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女铁骑:骑300多斤摩托 背10多斤装备执勤是啥样的体验?
191 2024-12-23
开栏的话
七彩云南,山川独特、风光秀美,人文神秘、风情万种。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是一朵常开常盛、沁人心脾的绚烂之花,26个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融合发展,聚成了一个团结向上的大家庭,"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新时代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9月6日,由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云南网、云南发布、"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推出的"我们都是一家人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新时代民族团结网络宣传活动正式启动。活动精选云南16州市的民族团结进步精品案例,通过精美的手绘海报和生动的文字语言,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奋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云岭大地常开长盛。
"我家17口人有3个民族, 不管遇到什么事情, 我们一起交流沟通, 同时也注重家庭教育和家风传承, 大家都和睦相处, 家里家外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矛盾。"
61岁的纳西族群众段世忠拉起弦子,婉转动听的乐曲悠扬舒缓,飘荡在自家小院。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如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傈僳族服饰,段世忠一家人的生活变化,是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广大群众生活变迁的缩影。近年来,塔城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携手过上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
维西县各族同胞共庆傈僳族传统节日"阔时节" 蜂玉程 摄
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我们家在处理家庭大小事情上,平等对待,共同决定,求大同,存小异。"段世忠的儿子段秋龙说,一家人里有纳西族、藏族、汉族3个民族,生产生活中尽力求同存异,尊重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的观念、习俗和文化差异,相互理解、相互帮助,遇到意见分歧时,大家会冷静下来,换位思考,以交流沟通的方式把矛盾消除。
支部升国旗 蜂玉程 摄
段世忠以前从事种植养殖业,虽然辛苦,一年有10多万元的收入。"年纪大了,现在开始研究民族文化,我是纳西族,10多年前学会了藏族传统乐器弦子,从此难以割舍。"段世忠乐呵呵地说,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前几天带领村民表演弦子、舞蹈节目,一晚上挣了1500元。段世忠热衷传统文化艺术,他以"保护、传承、创新"为重点,组织了10余名民间艺人开展民族文化艺术数据库收录工程,通过"民间艺人原生态歌舞演艺收集+反复听取还原曲谱词谱+组织开展培训+录制成形成熟歌舞+分门别类整理入库"模式,保护民族文化优质资源,守住民族文化遗产根脉。
塔城镇以文化铸魂,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教育,利用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为群众提供供需精准的文化产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多形式的文艺表演活动,以党员带动群众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二月八""栽秧节""丰收节"等活动,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和利全 摄
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塔城镇的"硬件"和"软件"同步升级,"团结美"与"生活美"二者兼具,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惬意。段秋龙没有继承父业,看到成群结队的游客来村里享受恬淡的田园时光,结合自身优势,他成立公司,从事餐饮、特产销售等业务。"去年家庭收入多少?""30多万元吧。"段世忠拿起弦子,摆起姿势就拉傈僳族服饰,弦子声声颂党恩,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夯实共同富裕主方向
在塔城镇启别村它洒小组,今年77岁的和万春是一名热巴服饰传承人。"我家是由5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一家人相亲相爱。"一进院子,话一落,和万春拉起记者,直奔她的工作室。自动化缝纫机、原材料等物品有序摆放在各个房间,拿起一件做好的服装,和万春井井有条地讲述起服饰特点。
藏族妇女和傈僳族妇女交流传统纺织技艺 蜂玉程 摄
"以前穷,穿不起。现在不一样了,一个人都有好几套。每年我做的服饰,至少可以卖1万多元。"每到傍晚,和万春所在的村庄,男女老少聚在一起,穿着民族服装,随着乐声跳起热巴舞。古老技艺,散发出新的魅力。
塔城镇党委书记陈涛告诉记者,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以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等形式,推动民族文化交融交流,不断提升乡村魅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各民族的情感联系、文化共性、心灵共鸣。近年来,因势利导,举办丰收节暨非遗文化展演活动,热巴、弦子、纳西阿哩哩、傈僳族瓦器器等非遗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进一步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友谊。目前,作为热巴服饰传承人,和万春培训100多人次。
塔城镇在保留和传承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规范建设高标准特色客栈民宿,打造了一批具有"乡愁"风味的乡村式住宿。引进民间资本,开发松赞塔城、哈布达云谷、四鸣精舍、天域塔城等精品民宿和半山酒店建设,丰富旅游业态,使精品客栈、民宿集群成为了塔城的地理标识和颜值担当。
天域塔城酒店 供图
"在不断探索发展民宿产业过程中,及时成立民宿合作社,规范引导民宿产业发展,制定《塔城民宿管理服务标准》,严格落实民宿标准化服务,让游客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陈涛说,已建成以漫寻记和哈布达云谷为代表的精品民宿26家,以松赞塔城、四鸣精舍等为代表的精品客栈29家,涵盖从388元到4388元的各类房型,共有床位568个,直接间接旅游从业人员近805人,年经济收入近1800万元。通过将"民房变民宿、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农户每户年收入达7万多元。"日子越过越好了!"和万春笑着说,言语之中透着骄傲。
蜂玉程 摄
团结心语
让团结、尊重成为多民族家庭教育的重要课题
平等对待、共同决定、求大同、存小异,是雪域高原一个个多民族家庭和睦的"秘密",亦是云南乃至全国多民族大家庭团结共处的要诀。塔城镇以文旅产业为抓手,以家庭为单位,以发展为舞台,让多民族文化相映生辉、多民族儿女共居共乐成为当地旅游发展的独特风景,以此促进民族团结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
让团结、尊重成为多民族家庭教育的重要课题,用齐心致富的凝聚力铺就出一条团结之路。这是塔城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实践,亦是云南基层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
资料: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撰文:张帆
海报设计:李金阳 张洁 周文鑫 陈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