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鞋子该换了!今冬流行穿这3双!气质又好看
159 2025-01-15
城市名片 ——漳州服饰
服装,作为一种礼仪标志,是时代的语言,也是时代的记忆。从中山装、列宁装到绿军装,再到喇叭裤、健美裤,时光如电影般一幕幕回放,漳州服装的变迁,是漳州社会生活的缩影。《遇见·漳州城市记忆》,在华服变迁中追忆那年那景那衣那人。
遇见·漳州城市记忆 | 服饰
走在漳州市区繁华的新华西路,西装、休闲、运动等各式服装店林立,来来往往的市民身上,各式服装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服装,饱含着人们的一颗爱美之心,也是一种礼仪标志。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身着一身中山装,庄重而英气十足,中山装也因此开始在漳州老百姓中流行。早年从事过服装制作的郑德鸿说,当年男士上衣以中山装、学生装为主,裤子基本沿用过去款式,而女性上衣一般只有领子与口袋有些变化,颜色也较暗淡。
►郑德鸿:
“当时就是颜色也很单调,黑色的,灰色的、蓝色的,基本上那么几个颜色。”
1956年,政府提倡美化着装,女装开始走向艳丽,背带式、胸前有一口袋的工装裤也成了漳州女性喜爱的服饰,但颜色依然相对单调。与前苏联的紧密联系,也使苏式服装成了当年年轻人的新时尚,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的列宁装,男女老少都穿。宽松的短袖、褶皱裙、简单的圆领、腰际系一条布带的连衣裙“布拉吉”,更是年轻女性的最爱。计划经济时代,布是限量供应的,为了让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孩子能多穿些时间,衣服都是做得大而宽。
►郑德鸿:
“因为当时,国家实行的是定量供应,一个人只有14尺的布票,等于是做一套衣服刚刚好,所以当时衣服不是你想要做就可以做的,春节能做上一套就很好,甚至有时候好几年没有新衣服穿。”
到了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物质更加匮乏。“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市民裤子的膝盖与臀部处、上衣的肩膀与领口处一些最易磨损的地方,经常是贴上块旧布片,再密密缝上,颜色不一,大家却也习以为常。
►郑德鸿:
“因为我当时我们家是做衣服的,很多新衣服,怕它磨破了,全新的衣服都贴上补丁,破了的衣服,反正是一直一直补,补到不能穿了为止。”
由于布票不够用,人们便想尽办法做衣服。当时,我国从日本进口尿素,装尿素的袋子既柔软又结实,于是人们就把它染成深色做衣裤。“文革”开始后,在“全国学习解放军”的热潮中,军装成了革命的象征。在漳州,不分男女,都以拥有一件军装为荣,街头巷尾,一片绿色。军帽军装解放鞋,再肩挎一个绣着“为人民服务”的军用帆布挎包,那就是当时最时髦的服饰了。
►郑德鸿:
“当时我在做军装的时候主要有三种颜色,绿色,蓝色,灰色。当时,自己做的叫做土军装,如果真正部队复员回来的是真军装,是最时髦的,穿到白了都是当做礼服在用的,大场合才穿的。有一套军装就是非常光荣。”
上世纪70年代初,受西方国家的服装元素影响,喇叭裤、蝙蝠衫在年轻人中迅速流行。开始时,穿喇叭裤被视为异类而饱受打击,但后来穿的人多了,大家也就渐渐接受。
►郑德鸿:
“喇叭裤就是上面非常窄,下面非常宽,走路两个裤摆飘来飘去,我当时做裤子的时候,裤脚最宽的做到一尺二,我们现在正常的是六寸。”
上世纪80年代,曾经盛行一时的西装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里,一些年轻人开始穿起西装。消失了一段时间的婚纱也在照相馆重现,但仅停留在拍结婚照上,并没有真正在婚礼上穿。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厚实耐用的外国牛仔裤传入国内后,渐渐走上了漳州街头,健美裤也开始流行起来。
►郑德鸿:
“因为健美裤弹性非常好,紧身,把女性的大腿的流线型都衬托出来,所以当时女性基本上每人都有,小孩也有,老人也穿。”
上世纪90年代后,服装开始走向多样化,颜色也从暗色调转向明亮。进入21世纪,服装更是千变万化,功能与款式不断更新,已经很难看到穿同样款式的了。
文中部分图片支持:郑德泓、冯水国、郑丽珊、李应明、郑艳青
总策划:刘丽贞 / 策划: 胡小玲 刘丽芬 / 采写:林青青 / 播音:孙坦 / 制作:陈烨玲 / 后期:孙坦/ 监制:李志军 赖明杨 / 总监制:孙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