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西服外套的4种穿搭公式,时尚又高级,照着穿就对了
147 2024-12-24
目录
1、潮牌中的“傲慢与偏见”
2、潮共现象
3、潮牌等于奢侈品?
4、不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他人。
本文共1689字,阅读需要5分钟!
鄙视链一词最早源于南方都市报2012年4月7日深圳杂志“城市周刊”专题,反映出的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瞧不起他人的现象。鄙视链在2017年被《咬文嚼字》评为十大流行语之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是江湖总少不了腥风血雨,明争暗斗,光怪陆离的潮牌圈尤其如此。
01
潮牌中的“傲慢与偏见”
潮牌的诞生和街头文化分不开,说好听点潮牌卖的是一种文化而不是商品。近年来多元文化交融中出现了日潮、港潮,新生儿“国潮”。不同的潮牌有自己的品牌定义和文化意义,同样是玩潮流,、、、Off-White这些被视为最正统的潮牌“继承者”似乎觉得在鄙视链的顶端,各大流派的年轻人之间也更加注重自己和其他品牌的不同,相互存在着“傲慢与偏见”。
李宁、回力国潮领先者们鄙视买杂牌的。
Nike、两大运动界抗衡大佬的消费者鄙视买李宁、回力的。
Izzue,以简约颜色搭配为主,混合运动服和板仔服的香港潮人鄙视买Nike、的。
,将滑板服、工作服、旧校服设计于经典美式西岸风格,,结合滑板、Hip-hop等元素以滑板为主,Evisu日本人气街头牛仔福神,这类年轻人鄙视那些买Izzue的。
崇尚诞生日本原宿街头的Bape、川久保玲创建的潮牌CDG的消费者们却鄙视买美国街牌的,喜欢美潮穿的瞧不起穿Off-White的,两者又同时被穿的瞧不起。
喜欢暗黑,穿Boris 的瞧不起穿Rick Owens的,两者又同时被穿Carol Poell的瞧不起。
买、Mmj的鄙视一切,穿 的瞧不起所有人,眼中只有安特卫普六君子的爱好者才有资格和自己做朋友。
02
潮共现象
2011年全球潮牌市场规模600亿美金,2017年达到2000多亿美金。2018年3月,上海时装周发布全球首个潮牌大数据研究趋势及用户分析报告,对中国高端年轻时尚用户群体的深入研究,全方位解析中国潮牌消费,潮牌消费增速是非潮牌的3.7倍,增长速度达到62%,潮牌的消费者数量增幅连续两年完胜非潮牌。
从品牌逐年的消费增速上看,Off-white、居于首位。
国内的节奏虽然比国外慢一些,但现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很多国外明星的穿搭单品只要一张照片就可以火边亚洲欧洲或是整个时尚圈,国内杨幂、吴亦凡也是公认的穿搭衣架,前一秒被拍,下一秒穿搭指南就遍布微博、淘宝。“潮人们”也渐渐变成了盲目跟风的“潮共”。
03
潮牌等于奢侈品?
潮流杂志《YOHO》创始人梁超说:“年轻人都希望变得更潮更酷,却不知道怎样去变。”现代年轻人懂潮也好,不懂也罢,他们为了追求个性与差异,奢侈品、潮牌、快时尚集于一身,街拍摄影越来越风靡,把这种装扮当做时尚前端,而他们自己可能还不知道身上这个牌子文化如何,甚至不知道这是出自哪个国家,再加上近年来潮牌和奢侈品频频联名、潮牌被奢侈品收购,潮牌似乎渐渐与奢侈品挂上了钩,连街头出身的潮牌都买不起了。
回归本质来说,潮牌是不算奢侈品的。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里原宿潮牌,指的是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奢侈品的消费是一种高档消费的行为,奢侈品这个词本身并无贬义。而潮牌多指一些原创品牌,有自己的设计,张扬设计师的独特思想品格、风格和生活态度。一个注重价值,一个注重设计理念。
盲目跟风的“潮共”加上越来越“奢”的潮牌导致现在大多数潮牌已远离他当初的理念,变成了有钱人的象征。潮牌只是一种亚文化的延生,而文化需要环境,但现在这种环境似乎已不比当初。
04
不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他人。
鄙视链的逻辑就是用鄙视别人来证明自己的优越,因为被别人鄙视而焦虑烦躁,其实潜意识里是认为自己的品位和才能一成不变。可智力领域的研究成果是:“人类的某项专长并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决定的,而是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获得的。”不管是港潮、国潮还是美潮,他们都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各有各的特点,都值得尊重和欣赏里原宿潮牌,不给他人随意贴标签是我们对其他品牌最基本的尊重。
鄙视像条食物链,是个绕不开的怪圈。在这个怪圈中,每一个人,都在链条的最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