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的研究视角:元代蒙古族女性服饰研究

佚名 86 2022-09-25

文化研究视角较为丰富,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元代蒙古族女性服饰研究、元代类型服饰研究、元代服饰文化交融研究、元代织物研究。

元代蒙古族女性服饰研究

在元代蒙古族女性服饰专题下,学者的研究多集中于蒙古族女性最具特色的罟罟冠。学界最早对其进行考证的当属王国维先生,他对彭大雅、徐霆二人所叙《黑鞑事略》校勘考补并徵考他录,形成《黑鞑事略笺证》一书。

其中便对罟罟冠的形制来源及冠顶所插雉尾的起始时间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罟罟之制乃蒙古旧俗,且上下通插雉尾这一行为早在元初建国前就已开始流行。

多元的研究视角:元代蒙古族女性服饰研究

随后,民国学者姚从吾的《说叶刊本元朝秘史中的固姑冠》,吴晓铃的《说罟罟》与《说“罟罟”补》,对罟罟冠的起源、流变和形制特征做了更进一步的探讨。沈从文先生更是在其服饰领域的开山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犀利地指出元人叶子奇对罟罟“冠盖唐代金步摇之遗制”的见解实属偏离史实,他认为二者毫无相同之处。

此外,沈从文还从宏观的角度对元代女性体衣加以审视,提出妇女服饰分南北、北方妇女袍服主要以材质的精粗区分尊卑贵贱等观点,其结论对后续研究极具启发性。周锡保的《中国古代服饰史》一书则进一步界定了罟罟冠佩戴者的族属与地域问题,指出南方汉族妇女鲜有戴此冠者,但北方汉族妇女中偶有戴者。

多元的研究视角:元代蒙古族女性服饰研究

书中还论及蒙古族普通妇女和贵族妇女的服饰,从“形制”和“材质”两个维度探讨了各阶层服饰的区别,惜未加深论。金启孮在《故故考》一文中溯源罟罟冠形制,推断罟罟冠形制极似“高板头”,因此“高板头”可能是罟罟之遗制。

此外史卫民的《元代社会生活史》亦对罟罟冠有所关注,以比较的视角研究不同时期同一群体所戴冠帽的变化,认为入元后贵族家庭中流行的罟罟冠装饰较之于大蒙古国时期要更为华丽。田丽艳的《顾姑冠四题》则从宗教信仰的角度出发,对顾姑冠形制的来源展开论证,认为其形制来源可能受萨满教影响。

石窟寺遗存为探究元代服饰的历史演进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证据。董晓荣的《敦煌壁画中的固姑冠》以元代敦煌地区石窟寺遗存为考察对象,结合蒙古族屯驻敦煌的历史实际情况,对敦煌壁画中蒙古族供养人所戴罟罟冠形制展开分析,认为其是元代中期至晚期流行的式样。

多元的研究视角:元代蒙古族女性服饰研究

而谢静则在《敦煌石窟中蒙古族供养人服饰研究》一文中从事理角度出发,对此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她认为敦煌壁画中的罟罟冠应更接近于罟罟冠的早期样式。贾玺增的《罟罟珠冠高五尺,暖风轻袅鹖鸡翎——蒙元时期的罟罟冠》一文则侧重对罟罟冠形制的研究,对其佩戴方式、冠顶样态及配饰的功能提出看法。

塔娜的硕士论文《蒙元时期姑姑冠及相关问题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罟罟冠的起源、衰落、形制分类、礼仪制度等问题进行系统论证,并提出罟罟冠的衰落与蒙古族经济和生产方式的衰落以及后来蒙古族信奉黄教有关。

上述对罟罟冠名称来源、形制特征、演变及消亡等方面的研究已较为全面,但目前元代女性服饰研究多聚焦于头饰,而对于蒙古女性主体服装的研究多有不足,未能对蒙古族女性的着装风尚形成“冠服一体”的整体认知。

多元的研究视角:元代蒙古族女性服饰研究

李莉莎依托考古历史文物推进了元代蒙古族贵族女性主体衣装的研究,在《一件元代纳石矢大袖袍研究》一文中通过梳理和考证大袖袍的款式、面料、结构、纹样,揭示了大袖袍形制产生的背景,这无疑为我们还原元代贵族女性服饰的独特面貌提供了更为开阔的理解角度。

元代类型服饰研究

元代如云肩龙袍、质孙服、半臂、辫线袍等极具时代特色的典型服饰是学界热议的焦点。赵丰将元代视为中国龙袍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在其《蒙元龙袍的类型及地位》一文中,从龙纹在袍服上的装饰类型出发,将蒙元龙袍分为云肩式龙袍、团窠式龙袍、胸背式龙袍,并考证了云肩式龙袍和胸背式龙袍的起源,是金代而非西方。

此三种形式的龙袍对明代产生深远影响,其中胸背式逐渐演变为明代的补服装饰。同年,金琳的《云肩在蒙元服饰中的运用》则从服饰的等级性出发,对云肩式袍服展开深入研究,认为云肩襕袖袍在元代属贵族专用,且到明代被正式定型为具有标识帝王身份作用的云肩龙袍。

多元的研究视角:元代蒙古族女性服饰研究

关于质孙服的研究,李莉莎从服饰形制、面料及其演变等角度,先后发表《质孙服考略》、《“质孙”对明代服饰的影响》、《质孙服之面料考》三篇论文,研究的角度多微观而具体,其主要结论为,质孙服可根据身份地位划分为两大类。

其中“断腰袍”被明代所继承,并赋予新名称一直延续至清。针对元代流行的半臂,董晓荣在《元代蒙古族所着半臂形制研究》一文中将半臂形制分为三种:交领右衽长袍过膝的蒙古式半臂、高丽方领齐腰式半臂和隋唐时期的直领齐腰汉式半臂。

而张国伟在《元代半臂的形制与渊源》一文中溯源方领半臂,否定了董晓荣方领齐腰式半臂源自高丽这一观点,认为此制式的半臂因尚无实例证明其历史根源,故应被称作特殊样式的半臂。

多元的研究视角:元代蒙古族女性服饰研究

依托元代服饰实物开展的形制结构研究近年多有涉及,如谢菲、贺阳在《辫线袍肩线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一文中提出辫线袍的前后衣片分裁是为了顺应衣身的纹样,而肩线前移则是为了保证肩襕装饰的完整。

随后二人的《蒙元时期辫线袍功能性结构探讨》一文借助辫线袍出土实物,近距离且全方位地对辫线袍的结构特征和剪裁方式展开了实证研究,认为元人对辫线袍结构细节的处理方式,充分体现了服装的穿着体验是否舒适才是元人制衣时优先考虑的因素。

此专题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蒙元几类典型服饰的源流、形制、纹饰的钩沉考辨,研究对象多处于单一、孤立的状态。若对蒙元不同类型服饰赋予一个服用的整体观念蒙古族服饰图片,注重内外之间的穿搭组合秩序,构建一个系统的“着装场域”,将有助于深化对蒙元类型服饰的理解。

多元的研究视角:元代蒙古族女性服饰研究

元代服饰文化交融研究

元代是蒙古族政权下多民族共存的大一统时代,不同文化间的交融自不可避免,学者以服饰为 载体就此议题讨论颇丰。李莉莎在《元代服饰制度中 南北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一文中提出:元代 服饰在“汉法”与“旧俗”的碰撞下形成了汉制衮冕 与蒙古族质孙并行的服饰双轨制,中原汉族文化奠 定了元代服饰的基本格局。

陈晓的硕士论文《蒙元 时期周边文化对蒙古族服饰影响探析》继续探寻元代服饰在西域、西藏及高丽文化影响下,产生 的一些新变化,认为蒙古族服饰的发展具有多元开 放性、双向互动性、民族主体性三大基本特征。

而林丹的硕士论文《元朝服饰与高丽服饰及相互影响》关注元朝与高丽服饰间的相互影响,认为高丽服饰的举国蒙古化具有主动性,缘自高丽王朝长 期与元朝保持朝贡关系并结成甥舅之好,但元朝流 行高丽风却是一种审美的选择。

多元的研究视角:元代蒙古族女性服饰研究

张佳的《“深簷胡帽”:一种女真帽式盛衰变异背后的族群与文化变迁》是一篇对元代瓦楞帽命名进行更正的勘 误文:明代瓦楞帽与元代所谓的“瓦楞帽”并非一物,实际是将元代幔笠和明代瓦楞帽混为一谈而造成的误会,该文的切入点微观而具体,揭示了一个小小的笠帽背后政治与文化的变迁。

民族融合是民族文化双向交流的过程,上述都意识到民族文化交流互动为元代服饰带来的新面貌,其研究成果使元代服饰的文化脉络逐渐清晰。但元朝统治疆域广阔,与其进行文化交流的民族众多蒙古族服饰图片, 目前成果多集中于蒙古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本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相互融合后对彼此服饰带来的影响,而 缺乏在宏阔的视角下考察蒙古族与其他北方民族或域 外周边政权在服饰文化上的交流与影响。

多元的研究视角:元代蒙古族女性服饰研究

元代织物研究

织物是构成元代服饰文化的基础要素,亦引发学界的关注和讨论。纳石失作为元代极受欢迎的织金锦缎,最早为沈从文所关注,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对元代这种波斯金锦的制作工艺进行分析,认为其加工工艺应为缕金而非捻金。而尚刚的论文《元代的织金锦》则从地域文化背景出发,较为全面地研究了中国织金锦的缘起和发展,认为中国织金锦的兴起和繁盛与西域国家和游牧民族密切相关。

并提出元代织金锦分为纳石失和金缎子两类,前者源于西域在官府织造,生产依靠的主要是以中亚回回为主的西域工匠,体现了元代统治者对西域文明的仰慕;而后者可能源于汉地由官民织造,金缎子的流行显示了统治民族的好尚及其深远影响。

多元的研究视角:元代蒙古族女性服饰研究

尚刚在其专著《元代工艺美术史》中亦设立专章对元代著名丝绸品种展开深入细致的剖析和阐释,文中所引用的相关史料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撑。随后,尚刚的《纳石失在中国》一文又从图案、棉纬、金线、幅面等角度对纳石失和金缎子的差异展开系统梳理和考证,认为这种差异显示了西方和中国的不同文明和丝绸传统,并指出织工的民族构成是导致差别的根本原因。

茅惠伟扩充了元代织物的研究视角,在《元代服用缂丝》一文中对元代缂丝应用的时代转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元代蒙古族的入主扭转了宋代缂丝向欣赏品发展的趋势,使缂丝重归服用品行列。杨印民继尚刚之后考察了纳石失传入中国的途径和元代尚金习俗的成因,在《纳失失与宫廷织物的尚金风习》一文中提出西域贡献、商业贸易、俘虏手工匠是纳石失传入中国的主要途径。

多元的研究视角:元代蒙古族女性服饰研究

元代尚金习俗的成因是由于其社会环境、民族特性、文化传统及元代织金锦拥有广泛的原料来源和相对稳定的政策保障措施。而茅惠伟从专业织造技术角度出发,结合实物对纳石失和金段子在组织结构上的差异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在《蒙元织金锦之纳石失与金段子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提出二者存在着共性和差异性。

但在文化交融的特定时期,也存在相互借鉴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织造技术和纹样风格上。元代织物种类繁多,纳石失当属元代最为著名的丝织物类型之一,对其进行研究可揭示出上层统治集团或贵族在服饰用料上的穿衣风尚,故众多学者常将目光聚焦于此,但纳石失并非上层阶级的唯一选择,史载当时帝王常将木棉布作为与金银宝钗一同赐予诸王大臣的礼品。

多元的研究视角:元代蒙古族女性服饰研究

因此,研究还应涵盖对元代棉织物的探讨。元代是我国棉植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自黄道婆渡海归来,制棉工具不断丰富,制棉技术得以迅速勃兴,使棉织物的生产效率和使用率大幅提升,棉纺种类形式多样“被、褥、带、蜕(手巾),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烂然若写”。

后续研究还可拓宽视角,关注不同织物的使用情况,如元代民间百姓等社会角色常用的麻织物、绢织物等,通过分析其他织物名称、种类、样式,全面构建出元代织物发展的完整面貌。

上一篇: 战国䋺衣、西汉乘云绣……成博“丝绸之路服饰文化特展”25日开幕
下一篇: 青海海西乌兰茶卡——特色鲜明的德都蒙古服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