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在《小欢喜》里的职场穿搭,为什么受欢迎?
77 2024-12-23
华梅
董克诚 插图
人们通常认为,自然科学研究是无国界的,而社会科学范畴之中,比如说艺术吧,其风格绝对与其滋生的环境有关。我们常说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土壤。
可是,参观完中国国家博物馆二层的“珍藏精品展”,又走进“希腊,人与神”展厅,我突然发现中国晋时一个未穿上衣的陶俑与古希腊一件也是未穿上衣的陶俑,有着惊人的相似。看起来,两国艺人在表现手法上有许多相近之处,如胸前双乳赤裸的样子以及腰间系扎的裙子,竟那么一样,甚至于体态,两件陶俑都宛如出自一人之手。
难道说,作为艺术的或说作为文化产物的服饰,也无国界?
简单地分析,有些跨国界而居的民族,他们的民族服装确实不因各属不同国家而有所改变。时至现代,全球西化趋势也使得服饰西化成为现实。可是,为什么在古代远隔千山万水的两国,也会在服饰上,或说在表现服饰的手法上有着近乎一致的例子呢?
古希腊陶瓶上的人物群像中,有一种以倒三角形刻画上装的形象,这在中国岩画中也可多处见到。由于是剪影式,所以令人看起来,两者之间根本不存在地域上的距离。中国五千多年前的彩陶盆上,有成组的舞蹈人穿着圆鼓鼓的裙子,这些裙子与西欧典型撑箍裙有异曲同工之妙。美国西部油画上描绘狩猎舞时古代服饰图片,那些披着羊皮的人们,舞得如醉如狂,其头上的角饰一下子使我想起中国苗族人头上的银角饰和木角饰,那种形似,加上神似,怎么会使人想到相隔万里之遥?埃及中期王国时,标志王后权威的头饰,是一个兀鹫的形象,相传这种头饰是国王出远门前,要赐给王后的护身符。这应该是独有特色的头饰了吧,可是1991年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唐代墓葬中出土一件骑马女俑,身穿圆领窄袖长袍,脚登皮靴,头上冠顶即有一只装饰性的孔雀形饰品。这件禽形饰与埃及王后的禽形饰,从造型到装饰方式都出奇地相像……
有些可以想到古代服饰图片,是文化交流使然;有些可以理解,是早期同根同源。但有些就不是很好解释了,诸如公元前三千年或更早的服饰形象。我们能否这样看,即使人们的生存环境不完全相同,以后形成的文化氛围更显示出差异,但同为人类,毕竟有着许多的相同点,这势必决定了在艺术构思、造型上有着自然的惊人巧合。
服饰是人创造出来的,人的思维在服饰上所迸发出来的火花,有时是一样的,与模仿无关。因为,人们都热爱生活,向往美好,在这一点上,无须碰撞。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11月30日 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