结实实的火了一把?

结语

历史就是这样的有趣,“你在天台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明代民众对唐宋“汉服”的孜孜追求和改革创新,又形成新的明式“汉服”,为后人所仰慕。这种对传统的“变”与“不变”理解,大大丰富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的内涵。

意大利人利玛窦曾评价明代人的服饰:“一般老百姓与贵族的服饰又不一样,但外观都很好看,头发上有许多饰物。”

明代“汉服热”,随着社会经济、风俗文化不断变化发展,带有浓重的时代印记,是历史的见证者,明式汉服是中国文化传承不息的缩影,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尽显中式独特之美。

参考文献:

1、《明史·舆服志》

2、《大明会典》

3、(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4、(明)顾起元《客座赘语》

5、(明)刘若愚《酌中志》

上一篇: 今日更新H&M是什么品牌 H&M是什么档次
下一篇: V领、方领过时了,今夏流行“荡领”服饰,清凉性感又精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