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晨将格子大衣穿得好时髦,配上阔腿长裤,一改大妈般的土味感
110 2024-12-23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得益于“颜值经济”的盛行,医美行业成为消费升级时代的明星赛道。联合丽格顺势而上,抓住行业发展大趋势,成为较早发展起来的医美服务机构之一。
2021年,投资方达晨创投为联合丽格完成数亿人民币D轮融资。短短五年时间里,联合丽格完成A、B、C、D四轮融资,成为创投的“新宠”,发展势头猛进。
不过,联合丽格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问题也接踵而至。尤其是国家接连出台相关政策整治医美行业等不良现象,更是于今年1月30日发布《中国医疗美容标准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这也意味着,面临行业洗牌,联合丽格也难独善其身。
一个行业的发展,势必会受到相关政策的影响。而且,在行业渗透率不足的同时,医美企业因为竞争加剧而出局的不计其数。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年,共有2600家医美医院倒闭。而联合丽格虽然是资本的宠儿,恐怕也难以在新一轮的时代洪流中,稳住行业地位。
管理不善、多次被罚,联合丽格的内忧外患
联合丽格创立于2011年,总部设立于北京,专门从事于医疗美容服务以及医疗机构的投资与管理,采用“医生品牌+集团品牌”策略,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共同投资、运营及筹建了近50家医美机构。
盘子越做越大的同时,各种问题也暴露在人们的视野中。自成立以来,联合丽格及其投资的子公司频频遭到行政处罚。据天眼查数据统计,在2021年,联合丽格及其被投公司获罚16次。
这些受到处罚的公司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大连等一二线城市,处罚缘由涉及单位《放射诊疗许可证》逾期未效验;未按规定制定和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虚假宣传医生经验;未按规定填写、保管病历资料,或者未按规定补记抢救病历;广告违法等方面。
例如,2020年4月,据媒体报道,北京联合丽格第一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因未按规定填写、保管病历资料,或者未按规定补记抢救病历,被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予以警告,罚款3万元,责令改正的行政处罚。
对于医疗服务机构来说,拥有相应的开办资质、医疗质量过硬、安全管理过关、严格保密病人资料等,都是机构必须坚守的法律和道德底线。联合丽格时常行走在违法违规的边缘,无论是品牌与口碑,无疑都会严重受损。
而且,联合丽格的快速发展,使其业务范围、经营地点、员工数量都大幅度增加,这就使得管理跨度变大、管理层架加深、管理结构变得复杂,从而大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要知道,这种增加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级数关系。如此一来,联合丽格本就略显不足的管理力度,也被大大地削弱。
由此可见,联合丽格想要摆脱负面新闻不断、屡遭行政处罚的困境,势必要加强企业管理,强化诚信经营理念,并加大执行力度,对子公司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引导。但是,长年埋下的祸患,想要短时间彻底根除,显然并非易事。联合丽格走向规范化运营,也必然尚需时日。
行业陷入内卷,联合丽格难成救星
众所周知,医美行业的乱象,并非是某一家医美企业的专利。而是整个行业长期缺乏标准、需求又十分巨大的双重原因所致。对于中小型机构,即使砸钱做营销,也难以砸过“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的莆田系。
而且北京联合丽格医学纹绣中心,为了抢占市场,莆田系医院并不吝惜营销费用,而且只要客流大,最终收益也不是问题。
靠投放广告、营销来引流是有风险的,业内人士如此无奈的说:“就只有人点了链接或只来跟你咨询聊天,最终没有一个人来做项目,这钱也得给平台”。
这也意味着,在医美行业的下游,销售渠道十分强势,医美企业无法获得主动权,巨大的投入是否能带来可观的收入,也只有企业自行承担风险。
与此同时,医美机构对上游原料市场也缺乏议价能力。究其原因,中国医美市场集中度低,即便是头部连锁,占据的市场份额也不足为道。因此,中小型民营机构之间的相互厮杀,由来已久。
对这种内卷的恶果,联合丽格医疗美容集团董事长李滨在一篇文章中愤然提到:“中国医美行业在自作自受的价格战之后,哀鸿一片;但上游厂家们仍然赚得盆满钵满,对医美机构的自相残杀,作壁上观,悠然自得。”
因此,联合丽格也是出于解决行业痛点的初心,试图提供解决方案。只不过,与上下游形成对比的是,医美中游,即各类医美服务机构,行业集中度极为分散。从头部医美机构数据看,中游唯一布局全球的鹏爱国际下辖医疗机构也仅有28家,包括13家医美医院、10家普通门诊、3家诊所和2家海外医疗美容中心;联合丽格拥有近50家医美机构,已是数量最多的一家。
不过,整个医美市场以中小型门诊和小微型诊所为主。据了解,轻医美机构的经营模式主要分为标杆团队模式、小而美-精品项目模式(晶肤)、全项目综合性医院模式(美莱、艺星)和医生集团(联合丽格)四种模式。除了第一种是单体医院模式外,其他三种均为连锁医院模式。
联合丽格认为,“医生责任制”是医疗美容发达国家通行的医美机构设立与运营标准,从机构层面看,就是医疗机构的法人或实际经营者必须是医生,同时医生对自己的治疗效果负责,因此,“医生联合创业”是其模式的核心。
联合丽格的初衷固然美好,不过在实际落地上,却频遭质疑。例如,2021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总局曝光部分医美机构涉嫌虚假宣传医生资历。其中一组就是北京爱悦丽格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虚假宣传医生资历案。
起因是执法人员现场检查中发现当事人在大众点评App“爱悦丽格医疗美容”主页下宣传的诊所医生李某为原三甲医院医生,实际其仅到中日友好医院进修,而非中日友好医院正式医生。为此,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第二十条第一款,市场监管总局对当事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罚款31万元。
据查证,北京爱悦丽格医疗美容诊所有限公司大股东为联合丽格(北京)医疗美容投资连锁有限公司,最终受益股份为90.00%。由此可见,这样的违规操作,与联合丽格靠医生的专业身份背书、与专业的医生合作创业的初心,有些背道而驰。而其想要担负挽救行业内卷“救星”的角色,显然名不副实。
营销取胜,根基难稳
众所周知,医美行业给人们的印象除了乱象丛生、竞争激烈外,还有很多短视行为,甚至令人谈之色变,业内人士称之为“劣币驱逐良币”。
联合丽格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也面临服务标准不统一、服务质量难以提升、甚至医疗事故频发的压力。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一个需求很大,但是进入门槛很低的行业;另一方面,由于竞争激烈,行业的话语权集中在上游的营销渠道。因此整个产业链条的核心,也在于营销,在于渠道。
与此同时,处于中游的医美机构,经营利润也被下游的渠道挤压。例如,据业内人士介绍,很多渠道医院的利润,50%-80%给了美容院、酒吧、KTV等下游渠道。
甚至有渠道医院给出了这样夸张的宣传语:“酒吧的小哥,靠给我们推小姐姐做胸、鼻子、眼睛,很快就开上了奔驰……你不给,有人给”,来招募下游的推广团队。
除了外部的高利诱惑外,大量培养市场团队,也是这类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利润十分微薄的重要原因。据媒体报道,甚至有的医美机构,人员不足400人,仅市场人员就超过300人。
联合丽格显然也没有打破这样的僵局。激烈的竞争使得医院不得不走走薄利多销的路子,市场部和营销人员疯狂拉客,后台做手术的医生也几乎成了拿时间换金钱的工具人。甚至据业内医生爆料,为了获得高薪,有时也不得不打疲劳战,甚至冒着出现手术事故的风险,铤而走险。
据了解,在这个行业一旦出现纠纷,一般都是院方出钱解决。要么给钱“私了”,要么免费修复,只要不制造负面舆论,院方甚至可以不顾及成本。因此,高额的纠纷处理费用,也几乎成了医美机构成本的一部分。
去年中,恰逢行业高景气,多家专业医疗美容机构正筹备上市。一位联合丽格公关品牌部相关人士表示,“正在运作中”,但具体上市时间暂未披露。尽管当初声势不小,但是半年多过去,似乎都没有了下文。这也意味着,行业内卷尚未结束,联合丽格融资上市,也几乎成谜。
究其原因,或许一方面是因为联合丽格的处境与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无异,均是营销驱动北京联合丽格医学纹绣中心,利润空间严重不足,由此导致发展之中根基不稳,时刻处于行业博弈的动荡状态之中。
另一方面,因为行业利润空间主要被上下游瓜分,导致以联合丽格为代表的中游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难以形成良性增长的健康财务模型。而虽然联合丽格尚未上市,财务报表并不公开透明,但是其经营的窘困状况,通过各种侧面信息即可见一斑。
结语
作为医美赛道的头部企业,联合丽格通过“医生责任制”的方式,试图摆脱过去医美行业一直存在的模式掣肘,让原本由民营企业占市场主导地位、行业标准参差不齐的现象得到改观。
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此有情怀的联合丽格,自身却屡屡陷入了舆论的漩涡,在其合作医生资质存疑的背后,也让其对外宣传的“医生创业”的核心价值,大打折扣。这或许是其管理流程上存在纰漏所致,更有可能是行业陷入恶性循环,不得不“自降身价”的无奈。
无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都足以看出,仅凭“联合丽格”一己之力,想要扭转医美行业的困局,尚需时日。而无论是联合丽格的模式成熟,还是医美行业的向好发展,都有很长的路要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