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陈昊宇如何解读Prada的女性气质
18 2025-04-05
清代服饰很庞杂,种类很丰富,上一篇选取了清代女子的一般服饰来写,今天也继续来看看一般服饰其他的种类。它们的原型其实也影响着以后的服饰,所以,从这个时期的发展中我们能看到现有服饰的一些影子,至少,提供了一种思考。
氅衣
氅衣与衬衣款式大同小异,衬衣没有开禊,氅衣则左右开禊高至腋下,开禊的顶端必饰云头;且氅衣的纹饰也更加华丽,边饰的镶滚更为讲究,在领托、袖口、衣领、至腋下相交处及侧摆、下摆都镶滚不同色彩、不同工艺、不同质料的花边、花绦、狗牙等。尤其是江南地区,更以多镶为美。这种装饰风尚,一直持续到民国期间仍继续流行。
围巾一般都绣有花纹清代服饰,花纹与衣服上的花纹配套,妇女穿衬衣和氅衣时使用,讲究的还镶有金线及珍珠。围巾宽约二寸、长约三尺,围法是将围巾从脖子后面向前围绕,右面的一端搭在前胸,右面一端掩入衣服捻襟之内。
裙子
清代裙子有百褶裙、马面裙、鱼鳞裙、凤尾裙、红喜裙、月华裙、墨花裙、粗蓝葛布裙等。
百褶裙:前后有20厘米左右宽的平幅裙门,裙门的下半部分为主要的装饰区,上绣各种华丽的纹饰,以花鸟虫蝶最为流行,边加缘饰。两侧各打细褶,细褶上也绣有精细的花纹,上加围腰和系带。底摆加镶边。
马面裙:前面有平幅裙门,后腰有平幅裙背,两侧有褶。裙门、裙背加纹饰。上有裙腰和系带。
鱼鳞裙:形式与百褶裙相同,因百褶裙的细褶日久容易散乱,后来以细丝线将百褶交叉串联,若将其轻轻掰开,则褶幅展开如鱼鳞状。
凤尾裙: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在裙腰间下缀绣花条凤尾。第二种是在裙子外面加饰绣花条凤尾,每条凤尾下端垂小铃铛。第三种是上衣与下裙相连,肩附云肩,下身为裙子清代服饰,裙子外面加饰绣花条凤尾,每条凤尾下端垂小铃铛。第三种凤尾裙,在戏曲服装中称为“舞衣”,在生活服装中也作为新娘的婚礼服用。
红喜裙,是新娘的婚礼服,以大红色地绣花,与大红色或石青色地绣花女褂配套。在民国时期民间普遍使用的新娘婚礼服。
月华裙、墨花裙:每一裥中五色俱备,似皎月耀光华,可能为喷染而成。清代用喷染法“弹墨”制作的“墨花裙”,也非常别致。
粗蓝葛布裙:为满族下层劳动者所穿的裙子,裙式有蔽膝裙、中短裙、长裙等。
云肩
云肩为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物,清代妇女多在婚礼服上穿用。清末江南妇女梳低垂的发髻,恐衣服肩部被发髻油腻沾污,故多在肩部戴云肩。贵族妇女所用云肩,制作精美,有剪彩作莲花形,或结线为璎络。慈禧的云肩,曾有一件用3500颗珍珠穿织而成。
一口钟
一口钟,又名斗篷。为无袖、不开叉的长外衣,也叫大衣,有长端两式。领子有抽高领、高领、低领三种,男女都穿,官员可穿于补服之外,但蟒服外不许穿用。行礼时须脱去一口钟,否则视为无礼。妇女所穿一口钟,用鲜艳的绸缎作面料,上绣纹彩。冬天为御寒还有以裘皮为里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