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岁男人:头发花白发型这样剪,干练利落,不油腻更气质
188 2024-12-23
唐代女性的妆饰材料已经相当丰富,但一个时期的妆容特点不可能是凭空而来的,妆饰文化也同样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初唐女性的妆饰既受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影响,又经历了短暂的隋朝妆饰文化的冲击。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在精神方面却十分自由,思想解放,人的个性得到了重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的妆饰文化也一样,妆容样式繁多,女性追求独特新颖的个人特色。但是到了隋朝,隋文帝崇尚节俭,宫中嫔妃也少有浓妆艳抹,丰富多彩的面部妆饰在这个时期则很少出现。
唐朝建立初期,整个社会刚刚摆脱时局动荡、战火纷飞的环境,新的政权刚刚建立,统治者并不提倡奢侈的生活作风,所以女性虽然不至于素面朝天,但也以简约清新的妆容为主。初唐时期的女性在面妆部分,较多使用白妆和红妆。面涂白色妆粉,使皮肤看起来白净光滑,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雪肤”自然是说皮肤白净如雪,这也能看出我国女性一直以皮肤白为美,不过白妆有时会被认为是孀妇之妆。在白妆的基础上涂抹胭脂就构成初唐时同样流行的红妆。这个时期女性对胭脂的运用较为保守,涂抹范围较小、多在脸颊上呈晕染状,颜色也较浅。具有代表性的有桃花妆、飞霞妆。
唐代女性喜爱画眉,初唐时女性对眉毛的重视就已经体现,除了继承前朝女性的眉妆样式,还在此基础上丰富了眉色与眉形。除了黑眉外又增添了翠眉,眉形方面则偏好细长眉,例如柳叶眉和月眉,与前朝相较,初唐女性的眉形更长一些。到了唐高宗则逐渐出现了长阔眉,并且有越来越宽的趋势,分梢眉就是长阔眉的代表。初唐时女性的唇妆较前朝相比没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只是更加圆润,唇形也描画的更为明显,给人营造一种娇小红润的感觉。
初唐时面饰也已经被女性注意,虽然应用不是非常普遍,但是花钿和面靥在这一时期都可以见到。花钿的样式较为简单,主要有圆形、水滴形等一些简单的几何图案为主,虽然妆饰造型简单,但是在额间增加花钿可以让整个妆容更加精致,而简单的图案也仍旧符合简约淡雅的妆容风尚。面靥的妆饰手法就更加单一,妆饰面靥的初唐女性和前朝一样,仅以胭脂在两颊涂染两枚圆点。
总体来说,初唐女性的面部妆饰整体较为简单、自然,整体呈现出健康活力的感觉,这个时期的女性妆饰文化发挥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继承了南北朝时期女性妆饰的多样种类,又受到了隋朝女性素雅浅淡的妆饰文化的影响。在唐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下,初唐女性的妆容也在朝着多样化发展,为盛唐时期女性妆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步辇图》中的男性为唐太宗,所以图中宫女的妆容体现了初唐时期女性的淡妆样式,其面部施白色妆粉,面无胭脂,画柳叶眉,眉色浅淡,唇形小巧自然,整个妆容简单干净,又不失青春活力,展现女性本身的自然美,但是,就图中女性的整体妆容来看略显寡淡,缺乏层次感。《房陵公主墓》中的侍女,房陵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六女儿,于673年陪葬献陵,所以两幅图展现了初唐女性的妆容特点。两位女性面施妆粉,胭脂的涂抹较红但范围不大,仅在面颊上部涂红,眉形较为长阔,唇形饱满颜色娇艳,面部未饰面饰,整个妆容红而不艳,其妆容突出了五官的形状与位置,使面部轮廓较为清晰。
盛唐时期女性妆饰审美特点
盛唐时期是指八世纪的上半叶,虽然只有五十来年的历史,但这个时期唐朝社会在初唐的稳固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了顶峰,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就是对开元盛世最好的写照。同时,国力的强大也极大的增强了人民的自信心,女性通过华丽的妆饰展现了身为唐人的骄傲。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下,妆饰文化自然也会更受女性重视,女性爱美追求美的热情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盛唐时期,女性的红妆更为盛行,胭脂的涂抹范围扩大到了鼻翼和眼眶,甚至有在耳根、脖颈处描画胭脂的的女性。除了初唐时期流行的桃花妆与飞霞妆,浓重的酒晕妆与端庄的檀晕妆也随之出现,在“红妆欲醉宜斜日”中,李白就用酒醉一般的样貌形容女性的酒晕妆,与初唐时期的红妆相比较,此时的红妆色彩浓厚,涂抹范围扩大。从酒晕妆的盛行也说明了盛唐时期女性对美的追求更加大胆自由。
眉妆是盛唐时期女性不可缺少的一种妆饰,前面提到的虢国夫人虽然不涂脂粉,但仍旧会描画淡淡的蛾眉,“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就描绘了一个不施脂粉,仅仅画着蛾眉的女性形象。唐玄宗甚至命令画工画《十眉图》,虽然其中的眉式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盛唐女性对画眉的执着,同时,男性对女性各式眉形的欣赏更激发了女性追求眉部的修饰。长阔眉在此时依旧流行,且与初唐时的眉妆相较更为宽阔,形状较为特别的阔眉也在盛唐出现,此外,细长的眉形在开元年间又开始流行,阔眉的醒目给人英气的感觉,而弯曲细长的眉毛则给人柔美秀气的感觉,不管是阔眉还是细长眉都活跃在盛唐女性妆饰的舞台上,所以说,盛唐时期女性眉形丰富且各路并行。
在唇妆方面,形状小巧且色彩浓艳的嘴唇依旧是盛唐女性所追求的目标,但是较初唐时期更为窄小,唇形内收小于鼻翼,使整个妆容更加精致。盛唐时期,面饰的应用更为广泛且多样,花钿的形状除了最初较为简单的几何图案之外,花朵和动物等复杂形状的花钿更为流行,造型更加写实,花钿的颜色多为红色、金色和翠色,醒目的颜色既显示出华丽又有吉祥之意,凸显了盛唐时期大气的女性妆容。面靥的样式在盛唐时期也逐渐向多样化发展,除了圆点的造型外,黄星靥、钱靥、花靥很受女性欢迎,妆饰的范围也从嘴角扩大到了鼻翼附近。
通过对具体妆饰内容演变的分析,我们发现,盛唐时期的女性妆饰形式更多样,喜爱红妆,注重对眉毛的的修饰,面饰丰富但不繁琐,除了继承之前较为传统的妆容外,对妆饰的创新也十分热衷,且流行速度很快。盛唐女性的妆容虽然较为大胆,但整体妆容并不突兀,各种妆饰的搭配非常和谐,充分体现出奢华、富丽的感觉,这样的妆容十分符合盛唐女性较为丰腴的体型,阳光自信的个性,展现了盛唐女性的大气之美。
《虢国夫人游春图》,此图描绘了杨贵妃的三姐虢国夫人出游的场景,图中女性妆容淡雅,不施胭脂,眉形纤细,更无面饰,完全展示了自身面部的特点。这也映照了虢国夫人对自己的容貌非常自信,不愿意用脂粉遮盖自己的美貌。《永泰公主墓》中宫女的形象,永泰公主卒于大足元年,所以本图的女性反映了盛唐时期女性的形象。该女性妆容也较为浅淡,胭脂晕染自然,眉形长阔且分稍,凸显几分英气,唇色自然唇形饱满,整个妆容未用面饰点缀,但却能突出自身的五官和面部轮廓。
韦泂墓中的仕女,韦泂是中宗韦后的弟弟,卒于692年,所以图中的女性为盛唐时期的贵族妇女,高髻仕女眉式细长,面部较为丰满面部涂抹的胭脂范围很大,就连眼皮上方也较为红润,胭脂晕染边界较为分明,唇色鲜红唇形小巧,面部无面饰点缀,整个妆容浓艳而不失娇嫩,此图中的女性妆容展现了唐代的盛世风采。
中晚唐时期女性妆饰审美特点
中晚唐开始的标志就是从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变开始,从“安史之乱”开始,唐代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剧变,整个社会都处在动荡不安之中,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更是雪上加霜,政治局面的混乱加上经济水平的下滑,文化的发展自然会受到牵连。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受到了影响,但对其心理上的打击更为沉重,国家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唐人的自信心一落千丈,精神的转变势必会影响文化的内容,这其中也包含着女性的面部妆饰文化。在唐朝中后期,虽然也曾出现过短暂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代的历史,但是这并不能扭转日渐衰微的整体局势,不能解决社会存在的根本问题和内部矛盾,最后注定走向灭亡。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统治阶级沉迷于享乐,女性的面部妆饰日趋繁琐。而人们的自信心也大打折扣,生活中苦闷的情绪也会影响文化的发展,女性的面部妆饰文化也显示出了悲伤、沮丧的特点。例如中晚唐时期流行的八字眉就显示了哀伤的特点。
另一方面,中晚唐的女性妆容开始朝着穷奢极欲的方向发展。红妆等初、盛唐流行的妆饰样式在此时依旧流行,但是造型新奇独特的妆容也开始盛行,《时世妆》当中的所展示的就是元和年间非常盛行的妆容,既无红妆也不饰红唇,这种面如土色的的奇异妆容受到了女性的欢迎。血晕妆则流行于长庆年间,将眉毛剃掉以后在眼眶周围涂红紫色的线条,看起来如伤痕一般。三白妆也同样在中晚唐时兴起个性可爱妆容,此妆的妆饰手法在今天比较常见,但在唐代可谓十分奇特。与唐朝前期的妆容相较,中晚唐的妆容风格变化很大,很多妆容看起来近乎病态,给人视觉上造成冲击,和谐或美丽都不能用来形容这些怪异的妆容。
眉妆在中晚唐时期在继承前期阔眉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新的眉形,长而阔的眉形逐渐变为短阔眉,而后又出现了八字眉。细长眉在中晚唐时并未消失,但流行的程度却比不上阔眉。短阔眉的形状更圆润,桂叶眉就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眉形如蛾翅,颜色不是非常厚重。八字眉也是非常有特色的眉形,将一对眉毛描画成八字形,中晚唐时期的八字眉较为弯曲且宽阔,元和时世妆当中的眉形就是八字眉,这种眉形能让整个妆容增添慵懒又幽怨的感觉,非常符合中晚唐时期的社会风貌,这类眉头高、眉尾向下倾斜的眉形在中晚唐颇受欢迎。在历经阔眉的流行后,细长眉在晚唐再次被女性所追捧,月棱眉、远山眉都属于此时所流行的眉形。烟墨在此时代替了青黛成为了主要的画眉材料,黑眉再度流行,在《宫中曲》:“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中就有所体现。
唇妆在中晚唐时期亦是十分丰富,唇形分为弓形、心形等形状,娇小的唇形很受欢迎,所以嘴唇宽大的女性一般会用妆粉遮盖再描画唇形。唇色有深有浅,另类的黑唇也在中晚唐出现,透出哀怨、苦闷的感觉,赭面妆就是搭配了黑唇的妆容。
中晚唐时期女性的面饰较之前更为丰富,到了唐末面饰甚至达到了繁缛的程度,额黄除了将额头涂黄,还有将黄纸剪出花瓣形状的花黄。花钿的样式在中晚唐更加多样,形状多为形象逼真的花草和动物,还有使用昆虫翅膀制成的花钿,在《清异录》中有记载:“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簿,遂以描金笔涂翅,做小折纸花子,金线笼贮养之,尔后上元卖花者取象为之,售于游女。”这就是翠钿的形象。面靥同花钿一样,在晚唐也演变的十分复杂,当时的女性已经不满足于仅妆饰一对面靥,除了酒窝处还会在眉毛周围,两腮等部位描画面靥,面靥的样式也从两个圆点发展为花朵形、蝴蝶形、鸟形等形状。造型怪异的斜红在晚唐十分盛行,配合八字眉等眉妆使整个妆容更加愁苦、幽怨。
总的来说,中晚唐时期女性的妆容十分大胆个性,她们敢于浓妆艳抹、标新立异。虽然干净简单的妆容并没有退出舞台,但复杂艳丽的浓妆才是主角。红妆依旧流行,赭面妆也在一个时期内大放异彩。眉妆从长阔眉演变成短阔眉,向下倾斜的眉形也引领了潮流。唇妆依旧流行小巧红润,而黑唇也随着赭面妆的流行而兴起。面饰的使用更加夸张繁琐,本来只是起点缀作用,但在中晚唐时期,夸张的面饰显得喧宾夺主成了整个妆容的重心,初、盛唐时期较少使用的斜红在中晚唐时被大量应用,面靥的妆饰数量增加妆饰范围也扩大,样式也更为丰富,额黄作为面部妆饰在整个唐代都有出现,但在中晚唐时产生了“花黄”的样式。
挥扇仕女图由周昉所作,周昉所处的的时代已经处于唐代的中晚期,挥扇仕女图也反映了晚唐女性的形象,图中的女性面部不施胭脂个性可爱妆容,眉形下垂成八字,唇形小巧,虽然是简单素净的妆容,但却呈现出哀愁悲伤的状态,加之此时的女性体态臃肿,脸型圆润,整个妆容已经失去了清新自然之感。王处直墓中的侍女形象,体现出晚唐女性的形象,该女性胭脂涂抹的颜色较浅但颜色偏于褐色,眉形长而下垂,额部饰有花钿,妆容虽不浓艳但呈现怪异的感觉,这两种妆容都无法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榆林敦煌石窟壁画中的女供养人,此图反映了晚唐至五代时期女性浓妆的形象,图中女性均在面部涂抹较为浓重的胭脂,但涂抹范围不大,眉形细长弯曲,唇色红润唇形小巧,花钿和面靥的运用十分大胆,妆饰数量遍布面部各处,这种夸张的妆容并不常见,但足以说明晚唐时期女性妆容奢靡的风格。周昉所画的簪花仕女图,其画作描绘了晚唐时期贵族妇女游玩享乐的场景。图中女性底妆白净,不施胭脂,唇色浅淡,但桂叶眉十分有特点。但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妆容属于淡妆,但晚唐时期女性的淡妆与初盛唐时期的女性的淡妆相比,其妆容突显了哀怨和愁苦,而初盛唐时期女性的淡妆却能体现出其活力与英气,妆饰风格转变较大。
从以上各种妆饰的演变特点来看,中晚唐时期女性的面部妆饰从奢华走向了繁缛,从活力走向病态,妆容呈现出愁苦、阴郁的情绪,这和唐代社会走向衰败、政治黑暗、人心涣散有很大关系,人们的心理受到了打击,内心的郁闷也会体现在面部妆饰方面。在社会不断衰败的情况下,统治者荒淫度日,甚至沉迷于研究能够长生不老的方法,这种穷奢极欲的社会风气必然会影响到女性的妆饰文化,在后宫当中的女性则竞饰新妆,用夸张离奇的妆容掩饰内心的忧郁,心理的上的落差通过人们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这些荒诞不经的妆容出现在晚唐并不意外,女性的面部妆饰也同样代表着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