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那些已经远去和正在保存的记忆(下)

佚名 90 2022-11-28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周寒

节庆:苦中作乐“南瓜节”

考究历史是专家的事,作为水族的后代,融水朱砂屯的水族村民们,在忠实地继承着他们所能感受到的传统。村民们互相补充着,向记者介绍他们的各种节日,这个愉快的话题让空气中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可惜你是‘端午节’来,你要是‘端节’来,那可就热闹啦!”村主任潘绍余说。

端节与端午节一字之差,意义却完全不一样——端节是水族独有的节日,也是水族最大的节庆,民间又称“南瓜节”。端节在水历年末的十二月到新年的正月逢戊日(有的地方选择亥日为端节开始),即农历的九月、十月举行。端节的主要活动是祭祖,用南瓜、大米、鱼放到甑子里蒸熟祭祀祖先,忌用、忌食荤腥。有的地方还要举办赛马活动,是水族人亲朋团聚的一个节日。

热心记录和传承本民族传统的潘炳泽说,以南瓜为主角来过节,其实体现了先民苦中作乐的精神:先民刚到广西时,生活比较穷苦,吃不上什么肉,就把南瓜切成肉块大小的形状,用于拜祭。

朱砂屯的水族人在端节前5~10天就着手准备祭祀用的南瓜、糯米、鱼和米酒,并且开始戒荤。为祖先准备的食物都不能沾一点荤腥(水族中鱼不算荤),油也必须用植物油,在正式祭祀前这些物品都不可以食用。端节开始当天凌晨三四点,水族人早早就起床,在火塘边摆好祭祀的桌子,摆上祭祀物品,祭祀用的筷子和碗都必须用火塘灰擦拭过清洗干净,然后点上三炷香供奉祖先。

祖先在水族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高大而神圣的。他们通过祭祀祖先的仪式来祈福避灾,同时也因为对祖先的敬畏而遵循着自然规律,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代代传承。在祭拜时,他们嘴里会念诵道:“祖辈们,今天我们已经按照你们的遗训做事情,没有违背你们的意愿。”祭祀祖先仪式过后,族人才可以宰杀牲畜宴请亲朋。

玉米节,也称卯节,是水族另一个重要的、独有的节日,时间是水历的九月至十月之间的卯日,即农历的五月和六月。此时地里玉米成熟,放养在田里的禾花鱼也长成了,家家户户下田抓鱼。水族人用了一个很生动形象的词来形容这个过程——“闹鱼”。这个节气并不忌荤,村民们杀鸡鸭杀猪祭祖,宴请亲朋。抓回来的大量吃不完的鱼,便放在坛子里腌制成酸鱼,保存时间长,味道又特别。

端节多少还因为祭祖过程的讲究、对祖宗神灵的敬畏而显得有些庄重严肃,而春节,对水族人来说,则是一个喜庆且“全民”的节日——从农历年二十开始,人们便开始放下手中的农活,筹备过节的事情。村里因人数多,便按亲缘的远近分成几个组,每个组以户为单位,从年二十五开始,每天安排一户人家杀猪,然后其他户的村民都会齐聚到这一家聚餐庆祝,“轮流做庄”。第二天,轮到下一户人家杀猪,其余的村民又到这一家聚餐。第三天,第三户;第四天,第四户……这样的日子得持续到春节那天。这种互惠式的集聚礼仪增强了群体之间的感情。

饮食:酸肉酸鱼酸汤

每天杀猪庆祝,当天吃不完的肉怎么办?大家吃完散伙,剩下的事情各家各自处理——你可以将肉吊起来熏制,也可以放进缸里腌制,总之,这会成为后一年里的常备食物。

水族:那些已经远去和正在保存的记忆(下)

融水水族居住的地理位置高,出行不便,腌制熏肉是他们贮藏保存食物的基本方式,而这也由此制作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菜肴——酸鱼和酸肉。味道如何?很特别。

在每年春节将猪宰杀后,水族人都要用盐将新鲜猪肉腌制,然后挂在火塘上熏烤。每逢节庆日或有客人来时,主人就会在火塘上割几块熏得黑乎乎的肉招待宾客。这在广西的桂北地区也很常见。

酸肉和酸鱼的制作方法——用蒸熟的糯米拌上新鲜的猪肉或者鱼干,加上辣椒水族服饰,经过发酵后,便可做成味道特别的酸肉或酸鱼。用酸肉做的酸汤,在盛夏里颇有开胃功效。

而“鱼包韭菜”,是另一道具有水族特色的菜肴。水族人将“禾花鱼”(村民将草鱼、鲤鱼在插秧后放到水田里养殖,到稻子抽穗扬花的时候再将鱼捕回来)剖开洗净,放入大叶子韭菜,加入葱、姜、辣椒等调料,然后用稻草捆绑蒸熟。

喜事:三道酒后亲事方算成

村委主任潘绍余是水族人,而他的妻子是侗族人。与外族通婚的情况,在水族相当普遍。由于水族人口不多,而且散居各地,因此水族与其他民族的通婚比较普遍。在与其他各民族的交往生活中,水族群众能够掌握苗语、侗语、瑶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平时也多使用桂柳官话方言与其他民族群众交流。

水族:那些已经远去和正在保存的记忆(下)

融水水族人婚姻嫁娶要隆重地摆酒庆贺,而且要摆三道酒。第一道酒称为“报信酒”,建立恋爱关系的男女要宴请双方亲属,特别是舅爷家;第二道酒称为“大酒”(喜酒),时间在农历十月、十二月、正月,酒席分别在男女双方家里办,必须准备有100公斤猪肉、100公斤酒、100公斤米,女方家宴席的开销要由男方负责;第三道称为“三召酒”,这是第一个小孩儿出生时摆的满月酒,一般在男方家摆,请女方家亲属来吃酒。摆完三次酒后一个完整的婚姻程序才算完成。

水族结婚没有拜堂的风俗,新娘到了男方家便直接进入洞房。

丧事:让鸟儿为逝去的亲人戴孝

水族的文化中有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水族是崇拜多神的民族,他们崇拜的鬼神有几百个。据研究水族文化的专家学者考证,这也与殷商人敬畏鬼神的文化相符。在水书中有很多招魂、占卜、巫术等内容的记录。这种鬼神崇拜文化是由于古代社会生产技术不发达,水族先民对大自然规律不了解,从而产生的一种文化解释。

祖先崇拜源于对灵魂的崇拜,崇拜祖先的人们认为,祖先逝去后他们的灵魂依然存在,并作为社会的隐性成员对现实社会继续产生影响。水族对祖先的崇敬强烈地表现在节庆祭祀上。端节作为水族最重要的节庆日,与其说是最热闹的节日,不如说是最隆重的祭祀仪式。

在丧葬方面,根据南丹水族的民族志调查资料记录,融水的水族与南丹水族的丧葬仪式有所不同。融水朱砂屯水族家里有长者过世一般不择日,第二天就入殓下葬,家人不戴孝,但是要吃素三天。融水水族将一种头上和翅膀上长白羽毛的鸟称为“戴孝鸟”,认为这种鸟是为死者戴孝的,见到这种鸟不可以伤害。南丹水族的丧葬则十分隆重,入殓、下葬都要要择吉日,水族将葬礼称为“开控”,根据葬礼的规模大小,停丧时间的长短分为“小控”、“中控”、“大控”和“特控”。

水族:那些已经远去和正在保存的记忆(下)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民族文化的交流,通讯工具的发展,信息媒体传播的影响,水族原来崇尚的鬼神文化已逐渐退出了水族人的意识形态,看风水、占卜等活动对年轻一代失去了影响力。但是对祖先的崇敬依然为水族人所珍视。

服饰:漂亮“歹结”今仍在

与水书一样,传统的民族服饰,也渐渐淡出水族人民的生活舞台。典型的水族妇女服装为蓝色染布长袖衫,再系上一件黑色绣花围兜,头上包白色头巾。

马尾绣是水族最具特色的刺绣工艺之一,先将白色马尾缠绕上白色丝线,再用它及配好的彩色线在各种预制的花、草、鱼、虫、几何形图案上缀绣成各种精美的图案,最后将绣好的部件拼镶在背带的布样上,就成了一件漂亮的背带——“歹结”。水族妇女在出嫁前都要学会绣“歹结”,结婚有了孩子之后要给孩子绣一条。如果自己绣得不好,也要花钱买一条留在家里。“歹结”是记者在水族村寨很容易看到的。

此外,水族还有银项圈、银手镯、錾花银木梳、银压领等服饰。由于广西聚居的水族人口不多,水族与其他各民族通婚比较普遍,各民族文化频繁交往,产生了广泛的文化变迁。如今传统的水族服饰在水族村寨已很难看到,每逢节庆日穿着传统民族服饰的水族群众很少了。

居于远山之上的朱砂屯水族村民,渴望了解自己的历史,也渴望外人了解他们。他们对于政府出资在山底下修了一条桥而感激不尽,并希望能有一条平坦的路,拉近他们与外界的距离。近十年来,水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经济收入不断增加,许多水族人走出大山,依靠劳务输出等方式勤劳致富。一些接受了良好文化的水族人水族服饰,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水族同胞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为家乡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上一篇: 水族服饰 水族委员潘晓慧行李箱里的秘密
下一篇: 湘西土家族梯玛法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