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见闻

佚名 68 2022-09-25

企业负首责意识不能放松

——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见闻

□ 梁乔玲 本报记者 傅江平

近日,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以下简称服交会)盛大开幕,科技、原创、时尚、精致生活、跨界等成为关键词。本届服交会的参展商中,不乏华为、怡亚通等高新科技及互联网企业,也可见一些服装质量检测服务企业,共同探索高科技与时尚跨界链接的可能性,为人们呈现了一场颇具魅力的时尚盛宴。

作为全国知名的“服装重镇”,深圳服装产业的“吸睛”能力在展会现场得到了充分体现。在“龙岗时尚生活馆”,“深圳·横岗眼镜”和“时尚科技生活”两大主题展区融合眼镜、服装、家居、珠宝等品牌,通过华为终端产品的演示和体验,吸引了大批的采购商和观众驻足参观。今年4月荣获全国时尚服饰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的大浪时尚创意小镇也在本届服交会上以创意馆的形式一展风采,成为深圳服装品牌的“代言人”。在简约、有层次感的T台上,大浪时尚创意小镇的20多家国内外知名服装企业的最新产品不断“走”向观众,接受了大量的闪光灯“洗礼”,现场气氛热烈。据了解,该小镇已进驻涵盖服装、鞋帽及配套时尚企业近百家,形成了以服装产业为核心,集产、学、研、商、品牌孵化、行业管理为一体的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2016年,小镇产值(销售额)突破200亿元,其中核心区突破50亿元,有望成为时尚创意产业集聚、企业总部汇聚的“时尚硅谷”。

近年来,深圳服装产业品牌建设进程加快。目前,深圳拥有3000多家服装企业,1200多个服装品牌,自主品牌产值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不足5%攀升到如今的80%。从“贴牌”到“品牌”,从“时尚”到“跨界”,深圳服装产业已从最初的传统优势制造业成功过渡到高设计含量、高附加值的时尚创意产业,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转型升级道路深圳高端珠宝生意品牌,而展会上琳琅满目的深圳本土服装品牌就是最好的见证。

深圳服装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扩大,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深圳服装产业的整体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令人惊喜。然而,在展会现场,记者既看到了不断崛起的新兴本土品牌,也看到了一些屡次登上监督抽检服装产品“不合格”榜单的企业,其中不乏知名品牌。如2016年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对服装产品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共抽检121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53批次,其中,深圳市卓美诗服饰有限公司、深圳市玖尚投资有限公司等品牌的产品就因pH值、纤维成分含量、或耐汗渍色牢度等项目不合格赫然在列,高达43%的抽检不合格率,引起了业界关注。此外,马天奴时尚(深圳)有限公司的产品也因耐干洗色牢度不合格登上过广东省质监局今年6月的抽检“黑榜”。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展会现场随机采访了多位观众,均无一人知道哪些企业产品质量存在不合格现象,认为参展企业的质量都是没有问题的。展会是否需要建立参展商质量筛选、监督机制,值得深思。

有业内人士指出,服装展会是一场品牌盛会,也是企业自我展示的平台,但现在有不少企业存在着重推广、轻质量的倾向深圳高端珠宝生意品牌,而有些屡上黑榜的企业,也利用这个平台堂而皇之地向消费者传递产品质量如何高端的信息,进行自我包装。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实际上,近两年来,深圳服装产业的品牌质量有所下滑,处于喜忧参半的状态,已是不争的事实。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只有保证产品质量,才能赢得消费者信赖,品牌才能“长青”。作为全市质量主管部门,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十分重视服装产业的质量问题,一方面,加大监管抽查力度,频频针对服装开展专项或细分领域的抽查,今年以来,已经先后对校服、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等产品开展监督抽查,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经营者予以处理。另一方面,将服装作为优势传统产业重点扶持,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和指导本土服装企业制定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品牌战略布局,并通过免费开展《关于举办服装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战略布局》等高端培训,宣贯渗透品牌质量意识,推动深圳服装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

深圳服装产业的质量问题也许瑕不掩瑜,但是离社会的期待和消费者的权益还有距离。有关人士指出,产品质量提升不容懈怠,当前增强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仍是当务之急。 《中国质量报》

上一篇: 深圳国际珠宝展名企掠影—金利福珠宝品牌发展历程
下一篇: 手推波新娘发型,尽显高贵浪漫格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