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以载道:汉服不止是唐装那么简单,它是儒家文化的载体

佚名 69 2022-09-30

服装,既是一种历史记忆,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没有文化底蕴的设计师是没有长久创造力和职业生命力的。汉服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形式,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梳理汉服的发展历史,探讨汉服深厚的文化内蕴,弘扬汉服文化,能够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同时,认真研究和发掘拥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汉服,能够为现代服装设计带来有益的启示,提升现代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使中国的服装设计真正自立于世界服装设计界。

服以载道:汉服不止是唐装那么简单,它是儒家文化的载体

有人认为唐装即是汉服,概念模糊不清。实际上,汉服并不是某个特定朝代、特定服饰的服装,如果认为汉服只是汉民族的特定服饰,那么汉服的概念只是相对于“胡服”而言。

班固《汉书》记载:“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是“汉服”一词见于史料的最早的记载。这里的“汉服”,其实指的是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乘殷之辂,服周之冕”的礼仪制度,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左传·定公十年》有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记载:“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从这一点来看,华夏一词是由礼乐礼仪,尤其是衣冠制度而得来。继承汉衣冠为各朝代国之大事,二十四史中有《舆服志》,也是源于此。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沉淀,汉服成为汉人对自身文化认同的象征。

汉服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步。经过千年的发展与积累,每个要素都有特别的含义。从汉服的款式、配饰到色彩、服制,再到制作工艺,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汉服从一个角度见证了中国历史发展中各种社会要素的发展与变迁。汉服是汉民族文化积淀、审美倾向、社会价值、人文风俗等等的整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礼”法制度、宇宙观念,都在汉服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服装不仅具有保暖、遮羞的物理作用,更是表现美、承载美的载体,能够表现人的身份、地位、气质、境遇,成为各种形象塑造的重要道具。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汉服也一直是其重要的表现元素。

服以载道:汉服不止是唐装那么简单,它是儒家文化的载体

汉服的起源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源头息息相关,正是中华文化孕育了汉服,更不断地为汉服的完善、丰富和系统化提供营养。我们从汉服的概念入手,探究汉服的由来,是研究汉服文化内涵的有力切入点。汉服,又称汉装、华服、华夏衣冠,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从黄帝即位至明末这近四千年中,以汉族(及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的服装体系。

服以载道:汉服不止是唐装那么简单,它是儒家文化的载体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如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苏格兰的方格裙,它们不仅仅是服饰,而且是民族文化的符号,是民族文化最直接的表达。汉服的历史发展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汉服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历史的进步与演变是汉服的形成与演变的动力。

服以载道:汉服不止是唐装那么简单,它是儒家文化的载体

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具有很强烈的意念性和符号性特征,讲究含蓄、空灵,而且和社会功能紧密联系、结合在一起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表现在服装上,既要显示人的身份。还要体现社会的等级观,这对汉服风格特色的形成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汉服的风格特色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比如在“上衣下裳”的服装样式中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上下衣服相连的样式暗合“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上下衣服相连的样式中,上衣色彩用纯色,下衣则用间色,暗合“天地玄黄”。宽袍大袖则与传统文化中的典雅庄重、飘逸灵动的审美追求相符合。

上一篇: 不敢得罪韩国?迪奥再出新品,结果:我们成了笑话
下一篇: “秦袍”、“汉袍”,你知道“袍”被正式定制为朝服经历过什么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