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长沙城?万字长文脉络式解读!

147小编 170 2025-01-09

图文/陈群元

长沙是一座知之愈深,爱之愈切的城市。《说文解字》对“城”字的解释是:“从土、从成(盛)。盛,豆器也。城,所以盛民也。”当今,长沙城“盛民”已超千万,居民约70%以上为外来人口,长沙成为一座新的移民城市。

鉴于多数人对长沙城的历史不甚了解,即使是祖辈或父辈为长沙人的长沙老口子,绝大多数对长沙城的历史也知之不深。为方便大家全历史周期脉络式了解长沙城历史,笔者参阅相关史料与考古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与思考,撰写此文以飨诸位朋友。

此文是之前撰写的《长沙极简史|何以长沙》的姊妹篇。

一、长沙城历史有多久?

3000年?2500年?

《吴越春秋》载:“鲧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此城廓之始也。”传说鲧为夏朝开国君主大禹的父亲,夏朝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存疑),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因此,据史料记载,距今4000年前,在夏朝之前,中国就出现了城市。

但据考古发现,城市出现时间更早。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的城头山古城遗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城市”,距今有6000年之久,是迄今中国发现时代最早、文物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古城遗址。城头山古城遗址比推测为夏朝都城斟鄩所在地的河南洛阳二里头古都遗址还早了近2000年。

然而,考古发现还有更早的城市遗址。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是位于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的耶利哥,发掘了人类最早的石质城墙,为11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古城遗址。

据考古发掘,目前为止,长沙周边最古老的城市遗址主要有四处

其一为位于宁乡黄材镇的炭河里遗址,它不仅是南方地区已知最早的西周城址,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少有的西周城址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考古专家认为炭河里古城始建年代为西周早期,到西周中期以后被废弃,使用时间大约100多年。

史学界推测炭河里古城为西周时期的一个方国,可能为三苗方国或大禾方国的都城所在地。明代成书的《名义考》云:“三苗建国在长沙,而所治则江南荆杨也。”商末周初,三苗部落联盟变成了三苗方国或大禾方国,其都邑可能就在今天的宁乡市黄材镇炭河里。

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遗址公园(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二为位于岳麓区三汊矶大桥南侧的三石戍城遗址。据最近的考古发掘,三石戍城遗址新发现了商周时期的遗物,因此,该城至少在商周时期就存在了,距今也有3000多年历史。

其三为位于汨罗市屈原管理区河市镇古罗城村的罗子国城遗址,是东周时期的古城遗址。公元前699年,楚国灭罗国。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将罗国封为子爵国,并将其从湖北的枝江迁徙至熊绎时代已掌控的熊湘之地,即今岳阳和长沙一带,在此建立新的都城。因此,罗子国城距今约2700多年。

宁乡市黄材镇炭河里遗址公园(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四为位于湘江东岸的今长沙城五一广场周边的战国时长沙古城遗址。该古城遗址东起黄兴路和蔡锷路之间,南到坡子街一带,西临下河街,北抵五一路与中山路之间,这是目前长沙老城区考古发现的最早城址,距今约2400多年。

然而,据《逸周书·王会篇》记载,3100年前的周成王为庆祝雒邑竣工,举行盛典,大会诸侯,称“长沙鳖特大而美故贡也”,可见长沙之地早在3100年以前就存在诸侯国,有诸侯国就肯定建有城邑。

那么,今天的长沙城到底起源于何时?史学界和考古界至今没有定论。

基于史料与考古资料,笔者拟对长沙城的起源做一个推演:

夏代,长沙属古三苗之地。商末周初,一支三苗部落沿沩水河逆流而上,到达今宁乡市黄材镇一带,在此建立三苗方国或大禾方国及都城,都城存在100余年后,三苗方国被另外一支扬越氏族部落所灭,该扬越部落在今岳麓区湘江西岸三汊矶一带,即今天的三石戍城遗址所在地建立方国都城,并派遣使者向周成王上贡“长沙鳖”,载入史册。

春秋前期,楚国南征,建都长沙的扬越方国被灭,位于今三汊矶的都城被楚军所占而沿用。其后,楚文王迁罗子国于汩罗。战国时期,随着楚国的南征东扩,长沙成为楚国与东边的吴国、南边的越国对峙的军事前沿重镇,楚国大量人口南迁至长沙,尤其是驻军大增。因受地球自转的影响,湘江西岸为淤积岸,江水较浅,不利于船舶停靠,湘江东岸为冲刷岸,江水较深,利于船舶航行与停靠,于是楚人放弃湘江西岸的旧城,在湘江东岸今五一广场一带筑造新城,此城历代不废,延续至今。

以上仅为推演,历史的谜团有待史学界和考古界的揭晓。

因此,长沙城3000年历史之说可信,长沙城址3000年不变之说有待考证,长沙城址2500年不变之说确信无疑。

二、长沙城范围有多大?

古代建城有严格等级划分

《周礼·考工记》记载:“王城方九里,公城方七里,侯伯城方五里,子男城方三里,不得僭越。”《左传·隐公元年》正义云:“天子之城方九里,侯伯礼当降杀,则知公七里,侯伯五里,子男三里。”

古代建城有严格的等级划分,不是想建多大就建多大。在周朝城市规模分为四级,即王城、公城、候城和子城。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衰微,城池规模虽未严格按照九里、七里、五里、三里的周长来建造,但依旧有严格的等级之别。

(一) 楚城范围

战国时长沙城,简称楚城。经考古考证,战国时长沙城范围四至为:东至东鱼塘街、犁头街、文运街,南至解放路与坡子街中间位置,西至下河街东侧,北至中山西路南侧约40米处。楚城大致以五一广场为中心,这是将五一广场定为长沙城市原点的缘由

楚城范围呈东西长700余米,南北宽约600米的长方形,面积约0.42平方公里,与三石戍城遗址的面积相当,可见两城在建造时处于同一等级。周秦时期的一里也就相当于现代的415米左右,战国长沙城周长折合成里约6里多,其等级相当于楚国的侯城。

秦从统一全国至灭亡,共历十四年,秦时长沙城址未曾有大的变动。

(二) 汉城范围

汉代长沙城,简称汉城。汉城在楚城基础上进行了拓展。《水经注·湘水》记载:“又右迳临湘县故城西县治……汉高祖五年,以封吴芮为长沙王,是城即芮所筑也。”吴芮2月上任,当年6月就去世,在位仅4个月,因此,汉代长沙城不可能是吴芮所筑,而是吴芮之后的吴姓长沙王在楚国长沙城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

结合考古资料与专家推测,汉代长沙城范围四至为:北至连升街、青少年宫南部、中山路北侧,东至东鱼塘街、犁头街、文运街,南至人民西路北侧,西至下河街东侧,呈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宽约850米的长方形。

《水经注•湘水》描绘的长沙地名(图片来源:安部聪一郎所著《临湘县的地理环境与走马楼吴简》)

(三) 晋城范围

魏晋南北朝长沙城,简称晋城。晋城沿袭汉代长沙城,四至范围无变化,但城内格局进行调整。《水经注·湘水》记载:“北对长沙郡,郡在水东,州城南,旧治在城中,后乃移此……晋怀帝以永嘉元年,分荆州湘中诸郡,立湘州,治此。城之内,郡廨西有陶侃庙,云旧是贾谊宅地……城之西北有故市,北对临湘县之新治。”

结合史料和考古发掘,魏晋南北朝时,长沙城在城内偏南新建了一道东西向城墙,将长沙城一分为二,北部约五分之三为湘州城,南部约五分之二为长沙郡城,州城范围为东西、南北均长约900米的正方形,临湘县治所向北移至州城外。长沙城呈现城内有城,城外有城的格局,城墙两侧加砌了青砖墙面(半砌),不再是汉城的纯夯土城墙

(四) 唐城范围

隋唐长沙城,简称唐城。唐城在晋城基础上,向北、东、西三面进行较大扩展。唐代长沙城的四至范围为:北至营盘路北侧一线,东自运达国际广场东部往南至建湘路、落星田街、东庆街、马王街、都正街、高正街一线,南至城南路北侧约180米~200米处,西至下河街东侧,大致为南北长2200米,东西宽1300米的长方形。

《湘城沧桑之变》一书认为:今天的活源桥、孙家桥、文星桥、司马桥、戥子桥等街名,均为当年唐代长沙城的城北护城河上的桥名。高码头、一步两搭桥、登仁桥等街名则为城南护城河上的桥名。

五代及北宋时期长沙城址范围(图片来源于《长沙古城址考古发现与研究》)

(五) 马城范围

五代北宋长沙城,简称马城。五代时期,长沙是马楚王朝的都城,马氏父子在长沙城内城外大兴土木,长沙城在唐代城址基础上进一步扩大。

结合史料和考古资料,五代时期长沙城池的四至范围为:北至营盘路北侧一线,东至芙蓉中路西侧、建湘路、落星田街、东庆街、马王街、都正街、高正街一线,南至城南路,西至湘江中路东侧,大致为南北长2400米,东西宽1400米的长方形格局。马城在唐城基础,城墙向西移了约100米,向南移至碧湘街北侧。

据史料记载,马氏父子向北启动了大规模的扩城工程,其城垣向北修至了开福寺路一带,但由于马楚政权仅存在53年(898-951),且后期陷入兄弟内讧(史称“五马争槽”)战争,北扩的城墙很可能就是烂尾工程,北扩的城区可能是围而未建,基本处于荒废状态。

据史料推测,马城至少开有8处城门,按照顺时针方向,东有浏阳门、醴陵门,南有端阳门、碧湘门,西有济川门、临湘门,北有清泰门、长乐门。马楚政权历史虽短暂,但为长沙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长沙的城市园林起于马城的宫廷园林,今天马王街、都正街、小瀛洲、碧湘街、明月池、会春园、开福寺等地名皆与马楚有关。北宋时,长沙城维持马城范围,未进行扩张。

历代长沙城址范围(图片来源于《长沙古城址考古发现与研究》)

(六) 宋城范围

南宋及元代长沙城,简称宋城。南宋时期,中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长沙成为经济发达的大都市,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金兵、元兵多次入侵长沙,南宋著名人物李纲、张浚、岳飞、向士壁、文天祥、辛弃疾、李芾等先后镇守长沙。

南宋初期,长沙城就遭到金兵两次攻陷,城毁严重。绍兴二年(1132),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潭州自为敌所破,城壁皆坏。李纲以为汗漫难守,请截三分之一,未及成而纲去……其后诸司言,潭州城围二十二里九步,西临大江,东南两壁并依山势,不可裁损,惟北壁地皆荒闲,欲截去城地七里半。新城围计十四里半有奇。奏可,后亦不克成。”

长沙城的截城计划自李纲提出以来,一直搁置了128年。开庆元年(1259),蒙古军大举进攻南宋,加强长沙城防迫在眉睫。南宋景定元年(1260),向士壁镇守长沙,整修长沙城,最终完成了截城三分之一的工程。

南宋晚期至元时期,长沙城的四至范围基本为:北至湘春路一线,东沿芙蓉中路西侧、建湘路、落星田街、东庆街、马王街、都正街、高正街一线,南至城南路,西至湘江中路东侧,大致为南北长2900米,东西宽1400米的长方形格局。

左:清末民初的大西门 右:清末民初的南门口(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沙万达广场工地发现的古城墙西侧墙基及内部夯土结构(图片来源于网络)

(七) 明(清)城范围

明清长沙城,简称明城(或清城)。明代初年,长沙城经过了一次大规模的修整。清乾隆《长沙府志·城池志》载:“元以前筑以土墁,覆以甓。明初守御指挥邱广,乃垒址以石,寻以上至女墙、巅以甓,城用完固。”经过这次修整,长沙城墙完全成为砖石结构,墙基为大型条石垒砌,石基以上至女墙全部用大青砖砌成,上下完固。

明崇祯十四年(1641)长沙知府堵胤锡《星沙守城议》云:“正月初四日,控马登陴,熟视形势。自正南(王)黄道门循东角稍折而北二里许,为浏阳门,皆倚山为筑,外有层冈叠峰,环城峙伏。以古法观之,守南城莫若守山矣。”

可见,明代为增强居高临下的军事攻防能力,已将城东的制高点龙伏山,即现在的天心阁所在地纳入城内,城墙沿龙伏山山脊线修建。但据清代所编《湖南通志》认为,城墙建至龙伏山是宋代所扩,而考古资料则认为是明代所扩,此文采信考古资料。

明代长沙城内还建有内城,即明王城,也称为藩王府或吉王府,在长沙城内形成城中之城。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率农民军攻克长沙,吉王府被悉数焚毁,仅余藩城堤、藩后街、红牌楼、东牌楼、西牌楼等街巷名称。

左:清末民初的浏阳门 右:清末民初的小西门(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末民初的湘春门(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代长沙城范围与明代相同,但对城池进行了增修与加固,以致“城池崇屹,甲于他郡”。明清长沙城四至范围为:北抵湘春路,东沿建湘路,南至城南西方路、西湖路,西达湘江东路东侧,南北长约2900米,东西最宽处1700余米,最窄处1400米,呈东南部微鼓凸的近似长方形,面积约为4.5平方公里,周长约为8.7公里。

长沙古城城域变化示意图

明清长沙城共设城门9座,俗称“老九门”,依顺时针方向,东有小吴门、浏阳门,南有正南门(又名端阳门,清代改名黄道门,又称南门),西有德润门(清代改称小西门)、临湘门(又称驿步门,清代改称大西门)、朝宗门(清代改称草场门或草潮门)、通货门(清改称通泰门),北有湘春门(又称北门)、新开门。清末民初,加开了福星门、太平门、学宫门、经武门四个城门,长沙城门共为13个,其中,民国时期,新开门被改名为兴汉门。

(八) 新城范围

今天的长沙城,相对于长沙古城而言,简称新城。近现代以来,随着城墙的军事防御功能的退化,城墙被当作城市建设的阻碍,国民政府省议会多次决议要拆除长沙的古城墙。此提议直到1917年才纳入长沙市政建设的议事日程,拆除城墙工程于1923年开始实施,1924年城墙全部拆除,仅余天心阁一段长为251米的古城墙,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吧。城墙拆除后的长沙城进入了向外扩张的后城墙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沙城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范围以五一广场为中心,不断向外围扩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更是日新月异,城区面积急遽增长。截至2023年,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49年的6.7平方公里增加到567平方公里,扩大了约84倍。

今天长沙城范围,北达沩水河,南至昭山,东临浏阳,西接宁乡,已发展成为一个人口超千万的现代化大都市。

天心阁古城墙(图片来源于网络)

(九) 古城遗产

古城遗产,应重点提及的是天心阁

天心阁,被誉为中国十大名楼之一,原名天星阁,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初为观星相的灵台,后在其南侧增建文昌阁,以振其势。清乾隆三十年(1765)前后,因原天心阁废圮,湖南巡抚王检、李因培等将原文昌阁改建为天心阁,两阁合一。此后,天心阁又历经多次重修重建,现天心阁为1983年依原阁旧貌重修。

天心阁不是城门楼,而是位于城墙转角处的一处角楼,具有军事防御、观景休闲、消防瞭望、上观星象、下镇风水、宗教信仰等多重功能。

今天的天心阁不仅仅是唯一幸存的古城墙,更是长沙的城市地标、精神地标与乡愁记忆,对天心阁、天心阁周边环境,以及天心阁至岳麓山视线廊道的保护与管控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值得了解的是,长沙古城的街巷格局

中国城市的街巷布局,北方城市多遵循《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的中轴对称方格网状的营造法式,而南方城市多遵循《管子·乘马篇》“凡立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依山就势的营造法式。

长沙古城街巷格局是典型的“城门不相对,道路不直通”的相对自由式珠网状街巷格局,虽然每个城门都有一条正街相通,但正街与正街之间没有直通的,既古城没有一条贯通东西或南北的街道,由正街延伸出横街,由横街再分化成更小巷道,4.5平方公里古城内,竟有千余条街巷,构成了宛如迷宫的街巷格局,就是长沙老口子也不能保证不迷路。

古城这种街巷格局在抗日战争长沙会战期间,发挥了重要的防御功能,使敌人不能快速占领长沙。

民国初年长沙城街巷图(陈先枢供图)

需引起重视的是,今天的长沙古城区仍保留了部分明清时历史街巷,这些历史街巷承载了千年古城的历史文脉和历史记忆,是长沙之所以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值得今人倍加珍惜地保护传承下去,而不是随意去拆毁它们。

(十) 十次城毁

盛世中国,盛世长沙,不容忘却的是长沙城的悲壮历史。长沙城历史既有璀璨夺目的一面,又有悲壮动人的另一面,千年古城长沙曾经遭受了至少十次城毁。

五代十国时,乾祐三年(950)十二月,武平军节度使马希萼为了与兄弟马希广争夺楚王之位,率兵攻入长沙城,纵兵大掠3日,杀吏民、焚庐舍,宫室皆为灰烬,所积宝货悉被抢劫一空,繁华都城成为废墟,以致于新晋楚王马希萼竟无居所,第一次城毁。

南宋初年,建炎四年(1130)2月,金国大将兀术率领金军从江西分兵入湘,于3月13日破城,史书记载“金人掠潭州六日,屠其城而去”,第二次城毁。

南宋绍兴元年(1131),潭州又遭叛将孔彦舟的焚掠,第三次城毁。

南宋末年,宋德祐元年(1275),元将阿里海牙率军攻破长沙,长沙城十室九空,建筑也破坏殆尽,第四次城毁。

元末明初,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打长沙,与陈友谅旧部和元朝残余势力血战四年,第五次城毁。

明崇祯九年(1636),临武、蓝山矿工起义军攻打长沙,致使城楼尽毁,第六次城毁。

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攻克长沙,将占据大半个长沙城的吉王府悉数焚毁,第七次城毁。

接踵而至的南明将领左良玉再陷长沙,烧杀抢掠更甚于张献忠部,第八次城毁。

康熙十二年(1673)12月,吴三桂叛乱,不久即占据长沙,此后六年,清军与叛军在长沙城下多次激战,长沙城再次毁耗殆尽,第九次城毁。

1938年11月12日,国民政府实行焦土抗战,将长沙城80%以上房屋焚毁,史称“文夕大火”,加之日军发动四次长沙会战,轰炸长沙100多次,长沙城成为一片废墟,使得长沙成为二战当中世界被毁坏最严重的四个城市之一(另三个分别是前苏联斯大林格勒和被原子弹轰炸的日本长崎和广岛),第十次城毁。

十次城毁对城市的破坏惨烈,但反映出了长沙是一座有血性的英雄之城,折射出了一种敢于斗争、不易屈服、浴火重生的城市精神。

三、长沙城行政管辖如何演变?

“长沙”之名真的三千年未变吗?

城市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所在区域的政治、文化、经济与军事中心。知悉长沙城,还需知悉长沙城历史上的行政管辖范围。经过了历朝历代的沧桑演变,长沙城逐步形成为今天的行政管辖范围。

(一) 楚汉时期

春秋战国时,长沙作为楚国的军事重镇,行政管辖范围不详。

秦代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水经注·湘水》云:“秦灭楚,立长沙郡。”唐朝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禹贡》荆州之域,春秋为黔中地,楚之南境。秦并天下,分黔中以南之沙乡为长沙郡,以统湘川。”但《史记·苏秦列传》载:“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陉塞、郇阳……”以及2002年龙山里耶出土的秦简中有“洞庭”与“苍梧”两郡名,均无长沙郡之名。

据史家推论,秦朝末年至楚汉之际,长沙才开始设郡。长沙郡下设湘(今长沙县)、罗(今湘阴)、湘南(今湘潭)、益阳、阴山(今攸县)、零陵、衡山、耒、桂阳等9县。其范围包括了今岳阳、长沙、湘潭、株洲、益阳、衡阳、邵阳、娄底、郴州、永州等部分或全部,以及湖北南部、江西西北和广东的连县、广西的全州等地。长沙郡治所为湘县。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置长沙国,封吴芮为长沙王,立都于临湘县。西汉高祖五年(前202),改湘县为临湘县。《汉书·诸侯王表》记载:“汉兴之初,海内新定,……波汉之阳,亘九嶷,为长沙。”吴氏长沙国行政管辖范围大致包含了今湖南省的绝大部分,以及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省区的一小部分,大致与秦代长沙郡的范围相当。可见,秦与楚汉之际的长沙郡相当于省级行政管辖区。

鉴于长沙城在楚汉时期的重要政治地位与政治影响力,因此长沙城又称为楚汉名城。

汉景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大力削藩,诸侯国的管辖范围大大缩小。公元前155年,汉景帝立庶子刘发为长沙王,建立刘氏长沙国。刘发初封时,封地仅长沙一郡。《史记·五宗世家》记载:“景帝后二年(前142),诸王来朝,有诏更前称寿歌舞。定王但张袖小举手。左右笑其拙,上怪问之,对曰:‘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帝以武陵、零陵、桂阳属焉。”

定王刘发通过跳拙舞的智慧,为长沙国争取到了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三郡的管辖权,加之原来的长沙郡,刘姓长沙国共管辖四郡,包含临湘、罗、连道、益阳、下隽、攸、酃、承阳、湘南、昭陵、荼陵、容陵、安成13县,但较之吴氏长沙国,刘氏长沙国的管辖范围大大缩小了。

东汉长沙郡行政区范围(图片来源: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二)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长沙城反复易主,城头变幻大王旗。

东汉建安五年(200),刘表攻占长沙。

建安十三年(208)八月,曹操占领长沙等郡,同年十二月,刘备占领长沙。

建安十四年(209),析临湘县地始置浏阳县,浏阳县设县已有1800多年历史。

建安二十年(215),孙刘协议以湘江为界,东属孙权,西属刘备。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击败关羽,长沙郡尽归孙权。

甘露二年(257),东吴将长沙郡拆分,东部都尉地仍为长沙郡,郡治临湘县,西部都尉地为衡阳郡,郡治湘西县,湘西县城即在今岳麓区靳江河侧的土城头遗址。

(三) 魏晋时期

西晋至南朝的300年中,地方行政实行州、郡、县三级行政管理制。

太康元年(208),晋灭吴,仍置长沙郡、衡阳郡隶属于荆州,仍分别以临湘县、湘西县为治所。长沙郡下辖临湘、浏阳、巴陵、罗县、吴县、醴陵、建宁、攸县、下隽、蒲圻10县。

西晋后期,北方势力侵扰,永嘉元年(307),从荆州分出长沙郡、建昌、湘东、衡阳、邵陵、营阳、桂阳、零陵8郡,另立湘州,以临湘为治所。此时的湘州相当于省级行政区。

东晋末,撤湘州。

南朝时,湘州的设置与撤废历经了反复。

(四)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地方行政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郡)、县二级制。

隋开皇九年(589)以长沙有昭潭,改湘州为潭州,改临湘县为长沙县,废浏阳、醴陵、湘西等县入长沙县,长沙县名至今1400余年未曾更改。此时的潭州,以长沙县为州治,地域大于南朝时的长沙郡,但小于湘州。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一度改州为郡,潭州又改名为长沙郡。

武德三年(620),长沙纳入唐朝版图,长沙郡改为潭州,以长沙县为州治。潭州辖长沙、衡山、醴陵、湘乡、益阳、新康六县。

玄宗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潭州改为长沙郡。

至德元年(756)又改郡为州,长沙郡复为潭州。

广德二年(764),唐朝设湖南观察使,辖潭州、衡州、邵州、永州、道州五州。

大历四年(769),增辖郴州、连州二州,长沙成为湖南道的治所。“湖南”名称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在历史上首次出现。

五代时期,天成二年(927),马殷建楚国,以长沙城为国都,名“长沙府”

马楚全盛时,下设武安、武平、静江三节度使,包括了今湖南全境和广西大部分及贵州、广东部分地区,长沙属武安节度使管辖。马楚时期,析长沙县东界为龙喜县,存在时间仅13年,县治在今长沙县鹿芝岭。

宋代潭州行政区范围(图片来源: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五) 宋朝时期

宋代,潭州仍沿袭旧制,辖长沙、湘潭、益阳、湘乡、醴陵、浏阳六县,后增攸县(原属衡州)、衡山(原属衡州)、湘阴(原属岳州)、宁乡(新置)四县。

至道三年(997),宋真宗改道为路,原湖南道改为荆湖南路,辖潭、衡、道、永、邵、郴、全七州和武冈军和桂阳监,荆湖南路、潭州治所为长沙县。同年,析益阳县、长沙县、湘乡县部分地置宁乡县,治所为今玉潭街道,属潭州,宁乡县(今宁乡市)至今也是千年古县。

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将长沙县五乡和湘潭二乡划设善化县。善化县名称取自“倡化邑人,彬彬向善”。

南宋李曾伯在《潭州谕俗文》称:“(长沙百姓) 或本无深隙拳手遽交,小有间言挺刃相向……率以一朝之忿,陷在三尺之科。”盖因长沙民风剽悍,民间纠纷,往往诉诸武力,需教化之。

设置善化县后,长沙县与善化县大致以今天的五一路为界,五一路以南归善化县管辖,五一路以北归长沙县管辖,长沙城长期维持一路(省)治一州(府)治两县治的特殊行政管辖格局。

善化县至民国元年(1912)废,存在814年之久,今天的天心区、雨花区、芙蓉区城市道路命名竟然无善化路以纪念之,实为遗憾。

宋代潭州辖长沙、善化、衡山、安化、醴陵、攸县、湘乡、湘潭、益阳、浏阳、湘阴、宁乡十二县。宋代长沙城由于经济繁荣,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书院文化教育兴起,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和长沙府学宫等相继建成,传道授业,成为全国文化教育重地和湖湘文化之都。

(六) 元朝时期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攻占长沙。元代划全国为十个大行政区,在中央设中书省以统管全国政务,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掌邻各地军政大事。中书省为中央政府,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行中书省为省级政府。

现代行政区划的“省”,即来源于元朝中书省设于各地的派出机构“行中书省”,这种跨省的行政与军事管理体制一直延续至清代。元代的行政设置法大概被日本学去了,直到今天,日本的内阁职能部门仍旧称为省,如外交部称为外务省,国防部称为防卫省,环保部称为环境省,等等。

至元十四年(1277)设立湖广行省,辖湖南、湖北、广西、海南、贵州大部、四川一部以及广东雷州半岛。长沙为湖广行省治所。同时改潭州为潭州路,辖十二县。至元十八年(1281),迁湖广行省治所到鄂州,今武汉市武昌。文宗天历二年(1329),改潭州路为天临路。湖广行省在明代和清代后只辖湖北、湖南两省。

(七) 明清时期

明代洪武二年(1369),废天临路,复称潭州府。洪武五年(1372),潭州府更名为长沙府,隶属于湖广布政使司。长沙府辖长沙、善化、湘阴、湘潭、浏阳、醴陵、宁乡、益阳、湘乡、攸、安化十一县及茶陵州。长沙是明朝的藩王封地,先后有四位藩王受封于此。

清世祖顺治四年(1647),高士俊领清军攻克长沙,长沙纳入清朝版图。清承明制,仍设长沙府,辖十二州县。清初,湖南属湖广总督和湖广布政使司,总督和布政使均驻武昌。

康熙三年(1664),设湖广右布政使司于长沙,辖长沙府、衡州府、永州府、宝庆府、岳州府、常德府、辰州府、永顺府和澧州、郴州、靖州、桂阳州,主管今湖南地区的民政和财政。同年,又将驻节沅州(今芷江)的偏沅巡抚移驻长沙。雍正元年(1723),改湖广右布政使司为湖南布政使司。

雍正二年(1724),将偏沅巡抚改为湖南巡抚,湖广行省正式划分为湖北、湖南两省,湖南省成为了一个单独的行政省,至2024年正好300年。长沙府城自此成为湖南省省会。

清代的长沙城,不仅是府署所在,也是巡抚的治所,还是布政、提学、提法三司和巡警、劝业、盐法、长宝四道的治所,以及长沙县和善化县的县治。两湖分闱,湖南正式设省后,湖南的读书人再也不用到武昌去参加乡试考取举人,湖南迎来了一个人才井喷的时期。

清代长沙府行政区范围(图片来源: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八)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4月,裁善化县入长沙县,并入长沙府。

民国二十二年(1933)8月,析长沙县城区及东屯渡等城郊之地,置长沙市,长沙正式设市,全市面积48.5平方千米,成为全国第14个设为行政区划的市,也是第7个设市的省会。长沙县隶属长沙市,县治设长沙市,实现市、县分治。

民国二十三年(1934)4月29日,市境划分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4个区(按东、南、西、北顺序命名)。

民国二十六年(1937),废区置镇,设端履、南阳、黄道、礼贤、天心、太平、黄兴、兴汉8镇,市郊设文艺、金盆、岳麓、会春4乡。

民国二十八年(1939)2月,裁撤长沙市政府,由省会警察局增设行政科与技术室监理市政,原市辖镇(乡)保甲划归长沙县政府管辖。

民国三十一年(1942),恢复长沙市,设城中、城东、城南、城西、城北、文艺、金盆、岳麓、会春9镇。次年,改镇为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撤销城中区,长沙市辖8区。

(九) 建国以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长沙进行了四批次比较大的行政区划调整,对长沙城的建设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次是建国初期的行政区划调整。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为湖南唯一的省辖市,初期沿袭民国的行政区划,辖城东、城南、城西、城北、文艺、金盆、岳麓、会春8区。城区的东、南、西、北4区俗称“内四区”,城郊的4区俗称“外四区”。市区总面积112平方千米,当时长沙市区面积是非常小的,建成区面积约6.7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

1951年5月,从长沙县(属湘潭专区)划入9乡由长沙市郊区管辖,市区面积扩大至177.07平方千米。

1951年,从长沙县分出,设置望城县,但隶属湘潭专区,县政府驻地设在长沙市郊岳麓山北的望城坡,因此得名“望城县”

1959年1月,望城县、长沙市郊区并入长沙县;同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望城县,其行政区域并入长沙县;长沙县从湘潭专区划出,改属长沙市管辖。

第二次是20世纪60、70年代的行政区划调整

1960年3月31日,设立岳麓区,以岳麓公社的行政区域为岳麓区的行政区域。

1962年1月12日,恢复长沙市郊区建置。

1974年1月6日,撤销岳麓区,其行政区域并入西区。

1977年11月25日,恢复望城县建置,将长沙县分为长沙、望城两县,两县仍按1959年合并前的区域。

至1978年底,长沙市辖5区2县,面积3754.4平方千米,市区面积35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72万。

第三次是20世纪80、90年代的行政区划调整。

1983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湘潭地区的浏阳县,益阳地区的宁乡县,岳阳地区的湘阴县划归长沙市管辖;7月1日起,浏阳县、宁乡县改隶长沙市;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湖南恢复岳阳地区,又将湘阴县划归恢复的岳阳地区,湖南或许因此少了一个全国百强县。

至1985年底,长沙市辖5区4县,建成区面积57.18平方千米。

1993年1月16日,撤销浏阳县,设立县级浏阳市。

1996年6月2日,撤销长沙市东区、南区、西区、北区、郊区,设立长沙市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

国务院于1983年批复的湖南省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第四次是21世纪以来的行政区划调整

2008年5月,望城县坪塘、含浦、莲花、雨敞坪四镇划归岳麓区,雷锋镇由望城县委托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同年8月长沙县㮾梨镇韶光社区居委会正式划归芙蓉区东岸乡管辖,至此长沙市城区面积由573平方千米变为975平方千米。

2011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望城县,设立长沙市望城区。

2015年1月14日,长沙县暮云街道、南托街道划入天心区,长沙县跳马镇划入雨花区。

至此,长沙市城区面积增加至2185平方千米。2017年4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宁乡县,设立县级宁乡市。

至2023年,长沙市辖6区1县2市,即: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全市土地面积1.18万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18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67平方千米。

今天的长沙市行政管辖范围,相较于历史时期的长沙郡、湘州、潭州、长沙府,直接管辖范围大大减小了。按市域面积大小排名,长沙在湖南省十四个市州中排名第10位,仅比株洲、张家界、娄底和湘潭四市大。笔者认为,相对于长沙市的经济实力,有点大马拉小车的感觉。

(十) 题外之话

从以上历朝历代的长沙行政区划可见,历史上长沙地名最晚自西周以来就存在,一直沿用了3000多年,各朝各代长沙地名未曾停用,分别以长沙郡、长沙国、长沙县、长沙府、长沙市等名称出现,即使唐宋时设潭州,但潭州以长沙县为治所,民间仍习惯称之为长沙,如唐代杜甫的诗句:“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北宋诗人张祁的诗句:“长沙十万户,游女似京都。”这或许可以回答对长沙之名三千年未变的质疑吧。

“民,乃城之本也。人心往之,城必兴焉。”前人留下一个瑰玮绚丽的长沙城,今人创造一个令人向往的长沙城。长沙城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厚重创新的文化,开放包容的气度,丰富精彩的生活,便捷发达的设施,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向往之城,全体长沙人正在续写长沙城的皇皇史诗

*本文写作主要参考了黄朴华所著《长沙古城址考古发现与研究》、郑佳明主编及黄纲正、周英、周翰陶所著《湘城沧桑之变》、长沙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所编《长沙市志》,以及陈先枢系列文史研究著作,在此一并致谢。

END

*本文由城市记忆CityMemory独家发表。作者 | 陈群元,博士,正高级工程师,长沙社科智库专家。

*编辑 | 明明。

上一篇: 女人要会穿白衬衫,有高级感才不会显普通,性感与平凡差一步
下一篇: 马世之:中原之城与华夏文明的发展演进轨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