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余件苗族服饰展出 图案具备文字记载功能(图)

佚名 99 2022-12-09

140余件苗族服饰展出 图案具备文字记载功能(图)

▲贵州雷山方祥苗族银饰盛装

140余件苗族服饰展出 图案具备文字记载功能(图)

贵州银头饰

【深圳商报讯】(记者 聂灿/文 韩墨/图)由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绚彩中华——中国苗族服饰展》目前正在深圳博物馆老馆展出。展览汇聚了三家民族博物馆共140余件(套)精美的苗族服饰,分为“苗族古装”、“苗族服饰”、“百工巧作”、“苗族银衣”4个部分。

140余件苗族服饰展出 图案具备文字记载功能(图)

在展览现场,记者采访了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韦荣慧、贵州省民族博物馆馆长高聪等多位民俗及苗族服饰专家。韦荣慧表示,苗族服饰是极具“风情”的艺术品,而在“风情”背后,隐藏着一个民族悲壮的“迁徙史”,也包含了苗族人“喜银好花”、“以钱为饰”的审美特点。

“服饰史”即“迁徙史”

纵观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着装特点,无一不有炫美的服饰,其中苗族服饰不仅夺人眼球,更让人心生好奇和向往。高聪认为,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他说:“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它源于古代的‘九黎’部落。据统计,目前苗族共有1200万人口,其中900余万安居在国内,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重庆、湖北、四川、海南、广西等省和自治区。苗族服饰样式繁多,多达200多种样式,年代跨度大。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苗区喜好‘银饰’,黔南地区喜好‘贝饰’,而西部方言区苗族服饰则‘少银饰’。‘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140余件苗族服饰展出 图案具备文字记载功能(图)

身为苗族人,韦荣慧常以现代装束加苗族饰品示人,采访当日苗族服饰,她身着苗族花布上衣,足蹬绣花彩鞋,手上一对从妈妈手上传承过来的银手镯耀眼夺目。韦荣慧介绍,苗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辞海》里将代表着苗家刺绣最高水平的苗绣同湘绣、苏绣、蜀绣、粤绣一同收入辞条。苗族服饰图案承载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从而具有文字部分的表达功能。由于历史久远,这些图案所代表的文字功能和传达的特定含义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无法完全解读,这也是苗族服饰图案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苗族住山头,壮族住水头,汉族住街头”。韦荣慧介绍,苗族人并非最初就住在山里头,苗族服饰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饱含先人血泪的“迁徙史”。她说:“在苗族历史中,连绵不断的战争和其他政治原因不仅让这个民族遭受了战争之苦,同时也让这个民族进行了大幅度、远距离、长时期的迁徙。迁徙的方向,主要是由东部向西部、北边向南边流迁。据资料研究表明,苗族历史上大的迁徙就有4次。”

“如果你见到山里的苗族妇女穿有牡丹花样的裙子,请不要惊讶,这标志着她们的祖先来自北方,牡丹的国色不仅留存在他们迁徙的记忆里,更被绣成图案装饰在每一个妇女的衣着上,有不忘祖先之意。”韦荣慧说:“此外,苗族银饰中还有一种独特的饰物‘响铃’,不论是项圈还是挂牌、吊牌、围腰吊饰,都常常佩有‘响铃’,这也是一种‘迁徙遗风’。在响铃声中,人们走过了一道道山水,前呼后应,永不失散。”

140余件苗族服饰展出 图案具备文字记载功能(图)

苗族的服饰图案具备文字记载功能

苗族服饰的萌生、发展和最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与苗族的民族史、文化史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它全面完整地体现着这一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源于自然而产生的图腾崇拜也是苗族服饰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特点。

设计师、服饰收藏家唐光艳介绍,对苗族人而言,自然界中存在的色彩都是她们所需要的色彩素材,都应把它穿在身上,形成一种“源于自然而超越自然”的美。此外,苗族的图腾崇拜,也是其服饰的重要造型。

140余件苗族服饰展出 图案具备文字记载功能(图)

韦荣慧介绍,“苗族人认为,水牛是具有神性的动物;除天地外,枫树是祖先之祖,银饰上的吊花,多为三角形的枫叶纹;此外,银燕雀是苗族银饰中一种极为重要的图样造型,这些图案在耳环、衣帽饰、项圈、压领、银衣片、背带、腰链、吊饰、手镯、戒指、烟盒、围腰银牌等上都能看到。而其余的各种动物、花草图案造型则可以灵活搭配,给设计师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高聪表示,苗族人对他们的历史只能通过歌谣、传说、工艺美术和其他民族的史料记载得以反映。苗族的服饰图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文字记载的功能。图案、款式和工艺世代相承,为的是让苗族后辈可以从服饰追根溯源,记忆起他们祖先艰难的历史,唤醒各地苗族同胞的民族认同感。

韦荣慧说:“由于历史的原因,苗族服饰一直未被任何一部史料记载。但从苗族服饰图案符号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看,苗族服饰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虽然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学,但仅凭强烈的认同感,靠世代口传身授,将流传千年的故事、先民居住的城池,迁徙漂泊的路线等点滴无遗地融进服饰文化当中,也一针一线绣进衣冠服饰,因而,苗族服饰被誉为‘无字史书’和绣在身上的‘史书’。”

140余件苗族服饰展出 图案具备文字记载功能(图)

酷爱银饰的民族

如果说服饰代表着苗家人独特的艺术作品,那银饰则是苗族女性的代表标志。“苗族服饰图案是件随着苗族服装服饰发展起来的装饰艺术,至今仍应用于日常的服饰和生活用品之中。苗族民谚说:‘无银无花,不成姑娘。’有些人家在女儿年幼的时候就开始为她逐年打造银饰,一年积一点,存放在专门的木箱里珍藏。等女儿长到十多岁了,在盛大节日和出嫁的喜日,姑娘就会装扮起来,向同胞们展示。”韦荣慧透露苗族服饰,对于苗族而言,服饰就是家族“遗产”,世代“穿”承,“嫁出去的女儿过世,娘家人可以将其贵重服饰索回,但苗族人家很少这样做,往往是留给子孙辈,世代留传。”

苗族姑娘小方介绍,苗族从古至今都有“以钱为饰”的习俗, 史料也显示,“钱”饰与银饰是同时步入苗族服饰领域的。这种通过“以钱为饰”所流露出来的夸富心态,对于苗族银饰的审美价值取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了苗族银饰最基本的三大艺术特征,即“以大为美”、“以重为美”、“以多为美”。

高聪也表示,从贵州省博物馆所藏不同时期的银饰比较情况看,苗族银饰追求大、重、多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苗族银饰的发展速度更为空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苗族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韦荣慧则表示,在各种银饰图案中,寓含着巫术、信仰的图像占据装饰物的主要位置。她认为,美丽并不是苗族人喜欢银饰的直接原因。苗族常年迁徙,漂泊不定,所以他们喜欢把所有的财富随身戴在身上,人走则家随;以钱为饰保值财产。这也许是苗族人“好银”的根本原因。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银饰的功能性作用,“苗族人的银饰可以避邪,还能去毒,防止瘟疫。此外,苗族人人可佩戴银饰,也体现了古代苗族社会传承下来的原始平等的民族精神。”

上一篇: 卡宾官方网站 卡宾官网 卡宾官方旗舰店 卡宾最新资讯
下一篇: 三亚庆祝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活动圆满闭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