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一体,一体多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族服饰演变史

佚名 137 2022-09-25

引言

这是一个文化碰撞最激烈的朝代,中土兴起一股玄学之风,僧尼,道士,甚至金发碧眼的西域人士在中土大地上都随处可见,文化进步也促进了文明的进步;这也是一个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北夷入华,诸侯争霸,九千里华夏被肢解分离,昨日还是奉天承运,高高在上的君上,转天就成了他人的阶下囚,刀下鬼。战乱让人们的穿着更加追求轻便。

就是在这样一个民族交融的时代下,汉族的服饰也受到了很多其他民族的影响,胡服的一些式样特征也保留在了汉族服饰中服饰天下,魏晋南北朝的服饰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多元一体,一体多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族服饰演变史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民族大融合下的魏晋南北朝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中原大地正式进入了一个动荡的年代。三国是一个英雄当世的时代,人人都渴望问鼎群雄,战衣宝马,驰骋战场是那个时代的声音。

三国归魏,晋又一统天下。虽然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战乱,但是那位“何不食肉糜”的低能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显然不是最终的答案,又怎么能让人信服。于是晋王朝爆发了八王之乱,西晋在风雨飘摇中走向灭亡,中原大地经历了短暂的和平之后,又重归战乱,在封建时代,和平是暂时的,动乱才是时代的主旋律。

晋国并没有彻底覆灭,公元317年,西晋皇族司马睿与江左一带建立东晋,放弃长江以北 的土地,偏安一隅,算是苟延残喘。而这时节,北方的少数民族在八王之乱期间已经进入中原大地,也站稳了脚跟,随即趁此机会自立为王,由于少数民族政权较为混乱,所以史书上统称为十六国。在这之中,对于民族融合,推动服饰改革不得不提的有一个人,他就是北魏的孝文帝。

“多元一体,一体多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族服饰演变史

汉人效胡,胡人汉化——南北朝时期汉服与胡服的交融

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拓跋氏。北魏也是北朝的第一个王朝,到孝文帝当政之后,他便开始大刀阔斧的开始改革,改革的中心就是汉化。少数民族政权有着它的弊端,首先就是新生政权的稳定性,为何北朝政权交替如此之快,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吏治与律法上的不健全,所以孝文帝上台之后对于鲜卑族的旧俗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

首先他改掉了自己的姓氏,鼓励与汉人通婚,效仿南朝的规章制度来处理政事。其他例如均田制,三长制,都是依照南朝的律法。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当时大大推进了北魏的经济、文化、军事上的进步,也缓和当时北朝各民族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而且对于民族大融合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少数民族对于汉人的学习是因为自身文化,政治制度上的落后。希望通过学习更为先进的汉族人,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汉人自古以来就以学习其他民族文化见长,在面对将自己驱赶到长江以南的北方骠骑民族,汉人也开始思求学习。

“多元一体,一体多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族服饰演变史

例如“裤褶”,在形式上类似于汉族的袍式,但是比袍要短,又比短襦要长的一种左衽的上衣。这原本是北方民族为了适应长期迁移,居无定所的生活环境而演化出来的造型,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汉人也接受来了这这种穿着,并加以改良,形成了新的汉族服饰,穿着方便,便于作战。

再有就是汉服在魏晋以前非常臃肿,为了御寒,常常是穿着厚重的外衣,再加上裹挟的内衬,而魏晋以后,北方少数民族的裲裆进入了汉服的领域,发展到今天就是马甲,至今北方还有外穿马甲的习惯。

建安风骨,魏晋风度——文化进步改良了汉民族的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极为自由的时代,社会的动荡,最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变革。

在意识形态领域,魏晋时期兴起了一股玄学的风潮,在汉武帝之时,为了便于管理统治,增加皇权的神圣性,汉武帝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手段,让儒家思想深入人心,而玄学思想是对于先秦时期的名家、道家、法家的思想的总和,突破了儒家的束缚。

“多元一体,一体多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族服饰演变史

玄学不同于儒家的是,它崇尚清淡脱俗,放荡不羁。如此,在服饰上就不再受到礼法的约束,这是一次自由意识的觉醒运动,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种思想下,服饰上变得越来轻便,包括当时人的体态要求也变得更加清瘦服饰天下,记录当时穿衣造型的重要史料就有“竹林七贤”的画像砖,其中每个人的衣着都是清新脱俗,或袒露胸怀,或赤足散发,还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这种放任不羁的风情,所谓“建安风骨”,正是这个时代的最好印刻。

魏晋南北朝时期,个人意识也占据了时代的主流,文人墨客不再为政府执笔,歌颂功德的文章越来越少,撰写的文章也开始对自我精神的探索。人与人交流的时候清谈玄学成为一种潮流,人们开始“以貌取人”,也就是讨论人的外貌服饰,穿着成为了一种表达内心自由精神的象征。这也是有名的“魏晋风度”。

“多元一体,一体多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族服饰演变史

“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南北朝汉族服饰的具体变化

东汉以来,中华民族的服饰可以称得上“复杂”二字,即便是平民穿着的布衣麻衣,也是层层夹裹,这与千年来儒家文化对于汉人的洗礼不可分割。

魏晋服饰的发展阶段性明显,伴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深入,服饰上的变化也显得复杂多变,但是主流的穿着,具体到男女服饰,就是男性的大袖衫和女性的裙衫。

魏晋时期的汉族男子,以穿着长衫为主,与秦汉以来的旧制袍式有所不同的是,衫多为直襟式,而袍的样式则是以交领为主,也就是两边相叠,中间以带系之。另外,袍大多有两层,一层的袍被称为单衣,并且袍的衣袖非常收敛,内有口袋,还装有怯口,而衫的袖口大而宽,不施怯口,夏季,敞开对襟,用丝带相连,非常方便,发展到后期,男性的长衫就变得越来越宽薄。

“多元一体,一体多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族服饰演变史

而女性的服饰在南北朝时期的转变不算大,日常穿着还是承袭前代,以裙衫为主。民族融合对于女性服饰的转变主要体现在裙衫的形态上面。裙衫的长度变短,腰间或有围裳,下身着裙,以条纹修饰,制作工艺也变得更为精美。晋书记载:太子之妃服装,有绛纱复裙,丹碧纹纱双裙等等。

民族融合对于汉服上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服装上的纹饰,伴随着胡服的轻便简洁越来越受百姓的青睐,汉服的服装纹饰也从内容上,形式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盛行,著名的石窟——敦煌莫高窟就是佛家的产物,其中有关于当时生活场景的一些壁画,是很好的历史记录,再加上各地出土南北朝时期的纺织品文物,我们可以看出,东汉时期所盛行的动物纹饰,在南北朝时期不再流行,服饰上的画工,技巧也与东汉时期相去甚远。更多的是融入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的装饰特点。

在这个时期,传统的纹饰与外族的装饰艺术发生了一次碰撞与融合。除了少数民族的服饰,

“多元一体,一体多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族服饰演变史

一些来自西域,比如波斯,希腊,甚至印度的纹饰伴随丝绸之路,来往贸易以及佛教的传入,来到了汉族人的服装上,根据后世发现的考古实录显示有波斯萨珊王朝的团窠联珠纹,中亚、西亚等国的狮子、大象等动物纹,希腊、波斯的花卉缠枝纹样,西域的树纹、葡萄纹、莲花纹等。

这种文化兼容的现象,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度的体现。它改变了汉服一成不变的局面,大大丰富了服装的样式,内涵,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结语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在《江南春》中对与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发出了如此感叹,的确,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朝代,人民生活于水火之中,但是它也是很多人向往的时代,精神自由,洒脱不羁,这是那个时代文人的象征。民族大融合,与今天世界村的概念相呼应,反观历史的进程,在南北朝以后的中国,隋唐时代,国力强盛,不折不扣的东方帝国。这也是那个时代纵横的思想潮流所馈赠给后世的财富。

“多元一体,一体多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族服饰演变史

研究南北朝时期的服装演变,是对于那个时代民族融合的考察,服饰不像青铜器,瓷器能够长存于世,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时代的服饰已然不可触摸。但是服饰又能直接的让我们与古人对话,它贴近生活,一点点细节都是古时生活的反映。

每一个时代都印着它的标签,那个“文人不入仕,退隐山林间”的时代,正散发着它特殊的魅力等待我们去见证。

上一篇: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种民族服饰太美啦
下一篇: 七匹狼特步二代订婚,背后是身价百亿的闽南富豪家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