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翻翻奶奶家的土布围裙上有没有这种“神秘图案”,国内学者目前已成功“破译”
92 2025-01-09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科技迅猛发展和市场需求演变,使得金融服务已经被嵌入无数 “场景”中。从围绕零售客户消费和生活场景为中心的零售场景金融模式,到以服务和赋能企业客户为重心的对公场景金融模式构建,近年来,银行业对场景金融的探索不断深入,特色化的金融场景生态圈也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应该如何理解场景金融的内涵?场景金融的发展将会如何赋能银行业务甚至改变行业的服务模式?围绕上述问题,《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了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
《金融时报》记者: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场景金融”的内涵?
曾刚:场景金融的内涵在于通过场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以客户为中心,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数据驱动,构建高频触达、精准服务和综合生态的金融服务模式,最终实现客户价值和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从实践来看,场景金融的发展有如下几个特点和趋势:
一是金融服务与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场景金融的核心在于将金融服务嵌入到客户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场景中,使金融服务成为场景的一部分。二是以场景为手段,金融服务为目的。场景金融的本质是通过场景实现客户引流和获客,将场景中的流量转化为金融服务的客户。通过场景的设计和运营,商业银行能够更高效地服务客户,提升客户价值,实现盈利能力的提升。三是线上化与多元化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场景金融从商超、电影院、汽车4S店等传统的线下场景逐步扩展到小程序、公众号、APP等线上渠道,能够覆盖更多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四是高频场景带动低频金融服务。场景金融通过智慧食堂、智慧医疗等高频生活化场景触达客户,建立与客户的高频互动,从而带动贷款、理财等低频的金融服务需求。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客户黏性,还为银行提供了更多金融服务机会。五是数据驱动与精准服务。场景金融依赖于对客户数据的深度分析,通过客户的交易记录、消费习惯和信用情况等信息构建精准的客户画像,借由此,银行可以及时发现客户潜在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同时,通过科学的客户关系管理,银行可以提升服务满意度,促成更多交易和服务使用。六是“金融+非金融”的综合生态。场景金融不仅局限于金融服务,还通过场景设计和运营,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涵盖生活、医疗、教育、社区等多领域,形成“金融+非金融”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赋能企业和个人,提升客户体验和价值。
《金融时报》记者:当“场景金融”被细化为“对公场景金融”,对银行而言意味着哪些新变化?
曾刚:“对公场景金融”的提出,意味着发生了如下变化:
一是服务对象的拓展:银行逐步将场景金融的重点从C端(零售客户)转向B端(企业客户)和G端(政府及事业单位)。这是因为C端市场趋于饱和,且互联网平台在C端场景中占据优势,而银行在对公业务领域具有更强的资源禀赋和专业能力。
二是服务模式的延伸:对公场景金融强调围绕企业和政府的核心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如企业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智慧政务等,逐步从单一金融服务向综合化、生态化服务延伸。
通过聚焦对公场景,银行可以发挥自身在企业和政府服务领域的优势,逐步从单一金融服务提供者转型为综合服务平台的构建者,推动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为企业和政府的数字化经营赋能。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银行的竞争力,还为其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金融时报》记者:请您谈谈银行发展对公业务场景金融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对公场景金融的发展,将会如何赋能银行业务甚至改变行业的服务模式?
曾刚:银行发展对公业务场景金融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应对市场竞争与经营压力的必然选择。当前,商业银行面临营业收入增长放缓等多重挑战,通过发展对公场景金融,银行能够深度嵌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环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从而提升客户黏性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满足企业客户多样化需求。企业客户的需求已从单一的信贷、支付等金融服务,扩展到涵盖销售、采购、物流、发票管理、薪税等非金融场景的综合服务。对公场景金融通过将金融服务嵌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能够满足企业客户的全方位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三是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与创新。金融科技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其能够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场景化服务。对公场景金融不仅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还能通过数据驱动和智能化服务,提升银行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
四是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相较于互联网平台在C端场景中的优势,银行在对公业务领域具有更强的资源禀赋和专业能力。通过发展对公场景金融,银行可以在企业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智慧政务等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打造自身的“护城河”。
展望未来,对公场景金融将通过数字化、平台化、生态化的发展路径,赋能企业数字化经营,推动产业升级,构建“对公+零售”的全方位服务模式,最终改变银行业的服务模式,推动行业迈向更加智能化、综合化的未来。
《金融时报》记者:场景金融的核心是找到好场景。好场景有哪些特征?银行怎样去找到好场景?
曾刚:好场景的特征可以概括为高频性、刚需性、高关联性、数据价值高、高黏性、可扩展性、线上化和生态化等几个方面。这些特征使得场景能够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效率,同时为银行带来更多的客户流量和商业价值。
银行在寻找“好场景”时,需要遵循以下逻辑:一是以客户为中心,洞察需求。二是聚焦高频刚需场景,优先选择客户日常生活或企业经营中高频发生的场景。三是选择与金融服务高度关联的场景,尤其是优先选择与金融服务天然契合的场景,例如支付、结算、融资等需求较为突出的场景。四是注重数据价值与延展性。好场景能够积累丰富的客户数据,为银行提供精准的客户画像和行为洞察;同时,好场景应具备延展性,能够从单一服务扩展到多元化服务,形成“金融+非金融”的综合生态。五是成本可控,易于落地。应考虑场景的建设成本和风险,优先选择成本较低、风险可控、易于落地的场景,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六是构建生态化合作模式。银行需要与政府、企业、科技公司等多方合作,共同构建场景生态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在实践中,银行需要根据自身禀赋和客户需求,选择适配的场景进行深耕,逐步构建差异化的场景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时报》记者:可否请您举例谈谈银行对公业务能够发力的关键场景?
曾刚:智慧食堂就是一个典型的高频刚需场景,基于人们日常就餐需求,能够通过高频的食堂服务触达企业员工,并延伸至低频的金融服务。
从银行实践来看,银行在智慧食堂项目中,通过人脸识别、AI视觉识别、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等手段,一方面提升了食堂的数字化运营能力,解决企业餐饮管理中的痛点(如排队长、结算难等)。另一方面也很好地实现了金融服务的延伸,在为企业提供支付结算、薪税代发等服务的同时,还可以为员工提供消费贷款、信用卡、理财等个人金融服务。此外,通过智慧食堂这个高频场景,银行还实现了用户数据的积累,为优化风控和精准营销策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金融时报》记者:当下,银行业在对公场景金融实践中,还面临哪些困难?商业银行银行应对如何应对挑战,进一步深化场景金融建设?
曾刚:当下银行业开展对公场景金融实践面临的困难包括:专业化程度不足,经验积累有限;市场渗透率低,客户黏性不高;数字化转型滞后,技术能力不足;客户体验与服务效率有待提升;融资成本与收益竞争力不足;场景生态建设不足,合作模式单一;数据价值未充分释放等多个方面。为应对这些问题,银行需要通过提升专业化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优化客户体验、构建场景生态、释放数据价值等多方面努力,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作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场景金融的建设需要围绕客户需求、技术赋能和生态协同展开。从实践来看,银行深化场景金融建设,需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聚焦高频刚需场景,通过科技赋能、数据驱动和生态协同,构建“金融+非金融”的综合服务体系。同时,银行应优化激励机制,强化风险管理,逐步推进场景金融的体系化、平台化发展。通过这些策略,银行不仅能够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效率,还能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增长。
未来,通过场景金融的深入发展,银行将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客户需求,还将推动自身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构建更加开放、智能和生态化的金融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