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动漫中反差感十足的辣妹角色
192 2024-12-22
晚餐不仅影响餐后血糖值,还直接影响第二天的空腹血糖。睡前4小时内禁食比较有利于控制糖尿病血糖。
研究团队发现,晚餐推迟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增加,胰岛素AUC(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了6.7%,葡萄糖AUC(餐后葡萄糖曲线下面积)升高8.3%。简单来说,就是晚餐时间越晚,胰岛素水平越低,血糖水平越高。这种关联具备合理性,因为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水平。
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 准则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推荐:
1.一日三餐,两餐的间隔以4~6小时为宜。
2.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11:30—13:30,晚餐18:00—20:00为宜。
3.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的食物量。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35%。
4.要避免采取过度节食或不科学的方式减轻或控制体重。应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和身体活动。
晚餐影响血糖有两个关键因素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吃晚餐的时间太晚,不仅影响血糖合理晚餐搭配,还会增加肥胖、心脏病、消化不良等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
三、最佳的晚餐时间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晚餐18:00—20:00为宜合理晚餐搭配,这是适合大部分当代人的作息习惯,对于年轻人或晚上工作晚的人是比较适当的,当然晚上加班的人员,甚至还要宵夜加餐。
对于已经退休的中老年人,因为有较充裕的就餐时间,晚上5~7点是晚餐最佳时段,最好能在晚上7点前吃完晚餐,最晚别超过8点。
如果你的时间安排不允许,也不要太接近睡眠时间吃晚餐。同时要注意吃得越晚,应该吃得越少,吃过饱、吃太晚都不利于消化和血糖。晚餐到距离睡觉的时间最好不少于3小时,这样才能给肠胃留出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吸收。
如果晚上睡得晚有饥饿感,可以在9~10点喝杯牛奶或水果。这些食物的饱腹感都比较强,又容易消化,对睡眠和血糖的影响相对较小。
四、合理控糖建议
1.食物加工方式不同生糖指数也不一样
一样的食物,不同的加工方法会有不同的血糖反应。比如粗粮细做、高温慢炖等烹饪方式,都会使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升高。如小麦粉面包的血糖生成指数约为70,但加入75%~80%的大麦粒后,做出的面包血糖生成指数只有34。所以,提倡大家用粗制粉制作面包,用来代替精白粉面包。
2. 蔬菜精细也影响生糖指数
蔬菜能不切就不切,豆类能整粒吃就不要磨碎。蔬菜加工越细致,膳食纤维破坏就越多。建议切菜时切成长段、大块,不要切丁切末,这样可以更好地保留营养素。膳食纤维是天然屏障,可以降低消化率,从而使血糖生成指数降低。同时,多嚼几下,让你的肠道多运动,对血糖控制也是有利的。
3.荤素合理搭配有利于控糖
在保证合理膳食营养前提下,荤素合理搭配也有利于控糖,如蔬菜馅或肉馅饺子,也是低血糖生成指数食品。食物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增多,可以降低胃排空及消化率,也减少生糖食物的一次性摄入过量,有利于控糖。
4.煮粥过长不利于控糖
烹调不但能改变食物的风味,还能改变食物对血糖的影响。食物中的淀粉颗粒在水和热的作用下,会不同程度地膨胀、破裂并分解。就像煮粥,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水分越多,血糖生成指数也越高。
5.适量运动有利于控糖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食不过量,保持能量平衡。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俗语“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并不是说晚饭后就立马去走路散步,最好有30~60分钟的食物消化时间,因为在消化时血液会进一步向胃肠道集中,导致大脑的供血相对减少,就会产生“饭醉”欲睡感,对于中老年人可能就会感到头晕,这时如果运动就有可以发生晕倒骨折的风险。所以晚饭后最好间隔一定时间再去散步,当然最好不要太剧烈或长距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