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连衣裙也太美了吧,秋冬这么穿,保暖显瘦还好看
132 2024-12-23
纺织业,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上十分悠久,据传起源于嫘祖,她是我国养蚕、取丝的创始人,历经东汉、魏晋时期、乃至到了隋唐、宋元几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到了明朝,纺织业的技术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各种大中小型的织布机,比比皆是。尤其在江南区域,
“十户而九户有”
,足以见证纺织业空前绝后的发达。
《大明王朝1566》中,太监杨金水带领西域商人观看杭州的丝绸,只见那绸缎上各种斜纹绣的活灵活现,花朵的含苞未放,
“蝴蝶的翅”、“蜜蜂的翼”
展现出不同的状态。这充分展现了明代中期纺织技术的巅峰。同时还出现了除普通棉布外,如三凌布、吉贝布、云布、标布等品种繁多做工精美的布匹。
那么,明朝纺织业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呢?行业繁荣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又是什么呢?
纺织
一、明朝纺织业繁荣的原因
纺织业的繁荣,背后是巨大的利益关系输送。嘉靖年间,只纺织一项,就为国家增加了不少的税收,甚至包括当时的军费,都需要纺织业产生的利润来维持,在国家用钱地方越来越多,纺织业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真金白银的情况下,这个行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担任江南制造局的大小官员,均是皇帝派过去的心腹之人,足见政府的重视程度。
1、政府倡导,皇家支持
明代政府重视纺织业,自明太祖朱元璋就有。明初,在南京立国之时,朱元璋就下令:
“凡民田五亩至十亩,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不种棉、麻者,以户出麻布、棉各一匹。”
按照朱元璋的要求,全民皆种桑、麻。棉等植物,同时为了鼓励民间百姓种植的积极性,官府提供各类种子,免费发放,对于超额种植的农户,除必要的基本税务外,不再增加其他杂税,通过以上种种手段,来鼓励民间百姓种植,极大的促进了棉纺业的发展。
同时明朝服饰,为监督监管各省各府织造业的有序进行,在采取鼓励种植、免除征税的基础政策上,还安排专人成立了专门负责的职能部门,也就是在《大明王朝1566》中出现的织染局和织造局,安排心腹宦官督促。朱棣登基后,在南京、北京这两京各设两局,在产面重地如泉州、苏州、杭州、嘉兴等地,分别设立负责当地的织造局来直接监督,由两京的织染局分别管辖,总体归皇宫内务府统领,通过层层监管,极大地促进了棉纺业的发展。
吃桑叶的蚕
2、百姓有利可图,并且需求量大
经过元末明初的战乱,民间得到了休养生息,而单纯的种植普通的农作物只能勉强够缴纳赋税,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可能温饱就成为问题。但是把之前普通的农作物,换成棉麻桑等植物,不但种子秧苗官府提供,还可以免收部分赋税,何乐而不为呢?
纺织物的需求量大也是刺激市场供给的一大原因,根据
《明史.食货志》
记载,只在明朝万历六年,全国就各级州府就征收上来棉布176万匹,棉花十万担,但是这远远不够政府的需求,并且政府对于棉织物的需求在逐年增加,一方面是自用,更多的是出口,卖给西域以及更远地方的商人,从而换取银两,支付日渐庞大的内务开支和军费开支。
随着政府对棉织物需求量逐渐增大,这就促使棉纺织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从事纺织业的人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棉纺织品的市场经济价值、商品性也越来越高,许多没有其他手艺和门路的底层百姓,投身到房置业的大军中,通过辛勤的劳作,来换取一家大小的吃穿用度。根据《嘉善县志》记载:
“穷民无本,不能成布,日卖纱数量,以给食”
。这种投入小,但是见效快的的方式,极大地缓解了许多家中困难的百姓,并且由于操作简单,吸引了许多人来从事种植业和棉纺织业。
棉纺织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原材料的供应,由于明初政府的倡导和推广,使棉麻桑的种植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如上海县,
“官民军灶垦田二百万亩,大半植棉。
”太仓县,
“耕地中,宜稻者十之六七皆弃稻栽花。”
,在以松江、苏州、常州为中心的纺织重镇,栽培更为集中,全国上下,栽种棉麻桑等作物蔚然成风。
《大学衍义补》:“至我国朝,棉种乃遍布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
棉花种植
二、技术发展的过程
我国丝纺织业历史十分悠久,从最原始的“手经指挂”开始,发展到多种形式的手工纺织机,以及能有更多花色的染布技术应用,使纺织业逐步在发展,早在汉朝和唐朝时期,我国就有了东方丝绸之国的称谓,到了明朝,更是将这种优势发挥的登峰造极。
1、纺织技术和印染技术的发展
元代元贞年间(1295-1397)明朝服饰,黄道婆将黎族的棉纺技术带到了江苏松江,棉纺织业得到了新的发展。而到了明朝,在黄道婆对棉枝技术广泛传播后,有了迅速的提高。
明代的纺织业无论是纺织工具还是技术,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棉花在明朝已经取代了丝、麻的地位,成为人们服饰主要的染织品,而纺织品种也极为丰盛,包括丝、麻、毛、棉几种,这其中,尤其是丝织技术最为惊艳。
明代丝织品种类繁多,根据花色、风格、用途不同,名称也不同。如苏州一带出产的锦缎,质地厚实,图案采取大朵花头刺绣,造型上饱满大气,所以称为
“大锦”
。而杭州一带,其出产的丝绸色彩绚丽,对比强烈又喜好以金线点缀,形成如天空之云霞般形状,故称之为
“云锦”
而印染技术,在明代,单单青色,根据《天工开物》记载,就有天青、葡萄青、蛋青、靓青等多种染色技术,整体染色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包括传统的红、黄、蓝、绿、青、白六种颜色外,还能印染如沉香色、驼色、藕色等复杂的颜色。
彩色布匹
2、新的技术,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纺织技术和纺织工具上,较之元代更为丰富。元代时,采取木棉搅车技术,元代时的工具,“四木为框,以轴驱动”虽说对比之前的手工制作有了提高。但是故障率较高。到了明代,发明了四脚踏搅车,单人就可操作,又在这个基础上,发明创造了四人、八人同时可以操作的句容式、太仓式踏脚车,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在纺车上,明代改良了弹弓的质量,
“以蜡为弦”
,加强了振动力量,提高了纺车弹花的功效,为了减轻劳动者劳动强度,还发明了
“悬弓弹花“
用以降低作业者的劳动强度。
3、新的丝织品种
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曾提到:
“织机,十室而九户有“
。而在松、苏、杭等地,大型的织机和织坊,放眼皆是。
丝机规模的扩大,使丝织品种有了新的增加。在明以前,丝织类型基本以绫、罗、绸、缎、锦、纱、娟为主,由于明朝的规模扩大和技术的提升,在以上类型中,又出现了新的品种。
妆花锦、妆花绸就是明代的创新产品,是一种有着丰富色彩的丝织物品。织造时,用许多不同的小梭边填充,称之为
“过管“
,手工艺高超的织工,能让色彩达到十几种之多。在嘉靖末年,抄首辅严嵩的家时,就有不计其数的妆花织物。在万历皇帝的定陵被发掘时,也曾出土了大量的的妆花织物。
针织物
三、明代纺织业的特点和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1、产业化和规模化
明代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纺织为主体的经济中心,包括丝织、棉纺、浆染等为代表的松江、苏州、杭州等地。而其当地民众,十之八九均从事相关行业。一个行业在当地形成规模后,便这个区域产生了以这个行业为载体的特色经济
而为了使这个行业良好发展,明政府制定了相当详细的机构。从中央到地方,按照分工不同,有三十多个工种来服务于纺织行业。朝廷直管的有南北织造局,旗下各设分局,等一些列染织管理机构。
除了官方的大型织坊外,民间还有数量颇多的机户和织户,受当地的行业协会控制与管理。行业协会又受当地的织造部门管理,在官方的织造作坊有完不成的织造任务时,就会交给民间的织造机构完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接单”,形成了“官民互市”的局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和兴盛。
2、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纺织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其他行业。首先就是种植,在过去种植传统农作物的基础上,发展成种植经济作物。包括种植过程中的培育、嫁接等技术,也出现了很多专业种植的农户。其次就是生产织造机的作坊,大量织造机的投放,必然有大量相关的工人去从事生产维修等工作。然后就是运输,“海上丝绸之路”就是在命大形成的。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随着纺织业的专业化和市场化发展,传统的“男耕女织”这种小农经济已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以织代耕、以织代田”的商品化经营,纺织物的商品化与成熟化,让更多的家庭把它由原来的家庭副业转变成了家庭主业,并逐渐出现了专业的纺织户和产业集中的区域,
在产业集中苏、杭一带,大量的民众以此为生,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机党“,机党之间的竞争随着生产的发展,越加激烈,竞争中,就会出现破产的机户,失去生产设备和实力的机户就会沦为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工人,大财团出资,机户接单,机工出力,使买卖关系和雇佣关系在纺织业中频繁出现,也是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状态初步体现。
《松江府志》:“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妇晨抱纱入市,易木棉而归,明旦复捻纱以出。”
丝绸
结论:明代纺织业的发展,得力于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再加上种植业的发展,技术的提高,使纺织业在明代规模得到了扩大。
同时,产业化、规模化的不断增强,使内部的分工越来越细化,这对提升行业的专业化有很大的帮助。纺织业的繁荣,形成了明朝中后期独特的社会经济体系,也对明朝后期的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