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岁男人:头发花白发型这样剪,干练利落,不油腻更气质
188 2024-12-23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包括有汉衣冠、汉装、配饰等等,指清朝之前,以交领、右衽、系带为主要特征,来表现汉民族礼仪制度与文化特色的服饰体系。
从表面上看,汉服是人穿着上的装扮,其实它也是一种文化,一种渗透着中华数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沉淀。汉服文化跟随着历史的长河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迁,朝代的更迭也会给汉服文化注入新的元素。
一、“汉服”的起源
中国历来都是礼仪之邦,衣冠大国,有着极其灿烂、历史悠久的服饰文化。古时候的人对服饰、礼仪等极其讲究。有服饰之礼、行走之礼,见面之礼、拜贺吊丧之礼、入座之礼、饮食之礼等。
这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出门办事情,首先要注重穿着是否合体,也就是“服饰之礼”;在到达目的地的过程中,走路或乘车是否合理,也就是“行走之礼”;到达目的地,见到人时,要打招呼,也就是“见面之礼”;然后就是开始办事情,拜贺或者吊丧,就是“拜贺吊丧之礼”;办完事情后,要入座吃饭,就是最后和“入座和饮食之礼”。
所以,古时候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渗透着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元素是渗入到血液里。
《春秋左传正义》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真正做为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象征,那是从汉朝开始的,但是汉朝时期的服饰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秦朝的元素,也就是说是在秦朝时期衣着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汉代蔡邕《独断》记载:“通天冠,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礼无文远游。”被鲁迅称之为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也有陈述:“高后女主皆未遑,故袭秦正朔服色。”
因此,在西汉时期,汉服开始被严格意义上的定义下来。由于它衣着华丽,当时一些少数民族十分喜欢“汉服”,并因此去欣赏和学习背后的文化特色,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归顺了汉人的统治,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民族的融合。
汉服,它虽是对当时人们的衣着、佩戴的统称,但其背后已经有了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先秦时期的服饰礼仪和文化制度,使得传统文化与汉民族精神有了一层积淀。
二、“汉服”的发展
三国两晋时期的服饰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基本上沿袭汉朝时期的服装特点。由于战乱频繁,服饰较之前变得窄小。
唐宋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的衣着方面自然也有着很大的发展。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结束了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混战时期,人民能够长久的安居乐业。这些当时的朝代特色,通过当时的服饰就能够体现出来。它们基本上也是沿袭汉朝的服装,然后融入进去一些唐朝时期的特色。在一些隆重庄严的场合,一般就会穿汉人衣服,以表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影响社会风尚、衣冠服饰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服装可以说是当时社会政治气候的晴雨表。
在贞观、开元年间,唐朝人民生活富足,政治环境十分宽松,当时的服饰也显得比较华丽,颜色更加鲜艳。裙、衫、帔由之前的三件实现了统一,已经融为了一件。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如此传统的观念下,当时的妇女已经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形象,这从之前的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就可以看出来,由此可见当时的文化包容度是多么的大!唐代诗人方干的“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就是对此生动的描述。
她们在服装上修饰的图案已经不单单是龙凤图腾这些传统的图案,还有一些真实的鸟、草、花等等,已经改变了那种古老的天赋神授的创作理念,这也凸显出当时自由的艺术风格和包容的政治环境。
宋朝时候,汉服及其礼仪已经成为汉民族整体服饰礼仪的文化象征。《东京梦华录》有云:“正旦驾坐大庆殿,诸国使人朝贺,大辽大使顶金冠,服紫窄袍,拜则立左足,跪右足,以两手著右肩为一拜,副使拜如汉仪。”从中看出,各国前来拜贺的都是用的中国的礼仪,说明当时汉服文化已经成为主流,在一些大型的,庄严的场合都会用到。
当时宋朝的服饰主要有三个特点:1、儒雅端庄。当是宋朝上至高官,下至百姓,衣着穿戴上都体现着“儒雅”的气质。像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喜欢穿宽松的衣服,同时佩戴头巾,将其精神完美的展现出来;2、便身利事。当是的宋朝老百姓为了方便劳作,在不失礼节的基础上,衣服采用前后襟不合缝的设计,让劳动者穿起来十分方便,这种服饰在当时很受欢迎;3、追求质朴。宋朝一改唐朝时期雍容华贵的设计理念,他们更注重简朴,色泽偏淡雅,有青,白,黄等颜色,宋代文人一般用此颜色能够更好地衬托出文人的气质。
元明时期,女真族推行华夏传统文化,“汉服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了进一步的融合。明朝时期的服饰,也是在千人的基础上,增加着自己朝代的元素特色。
不难发现,从秦朝到唐宋,再到元明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历史的不断演变,“汉服”在每个朝代都会赋予当时的一些元素,但是并不是孤立存在着,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逐渐的添加、修饰、融合,最终形成一种汉服文化,成为民族认同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
三、“汉服”的遗弃
“汉服”在清朝时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当时清朝为了维护其绝对的统治地位,大兴文字狱,强令老百姓摒弃前朝服饰及其习俗,穿满族衣服,佩戴满族装饰品,梳满族特有的“鞭子”,甚至提出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口号,“汉服”文化全部丢弃,几乎不留一丝痕迹。
《清史稿》记载:“昔金熙宗循汉俗,服汉衣冠,尽忘本国言语,太祖、太宗之业遂衰”,故“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着,治重罪。”
由此可以看出,清朝政府对于数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完全持否定的态度,认为那是前朝亡国的根本原因,必须从根基上去除。其实他们费尽心机地去改变当时的习俗,禁止汉服的穿戴,主要还是为了破坏汉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降低汉人的凝聚力,从而稳固自己的政权,实现长久的统治。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闭关锁关的清政府大门被大炮打开,中国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战火纷乱,当时的文化制度也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崇洋媚外的观念开始形成,认为外国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全部都应该汲取。
五四运动后的思想大解放,让中国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方面都受到了彻底的革新,文化制度方面也被不同程度的西化,洋装西服开始成为男士出入正式场合的服装,连衣裙成为女士参加舞会的首要选择,引领着当时的时尚元素。
20世纪末,中国开始与世界接轨,踏入世界的舞台,西方文明也开始传入我国,服饰穿戴也有了现代文明的元素特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标志之一的“汉服”也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四、当下兴起的“汉服”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加入WTO,开始与世界共舞,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在与西方的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西方的文化并不是完全的符合我们中国服饰文化,各方面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也要注重民族的“根”,在世界的这个舞台上,我们自己应该有我们自己的组织舞台。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开始“追本溯源,寻根问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文化认知感和民族认同感,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再次被提出来。
“汉服”作为最直观,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标志之一的一种表现形式,开始进入了大众的视线,在一些方面开始体现出来:
最近的古装播热剧《琅琊榜》、《陈情令》、《长安十二时辰》等让我们大开眼界,从道具、布景、服装、配饰乃至每个角色的名字,几乎都渗透着中国的古典元素。
电视台主办的一些综艺节目也是如此。河北卫视主持的《中华诗词大会》,安徽卫视主办的《中华百家姓》,河南卫视主办的《成语英雄》,还有央视主办的《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等,都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让人感叹汉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仅在荧屏上,在中国各城市大街小巷,尤其是热门的景点中国服饰文化,越来越多的人也会身穿汉服出行,三两成群,谈笑风生,在一些景色美丽的地方拍照留念,让人感觉别样的美丽。
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我们的文化自信正在提高,“汉服”的复兴代表着当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度提升和包含着弘扬民族精神的要义,对发展民族文化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要学习“汉服”的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不单单注重其表象:简单的汉服服装配饰,理智对待这场民族文化的复兴运动,将其所提倡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汉服热”背后的文化思考》
《独断》
《史记》
《东京梦华录》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