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社会巨变下,士族的兴起带来的服饰变化是怎么样的?
导语: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华夏民族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名字。拆分来看,中国素以礼仪闻名谓之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服饰已经注入在了中华民族的血液当中,与五千年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东晋王朝由司马氏在中原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南迁而来,在此期间不断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门阀士族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胡汉文化、南北文化、儒释道三教不断融合,中国精神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影响到服饰变化,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衣冠南渡,魏晋风骨流芳后世,至今为人笑谈。下面将带您领略东晋服饰变化悠久历史。
东晋世家服饰
一、东晋皇权的衰弱与士族的兴起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衣冠在后世中成为了东晋士族、名士的代词。由此可见服饰的地位在东晋王朝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北方士族领袖王导拥立司马睿南渡长江,在建康建立东晋王朝,其维护统治的两大基础就是以王、谢、袁、萧为主的渡江侨姓家族和以朱、张、顾、陆为主的江南本土吴姓家族。司马氏皇族在东南各郡并没有统治基础,没能在江南地区建立起不可置疑的皇权与朝廷威信。
东晋王朝偏安江南的主要统治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对于朝廷内部依靠门阀士族,对于荆州、岭南、夔州、西南羁縻地区的各州郡依靠地方军事领袖和少数民族实力派。由于多个权力中心的建立,加之北方胡族政权多次饮马长江、势压东南。东晋王朝的内部冲突不断加剧,屡次造成了军阀酿祸、世族卿贵朝堂喋血,令司马氏皇族在建康的统治处于不稳的状态。
北方侨姓在王朝初创时期掌握着政权,挤压了南方本土吴姓的生存空间。并且王氏家族、谢氏家族纷纷在秉政期间强化九品中正制,并刻意打压南方家族的品级品评,所谓"上品无寒门"加剧了两大世族集团在官僚体系内的权力斗争,造成了东晋朝廷的统治内核不稳。由于东晋王朝依靠地方镇将和豪富领袖统治江东以外州郡,从而促进了荆州系、梁州系、岭南系三大军事集团的成立。桓玄称帝,坐断东南、卢循起义,蛰伏交州、谯纵反晋,割据成都等种种实例,都反映了东晋王朝对于地方州郡的鞭长莫及以及武人坐大的局面,而这种情况带来的结果便是士族的兴起。
东晋女裙
二、士大夫引领的"神仙"风服饰
尽管东晋王朝偏安于江南一隅,但统治秩序仍不稳定。司马氏皇族、门阀士族、地方军阀实力派三方互相制约并且保持微妙平衡。但随着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向南发展以及得到开发后南方越人、寮人的崛起,建康的皇权不断受到挑战。随之皇室开始愈加依仗属于稳健派的世族大家,门阀勋贵开始掌握朝政。人称"王与马共天下"讲的就是王导一族的一时"人伦之盛",君弱臣强蔚然成风。因此世家大族在掌握绝对话语权的前提下,重服饰、好衣衫也引领着东晋王朝的服饰风尚。
门阀大族在垄断了官僚体系以后,生活得到了大量闲暇时间。并且物质上、精神活动上得到了极大的补充与供给。游乐饮宴、会友伴乐皆是寻常活动,"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正如此写照。而宴会之际,宾朋满座之间正是东晋的"时装发布会"。出身于陈郡谢氏家族的南朝"风流宰相"谢安则是其间服饰风尚的领袖。"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李太白身处盛唐脚着的木屐正是由谢安石登山游览访友而来。自谢安起,名士集会人皆戴角巾(林宗巾),寄情于山水,放浪形骸于外,不知老之将至矣。直至谢安晚年仍"携中外子侄往来游集",隐居游览于东山,是谓"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成一时佳话。
长袍大袖的东晋服饰
清谈浮世,坐看行云流转。东晋名士往往学兼儒道,善黄老,飘飘然神仙气概。门阀世家处于社会上层生活奢腐、悠悠废政,寒门子弟、新贵志士因九品中正制而出路无门,常有"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踟蹰不敢言"之论。因此玄学愈加盛行,道教、佛教同样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东晋文人常服以"披裘鹤氅"为主,孟昶为此风尚的重要倡导者,诗人赞叹其着此衣"此真神仙中人"。衣着崇尚宽袍大袖,鞋袜着屐版履,常饰羽扇纶巾,是当时东晋士族乃至江南知识分子的时尚标配,更是身份与个性的表现。
东晋女官服饰
三、北方士族南渡促进服饰"胡化"
东晋文人服饰崇尚宽袍大袖,白衣玄履,不备车驾之时常褰裳振袖而行。以兵士、农人短衣襟小打扮为不雅之装。短打轻便、窄袖褶裤为之不美。
后世常有"桓宣武与殷、刘谈,不如甚;唤左右,取黄皮裤褶"的记载。策动三次北伐的大司马桓温一时风光无量,尚且因其"黄皮裤褶"传承自汉魏时期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装扮遭到世家文士们的质疑与讥笑。裤褶属于北方游牧民族习于马背上的传统服装,原来为适应马鞍活动的衣裤,对于骑兵作战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实用性不言而喻。桓温位居三公和东晋武人之首也仍要在朝堂之上以外袍掩之。
东晋贵族生活
但到了东晋王朝中后期,裤褶不再是"戒严之服"。虽有"两京胡羯,风埃相望"的痛失中原之痹,随着北府军的建立完善,骑兵作为冷兵器时代最强的兵种,其军服器具也与北方流民一同影响到了江南朝廷的服饰风尚。北方游牧民族的胡服随着战乱以及收编的军卒流民也因同流传到了扬州、荆州、淮西等地。左领搭右领为特征的"左衽"在南朝得到了大范围的接受并且演化出了袴、帽、帻、屐等服饰。
较之被动地接受胡服衣衫的江左大族,出身于荆州大司马陶氏的陶渊明则表现出更具主动的态度与意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一生致力于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颇有"不为五斗米折腰"之志。在长期的田园耕耘中,率先抛弃了宽袍大袖,换之颇有游牧民族特征的葛巾野服,遂之成为后世山园归隐之装束。"短褐穿结,箪瓢屡空"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一直十分清苦,常有在傍晚"盥濯息檐下"在屋檐下洗去泥污,宽袍大袖行动不便,袍长及地如何劳作。陶渊明出身于豪门,能怀民以自解,其务实的态度如今仍在后世流芳。
东晋军事服饰
四、士族田园经济促进服饰"创新"
中原沦丧,大量地主贵族放弃自身田园土地南渡长江。迫于战乱北方广大的佃户与庄农大量破产,纷纷加入流民乞食的队伍。随着东晋王朝在建武元年颁布"弛山泽之禁"的法令,北方门阀士族纷纷兼并占领山河田土,并吸收北方流民为庄户,南朝田园经济开始诞生。
在北方世族以及流亡农民得到相应的土地与稳定的生活资料后,庄园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生活上的富足安逸催生了东晋服饰的发展,庄户与地主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享受资料上,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情趣爱好上,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服饰穿搭和风尚效仿上。
东晋士族悠闲的生活
随着庄园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为地主和自耕农民提供了丰富的生产资料,为东晋士族与平民提供了对于服饰风尚追求品评的物质条件。
衣冠南渡,北方的士族与自耕农随着东晋皇室迁居江南,加速了劳动力与生产技术的流转,对南方的开发更上一层楼。例如丝织技术、养蚕技术的在南方创新流传,促进了江南丝织业的快速发展。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桑树生长环境优越,加之黄河流域的缫丝技术北艺南传,江南指桑养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余衣本百结,闽中徒八蚕。"由此可见江南蚕丝业一时之盛,"褒衣博带"便成为了士大夫阶级的主要推崇的服饰。纺织业的兴盛进一步为宽袍大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凡袖之大,足断为两,一裾之长,可分为二",可见对于布料的大量耗用。
庄园经济
在东晋王朝自给自足的田园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下,东晋司马氏皇族、南迁侨姓、本土吴姓开始了大规模的土地兼并,积压了自耕农、小农的生存空间,为社会的动荡酿成了新危机。咸康二年推行的压制土地兼并的法令,"占山护泽,强盗律论,赃一丈以上,皆弃市"。迟滞了贵族、士族对于平民百姓田土的掠夺。"东南地卑,万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地成川,枝津交渠",江南广大的丘陵地区以及山间丘陵得到了保护,自耕农在江南新垦种的田地也得到了保全,为东晋文人逸士提供你给了稳定的服饰创新空间。江南地区气候温润潮湿,棉布、丝织原料丰富,例如葛布、麻布、木棉等。
东晋衣帽服饰
"江东为葛,宁可比罗纨绮縠"是对于江南特有丝织原料的充分肯定,岭南气候湿润,其特有的布料"蕉葛","解散如丝,以灰练之,可纺绩为绨络,谓之蕉葛。"也以这样的方式登场于汗青史册。陶渊明为代表的隐逸文人在归隐山林后,常常在家播种桑麻,以作布料之用,所谓"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东晋女子服饰
结语:东晋王朝的确并不是大一统王朝,山河破碎之下却孕育了一个个性张扬、精神文化高度融合发展的时代。东晋王朝历史由门阀士族垄断而起,"礼玄双修"的精神文化世界和南方开发是整个王朝的主旋律。士大夫群体的粉墨登场也引领了东晋服饰的发展创新,力图剥去名教之外皮,追求自然精神之内核。服饰的胡人化、通俗化的发展,都为中国服饰的发展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继者隋唐时代开放大气的服饰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世说新语》
2、《晋书》
3、《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