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辣眼!向佐穿大花裤,蝙蝠衣和鸭掌鞋走红毯,他越走越左了
56 2024-12-23
撒拉族人口目前接近9万(1990年全国统计时为87,546人)。撒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黄河谷地,以及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一带。部分撒拉族散居于青海省的西宁市及黄南、海北、海西等州和甘肃省夏河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伊宁县等地。
撒拉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乌古斯语组。撒拉族在历史上曾使用以阿拉伯文字母为基础的撒拉文,本民族称之为“土尔克文”。撒拉族自称“撒拉尔”,在汉文史籍中还有“撒拉儿”、“沙剌”、“撒剌”等多种写法,因信仰伊斯兰教,又被称为“撒拉回”,当地其他民族称之为“撒拉”。
撒拉族人在体质上保存着许多突厥人的特征,他们身材高大健壮,面部长而呈红色,高鼻圆眼;男子多发,留长胡须,具有果敢刚毅、好习武射箭的民族性格。根据历史学家考证,撒拉族先民是西突厥乌古斯部的撒鲁尔人,元朝时期从中亚东迁,定居到循化已近有800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从周围回、汉、藏等民族中不断吸取新鲜血液,扩大民族主体,逐渐形成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撒拉族,其形成时限约在明代中叶。
撒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宗教对其历史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较深的影响。撒拉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虽然教派众多,但基本信仰并无差异,只是对教义、教律的解释或在礼仪的细节上稍有不同。撒拉族过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圣纪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大小清真寺遍布撒拉族各个村落,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撒拉族民间流传着许多以说、唱为主的口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和撒拉曲、宴席曲、“花儿”等多种形式。关于撒拉族先民辗转迁徙的传说,至今仍在民间广泛流传。撒拉族民歌内容十分丰富,曲调高亢悠扬,节奏自由奔放,深受群众喜爱。民间乐器以“口细”最具特色。“口细”一般以铜或银制成撒拉族服饰,长约半厘米,小巧玲珑。吹奏时音量较弱,音符起伏不大,但其声如泣如诉,缠绵动人,为撒拉族妇女所钟爱。
勤劳勇敢的撒拉族人民历来就能歌善舞,他们的舞蹈虽说舞姿简单,又无甚乐器伴秦,但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强烈的民族特色,深为撒拉族人民喜闻乐见,“依秀儿玛秀儿”主要流行于地处崇山峻岭、交通闭塞的循化孟达地区,全由男子表演,一般为二人,也可四人或多人参加,多在举行婚礼时进行表演。
撒拉族人在服饰上与回族人大致相同。成年男子头戴白色或黑色圆顶帽,夏天爱穿白汗褡、青夹夹。白汗褡、青夹夹:即白衬衫上套一个黑坎肩。冬天喜欢穿皮袄,老年男子则常穿两侧开衩的长衫,做礼拜时头缠“达斯达尔”(即缠巾)。女子头戴盖头,少女和少妇戴绿色的撒拉族服饰,青壮年妇女戴黑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年青女子喜欢穿颜色鲜艳的大襟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坎肩,下身穿长裤,脚穿绣花鞋;中老年妇女的服装多为颜色素净的大襟夹棉长袍。另外,撒拉族妇女还喜欢戴戒指、手镯、耳环等饰物。
撒拉族的风俗习惯虽然和周围回族相似,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受特定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特风格。撒拉族人聚族而居,自成区域,因此,血缘较近的“阿格乃”和“孔木散”(家族组织)居住在同一区域,虽与回族同信一教,由于居住区域分明,宗教活动的界限也很清楚。对住宅历来十分讲究,庭院建筑别致,配置精巧,工艺细致。撒拉族缔结婚姻有一整套固定程序,包括请媒人、择日定婚、送聘礼、请阿訇致婚训词等,举行婚礼的过程中,还有“挤门”、“对委”、“摆针线”等独特习俗,为婚礼增添了欢乐气氛。
撒拉族的主要粮食为小麦、青稞、荞麦,制作的方法颇为讲究,有馒头、面片、拉面、散饭、搅团等许多品种。副食主要为牛、羊、鸡肉和各种蔬菜瓜豆。逢有节庆或宴请宾客,则炸油香、馓子、吃手抓肉和烩“碗菜”。撒拉族喜欢喝奶茶和麦茶,家家备有茶壶和盖碗等茶具,而且撒拉族人还十分讲究制茶方法和饮茶礼节。撒拉族居住的地方,山路崎岖,黄河水急。过去撒拉族人多以驴、马、骡等牲畜作陆上的交通工具,靠羊皮筏子或木筏摆渡,现在仍能看见勇敢的撒拉族人驾驭着羊皮筏子乘风破浪,往返于滚滚的黄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