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明星告诉你,拍合照如何不吃亏
78 2025-01-18
整编/秦卓越
前言: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同时,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也是中国六大博物馆之一,拥有170余万件(组)藏品,其中,一级文物762件(组),国宝级文物18件(组),其中2件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居中国博物馆前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但是面对陕西历史博物馆一票难求的问题,很多游客多次游玩西安都没有约上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门票,面对这样的问题,本文作者用图片加具体文字讲解的方式向广大历史文物爱好者和头条读者线上介绍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文物,如有喜欢,请点赞收藏,特此感谢!
唐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唐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唐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唐代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也称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1970年于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为唐代银器,该银壶高18.5厘米,整体造型仿照骑马的游牧民族储水用的皮囊,上口敛而底部呈扁弧形,周身看不到焊缝。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国宝文物之一,镇馆之宝,同时也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这件银壶仿照西域游牧民族装水用的皮囊壶和马镫的形状综合制造,鎏金的提梁位于扁圆形壶身上部,提梁之前是斜向上的小壶口,壶口上倒扣莲花瓣形壶盖。另外,盖纽上还系有一条l4厘米长的麦穗式银链,套连于提梁的后部,以防止壶盖脱落遗失。另外,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标示了该壶的重量。
银壶的腹部两侧以模压手法各锤出一幅凸起的骏马图像,马口中衔有一只酒杯,其上扬的马尾和颈部飘动的绶带显示出十足的动感。壶身上弓状的提梁、覆莲瓣式的壶盖,以及壶身所饰腾跃的骏马,均鎏上一层黄灿灿的金色,与银白色的壶体交相辉映,色调格外和谐富丽。这件银壶不仅造型别致,而且极具实用价值,充分显示了唐代工匠的匠心独运。最令人称奇的是在壶身中央,装饰了一匹突出于壶面的、金色的、奇异的马。这匹马身躯健硕,长鬃披颈,前肢蹦直,后肢弯曲下蹲,口中叼着一只酒杯,其上扬的马尾和颈部飘动的绶带显示出十足的动感。据考证,这是一匹正在舞蹈的马。
马具有极好的节奏感,既能征战又能跳舞,现代体育项目中难度极高的“盛装马步”即是证明。史书记载,在唐代人们已训练马匹舞蹈,以取悦于皇室贵族。
唐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唐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唐代,国宝级文物。1970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窖藏,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国宝之一,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银罐装饰精美,罐身通体装饰以鹦鹉为主体,鹦鹉周边装饰有艳丽的团花,余白处还衬填以折枝花草。鹦鹉展翅飞翔于花丛之间,灵动可爱,栩栩如生。鹦鹉的形象鲜活而丰满,恰好与圆浑的外型,饱满的团花相配,给人以富贵喜庆的感觉。而且这件器物圆润饱满,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观念。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罐体中心以鹦鹉纹作为主体纹饰,鹦鹉抬首,展翅,翘尾,栩栩如生。折枝花团围绕着鹦鹉,将器物簇拥而绕,形成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鹦鹉在唐代被称为“神鸟”,其毛色多彩而艳丽,能学人言,因而刺激了唐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受到了唐人的格外喜爱。受此影响,鹦鹉成为地方和邻国向大唐王朝所敬贡品之一。器身其余空白处用鱼子纹填满象征着多子多福。花纹平錾,纹饰鎏金。银罐的肩部有一提梁,提梁能自由活动。银罐盖子内有墨书“紫英五十两,白英十二两”。紫石英、白石英均为矿石类药物,是炼丹的重要原料。由此可判断,此罐应为何家村储存药物而用,盖子经过转动盖合非常严密。古人认为用金银器盛放炼丹药物可以提高其药效,因此在何家村发现的药材均盛放在金银器中。这件银罐体现出唐代工匠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唐镶金兽首玛瑙杯
唐镶金兽首玛瑙杯
唐镶金兽首玛瑙杯
唐镶金兽首玛瑙杯是唐代玉器,1970年10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国宝文物之首,镇馆之宝。
唐兽首玛瑙杯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6厘米,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划细微精确。唐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唐兽首玛瑙杯上口近圆形,下部为兽首形,兽头圆瞪着大眼,目视前方,似乎在寻找和窥探着什么,兽头上有两只弯曲的羚羊角,而面部却似牛,所以不能认为造型完全出自写实的手法,但看上去安详典雅,并无造作感。兽首的口鼻部有类似笼嘴状的金冒,能够卸下,突出了兽首的色彩和造型美。
唐兽首玛瑙杯做工精湛,选用极为罕见的缠丝玛瑙制成,材质纹理细腻,层次分明,光鲜润泽。工匠又巧妙利用材料的自然纹理与形状进行雕刻,依色取巧,随形变化。玉师在玉材的小端雕琢出惟妙惟肖的兽头,把纹理竖直的粗端雕琢成杯口,而口沿外又恰好有两条圆凸弦,线条流畅自然,天衣无缝。作者巧妙用俏色技巧,将兽眼刻画得黑白分明,形神毕肖,真正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兽首玛瑙杯造型写实、生动,杯体是模仿兽角的形状,杯子的前部雕刻为牛形兽首,双眼圆睁,炯炯有神,刻画的神形皆肖。兽嘴处镶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实这是酒杯的塞子,取下塞子,酒可以从这儿流出。头上的一对羚羊角呈螺旋状弯曲着与杯身连接,在杯口沿下又恰到好处地装饰有两条圆凸弦,线条流畅自然。这件酒杯材料罕见珍贵,是极其稀有的缠丝玛瑙,材质纹理细腻,层次分明。
西周旟鼎
西周旟鼎
旟鼎所属年代:西周,通高77厘米,口径56.5厘米,重78.5千克。1972年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国宝文物之一,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旟鼎为立耳,三柱足,口沿下方饰有兽面纹,地衬细雷纹,耳外侧饰两条蟠龙。雷纹是一种带有方折角的回旋曲线,蟠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条像龙而只有一只脚的动物。这些都是青铜器上常见的纹样。旟鼎内壁共铸铭文四行,28字,大意是说:某年八月初,王姜将原赐予师栌的土地收回,转赐给旟,旟便做此鼎纪念。铭文反映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土地占有制形态。王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可以将土地和耕种土地的人任意赐给他的下属,也有权将土地收回,其臣属对君王所赐的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
旟鼎的发现不仅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而且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使其成为国宝级的文物。这件青铜器不仅展示了西周时期高超的铸造技术,还通过其铭文为我们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旟鼎的保存状况良好,成为了研究西周历史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对于推动西周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五祀卫鼎
五祀卫鼎
五祀卫鼎1975年2月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京当公社董家村1号西周铜器窖藏,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国宝文物之一,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五祀卫鼎是中国国宝级文物。该鼎通高36.5厘米,口径34.3厘米,腹深19.5厘米,重11.5公斤。双立耳,三柱足,平沿外折,下腹向外倾垂,鼎外底积结着厚厚的一层烟炱,口沿下饰以细雷纹填地的变形兽体纹(窃曲纹)。鼎造型简单大方,内壁铸有铭文19行共207个字,讲述了西周中期一件土地交易事件。大意是说西周共王五年的正月,一个叫裘卫的人想与他的邻居邦君厉交换土地,于是他把这件事报告给刑伯、伯邑父、定伯等大臣。经过询问,邦君厉表示同意并立下誓言,大臣便命令三有司(司徒、司马、司空)以及内吏实地勘察、划定地界并办理了手续。这篇铭文反映出西周中期部分土地实际已属私有,但土地的转让、交换和买卖,仍需通过王朝重臣。同时这篇铭文中有确切纪年,因此五祀卫鼎是判断西周中期青铜器的标准器,非常珍贵。
西周多友鼎
西周多友鼎
西周多友鼎是西周晚期青铜器,1980年在陕西省长安区出土,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国宝文物之一,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西周多友鼎造型普通,半球形体,立耳环底,器腹较深,三只蹄形足,是三足鼎最为基本的形态,除造型简单之外,铜鼎表面没有装饰精美的纹饰。西周多友鼎通高51.5厘米,腹径50厘米、深31厘米,重35千克,蹄形足高20厘米,径7厘米。鼎腹底部附着厚达0.2厘米的墨灰,是长时期的炊烹留下的痕迹,内壁后方铸有22行铭文,共计279个字。
西周多友鼎是铭文中涉及到猃狁的铜器最为重要的一件,铭文内容对研究西周晚期的历史、西周晚期同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及古文字研究、历史地理研究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西汉皇后之玺
西汉皇后之玺
西汉皇后之玺是西汉玉器,1968年在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公社出土,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国宝文物之一,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西汉皇后之玺为正方形,2.8厘米见方,通高2厘米,重33克,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玺钮为高浮雕的匍匐螭虎形。螭虎形象凶猛,体态矫健,四肢有力,双目圆睁,眼球圆而凸出,隆鼻方唇,张口露齿,双耳后耸,尾部藏于云纹之中,背部阴刻出一条较粗的随体摆动的曲线,6颗上齿也以阴线雕琢。螭虎腹下钻以透孔,以便穿绶系带。玺台四侧面呈平齐的长方形,并琢出长方形阴线框,其内雕琢出4个互相颠倒并勾连的卷云纹,每个云纹均以双阴竖线与边框相连。阴线槽内残留有部分朱砂。玺面阴刻篆书“皇后之玺”4字。西汉皇后之玺是汉代皇后玉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此印玉质洁白,通体晶莹可爱。印背雕有简明活泼的螭虎钮,其形威猛之中又透出柔和优雅的意趣,与皇后的地位极相称。印体的四壁均琢有云纹。汉朝统治者喜用云纹作为装饰,如瓦当等,大概因为云在天上,示其位置之高,而皇帝称天子,意指来自天上也。“皇后之玺”四字在艺术上很是高超。印文的章法很有讲究,其排列与行距十分疏朗大方。“皇、玺”两字较烦琐且多横画,“之、后”两字较简单且以竖画为主。两者呈对角交叉配置,十分得体。从字法观之,字的结体虽以方整为主,与汉印之平方正直格调相一致,然而字里行间仍存笔法的意趣,尤以转折之处更为明显。笔势方中带圆,整体气韵生动,于高雅华丽之中透出端庄之气。
西汉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西汉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西汉鎏金银竹节铜熏炉,1981年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市茂陵东侧从葬坑。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国宝级文物,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国宝文物之一,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熏炉的底座上透雕着两条蟠龙,两条龙昂首张口咬住竹柄。竹节形的柄分为五节,节上还刻着竹叶,柄的上端有三条蟠龙将熏炉托起。熏炉为博山形,炉体下部雕饰蟠龙纹,底色鎏银,龙身鎏金,炉体上部浮雕四条金龙,龙首回顾,龙身从波涛中腾出,线条流畅,造型奇妙,是一件至为罕见的艺术精品。整件熏炉被分为三个装饰区域,共有九条龙装点其间。“九”在我国古代象征最高数字,是皇权的一种体现。炉盖口外侧刻铭文一周三十五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斤十二两四年内官造五年十月输第初三”。底座圈足外侧刻铭文三十二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一斤四年寺工造五年十月输第初四”。从炉盖外侧铭文可知,此炉是西汉皇家未央宫的生活用器。从同时出土的“阳信家”刻铭的铜器分析,加之历史文献的记载,得知这件熏炉原在未央宫,建元五年(前136年),汉武帝将其赏赐给姐姐阳信长公主。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盛唐时期三彩釉陶器,国家一级文物,1959年在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国宝文物之一,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高58厘米,长43厘米,施蓝、绿、黄等单色釉。骆驼昂首直立于长方形座上,张口嘶鸣状。驼背铺有带花边圆形垫子,其上搭一平台,用刻花毯子覆盖,其上有七个男乐俑盘腿朝外坐于平台四周,手持笙、琵琶、排箫、拍板、箜篌、笛、萧正在演奏,中间立一体态丰腴载歌载舞的女子。造型新颖,器形硕大,骆驼健壮,人物表情丰富,形象逼真,陶塑艺术精湛,色彩艳丽,被誉为唐三彩俑中的压卷之作。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为研究唐代雕塑艺术、音乐舞蹈、人物如实提供了宝贵资料,它既是唐代文化艺术、制作工艺发达昌盛的重要物证,也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与融合,2013年8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青釉提梁倒灌壶
青釉提梁倒灌壶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又称青釉提梁倒注瓷壶,是五代时期的瓷器,1968年出土于陕西彬县,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国宝文物之一,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高18.3厘米,腹径14.3厘米。伏凤式提梁,以花蒂象征壶盖。盖、壶衔接处堆塑哺乳母子狮,母狮张口为流。球形壶腹刻饰缠枝牡丹。底部中心有梅花形注水孔,造型奇巧。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在设计构思上与众不同,极富创造性。其造型、结构新颖奇特,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可谓巧夺天工。2013年8月19日,国家文物局将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的壶身造型为一倒置的团柿,这种柿子形状在中国画中常见。顶端的双层柿蒂纹与团柿的造型互相呼应、完美结合,这样的造型在现代的耀州窑器物中甚为少见。壶盖与壶腹相连处的联珠纹与锯齿纹将上下纹饰有机结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壶腹上的缠枝牡丹,刀法犀利、线条圆活、俯仰有致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极富表现力。壶身采用多种纹饰,却布局合理,疏密有致,过渡自然,层次分明,有强烈的立体感与空间感。凤形提梁与狮形壶流相呼应,形成立体装饰。凤形提梁尾部的联珠纹,摆脱了平庸与单调,于细微处见匠心。整个壶的造型构思精巧,整体与局部、植物与动物很好地结合,达到了完美和谐的境地。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的纹样、题材来源于生活,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如母狮给幼狮哺乳的情景,完全是对自然界生动真实活动的写照。两狮的神态刻划细致入微,形神兼备。母狮的舔犊之情,幼狮的安祥、宁静之感无不从工匠的手下流泻出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黑釉油滴碗
黑釉油滴碗
黑釉油滴碗,胎质灰白,陕西渭南蒲城县出土,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国宝文物之一,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黑釉油滴碗高8.5cm,口径30cm,底径10.6cm。 灰白胎。敞口,腹由口至底渐收,圈足。黑釉黒釉碗大口小足,胎质灰白,通体施黑釉。油层表面布满了大小不一,称金属光泽的小圆点,这些圆点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一样,因此被成为”油滴釉“。油滴釉是黒釉中一个特殊的种类,属于结晶釉。这件是迄今所见同类器物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古籍记载黑釉油滴碗“盛茶闪金光,盛水闪迄今所见银光。映日透视,光彩夺目,为天下奇宝之一。
唐鸳鸯莲瓣纹金碗(两件)
唐鸳鸯莲瓣纹金碗
唐鸳鸯莲瓣纹金碗
唐鸳鸯莲瓣纹金碗是唐代金器,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国宝文物之一,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唐鸳鸯莲瓣纹金碗共出土两件。一件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2克;一件高5.6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1克。两碗器壁捶作出上下两层向外凸鼓的莲花瓣纹,每层十片,上下轮廓相合,每一个莲瓣单元里都錾刻有装饰图案,上层主题是动物纹,下层是单一的忍冬花装饰图案。两碗内壁分别墨书“九两半”、“九两三”。唐鸳鸯莲瓣纹金碗可能是皇室用酒器,就已出土的唐代金碗而言,这两件唐鸳鸯莲瓣纹金碗是仅见的最富丽堂皇的金碗。
金碗纹样的安排,在最显眼的每个莲瓣内都以一种动物作主题纹饰,有狐、兔、獐、鹿、鹦鹉、鸳鸯等,其周同则填以形态各异的花草。走兽或抬腿狂奔,或回头相顾;禽鸟或展翅飞翔,或站立栖息,不管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富有强烈的韵律感,让人能感受到生命跃动的激情。下层莲瓣内则一律为相同的忍冬草,以相对的稳定,营造出平和、恬静的气氛,烘托上层动物的生机勃勃。所选择的动物题材,或者是人们打猎中常见的,或者是具有和谐美满、多子多福等吉祥寓意的。
金碗外底有一只回首展翅、飞翔于花丛之中的鸳鸯。有唐一代,鸳鸯纹饰被唐人广泛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新婚夫妇结婚时都喜欢在衣服和被褥上绣上鸳鸯,寄寓白头偕老,永结同心。鸳鸯与莲花同出,既寓意成双成对,又巧妙地象征着鸳鸯所处的水边环境。而“同心莲”与鸳鸯的不弃不离有着同样的寓意,两者共用表示着一种夫妻好和、永结同心和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这种将美好的寓意和民族的审美情趣融合在一起,赋予了唐代金银器装饰艺术特殊的魅力。
章怀太子墓客使图
章怀太子墓客使图
《客使图》是一幅壁画作品,1971年出土于陕西省乾县乾陵章怀太子墓,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国宝文物之一,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大唐盛世,四海升平,万国来朝。出自陕西省乾县距乾陵东南约3公里处章怀太子墓的《客使图》便为如今的我们展现了当时的“大国外交”场面。据记载,唐王朝曾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互相交往。长安城内设有鸿胪寺、典客署、礼宾院等机构,专门管理和接待外国宾客和少数民族使节。《客使图》是一幅表现唐朝迎宾题材的绘画作品,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客使图》位于章怀太子墓道中部东壁的,高185厘米,宽247厘米。画面中共有六位人物,前三位是唐朝鸿胪寺官员,均穿着初唐时期的朝服,头戴笼冠,身穿阔袖红袍,白裙曳地,腰系绶带,手持笏板,足登朝天履,呈三角状站立。三人气度沉稳,雍容自如,神情肃穆,面面相对,似乎正在商讨事宜。后面三位,为首一人秃顶,浓眉深目,高鼻阔嘴,身穿翻领紫袍,腰间束带,足穿黑靴,推断应是来自东罗马的使节。中间一人面庞丰圆,须眉清晰,朱唇,头戴尖状小冠,冠前涂红色,旁边加插鸟羽,身穿宽袖红领白短袍,下穿大口裤、黄皮靴,推断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新罗国使节。最后一位头戴翻耳皮帽,圆脸,身着圆领黄袍,腰间束黑带,外披灰蓝大氅,下穿黄色毛皮窄裤、黄皮靴,应来自我国东北靺鞨族。这三位使者均躬身,毕恭毕敬,谦卑的神情中流露出期盼、等待之意。
章怀太子墓狩猎出行图
章怀太子墓狩猎出行图局部
章怀太子墓狩猎出行图局部
章怀太子墓狩猎出行图局部
狩猎出行图为唐朝的文物,1971年出土于陕西省乾县章怀太子李贤墓,高100—200厘米,宽890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国宝文物之一,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狩猎出行图,原图揭取时分为数幅,画面以青山松林为背景,四十多个骑马狩猎者携弓带箭或持旗或持驯豹鞭,簇拥着主人纵马驰向猎场,殿后的还有两匹负重骆驼,构图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是唐墓壁画中上乘杰作。画面用苍劲的枯笔画出了五棵挺拔的大树,显示出林荫山道古木森森,和鞍马人物、骆驼等殿后轻骑,形成了有藏有露及起、承、转、合的关系,使画面深幽空灵。同时。巧妙运用斜坡墓道,使这支出猎的众多人马,像从古木参天的大道呼啸而出,奔向山坡。全画犹如一曲优美的交响曲,由序曲引向主题与高潮,呈现出大唐达官贵族出猎的壮观景象。
在这幅壁画中,这位壮志未酬的王子,显然在另一世界最终获得了自由驰骋的空间。整幅《狩猎出行图》用笔洒脱,线条流畅,构图严谨。从最开始的大队人马到殿后的保障队伍,疏密有致,形成起承转合的关系,犹如一曲轰轰烈烈的进行曲,将声势浩大的唐代狩猎出行场面描绘得淋漓尽致。
章怀太子墓马球图
章怀太子墓马球图
章怀太子墓马球图,唐代壁画,出土于陕西省乾县章怀太子李贤墓,全长8.2米,南面高1.7米,北面高2.4米。因画面巨大,揭取时将其分割成了5块,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国宝文物之一,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画面共有20多匹马,骑马人身着各色窄袖袍,着黑靴,戴幞头。最精彩的画面为五人骑于马上,正在争打地上的球。图中人物身着两种颜色的服饰,左手执缰绳,右手执偃月形鞠杖,其中最左侧马匹前蹄腾跃而起,球手身体后仰,双手挥鞠杖,反身击球,人物马匹的表现极富动感,通过这一瞬间映射出比赛的激烈程度,随后的四位朝马球奔驰而去,绘画者通过对人物姿态、动势的把握,将马球比赛中的速度与力度表现得十分到位。图中还表现出在崇山峻岭之间,两名骑手正风驰电掣般奔赴球场,前者戴黑色幞头、白色圆领袍衫,骑黑色马匹,后者则着绿色胡服,红领外翻,骑于棕色马上。全图疏密相间、错落有致,非常成功的呈现出一种和谐的韵律之美。图1中无论是人、马的细部描绘,还是山石古树的粗狂勾勒,都能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美感。
这幅图真实反映了唐代马球比赛实况,为我们研究唐代马球运动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马球运动兴起于唐初,是唐代宫廷体育的主要内容,上至皇帝本人,下至皇亲国戚、朝廷显贵,都酷爱马球运动。在唐代,打马球不仅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运动,更是一项带有浓厚军事色彩的运动。
永泰公主墓宫女图
永泰公主墓宫女图
《宫女图》是唐代佚名创作的壁画,于1960年陕西乾县唐永泰公主墓出土,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国宝文物之一,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宫女图》共两幅,前墓室东壁的粉墙以红柱分为南北两间,在红柱两侧各绘一列宫女相向而行,左侧一列七人,右侧一列九人,两列宫女均由头梳高髻、手挽披巾的宫女率领,其后的宫女有的端盘,有的捧方盒,有的拿蜡烛,有的执团扇,有的持如意。右侧的宫女群,其中手捧高足杯的少女蛾眉娉目,身材苗条,头梳高螺髻,上身穿淡绿色窄袖短襦衫,淡绿色的披巾绕过两肩垂在袒露的胸前,绿色长裙曳地,同心结缕带由腰间下垂,神采照人,呼之欲出。在她的前面是一个背向外的宫女,内穿白色窄袖短衫,外穿红半臂,披巾和长裙均绛色,双手托方盘,头微微抬起,似在与回首的人交谈,她宛曲的发辫画得非常细腻而有质感。虽是背影而形象极为生动。此二幅宫女图是唐代绘画中杰出的作品。
《宫女图》在人物群象的组合上很有特色。它突破了六朝以来那种单纯平面排列的构图方法。作者巧妙地利用空间的效果,给人物以正、背、转侧的前后穿插,使其左顾右盼、相互呼应,使整个画面丰富而有变化。这在人物群象的组合设计上是一大进步。其次,在人物体态的比例上,作者巧妙地做了适当地夸张,再加上垂地长裙及流畅劲挺的线条,把这些宫女的神情体态表现得更加丰富。壁画采用墨线勾勒,然后填彩,适当用红、黄、蓝、绿、赭及紫等色。勾线流畅洒脱,设色明净。从李仙蕙墓《宫女图》的规模和成就看,它可能出于宫廷画工中的高手。虽然作者的名字我们已无从可知,但他们创造的艺术作品,却永载史册。
懿德太子墓阙楼仪仗图
懿德太子墓阙楼仪仗图
懿德太子墓阙楼仪仗图
《阙楼仪仗图》绘制于懿德太子墓。现原件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为陕西历史博物馆十八件国宝文物之一,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阙楼图是懿德太子墓壁画的一部分。图中三出阙超越了太子使用二出阙的标准,显然是“号墓为陵”而依天子之礼构筑的。出檐远,斗拱比例大,使楼阙显得高大雄伟;阙楼施以红色,加之主要连接点为金铜饰件,给人以热烈奔放和金碧辉煌的感觉:总之,巍峨的红色阙楼图,反映了皇家建筑的豪华气派和懿德太子生前的显赫地位。
阙楼仪仗图共两幅,内容相同,分别绘于唐懿德太子墓墓道东壁和西壁。均高296—420cm,宽976—928cm,揭取时被对应分为四小幅。画面壮阔,人物众多,以山为背景,绘城墙、阙楼和即将出城的仪仗队。
阙,夹门而建,应是宫门前的标志性建筑。图中此阙为三出阙,即一个母阙,两个子阙,属封建帝王等级。仪仗队分为步兵,骑兵和车队,侍臣列前,战旗迎风招展,阵容威严,人物极少有相似之处,展示了初唐绘画艺术的精湛造诣。士兵均着圆领长袍,戴黑璞帽,穿黑靴,长袍颜色按军阶等级分为红、黄、绿、赭,所有人均为侍卫装扮束。他们目视前方,恭候迎驾,人物的造型,衣纹的组织,线条的勾勒,都十分完美。是唐代壁画中场面最大的传世作品。
彩绘雁鱼铜灯
彩绘雁鱼铜灯
彩绘雁鱼铜灯是一件西汉时期“黑科技”环保灯,1985年出土于陕西省神木县店塔村西汉墓,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整个油灯采用中国传统的鸿雁衔鱼的艺术造型,灯体是由雁头、雁体、灯盘和灯罩四部分组成,灯盘和灯罩能够转动开合,不仅可以挡风,还可以调节光线的明暗度和照射角度,通体彩绘红、白二色,栩栩如生,逼真动人,是汉代青铜器中不可多得的一件珍品。
钟山石窟复原品
陕西历史博物馆钟山石窟复原品
陕西历史博物馆钟山石窟复原品
钟山石窟复制品展示了钟山石窟第10窟的石刻,这个复制品是为了让参观者能够近距离欣赏到钟山石窟的精美细节和艺术价值,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最显眼的宝贝文物之一。
钟山石窟位于陕西省子长县,是中国最早的石窟群之一,被誉为“第二敦煌”。 它始建于东晋太和年间,历经唐、宋、金、元、明、清等朝代,是研究宗教史、民俗风情、彩绘工艺、衣着装饰、雕刻艺术和建筑艺术的重要史料。钟山石窟依山而建,坐北向南,为典型的纵轴式布局佛寺,共有十八窟,现保存完好的有五个石窟。其中,位于正中的主窟建于宋代,呈长方形,平顶八卦藻井,大殿东西长16.4米,南北深9.5米,高5.5米。主佛像为释迦牟尼三世佛,通高3.54米,与坛基连为一体,周围还有文殊、普贤和观音菩萨造像。窟内四壁及八根石柱上雕满佛像,数以万计,形态生动,精美绝伦。钟山石窟不仅继承了唐代雕刻的丰满圆润风格,还对表情做了细致的刻画,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是我国北宋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品,钟山石窟复制品是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必须打卡的文物之一。
武惠妃石椁
武惠妃石椁
武惠妃石椁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文物之一,也是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必须打卡的文物之一。
武惠妃石椁系唐代珍品,原葬于西安长安区大兆乡庞留村贞顺皇后陵墓,该石椁为立体减底浮雕做法,为宫殿形状石椁,结构由5 块椁顶、10块廊柱、10块椁板、6块基座,共31块雕刻有精美图案的石头组成,高约2.3米、宽约2.6米,长约4米,其内外均雕刻有侍女、花卉、鸟兽等,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是一件难得的唐代文物珍品,在全国已发掘的20多所唐代墓葬中体量是最大的,反映的内容最丰富;色彩保存最好;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战国杜虎符
战国杜虎符
战国杜虎符
战国杜虎符,通称“杜虎符”,是战国晚期秦国兵符。197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1978年藏入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文物之一,也是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必须打卡的文物之一。
杜虎符上40个错金文字清晰,工艺精湛,书体为圆转秀丽的悬针小篆。全符形态生动,曲背,卷尾,垂腹,足前弯,全身均为圆润曲线构成,柔中有刚,既具严肃性又具欣赏价值,亦便于携带,是构思完整的一件作品。杜虎符被一些学者认为系已发现的战国秦虎符中年代最早的一件。它客观地印证了秦国在少陵原西周杜伯国(即杜国)封地(今西安市东南)设杜县的历史,并且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战国时期虎符调兵遣将制度的历史。此外,杜虎符上成熟的小篆书体说明,秦统一及李斯作篆前的战国时代事实上已经存在小篆这一字体,杜虎符和战国商鞅方升等文物都是这一史实的见证。
秦立射俑
秦立射俑
秦立射俑
秦立射俑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文物之一,也是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必须打卡的文物之一。
立射俑为秦朝的文物。立射俑是站立射箭姿势的轻装步兵俑。立射武士俑反映了秦代远程部队弓弩兵的作战方式,与跪射武士俑相配合,生动描绘了远射作战的情况。该俑头挽圆髻,身穿长襦,腰间束带,足穿方口齐头靴。左腿弓步向前,右腿横置,双足呈丁字形站立。左臂侧举与身体呈45°夹角,手掌伸张,掌心向下。右手曲举于身前,目视前方,作持弩状。俑所持弩为木质,出土时已朽坠,仅遗留铜质弩机和箭镞。
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为唐朝的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何家村窖藏文物展”内,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文物之一,也是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必须打卡的文物之一。
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外径4.6厘米,金香盂直径2.8厘米,链长7.5厘米,香囊外壁用银制,呈圆球形,整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形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一侧以钩链相勾合侧以活轴相套合,下部球体内又设两层银制的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作燃放固体香料之用。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香囊具有华丽精美的时代审美特点,体现了开放的唐代社会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是发现直径最大的一件。
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以球体形状为主,圆形线条给人以舒适,圆满的感觉,展现了柔软,温和的个性。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表面满饰葡萄花鸟纹饰,纹饰自然婉转,疏密考究,线面得体;花纹以顶点和底点中心均匀对称分布,体现了对称的形式美,平衡构造原理与现代陀螺仪相同,显示了极高的设计水平。通体镂刻葡萄花鸟纹,香囊外层镂刻的花纹,不仅具有极佳的装饰性,而且便于香烟飘散。
西魏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西魏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西魏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为西魏时期的文物,1981年出土于陕西省旬阳县。高4.5厘米,宽4.35厘米。独孤信印是一枚用煤精制作的印章,这枚印章是由26个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三角形组成的多面体,其中14个正方形印面上刻着规范的楷书阴文。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文物之一,也是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必须打卡的文物之一。
独孤信印是研究北朝印玺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另外该印是中国迄今为止印面最多、正文字数最多的印章,且将楷书入印的历史提早了400多年,也曾经入选高考数学题。
西汉鎏金铜蚕
西汉鎏金铜蚕
西汉鎏金铜蚕
西汉鎏金铜蚕为西汉的文物,1984年在陕西石泉县前池河出土,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西汉鎏金铜蚕通长5.6厘米,胸围1.9厘米,胸高1.8厘米,重0.01千克。全身首尾共计九个腹节,胸脚、腹脚、尾脚均完整,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呈老熟蚕昂首吐丝状,颈背部刻出形凸线纹,腰背部横刻两道凸纹,尾部向背部翘起,腹部素面无纹,刻工精致,胸足、腹足、尾足完整无损,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侧面跟腹部因刮削稍有剥蚀。西汉鎏金铜蚕为中国国内首次发现的鎏金蚕,为国家一级文物。
西汉鎏金铜蚕先为红铜铸造,后施以鎏金工艺,鎏金为一种在金属表面涂金的加工工艺,将金箔融化于汞,再涂于蚕表面,加热后汞会蒸发掉,金贴于蚕之上。西汉鎏金铜蚕雄浑大气、线条简练朴素,强调整体的状态和形象,造型轮廓抓住了蚕眠或者是它吃桑叶时候那种形态,头部昂起,身体曲线很自然,无过多的一些细节描写,工艺细腻,为汉代典型造型艺术形象。
唐赤金走龙
唐赤金走龙
唐赤金走龙
赤金走龙为唐代文物,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赤金走龙为一组小金龙,最高的2.8厘米,最矮的2厘米,身材纤细,阔嘴伸颈,头顶双角,折曲于脑后,圆眼深目,两唇张开,颌腮部位饰长鬃纹样颈弯二曲,身上鼓,尾下拖,末端上卷,除脊背和尾脊有长鬃纹样外,满身皆饰深凹的网点纹,为饰片状鳞纹,通体雕满片片翘动的鳞片,大小均在毫米之间似用钎尖插点而成,阔嘴,长尾卷舒, 作各种姿态的行走状。唐赤金走龙应为道教投龙仪式中所用法器投龙致祭是道教科仪之一,反映了唐代道教外丹术的兴盛,也为研究唐代道教提供了实物资料,同时银器纹样优美、造型生动,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和风格,充分展示了工匠们丰富的艺术想象和创造力,体现出盛唐时的精神面貌。
唐三彩女立俑
唐三彩女立俑
唐三彩女立俑
三彩女立俑为唐朝的文物,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通高44.5 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女立俑面庞丰润,娟秀的双眼微眯,下颌微抬,以优美的角度向上仰视。红唇微启,甜美的微笑中似乎充满着对生活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遐想。她站姿优雅,身段袅袅婷婷,穿落地长裙,轻薄的衣裙与丰腴肥美的体态完美结合在一起,衣裙自然流畅的丝绸质感和优美的曲线条,充分体现出唐代女性的柔美、端庄、矜持、风雅和高贵。
战国金怪兽
战国金怪兽
战国金怪兽
战国金怪兽为战国金器,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纳林高兔村,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战国金怪兽为纯金质地,圆雕立体状,造型为一弯颈低头作角抵状的怪兽站立在一四瓣花形的托座上,是多种动物的集合体,其眼珠凸出,双耳竖立,硕大的双角内弯并作倒八字形向侧后展开,双角分别由2只鸟形怪兽组成,双角上有16只鸟形怪兽,四蹄立于花瓣形托座上。
战国金怪兽为一级文物,反映了匈奴人对勇猛强悍动物的崇拜,其在制作上综合运用了多种工艺,全面反映了匈奴金银器制作技术的高超水平,这件金怪兽造型奇异,线条优美,被誉为最有代表性的匈奴艺术珍品。
秦.青铜龙
秦.青铜龙
青铜龙是秦代青铜器文物,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1993年冬天,在打击盗窃机动车犯罪行动中,西安市公安局查获了一辆赃车,在其后备厢内发现一堆包裹严实的青铜残件,铜锈斑驳,总共8块,重92.5公斤。西安市公安局将8件秦代青铜龙残件移交陕西历史博物馆,经文物修复专家反复研究、仔细拼对,发现这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秦代青铜重器。1号、2号残件经粘接为龙头;4号、5号残件粘接后为一个整体,长83厘米、宽20.1厘米、壁厚0.4厘米至0.6厘米,从中可见龙体是分别铸造后焊接而成,它们与3号残件龙体呈穿插关系,构成盘屈缠绕的双龙。8号残件为龙尾,是4条龙尾交缠,呈中空锥体,底径32厘米、口径19厘米、高28厘米。专家判断,盘缠青铜龙应该是一对,只可惜其他残件不知身在何处。
考古专家最终将其复原为两条盘曲缠绕的青铜龙。龙体中空,头略呈方形,鼓目、翻鼻、张口,身饰鱼鳞纹,尾盘卷为中空的锥体。龙体分铸焊接成型,形体巨大,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唐鎏金铁芯铜龙
唐鎏金铁芯铜龙
唐鎏金铁芯铜龙
唐鎏金铁芯铜龙是1975年出土于西安南郊草场坡的一件唐代文物,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今草场坡一带为唐代长安城永乐坊所在地,据《长安志》《唐两京城坊考》记载,其坊位于京都中心,达官贵人府邸相望。唐玄宗时此处是宰相燕国公张说宅第,由此推测,鎏金铁芯铜龙可能是张说府的遗物。
这件铜龙是铁质的,通体鎏金,身体细长,两只有力的前脚紧扣地面,龙头与上身呈“S”型,龙嘴张开,露出牙齿和弯曲的龙舌,两只圆睁的双眼直视前方,龙角紧贴头部向后伸展,龙尾丛高高上扬的后肢处反折向龙头上方。整条铜龙身体流畅,极富动感,体现出唐代龙的生动美与气势美,堪称精品。龙的形象成熟于汉代,盛于隋唐,这件鎏金铁芯铜龙可谓经典之作。唐代金属铸造工艺品中极为少见,而龙为铁芯铜壁铸造,实际是复合材料制成,技术处理是相当复杂困难。
西周日己觥
西周日己觥
西周日己觥
西周日己觥
日己觥为西周中期的文物。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齐家村西周窖藏。通高32厘米,通长33.5厘米,腹深12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周日己觥通体由盖和长方形器身组成,盖前端为双柱角夔龙头,后端作虎头形,中脊为一只小龙,两侧各饰长尾凤鸟纹。器身曲口宽流,四角起扉棱,曲口饰回首夔龙纹,尾随小鸟,器腹四面饰卷角饕餮纹,圈足饰鸟纹,把手为宽大逶迤的兽尾,饰鱼鳞纹。纹饰采用浮雕手法,突出于器表,神秘奇特的造型和豪放粗犷的纹饰组合巧妙,是西周青铜艺术中独具匠心的设计。
西周日己觥器、盖同铭各18字。大意是天氏为亡父日己铸造祭器,庇护子孙万代。陕西扶风、岐山一带是周人发祥昌盛的故地,西周贵族和王臣曾在此聚居,所以历年来周原出土的窖藏青铜器很多。与西周日己觥同时出土的还有日己方彝、日己方尊及它盘、它盉等器。三件“日己”铭青铜器铭文、纹饰相同,造型各异。觥最早出现于商代晚期,一直延续的西周中期。西周后期逐渐消失。觥出土较少,陕西仅三件,除牛觥为商代外,折觥和西周日己觥都是西周中期器。该件日己觥不论从造型、纹饰和铭文看,都是不可多得的西周青铜艺术珍品。
元.幻方铁板
幻方铁板
幻方铁板
幻方铁板为元朝的文物,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火车站元代安西王府遗址,边长14厘米,厚1.5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幻方,又名方阵,也叫纵横图。它的特点是将几个数字排列成方阵,纵行、横行和对角斜线上数字总和相等。此幻方是六六方阵,纵横都是六个古阿拉伯数字,纵、横、斜行总和都是111。这种包含着数学原理的幻方,在古代被视为奇妙莫测的神秘之物,伊斯兰世界相信幻方具有保护生命和医治疾病的巨大力量。当时的人们把这一幻方郑重地装进石函,埋入房基中,用作避邪的吉祥物。幻方铁板是我国数学上应用阿拉伯数学最早的实物记录,也是十三世纪中西交通频繁的重要物证。
西汉百戏俑
西汉百戏俑
西汉百戏俑在西安市西郊出土,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汉百戏俑,中间的俑头梳椎髻,张口吐舌,扮相滑稽,其上身裸露,两臂前伸,下身着宽口长裤,身体略向右倾。陶俑塑造手法质朴生动,将手舞足蹈的“百戏”艺人表现得活灵活现。该组陶俑从五官、身体比例等各方面,都不如汉代早期陶俑那样写实,符合人身解剖结构,但其却注意人物神情的把握与刻画,追求神韵的塑造。以面部五官而言,已脱离汉初陶俑面部神情严肃之束缚,显得生动活泼,或许是为了表现说唱、舞蹈的特点,俑的造型比较夸张,形态给人以强烈的动感。
卫盉
卫盉
卫盉
西周周原董家窖藏裘卫盉,通高29厘米,口径20.2厘米,重7.1公斤。束颈,口沿外侈,有盖,鼓腹,连裆,足作圆柱形,管状长流,鋬为长舌兽首状,盖与器以链环相接。盖沿及器的颈部均装饰着垂冠回首分尾的夔龙纹,流管装饰三角雷纹,是西周共王时期铸造的温酒器。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卫盉铭文中,贝已经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它把当时具有货币职能的贝作为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记载下来,这在西周铜器铭文中尚不多见。该器盖内有铭文132个字,主要记载了周恭王三年,一个名叫矩伯的奴隶主为向裘卫换取觐见天子的东西,即价值八十朋的玉质礼器和价值二十朋的皮裘礼服,分两次付给了裘卫1300亩农用土地,作为索取礼品的代价。裘卫把这件事情报告了执政大臣,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还进行了授田仪式,从而确认了转移土地归属的合法手续。
西周柞钟
西周柞钟
西周柞钟
西周柞钟为一组西周晚期的文物,共有八件,1960年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齐家村,通高21—52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组编钟共有八件,纹饰基本相同,大小依次递减,是现存西周个数最多的一组编钟。柞为铸钟主人的名字。柞钟前四件各铸一篇铭文,后四件合铸一篇铭文,内容相同。大意是说:柞在三年四月甲寅这一天受到周王的册命和赏赐,感到非常荣幸,因此铸钟纪念。编钟演奏时敲击中间和转角两处,中间敲出的音称为隧音,转角两处称为鼓部,敲出的为鼓音,两个音相差大三度或小三度。钟的内壁铸有调音槽。乐器作为青铜礼器的一部分,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达官贵人们就连平时吃饭也要列鼎而食,鸣钟佐餐,“钟鸣鼎食”形容的就是这种奢华场面。钟也就成为祭祀和宴飨时必不可少的重要礼器。
鎏金伎乐八棱银杯
鎏金伎乐八棱银杯
鎏金伎乐八棱银杯
鎏金伎乐八棱银杯是出土于西安何家村遗址的“大唐遗宝”文物之一,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格,装饰精细丰富,整体大气,华贵。是盛唐时期重要的文物之一,为研究“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内。
鎏金伎乐纹八棱银杯的制作工艺与中原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西域商人千里迢迢从丝绸之路带来的,后来由于这种银杯在唐代王族贵戚和达官显要中盛行,一些外国工匠开始定居长安专门制作这些异域风情的金银器。而从这只银杯的形制来看,它决非当时胡人在酒肆中用的,而是西域进贡给唐王朝的贡品。它代表了唐代工艺制作最高水平,也让今天的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丝绸之路”畅通时繁荣,见证了开放的盛唐对外交往的频繁和强盛。
唐彩绘釉陶戴笠帽骑马女骑俑
唐彩绘釉陶戴笠帽骑马女骑俑
唐彩绘釉陶戴笠帽骑马女骑俑
唐彩绘釉陶戴笠帽骑马女骑俑出土于唐太宗的陵寝——昭陵的陪葬墓郑仁泰墓,昭陵陪葬墓出土了大量彩绘釉陶俑,工艺精湛,造型优美,色彩绚丽,全国罕见。唐彩绘釉陶戴笠帽骑马女俑就是其中之一。马披鬃拖尾,鞍鞯彩绘贴金,女俑戴笠帽(帷帽),穿圆领窄长袖衫,外套白色对襟绘花襦,袒胸,系红色长裙,是初唐仕女骑马出行的写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彩绘釉陶戴笠帽(帷帽)骑马女骑俑圆脸、阔眉、朱唇,头戴紧裹髻发的帷帽,帷帽之上加一顶时髦的笠帽,乳白色上衣外套带花边的黄色半袖,下着淡黄色条纹长裙,足穿尖头鞋,骑在一匹红斑纹黄马上,勒缰前视,神情悠然,高贵文雅。窄袖袍服和间裙都是受胡风影响产生的装束,尤其便于骑马出行等活动,而帷帽是唐初非常流行的出行装备。可以说这尊戴笠帽骑马女俑是初唐时期仕女出行的真实写照。
西周牛尊
西周牛尊
西周牛尊
牛尊为西周中期的文物。1967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贺家村。通高24厘米,长38厘米,腹深10.7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周牛尊通体为牛形,身躯浑圆壮实,四足粗壮有力,伸舌作流,背开方口设盖,盖钮为一立虎,盖与牛背以环钮相连,可随意开启而不脱落,腹背及足部满饰云纹和夔龙纹。整器设计匠心独运,造型雄健生动,纹饰华美流畅,为西周青铜艺术之精品。
它盉
它盉
它盉
盉盖内铸有做器者的名字“它”,因而称为它盉。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盉与盘经常配套使用,商周时宴前饭后要行沃盥之礼,盉用来注水,盘承接洗过的废水。酒水调合器。龙形流管细长,龙角曲折,张口瞠目,四足屈曲紧贴流壁。鋬为回顾式立体龙纹,曲角吐舌,尾巴上卷。盖作鸠鸟形,钩啄,张翼,短尾,尾部系有活链和肩部的系相套铸。腹呈扁圆鼓型,股侧饰连续式鳞纹,鼓面中部饰涡纹,周以重环纹和斜角云纹各一圈。这是西周晚期造型特殊的一种盉,仅见数例。《中国青铜器定级图典》中将其定为一级品。
战国鸟盖瓠壶
战国鸟盖瓠壶
战国鸟盖瓠壶
鸟盖瓠壶为战国时期的文物。1967年陕西省绥德县废品站拣选。通高32.6厘米,口径6厘米,圈足径8.8厘米,最大腹围39.7厘米。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设计应参考了北方草原皮囊壶的造型。其细密繁缛的纹饰,生动形象的装饰,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壶盖为一只鸟的形状,壶腹呈瓠瓜形,所以称之为鸟盖瓠壶。鸟盖处有环扣,可以自由开合。壶颈部至腹部装饰有精美的两道宽带纹和六道蟠虺纹。壶盖上的鸟尾与壶把手用链环相连接,链分四节,每节链环均饰有头朝上,尾部卷成圆环形的蛇纹。
清.象牙萝卜
清.象牙萝卜
清.象牙萝卜
象牙萝卜是清代时期的文物,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萝卜衬以稀疏的茎叶,使作品不显单调,增加了造物的情趣。萝卜茎叶立一蚂蚱,似正在咀嚼鲜嫩茎叶,但似乎又怕自己被意外袭扰,双腿弯曲,准备随时逃走。
汉四神规矩镜
汉四神规矩镜
汉四神规矩镜是汉朝时期文物,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四神规矩镜是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期最精美、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铜镜,其主要特征是在装饰花纹中间,有规则地分布着“T、L、V”这三个符号,非常规矩,所以称之为“规矩镜”。规矩镜的主纹饰以四神为主,还有动物、禽鸟及羽人之类。古人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位置将四神铸在铜镜上,用以镇宅辟邪。由于受当时求长生不老和道家思想的影响,有关羽人、四神、瑞兽等图案兴盛一时。
唐.高昌吉利铜钱
唐.高昌吉利铜钱
“高昌吉利”铜钱是唐朝时期的一件文物,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直径2.6厘米,重约12克,轮郭规整,制作精良。正面为汉文隶书“高昌吉利”四字,背面无文。
玉雕卧牛
玉雕卧牛
玉雕卧牛
玉雕卧牛于1972年在陕西省蒲城县出土,在一整块呈黑色的玉料上,采用圆雕的技法琢制而成,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件玉牛代表了汉代圆雕工艺的高超水平,工匠们抓住了卧牛的动态特点,身体及五官线条流畅、简洁明快,牛的卧姿和憨厚温顺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静中有动,栩栩如生。
明彩绘仪仗俑群
明彩绘仪仗俑群
明彩绘仪仗俑群
明彩绘仪仗俑群
明彩绘仪仗俑群
《明彩绘仪仗俑群》是明朝时期的一组文物(300多件),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简王井村,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批仪仗俑共300多件。墓主人是明第七代秦藩王秦简王朱诚泳。这组俑群表现的是一个出行的仪仗队伍,原本他(她)们手中都拿有各式各样表示其身份的物品,如旗、幡或乐器、花灯、团扇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品都已腐朽,幸好在他们的脚踏板下用墨书写着各自的站位、所司职务等,为我们了解这批仪仗俑的分工提供了很大方便。明代仪仗陶俑的出土,弥补了陕西陶俑在这段时期的空白。
晋.“晋归义羌王”金印
晋.“晋归义羌王”金印
晋.“晋归义羌王”金印
晋.“晋归义羌王”金印
“晋归义羌王”金印为晋代的文物,1960年由陕西省西安市特艺公司送交。通高2.9厘米,印面边长2.4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晋归义羌王”金印为金质,驼钮,正方形印面,篆书阴文“晋归义羌王”。羌是居住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古代少数民族,西汉时期与汉朝廷时战时和,最后接受朝廷管辖,为附汉的羌民。东汉时期以后,羌人势力变强。到西晋末年至东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乘天下大乱,分起争雄,部分羌族首领依然认为晋朝是正统,归附晋朝。这枚金印应是晋朝廷颁赐给归顺晋朝的羌王印绶。
唐三彩盘
唐三彩盘
唐三彩盘是一件唐代的唐三彩文物,1960年出土于陕西省乾县永泰公主墓,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三彩盘高2.7厘米,口径14.7厘米。轮制而成。胎质洁白细腻。盘体规整,浅腹、敛口、平底。通身施绿色底釉,内壁以褐红、白、赭黑色釉点染图案,釉子经焙烧流淌浸润,色泽斑斓绚丽,犹如绿叶衬抱鲜花,异常华美。这件三彩盘虽小,但精巧而有气魄,彩釉华美,给人以豪华富贵之感。
唐.三彩狮
唐.三彩狮
唐代狮子题材艺术创作较多,尤以唐顺陵前巨大的石走狮为最,形体雄浑劲健,代表盛唐审美风格。唐.三彩狮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三彩中所表现出的狮形,是用来作随葬品的小型玩具,其态势更与陵墓石兽迥异。原本凶猛的动物,在这里却被塑造得惹人喜爱,它蹲伏于地,正低头轻咬自己的后腿,显得憨态可掬,似乎更像只讨人欢心的小宠物。
隋绿色琉璃瓶
隋绿色琉璃瓶
隋绿色琉璃瓶
隋绿色琉璃瓶是隋朝时期的一件文物,西安东郊隋墓出土,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绿琉璃瓶瓶高8.4厘米,瓶体呈球形,绿色透明。瓶口为管状,中空与瓶身相接,颈部下有一圆台,肩部对称凸起四个三角形,腹部装饰四个突出的圆饼形。底有圈足,圈足外撇。
唐.三彩钱柜
唐.三彩钱柜
这件钱柜为长方形,柜面上有盖,盖边有一投钱小口,现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历经千年至唐代,柜已是居家必备用具。唐代柜从形制上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类,这件三彩钱柜为卧式。种类上有普通的盛物柜和专门的食品柜、药品柜、衣柜、化妆柜、钱柜和粮食柜等。
北宋螺盏托
北宋螺盏托
北宋螺盏托是北宋时期文物,出土于蓝田吕氏家族墓地,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北宋螺盏托是海螺制品,通高10—9.5厘米,长17.5—17厘米,宽11—10.2厘米,重330克,由可分离的螺盏与盏托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均用天然螺壳制成,杯座为螺体切剖而成中空的环形座。杯体为海螺自然形状稍加刮磨休整而成。
唐白瓷皮囊壶
唐白瓷皮囊壶
唐白瓷皮囊壶
唐白瓷皮囊壶是一件唐代的瓷器文物,1956年于西安市莲湖区白家口出土,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白瓷皮囊壶高16.2厘米,口径2.4厘米,宽13.5厘米,厚13厘米。此壶的形制模仿北方游牧民族的皮囊壶设计而成。壶上部有环式提梁,梁前有一竖直的短管状口,壶身两侧周边做仿皮囊缝合的起线装饰,上部饰花叶纹。通体施白釉,釉面匀净、光润。整个器形显得浑厚、丰满,具有一种充盈扩张的气势。
皮囊壶原是北方游牧民族传统使用的饮水器具,由柔软的皮革制成,后来中原制瓷匠师别出心裁,以其为装饰题材用瓷土烧制出来,只是造型趋于简化。皮囊壶最早见于唐代,盛行于辽金,后世渐少。此壶器形别致,制作精细,与皮制囊壶极为相似,是唐代白瓷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蟠虺纹提梁铜盉
蟠虺纹提梁铜盉
蟠虺纹提梁铜盉是战国时期的文物,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铜盉直口、矮颈、扁球体腹。足部为三立鹰形,盉盖上有环形钮,钮上有大小相次的套环连接在提梁上。器腹一侧有一半身蹲形流与器腹相通,器盖四周及颈部饰以变形云纹和叶纹,腹部饰有云雷纹衬底的蟠螭纹,连接盖链的两大铜环上均饰云雷纹。整体纹饰纤细密集。
汉银(卧)蹲鹿
汉银蹲鹿
汉银蹲鹿
汉银蹲鹿
汉银蹲鹿,1957年陕西省神木县纳林高兔村匈奴墓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汉银蹲鹿为汉代文物,高6.5厘米,长8.9厘米,重70克。此墓共出土五件银鹿,均为立体圆雕,腹下开口,体内中空,表壳较薄,有雌雄之别,雄鹿头上有多枝杈的弯角。浇铸成型。与银鹿同时出土的还有金虎、银虎、银羊等动物形文物。它们大都采用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手法制成,个个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反映了匈奴工匠对各种动物特性的熟知和卓越的艺术才能。
唐宝石一组
唐宝石一组
唐宝石一组
唐宝石一组
唐宝石一组
唐宝石一组是唐朝时期文物,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代何家村窖藏中出土了很多宝石,它们都被存放在一个提梁银罐中。这几件黄色宝石为随形单晶矿物,色较均匀,有较强玻璃光泽,还有被切割过的痕迹,上面有小孔,推测应是装饰品。蓝宝石分为深蓝和浅蓝两种颜色,因其晶莹剔透的颜色而被视为吉祥之物。绿玉髓,又称绿玛瑙,是宝石的一种,色彩诱人,但储存量相当稀少,是最有价值的石英矿石之一。
西周白壶
西周白壶
西周白壶,西安市长安区张家坡铜器窖藏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件“白壶”就是一个西周的方壶,截面是椭方形,直口,长颈略内束,溜肩垂腹。有盖,盖上有比盖直径略小一点点的高椭圆形钮——像个椭圆形敞口容器。颈两侧半环形耳,穿有两个圆环。除了口沿下,盖子外边,有两周凸弦纹,其他位置,通体没有任何纹饰。跟常见的西周壶那种几乎满饰的壶,气质不太一样,显得端庄大气,一看便是鹤立鸡群,独具特色,让人欢喜。
秦陵二号铜车马复制品
秦陵二号铜车马复制品
秦陵二号铜车马复制品
秦陵二号铜车马复制品,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1978 年,在秦始皇帝陵西出土了两乘青铜马车, 结构完整,装饰华奂,雕塑精美,工艺精湛。秦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制作技艺,忠实仿真秦代真实马车制造,逼真地再现了秦始皇帝御用马车的原貌。铜马车中包含的信息资料和物化证据,对中国古代车马及相关物质文化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学界誉为“青铜之冠”、“世界马车史上的里程碑”。
十二生肖陶俑
十二生肖陶俑
十二生肖陶俑
十二生肖陶俑
十二生肖陶俑
十二生肖陶俑是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韩森寨出土的高36.5~42.5厘米的陶俑。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中国早在商代已用十天干、十二地支记日;汉代把12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称“十二生肖”,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其后,生肖与人的命相结合,逐渐神秘化。至南北朝时,民间始用生肖俑随葬,以压胜避邪。到唐代,铜镜、金银器及墓碑上常有十二生肖形象,墓葬中出土的生肖俑亦较多。其造型一般有三种形式:人抱生肖动物、人身兽首、生肖动物趴于人头顶上。这组十二生肖俑为兽首人身立俑,造型端庄,生动传神。
清“老子西游图”玉山子
清“老子西游图”玉山子
清“老子西游图”玉山子是清朝时期文物,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玉质呈青白色,绺纹和黄色瘢痕较多,以深浅浮雕及阴刻手法琢成。正面琢刻古木参天的深山幽谷,古关隐于丛林烟云之中,蜿蜒静寂的山间小路上,一人恭候,一老者骑牛姗姗而来,后面为捧杖童子。背面幽幽山谷中,松树茂盛,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景图。
酱釉绿彩云纹陶奁
酱釉绿彩云纹陶奁
酱釉绿彩云纹陶奁是汉代时期的一件文物,1952年西安市六府庄唐松寿捐献,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酱釉绿彩云纹陶奁高18厘米,口径14.8厘米,该奁为矮圆筒形,有盖,盖顶隆起,上饰三个等距的蜗牛形钮,下设三熊形足。通体施赫色釉作底,绘绿色变体云纹及几何纹图案。器型规整,制作精细,纹饰华丽优美。
唐三彩天王俑及镇墓兽
唐三彩天王俑
唐天王俑
唐天王俑
镇墓兽
唐三彩天王俑是唐朝时期文物,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天王俑是唐朝葬仪的组成部分之一,起镇墓作用。它与镇墓兽一起,多摆设在墓道或墓室前面,镇墓兽在前,天王俑在后,通常成对出现,左右各一,文献中将它们合称为“四神”。天王俑是唐代新出现的殉葬俑,最早出现在武则天时代。天王俑与镇墓兽对称置于墓门内,与十二生肖俑一起被称为“四神十二时”,用于辟邪和保护墓室安全,确保墓主亡灵平安。这件三彩天王俑的形象就是按照传说中的天神塑造的。艺术家在创造的时候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夸张的手法,通过高矮强弱的鲜明对比,表达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主题。
顺陵石走狮复制品
顺陵石走狮复制品
顺陵石走狮复制品
顺陵石走狮复制品
顺陵石走狮复制品
这尊石走狮原型来自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顺陵,顺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是武则天为母亲修建的陵墓。顺陵石走狮复制品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石走狮作为陵墓前的石刻,体现了唐代石刻艺术的最高水平。顺陵石走狮身体与底座为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高3.05米、身长3.45米,气势磅礴、雕工精美。狮子昂首挺胸,鬣毛涡卷,张口露齿,步伐稳健,极目远视,展现出雄风霸气和高度的视觉艺术。顺陵石走狮被誉为“东方第一狮”,不仅代表了唐代石刻艺术的巅峰,也反映了唐代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不凡气度。同时,它也是中外文化融合后的创新,展示了陕西历史文化的气魄与水准。
蓝田猿人复原塑像
蓝田猿人复原塑像
蓝田猿人复原塑像
蓝田猿人复原塑像生动地再现了蓝田猿人的形象。蓝田猿人复原塑像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塑像展现了蓝田猿人前额低平宽阔、眉骨粗壮隆起、眼眶略方、嘴部前伸等特征,这些特点反映了蓝田猿人较为原始的古人类形态。蓝田猿人复原塑像不仅是对古人类形象的艺术再现,更是人类探索自身起源和进化历程的重要见证。
马踏匈奴石雕复制品
马踏匈奴石雕复制品
马踏匈奴石雕复制品
马踏匈奴石雕复制品
西汉马踏匈奴是西汉的一件文物,雕刻于汉武帝时期,为霍去病墓石刻中的主体雕刻,马踏匈奴石雕复制品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汉马踏匈奴整体高1.68米,长1.90米。石刻中的马骨架匀称,肌肉结实,躯体剽悍肥壮,腿筋劲健,蹄足抓地,一只前蹄把一个匈奴士兵踏倒在地。匈奴人仰卧地上,左手握弓,右手持箭,双腿蜷曲作狼狈挣扎状,须发蓬松零乱。西汉马踏匈奴为国宝级文物,是霍去病墓石雕群中纪念与象征意义较强的作品,体现西汉征服匈奴的历史过程,为霍去病征战匈奴的形象写照,总结出汉代石刻中的马的形象。
由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馆藏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质量上乘,包括商周青铜器、历代陶俑、唐代壁画和金银器等四大类,这些馆藏以其等级高、种类多、价值大、序列全等特点而著称。所以本文只摘取陕西历史博物馆部分国宝文物作图文讲解,特此感谢。
本文编者:
秦卓越简介:秦卓越,男,汉族,乃陕西省合阳县人士,号“华雅阁居士”。今日头条自媒体领域创作者,亦是旅行的热衷者、历史文化的痴迷者、民俗文化的倾心者、美食的喜好者、摄影的钟情者、娱乐评论的关注者以及教育规划的爱好者。其在今日头条所发布的文章涵盖了“旅行规划、历史文化、传统民俗文化、娱乐八卦、美食文化、教育规划、影评、民生等”为主的综合多元领域的创作,深得广大读者与粉丝的喜爱和一致好评。
注:本文是介绍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国宝及其他珍贵文物,国宝文物的讲解要求必须准确严谨、忠于历史、实事求是,由于本文作者水平有限,本文国宝的介绍采用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的文物讲解和网上资料搜寻,作者在此统一感谢。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国宝文物,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公众审美和文化素养,以及促进教育和学习,并且加强夯实咱们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和强大底气!
如有喜欢,请点赞收藏,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