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小红书又火了?快来抄作业!
186 2025-04-04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三大攻坚战”的最后攻关之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克服疫情对非遗保护和非遗扶贫工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会同商务部流通发展司、电子商务司,国务院扶贫办将于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3日)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首次采取非遗+电商的模式,帮助非遗传承人及相关企业拓展“朋友圈”,探索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新途径。
为充分展示四川“非遗+扶贫”成果成效彝族服饰,今天起我们将推出【四川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专栏,介绍四川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商家和产品,讲述四川非遗扶贫故事,用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介绍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通知精神,文化和旅游厅、省扶贫开发局在我省贫困地区建设了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全面推进非遗助力精准扶贫,促进就业增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是扶贫车间的重要形式,由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会同扶贫部门认定和管理,并由扶贫部门纳入脱贫攻坚项目库、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今天,为你推荐
凉山州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
工坊名片
工坊名称
凉山州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
非遗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民俗
所在地址
凉山州西昌市月海路1段79号
非遗好物推荐
为了传承民俗文化
向以及推广和介绍彝族服饰文化
凉山州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
开设了“凉山州贾佳服饰”淘宝好店
店内好物
以彝族服饰文化为根,衍生出五光十色的各类产品,产品不仅使用了彝族服饰的精美纹样,还结合了彝族文字,体现着彝族的民俗文化,每一款产品都有其独特的寓意为大家祝福。
扶贫故事
凉山州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由贾巴子则创立,每年都有上百万的年产值,被评选为四川省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凉山州彝绣产业示范基地、凉山州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等,并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中国彝族服饰展示馆,还是国家级首批“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彝族服饰产业园”的发起单位和责任单位。
奋斗:田垄小屋,单亲母亲
贾巴子则出生在紧挨着金沙江的金阳县小米奥乡。金阳的彝族服饰手工艺气氛很浓厚,贾巴子则的母亲更是当地有名的服装巧手。母亲的熏陶,让贾巴子则对彝族服饰有着天然的热爱。
“小时候,我将母亲交给我的任务完成后,还觉得不尽兴,于是又拣来一些树叶,把它们剪成各式各样的形状,现在,那些树叶的形状被我用到了服装设计里。”
有设计天赋的贾巴子则手工能力也很强,到了她八九岁的时候,已经能够在服装制作中帮到母亲,十二三岁时已经能够独立制作服饰。渐渐长大的贾巴子则做衣服的技艺已经名声在外。
1991年,贾巴子则26岁,丈夫因病突然去世,留下她和两个年幼的儿子。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贾巴子则母子三人度日艰难。贾巴子则带着两个儿子来到西昌,租了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小单间,准备靠自己的双手,做衣服养活母子三人。回想起那段日子,贾巴子则觉得苦中有乐,因为那时,她的动力除了两个儿子,还有自己对于传承并发扬彝族服饰的梦想。
2005年,她成立了贾佳彝族服饰厂;2012年,成立了现在的凉山州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贾巴子则不畏艰辛,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创业的成功之果。
传承,授徒讲课彝族服饰,居家就业
贾巴子则把彝族服饰的学习、制作、继承、传播和弘扬事业于己任。她先后授徒二百一十余人,是影响很大的国家级传承人。
她不仅重视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的传承,而且非常重视传统服饰所表达的文化意义和使用习俗的传承,坚持制作和推广传统礼仪型服饰,注重传统色彩表达的文化意义。
公司发展不错了,贾巴子则也想帮更多的彝族妇女居家就业。凉山州很多妇女都和贾巴子则一样,要在家里照顾孩子或者老人,离不开家,但有大把很碎的空余时间,这些时间如果利用起来做彝族服饰,既能贴补家用,又让自己多一门手艺。2014年11月11日,西昌四合乡彝绣培训开班仪式在凉山州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正式启动,22名彝族妇女开始接受彝绣构图、裁剪、刺绣等方面的培训。
这些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培训班一个一个的办起来了。贾巴子则相信只有越来越多的彝族姐妹参与传承,又不断创新,彝族服饰才能越做越好。
“我今年已经50多岁了,以后,我还会培训更多彝族同胞的彝绣技能,让他们实现居家就业、增加收入,年轻的后辈们也会继承我的愿望,把彝族服饰做成产业,更好的传承下去。”
6月13日这天
凉山州贾佳彝族传统服饰生产有限公司
将参与“四川非遗购物节”
届时
还有更多精美彝族服饰
等你来挑选!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编辑 | 张颢琳 排版 | 张颢琳
校对 | 刘 念 责编 | 韩晓冬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