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服饰 铜鼓声声唤春来 桂风壮韵三月三——2022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活动

佚名 124 2022-09-22

“一击风调雨顺,二击国泰民安,三击四海升平!”4月2日上午,伴随着三声铜鼓激昂清越的鸣响,2022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活动在南宁青秀山风景区盛大开启。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族群众,奏响欢庆的锣鼓、跳起热情的“打榔舞”,用滚烫的音符、动人的舞姿、炽热的情感,尽情挥洒心中的喜悦和激情,深情表达爱党爱国的火热情怀,纵情歌唱美好的时代和幸福的生活。

这是一场来自春天的甜蜜约会,这是一场民族风情的集中绽放,这是一次壮美广西的时代表达。“唱山歌咧,这边场来那边和——”好客的广西人民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主题,敞开热情的怀抱,用最美的歌、最醇的酒、最香的茶,召唤五湖四海的宾客共享“壮族三月三”的欢乐。

非遗项目三江侗族琵琶歌展示。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苏华摄

“好日子天天放在歌里过”。在主会场文艺演出舞台上京族服饰,一首首充满着八桂民族风情的歌曲,唱出壮乡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的幸福生活。《三月初三》《流水欢歌》悠然吟唱红土地上朴实的浪漫,全新改编的《赶圩归来阿哩哩》、摇滚风格的《桂中吟》,用激昂的节奏展现出当代广西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值得一提的是,为本届“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专门创作的歌曲《好日子歌里过》,用优美的歌词和旋律再现了“壮乡人民好日子千人唱万人和,天天放在歌里过”的幸福图景,在舞台呈现上极尽巧思,把板鞋舞、打磨秋、天琴、铜鼓等元素汇集在一起,充分展现了广西各民族水乳交融、亲如一家的和谐场景。主会场门口各民族肩并肩手挽手迎接嘉宾的画面,与舞台上的民族融合场景遥相呼应,共谱“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时代华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乐韵声声颂党恩。主会场文艺演出在一曲《领航》万人合唱的歌声中达到了最高潮。在舞台上,四名歌手引吭高歌,带动全场大合唱,而在舞台背景大屏幕上,全区14个设区市各族群众同声合唱同一首歌的画面,通过5G信号同步传递到会场。这一时刻,《领航》的歌声响彻八桂大地,凝聚起各族人民牢记领袖嘱托,感党恩、跟党走,建设壮美广西的磅礴力量。

非遗文化精彩展现。在主会场的“桂风壮韵浓”板块,集中展现了琳琅满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既有独具风情的民间艺术展演,也有匠心独运的民间工艺展示,充分展现了广西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绚丽的民族服饰。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周军摄

在京族独弦琴展位,一对穿着美丽京族传统服饰的双胞胎姐妹吸引了众多观众围观。两姐妹一个叫叶蓝泽、一个叫叶蓝谦,两人10岁开始学习独弦琴,对这种京族特有的艺术非常着迷。独弦琴音色独特,乐声悠扬抒情,她们去过北京、上海演出京族服饰,还出访过韩国、泰国等地交流表演,用“一根弦就能演奏”的乐器展现广西民族文化。

在主会场,壮剧、邕剧、彩调剧的展位连在一起,戏剧演员浓墨重彩的扮相以及丰富多变的唱腔吸引着观众。参加这三个剧种展演的都是广西戏剧院的演员。为了进一步宣传“刘三姐”文化品牌,推动本土戏剧艺术演出传播方式升级,广西戏剧院除了参加“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的现场展演之外,还将在“三月三”期间在多个平台展播4个不同版本的刘三姐剧目。

瑶族油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1年作为我国申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和相关习俗”保护单位之一申请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恭城油茶摊位前,陈师傅正在反复捶打锅里的姜和茶叶,香味四溢的油茶吸引了路过的人,他们纷纷停下脚步“来一碗”。

当天,在非遗展上亮相的还有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壮族织锦技艺、靖西壮族民间剪纸等,通过展板介绍、现场制作、现场表演等方式展示,向游客展示非遗的多彩魅力。

特色美食令人垂涎。在青秀山风景区友谊长廊,“壮族三月三·民族大团结”特色美食展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参展的有北京名菜北京烤鸭、辽宁名菜小鸡炖蘑菇、湖南名菜毛氏红烧肉、江苏名菜盐水鸭、新疆名菜新疆大盘鸡等,造型精美、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欲大开,桂菜系列推出了风味捞柠檬鸭、环江香牛扣等,用壮族五色糯米饭为原料塑造的“民族大团结”几个大字造型独特,烘托了展台主题和氛围。一些美食达人现场品尝美食、拍摄视频,纷纷为美食点赞。

民族体育健康有趣。主会场活动中,板鞋、打磨秋等民族体育活动与文艺表演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民族体育炫”的风采。在体育主题活动区,还开设了轮滑、航模、热气球表演项目,医护人员现场开展了健康文化活动,通过义诊、宣传展板介绍健康知识。

民族体育炫-溜旱冰。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周军摄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上一篇: 【民族团结党旗红】机杼声声伴山歌 “短衣壮”在传承中创造美好生活
下一篇: 2014“多彩中华”服饰展演走进澳大利亚新西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