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男性服饰,与其他传统汉服有何明显区别?

佚名 80 2022-11-24

近几年汉服正在逐渐走进大众的视线中,可是现如今的汉服大多数是以女性汉服为主,而极少数的男装汉服采用汉朝或者明朝的服饰为基础设计。可是有那么一个朝代,它是中国文化的巅峰,曾经依靠着强盛的国力威慑了世界各国,让许多国家都深受它的影响,它就是唐朝

说起唐朝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繁荣的长安城和万国来朝的盛况,亦或者是武则天、杨贵妃的婀娜多姿。虽然也出现了安史之乱等一系列的兵灾战祸,但是不可否认这个朝代给中国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唐朝的整体风气是开放的,曾经有历史学家就将唐朝比喻成历史上少有的外向包容型王朝。正因为当时整个时代的风气,使得唐代男子的服装在继承传统汉服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其他国家服饰的特色,使得这一时代的男装与其他传统的汉服有十分明显的区别。接下来笔者就从头饰、上衣以及下装方面来分别介绍一下,这盛唐男装的不同。

01唐代男性头饰

说起头饰历史可以说十分悠久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儒家文化的代表孔子曾经这样描述男子戴冠的行为:“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在这里孔子所说的冠实际上代表着一种仪式。

在古代男子20岁基本就成年了唐代服饰,家人会举行加冠礼来表示男子成年能够独挡一面。而冠实际上就是贵族带的帽子,除了贵族以外其他人是不可以带冠的,只能用布做成的帻来代替。

而进入到了唐代时期,冠已经逐渐被抛弃,转而由一种被称为帻头的头巾所取代,帻头并不是唐朝人的首创,它在东汉时就已经有记载,到了南北朝时期被正式叫为帻头。到了隋朝时期,因为方便佩戴重量较轻逐渐受到了上层贵族的佩戴,因为上层贵族的佩戴使得下层百姓也深受影响,逐渐帻头成为了当时各个阶层的必备装饰。

不过帻头也是有很多的分类的,在这里笔者将他们大致分为四大类:

1.平头巾子

平头巾子又被当时的人们称作平头小样,它是当时唐朝众多帻头中的“销量之王”,它头顶山的帻头压得很低使得整个帻头看起来又扁又平,所以它又被称作“平头”。

2.武家高巾子

听到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在结合唐朝的历史一定会想起武则天这个人。这个帻头相传为武则天所创作,一位整天处理朝政都忙不过来的女皇,为何会对小小的帻头颇费心思呢?那么咱们就需要从古书中寻找一些答案。

在《旧唐书·舆服志》中曾记载道,当时各种官员士绅都是带平头帻头,而与武则天亲近的人则会被赐予一种高头巾子,官员们就把这种高头巾子就称为武家高巾子。而武则天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要强于唐朝前面几位皇帝的雄心,给拉拢的官员提高归属感的心机。

在唐朝永泰公主的墓室壁画中,就有佩戴武家高巾子的人物画像。在这种武家高巾子,相较于上面的那款“销量之王”,巾子部分要提高了不少,而提高的同时还将中间部分往下压,使得帻头像两座鼓起的山包一样。

3.踣样巾

唐代男性服饰,与其他传统汉服有何明显区别?

踣样巾笔者看来,也与武则天的武家高巾子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帻头也在某种意义上赋予了一些政治属性。

它是由唐中宗创造的,头巾的高度比武家高巾子要高出一头,这里曾有人解读为唐中宗要高于武家一头的意思。头巾也分成左右两部分,因为太高的缘故,使得整个头巾向前倾斜远远看去上面好像两个球一样。

在汉字意思中,“踣”还有颠覆的意思唐代服饰,而唐中宗也在创造完踣样巾以后,被自己的老婆和亲生女儿设计用毒药毒死。所以,在当时人们便把踣样巾认为是不祥的象征,使得这种帻头存世量很少。现如今,只能在一些唐代出土的陶俑中来窥其全貌。

4.官样巾子

官样巾子出现在开元盛世时期,它也被称为“开元内样”。这个帻头的头巾部分依旧比踣样巾子要高,但是并没有前面两种帻头分成两边的设计,而且整体笔直耸立并不前倾头部成箭头形状。这种帻头的样式咱们大家可以从唐朝的名画《虢国夫人出行图》中看到一些男子就是佩戴的这种官样巾子。

02唐代男性上衣

按照史料记载,唐朝男子的上衣可以分为,袍、襦、衫、袄和半臂五种,下面笔者就来一一介绍一下这五种的不同。

1.袍

中国的传统服装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但看样式十分美观大方,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却有诸多不便。唐代的袍便分成了礼服和日用两种。礼服便是采取中国传统的衣着特点设计出博袖宽袍;而日常则采用胡人的衣着特点,设计出一种窄袖袍来供日常穿搭。

博袖宽袍又因为使用场所的不同被分为了,皇帝官员在上朝和举行重大礼仪时穿的“直领对襟袍”,和官民都可以在一些重要场合、家族仪式上穿的“交领右衽袍”。这两种风格不同的袍子,现在咱们都可以从一些唐代出土的陶俑中,看到它们具体的样式。

窄袖袍也被分为了圆领袍和翻领袍,这两者的区别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是取决于领子的样式。

在之前传统的服饰中,袍类衣物领子的设计根本没有圆形设计,一般只有袍子内部的贴身衣物才会设计为圆领。而在南北朝以后,古人吸收了北方胡服的衣着特点,设计出了这样一种圆领袍。到了唐朝更是被大面积推广,而且因为不分阶级和男女深受各类阶层的喜爱。在大家所熟知的唐太宗的画像中,李世民穿着的便是圆领窄袖袍。

翻领袍则是由回纥的传统服饰相融合的,也是唐代男装的一种常见服饰,例如《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所穿就是翻领袍

2.襦

唐代男性服饰,与其他传统汉服有何明显区别?

襦字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在古代中,襦被定义为短衣的意思。它虽然被称为短衣,但是与现在的短袖仍然有很大的区别。它长度一般在膝盖附近,略微紧身袖子偏窄一般与裳、袴搭。

3.衫

在唐朝,人们会根据穿着人身份的不同将衫分为缺胯衫和襕衫。其中襕衫是专门给官员和读书人所穿;而缺胯衫则因为两边可以开叉,在日常行动中较为自由,多为百姓和士兵所穿。

4.袄

袄与襦有异曲同工之妙,它是由襦演化而来,按照穿着长度被分为长袄和短袄。长袄类似于现在所穿的睡衣;而短袄就是配有内衬的短小上衣,它一般与袴相组合。两者搭配使得在骑马和日常活动中十分方便不受束缚

5.半臂

半臂与如今大家所传的马甲或者短袖有点相似。它最早起源于秦代,原来是一种袖子宽大且短小的礼服。到了唐朝时,李渊看到当时的半臂的宽大袖口十分不便,就让工匠将袖子全部减去,变成了类似于现在的背心一样。这一改变使得在日常穿着起来更加方便,是当时唐朝人民最常用的工作服之一。

唐代男性服饰,与其他传统汉服有何明显区别?

03唐代男性下装

唐朝的裤子在上文的襦中略微提及一下,在古代裤子一般分为裳和袴两种:

1.裳

在现在咱们的意识中,好像衣裳就代表一件物品,可是在古代,古人称上为衣、下为裳。将所有下身所穿的衣服统统定义为裳,男女皆可以穿。而裳也不是现在裤子的样式,而是裙子。

不过对于古代男装来说,裙子和裳依旧有着些许的不同。裳在古时候的穿着大多数是起到礼服的作用,而裙则是日常穿着的基本款。不过裳在唐朝就并不是主流的搭配了,除了朝服等一些重大礼服外,一般唐代男子很少有穿裳的。那么不穿裳,唐朝的男子穿什么呢?

2.袴褶

袴褶并不是中原的产物,它来自于北方的胡人。最早的意思是套在腿上的一种材质为布的筒子,有点类似于现在女生穿的长筒袜。经过当时唐朝的各国交流,使得这种装扮传入到了中原地区,并且为了方便骑马,并做出了相应的改进。因为轻便灵活的特点,使得袴褶很快受到了各阶层的喜爱,不仅将其作为骑马时的必备,还称为了日常生活中的必穿衣物。

04民族融合,取长补短

以上就是唐朝时的男性服饰特征,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能够发现,随着各民族交流得越来越融洽,使得唐朝的服饰开始受到胡服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之前宽袍大袖的特点,使当时的衣服开始逐渐修身变窄。而且还逐渐将衣服往实用上靠拢,同时服饰也更加的轻便,让穿脱都十分的方便,使得整个男装看起来简约但不简单。

上一篇: 彝族服饰 | 方言区服饰特色与禁忌文化
下一篇: 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中国服饰:文化自信 服装先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