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耐克 free viritous 女款运动鞋+防水喷雾使用
167 2024-12-23
4岁小女孩也是汉服爱好者。记者 陈燕利 摄
汉服婚礼。
同袍之间相互穿衣。记者 陈燕利 摄
身着汉服,引来市民围观。
眉山网记者 陈燕利
“着汉服,行汉礼,乃告世人,何为华夏?礼曰: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1月10日,“九山”(网名)身着红黑相间的汉服,带领身着各式汉服的同袍们齐聚在眉山,举行丙申年年会暨腊八节活动。他们时而伴着古曲翩翩起舞,时而庄重肃穆地吟诵祝辞,在农家小院里,表演着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古意中透着暖意。 “在过年前搞汉服展示活动,吸引更多人了解、喜欢汉服。”“九山”表示,在他们这个名为“上和汉仪堂”的民间团体里,有一帮汉服爱好者,将汉服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甚至去逛街看电影都身着汉服前往。他们说,这样才能为汉服的复兴、为传统文化的弘扬出力。
军人与汉服
能文能武的现代“古装人”
8年前,汉文化爱好者“九山”第一次参加汉服聚会,第一次穿上汉服,直到现在,他都难以忘怀当时的感觉。“感觉自己一下子穿上了一身‘规矩’,穿上了几千年的传统礼仪,有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奇妙感觉。”
令人惊诧的是,今年34岁的“九山”是一名军人。军人?汉服?如此不搭调的两样东西怎能融合在一起。“这二者并不冲突,军人能武,而我自小喜爱文学也算能文,这不就正好文武双全了。”面对记者的质疑“九山”笑道,虽然不能做像辛弃疾一样“下马能够草檄,上马能够杀贼”的文武英才,但至少能文能武。
作为一名军人,“九山”的汉服路也比别人走得异常艰辛。“军队里都是一群铁汉子,大家对汉服都是敬而远之。”“九山”说,尤其是家人,十分反对,都认为他“不务正业”。“汉服常常被人误认成和服、韩服,家人以为我在‘玩’‘玩穿越’。”“九山”表示,对于误解,他选择包容,从小众到大众,他们需要努力,更需要时间。
为了在眉山重振汉服文化,“九山”便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并不时举办活动。有了“九山”的领头,2009年初,苏坟山出现了一群身着汉服的年轻人,他们按照古礼祭拜苏洵。其中,仅有4人为眉山同袍。如今,6年过去了,眉山的汉服爱好者越来越多,从最开始的4人,增加到现在的上百人,还成立了“上和汉仪堂”的民间团体。
因为欣赏汉服,所以他们会主动将汉服穿在身上,这是“上和汉仪堂”里每一个成员不以为意的举动。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重阳节、中秋节、乞巧节等,他们都会拿出自己认为最美丽的汉服,相聚在城市的某个地方,行古礼,弹古琴,吟古诗,他们认为这并不是新的时尚,而是一种古老的传统。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热衷这一身端庄典雅的服饰及其所蕴含的文化。
汉服使得景致都充满了古香古色的味道。
汉服爱好者以最传统的端午祭祀方式庆祝端午节。
冬至祭祀活动。
民间的力量
汉服复兴漫漫路
尽管人们追捧各种古装剧,喜爱里面的角色以及他们的服饰,但在街头看见一身宽袍大袖、衣袂飘飘的人走过,还是会投去有点异样的目光,这种情境是致力于推广汉服文化爱好者长期以来所面对的。
“第一次身穿汉服做活动,发传单宣传汉服,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来问,你们这是穿的韩服?朝鲜服还是和服?我们都会一一解释,这是中国的汉服。后来像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问你是舞蹈老师还是要去表演,让人哭笑不得。”学服装设计毕业的王光宇,在18岁时开始接触汉服,他惊叹汉服的端庄、轻灵、飘逸,从此便一头栽进汉服中。大学毕业后,他便回到眉山,设计制作汉服,致力于汉服日常化。
在他看来,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五十五个民族的同胞们身着自己的民族服饰,五彩缤纷,绚丽夺目,只有汉族同胞穿着T恤和牛仔裤站在其中,显得格格不入,而汉文化需要继承,若是断了就永远找不回来了。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杨玉环的这句诗恰恰是记者见到钟姝的第一感觉。云鬓轻挽,长发及腰的她正穿着汉服排队买电影票,引来周围不少“注目礼”。
“我们平时穿着汉服走在路上,确实会引来不少异样的眼光。”钟姝告诉记者,还有人觉得她是因为痴迷古装剧或者是为了出风头才穿汉服出门的,但实际并不是这样,她是被汉服的精致、端庄所吸引。其实,在他们眼中,汉服就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衣服。“你看,西服、牛仔裤都是从国外传到中国来的,既然咱们平时都能穿着这些上街,那为什么不能穿着自己民族的服装上街呢?”
正是有了这群汉服爱好者的努力,不顾众人异样眼光,尽力把汉文化呈现给不熟知的市民,让他们了解、接受甚至喜欢。在这个带着一股专属于年轻人的冲劲儿和草根味儿的汉服组织,“民间力量的生长,民间智慧的觉醒”正在蓬勃。
传统与创新
打开传承宋文化的一扇窗
为什么现在许多中国人不穿汉服?谈起这个问题,“九山”笑了笑解释说,汉服本来一直是汉民族一脉相承的服装,但随着明朝灭亡,清军禁止汉人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还让大家剃头发,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于是,汉服就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如今汉服的兴起,让它重新成为了引人注目的焦点。汉服文化、礼仪正确的使用和传播,都关系着汉服传承与发展。这股狂热,不是对于衣服的痴迷,而是对于民族文化认同的追求,以及对于文化复兴的期望。“汉服回归是寻求文化自信,体现中华文化的洋洋大观和气派。”“九山”说。
确实,服饰代表着一种文化认同,“服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通的。服饰是文化的表征和外在形态,反映人们的生活价值与生活观念。”“九山”表示,而这种认同首先表现在礼仪上。“中国古代对于礼仪的表现,很多时候表现在服饰上。像《礼记》里的丧服制古装服饰,对于丧服的规格和制度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不同的形式代表着亲属远近,反映人际之间的等级制度。”
“汉服里面包含着国学中的儒家道家精神思想,同时从审美学角度讲,它也代表着中华传统的美学视角,有很大的艺术价值。比如说宋代,宋人着装追求洁净的自然之美,服饰风格素雅,是汉服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九山”分析,而我市正在打造东坡宋城,如果以汉服切入宋代文化,则更能营造出浓厚的人文气息,也为重新认识和传承宋文化打开一扇窗口。
如今,“上和汉仪堂”成立了工作室,供更多人直观展示、了解汉服,也成了汉服爱好者的聚集地。如何让汉服日常化,让传统与时尚结合,也就成了汉服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的穿汉服,还有不少父母们为考上大学的孩子举办成人礼,青年人穿着汉服举办婚礼,都很常见了。我正在思考将汉服结合现代生活进行创新,创造出‘汉元素’,更适合日常穿着。我希望有一天,大部分中国人在出席重大场合时,都能像韩国人、日本人一样自然地穿上代表自己民族的服装,也希望汉服被更多的人知道和接受,汉文化被更多的人传承。”王光宇表示。
【对话嘉宾】
魏锋雷 汉服资深爱好者
湛永川 社会观察人士
李雪苗 市民代表
记者:如今,有不少年轻人在传统节日聚首,他们穿着汉服出游,喝黄酒、唱吟诗经,在元宵节放花灯,中秋节拜月,重阳节登高插茱萸。你认为穿汉服是复古,还是作秀?
魏锋雷:汉服是我们汉族的民族服装,一个人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天经地义,我们汉族也不应该例外。复兴汉服不是复封建制度的古,也不是社会时尚复古风潮,更不是景区摆拍作秀,它是为今天现代中国汉族群众而复兴的民族服饰,它将拥有和其他少数民族服饰相同的地位。穿汉服不是复古,也不是作秀,是我们的生活,是对我们伟大文化的传承。
湛永川:汉服只是一种服饰,他里面有文明的传承,只要不夸张,就不是作秀。同时汉服的存在也不是为了去复古,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应该是向前的,不断在过去上创新,满足群众的精神世界,但在向前的过程中需要传承过去的精华。
李雪苗:不是作秀。穿汉服,只是意味着汉族人民对汉族传统服饰的复兴和传承,对中华文明中被埋没一颗璀璨明珠的发现和珍藏。就像其他民族,他们在节日穿自己的传统服饰,我们也一样。
记者:汉服对于爱好者来说是一种载体,他们希望通过汉服弘扬传统文化。你认为汉服能否承载起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和文化?
魏锋雷:汉服,它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悠远的传承性,毫无疑问应该成为汉族的重要民族符号之一,而在这身民族衣冠的复兴过程中,我们将见证与之伴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全面复兴。当然,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汉服只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已。
湛永川: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文化就是那些象征文化的现实化符号。拱顶木房子是,儒家价值观是,过年放炮是,汉服当然也是。汉服不是中华文化的全部,但文化必然要通过这些具现通俗的东西来展示。
李雪苗:汉服承载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简朴人文理念。而中国又称“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古装服饰,可见汉服在这几千年历史中的重要性。
记者:汉服运动一路风生水起,然而却并非一帆风顺,掌声与赞美的背后还有冷眼和嘲讽。你认为怎样才能将汉服和现代生活融合?
魏锋雷:现代汉服在总体符号特征保持统一性的基础上,款式具有多样性,完全可以在现代不同礼仪(婚礼、寿礼、祭礼、成人礼等)、文化、传统节日、专项工作、体力劳动等场合穿着相应的不同款式。而最重要的,是观念上的扶正,正确认识自身民族性、自愿找回失落的衣冠,是汉服回归现代的基础。
湛永川:传统节日是一个重要的渠道,二是要与生活元素相融合,总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既要考虑实用性、美观,也要考虑文化元素。但目前最先做的不是继承而是融合,应该先让它能被世人接受,能融入我们的生活才能把它继承下去。
李雪苗:时代在前进,让我们再回到过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我觉得如果对汉服真的热衷,可以与现代服装进行融合,既不失汉服的美丽,又不缺现代的元素。
洪雅喜获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称号岷东新区2016首届全民健身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