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衣橱:中国古代服饰撷英》:历史于是鲜活起来

佚名 127 2022-10-11

古代没有影像,但是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还是通过各种记录和绘画,探究古人的衣着,最近汉服的复兴颇有掀起潮流的趋势,大雪纷飞的故宫里,人们身着汉服,恍惚间,似乎时间倒流,百年梦回。

服饰,有着鲜明的文化特点、民族特色,穿在身上的服饰也在讲述一段历史,我们从这里看到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我们在服饰的发展和潮流中感受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幸福。

今天,和大家走进《历史的衣橱:中国古代服饰撷英》中国古代服饰,穿越到古代中国,看看祖先们的华服。

《历史的衣橱:中国古代服饰撷英》从政治、经济、社会、美学、艺术多角度讲述中国“穿”越五千年的悠久文化。

全书分“典制”与“风尚”两编,通过天子冕服、凤冠霞帔、官员补服、唐女服饰、近代旗袍五章,讲述中国古代服饰的精华与衍变,图文并茂,雅俗共赏中国古代服饰,把古代服饰文化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

作为女生,我最喜欢的是“凤冠霞帔”一篇。之前只知道这是皇后服饰,后世成为新娘子喜爱的出嫁服饰,

书中通过传说故事讲述了为何皇后之仪成为民间嫁娶服饰的由来,更从考古所得考证这套服饰的由来,让人大有所获。

比如研究“凤”的由来,通过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象牙蝶形器上的图案,指出远古先民们对鸟类的原始崇拜。象牙蝶形器表面雕刻的纹样中央,是一个由同心圆构成的火焰状太阳,光芒四射,太阳两边各有一只有着长翎尾的鸟,这个图样被定名为“双凤朝阳”。鸟纹在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出土的器物上都非常普遍。

如果说人们崇拜熊,是羡慕其力大无比,崇拜狼,是羡慕其团结智慧,那么对于鸟的崇拜,可以说是最浪漫的一种思绪,当人们衣不蔽体,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挣扎生存是,抬眼望天,见蓝天之上鸟儿展示翱翔,如此无拘无束,如此自由不羁,他们用渴望的眼神追随群鸟,希望有一天能展开双翅膀,飞向太阳和月亮,拥抱美好。

这样的愿望,慢慢成为对一种最为美丽的鸟儿的充满——凤。

书中对古代文献做了考证,引用东晋《拾遗记》记载,在炎帝时候,有丹雀衔着九穗禾而飞,炎帝拾起了掉落在地上的谷穗,把它种到地里,人吃了长出的谷穗可以老而不死。

这则传说大概来源于先民们在寻找稳定的食物来源时,观察到一种红色雀鸟衔着的谷粒很适合种植和食用,于是发现了稻米这种重要的谷物,而雀鸟因为帮助人们发现稻米的功绩,也被尊为神鸟。

又引用汉代《春秋说题辞》记载:“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炎上,故阳出鸡鸣,以类感也。”

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社会,阳光是先民们生活、劳作必需的条件,因为观察到鸡鸣与日出总是伴随在一起,于是日出而鸣的公鸡,也被视为具有神性的鸟。

历史并不是一个人创造的,当诸多美好与幸运都指向一种形态的存在时,慢慢地,人们就有了集体创造的记忆,凤成为和龙相对应的,标识着女性美好的标志了。

书中用了大量图片,来展示历史上的凤冠霞帔的制式,叫人惊叹其繁复与美丽。

从唐至五代十国,凤冠、凤钗是簪钗的钗头,口中衔有珠滴、花结之类,流苏如步摇般会随着女子的行动而摇摆。

后晋时,皇后头戴镶满绿色宝石的凤形冠,一只硕大的立凤昂首扬尾站立于莲花座上,头冠两边插钗,垂下长串流苏。她颈饰瑟瑟珠,身穿回鹘翻领大袖长袍,肩披绣凤罗巾,装束为回鹘装与汉装的混合,极尽华丽。

宋时的“龙凤花钗冠”,上饰九龙四凤,冠下附两博鬓,冠上有大小花共二十四株。

明永乐年间,皇后礼服冠饰有翠龙九条、金凤四只,正中有一条龙口衔大珠,下垂珠结,其余的龙口均衔珠滴,另饰大珠牡丹花十二树、小珠穰花飘枝十二树、翠云四十、博鬓左右各三扇、口圈上珠宝钿花十二朵。

这些制式可谓琳琅满目,其所用宝石包括猫儿睛、祖母绿、石绿、金刚钻、朱蓝石、紫英石、甘黄玉等等,真是把皇家的瑞气和贵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书中内容还涉及服饰颜色考证、汉服胡化过程以及旗袍的前世今生等,内容丰富,分析有趣。

《历史的衣橱:中国古代服饰撷英》这本书没有按照传统历史类书籍以年代划分,去追求线性时间上的完整性,而是巧妙地选取几个服饰文化的侧面,用史学依据支撑、用考古发现佐证,既保证了它的学术性,也有着简洁易懂的叙述形式,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上一篇: 林志玲虽然已经42岁,但穿起唐装依然艳压范冰冰与刘亦菲
下一篇: 夏天流行穿淑女风的服装,又温柔又高调,越看越有气质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