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举重鞋评测 耐克安踏锐步阿迪达斯 多威×悍苏联名款

147小编 158 2024-12-28

完结篇《2020年不.客观举重鞋评测 耐克安踏锐步阿迪达斯 多威×悍苏联名款 实测》

实际上脚使用之后,实测的感觉跟开箱上脚比较,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目前已经完成了全部的评测,实测结果放在最后,前面还是留下试穿评测,感同身受。本评测里所有点评的鞋子都是我穿过的,不是我猜的!有不同的感觉或者看法咱们可以交流,看看是哪里的问题导致的不同的结果,是你脚瘦我脚肥或者我技术太烂?不同的人穿着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咱们交流。

第一部分《2020年10月 多威×悍苏联名款举重鞋 试穿评测》

2020年10月13日 作者:showtime911

先做个开箱吧,目前实战评测其实还在准备中,本打算实际使用之后再做个全面的评测。不过前几天预告的时候被多威和悍苏两家的官方号翻了牌子,心情还是有些小激动的,因为我确实是喜欢多威的牌子,喜欢悍苏的人。于是跟打了鸡血似的,还没上台子先写了一大堆。既然写了,就按照时间线公布出来吧,让大家感受一下我的感受。

先就基本功能做了一个相对简单的评测,就外观、材质、基本功能、试穿感受简评。写过不少举重鞋评测了,想借着这次多威悍苏联名款举重鞋的面世,尽可能对目前主流举重鞋进行一下横向的比较,同时也尽可能把举重鞋中一些实用的功能做一些解说。

所以本文不单单是对多威悍苏的介绍,更主要的目的是让读者们了解一下举重鞋的相关指标和数据,从一名使用者的角度去认识举重鞋,并进行横向比较。

首先说多威×悍苏不是一款新鞋,Do-Win Lifter即Do-Win×Rogue早在13年前,即2007年已经面世。十几年经久不衰,侧面说明这款商品还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先给美工摄影提点儿意见,实物上脚明显比官方图好看。从图里看,明显没有老板多威漂亮。其实主要原因是没有把鞋子撑起来。也就是和我一样,第一次拍摄就是保存状态下拿出来直接拍摄,这样会觉得别扭,因为实际上,没有人的脚能长成那个样子。这叫啥?这叫下生产线证件照。证件照啊,把你身份证拿出来看看。

实际的上脚效果是这样的:

多威×悍苏联名款举重鞋基本数据:

尺码:鞋子尺寸还是比较宽松的,我平时耐克阿迪等主流运动鞋品牌所穿尺码均为US9.5,多威悍苏也选择US9.5/43码,宽度和长度都略有富余,但并不建议举重鞋选比较紧和贴脚的尺码,因为力量训练脚会涨的。

重量:640-646克;男子US9.5/EUR43.码/单只;

高度:有效高度差,实测20mm,官方标注:19mm;

材质:荔枝皮,纯天然皮革,头层牛皮;

绑带:贯通式双绑带设计;

鞋底:牛拷底加橡胶底。

鞋跟结构:口形、柱形。不知道专业术语是什么,就是鞋跟上中下宽度一致,呈直线型。

脚感:内侧海绵等改善包裹性的填充物较少;

以上是鞋子的基本的自然属性,下面逐一展开并进行比较和评测。

重量:

先看重量,单只640克。这个重量主流举重鞋中名列首位!其实鞋面材质重量应该不大,主要的重量都集中在鞋底上。刚上脚会感觉到明显的重量压脚,但稍微穿一会就习惯了。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压脚”的鞋子的。

鞋面材质:头层牛皮,荔枝皮,质地厚实,手感柔软;

欧版的多威举重鞋采用的是翻毛皮面料,虽然翻毛皮质也相当棒,但由于有细小的绒毛,所以在粉尘环境下,或镁粉使用较多的情况下,翻毛皮是极其难以打理的。一次训练就能从颜色鲜艳变成陈旧黯淡,鞋面上挂的粉末,即便用细毛刷都很难清理。所以,我觉得悍苏版改用荔枝皮面料这个决定还是相当成功的,湿布一擦就可以了,保养用一般的皮革清理和护理液、保革油都可以,我一般会对天然皮革鞋子一年进行1、2次简单的护理,保养并不难。材质比市售的安踏更加柔软细腻,比老版多威的皮质也更好,目前市面上我没见过比多威悍苏皮质更高的举重鞋。说句夸张的话,这皮质是元年AJ荔枝皮的级别。手指轻轻一按会出现非常细小自然的纹理,婴儿的肌肤一般柔软顺滑,很漂亮。整体的制作工艺水平也相当高或者说干净吧,溢胶、线头基本没有,耐克安踏多少还能从做工上挑点刺儿出来,多威悍苏,基本挑不出来毛病。

鞋跟的材质:传统工艺、手工打造的牛拷底,用牛皮挤压粘合而成,保存了真牛皮的部分特性,现在牛拷多数用于真皮皮鞋、拖鞋的中底。

鞋跟的高度:高度是需要的,但适中最好,不建议过高的鞋跟。

鞋跟高度是举重鞋功能上的重要指标之一,绝大多数的举重鞋的高度在18-26mm。我对几双主流举重鞋的高度进行过测量。由于每次测量的位置和准确度不尽相同,略有误差,但大体上的高度顺序是可以参考的。

我的测试方法,自制了一个小工具:

先利用工具测出鞋跟高度,再用针从前脚掌内侧贴鞋底刺穿鞋面并测量。

下图是多威悍苏不同尺码的有效高度差官方数据。

多威举重鞋高度:男子43码即US9.5码,有效高度20mm

按照表中数据,男子43码即US9.5码,有效高度20mm,比较起来,我测得还算是出入不大。

个人的测试结果比官宣数据都要高1-2mm。悍苏官宣19mm,实测有效高度20mm。也就是与耐克Nike Romaleos 系列的高度是一样、与Asics高度接近(Asics官方标注18mm,不过我并未实测过)。

个人认为举重鞋鞋跟高度20mm是比较合适的,过高的鞋跟会导致下蹲时膝关节前移幅度增大,从而导致膝关节压力增大,并且对稳定性有不良影响。据我了解,早年安踏初上市时有部分专业选手是无法适应安踏这2mm的高度增加的,而一直穿着Romaleos 2训练和比赛。

拜多威白红款所赐,我一直对鞋跟高度极其的敏感,也对所有的市售鞋子的鞋跟不满意。问题主要是出现在从多威换成NIKE Romaleos 2的时候,由于NIKE Romaleos 2的高度比多威矮了将近一个厘米,这让我的抓举提铃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由于我腿长,按正常节奏提铃会卡住膝盖,于是就开始了垫高鞋跟之路,中间也反复过几次。而挺举,其实垫高鞋跟之后反而做不好动作,1是预蹲的时候会往前栽,2是分腿支撑时前脚跟太高,导致姿态极其不稳定,会往侧向跑。

后来也换过很多很多鞋子和高度,大体上总结一下吧。鞋跟高,有利于在预备提铃时有比较低的臀位。但是在支撑的时候需要更高的绝对高度,同时会产生较大的膝关节前移。如果是做Full Squat Snatch的话,底部能有比较好的支撑姿态,这是优点,而缺点是较大的膝关节前移则伴随着膝关节压力的增大,所需的支撑高度增加。早年我不在乎,但随着年龄增长,还是要重视这个膝关节压力的。就跟打篮球一样,我从没有伤过膝盖,但日子久了岁数大了,还是能少飞就少飞一点儿吧。所以,跟不是越高越好,深蹲幅度也不是越大越好。

大约是在2017/2018年,我不会在挺举的垫高鞋跟了,因为完全没必要,窄拉的下蹲提铃对活动度柔韧性没多大要求,完全不需要垫高脚跟来弥补不足,而翻站接铃,也不需要大小腿折叠大幅度前移膝关节来做底部支撑,胯收紧了,能高就尽量在高点制动,用不着底部挤压反弹。这也是最近几年我的技术调整方向,不要往生理极限上使劲儿。

如果觉得跟低了,可以找双硬点的鞋垫剪三分之一留下,垫到原鞋垫底下至少能提高2-3个毫米的高度。但如果跟高了没法适应的话,那是没法挽救的。这点其实在挺举分腿支撑的时候体会非常明显,Reebok Legacy Lifter(24mm)和adidas Leistung 16 ll(26mm),过高的鞋跟,导致前支撑腿的稳定性极差,如果是前后平行分腿还好,如果略微带些内八字支撑,则不稳定性明显增加。所以要知道,鞋跟不是越高越好。

目前举重鞋的两大标杆NIKE Romaleos和Anta,NIKE Romaleos高度差20mm,Anta高度差22mm,而多威悍苏的实测高度差为20mm。属于训练鞋里高度比较高,举重鞋里高度比较矮的,两项都能搭上边,这点还是相当不错的。

我印象里NIKE Romaleos 2是有经常在力量举赛场出现的,但安踏等鞋跟高度较高的款式是极少在力量举比赛中见到的。所以20mm(官宣19mm)的高度应该是一个能够适合更多人以及更多项目使用的力量训练鞋。

图片待补充。

鞋跟形状:平整实用比花俏更重要。 两个类型的鞋跟,“口”型和“工”形。口形或柱形,即上中下宽度一致;工形,即上下宽中间窄的沙漏形状。 从NIKE Romaleos谈起,NIKE Romaleos 2的鞋跟是细腰型的,但是鞋面材质是韧性和支撑性比较高的超纤皮,后脚跟也有硬塑料支撑。NIKE Romaleos 2在各方面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并没有出现硬伤。Anta在NIKE Romaleos的基础上,对根部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

Nike Romaleos 2:

Nike Romaleos 2 鞋跟形状,上下宽中间细

Nike Romaleos 2 的鞋跟开始出现的细腰形鞋跟,即鞋跟中部变细,而顶部变宽。我认为上方加宽的硬塑料拖是为了弥补细腰形鞋跟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而安踏在鞋跟方面没有采用细腰式的鞋跟,而是做成口形,即上下宽度一致的鞋跟。

安踏 上下宽度一致的鞋跟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细节调整,去掉不必要的细腰,确保根部的稳定性。

NIKE Romaleos 3基本上也延续了2代的细腰风格,不过NIKE Romaleos 3的鞋面鞋体材质比NIKE Romaleos 2略微柔软一些,支撑性稍微差一点点,不多,也及格。而到了NIKE Romaleos 4,采用了更细腰的鞋跟,我觉得有点做妖做过头了,有这个必要搞这么复杂么?

NIKE Romaleos 4 做妖式设计

这种设计其实对稳定性的损失是比较大的,而且鞋身采用了更软的化纤材质,为了弥补稳定性的缺陷,对脚跟做了层层加固,以确保损失的稳定性能够得到补充,再我看来,完全是脱裤子放屁没事儿找事儿。当然,也可以看作是科技和设计的表演秀。

补充一段视频里忘记说的,其实拿到了NIKE Romaleos 4的第一时间,我就疑惑过这双鞋子是否能上国际赛场。如果按照旧的举重着装要求的话,【鞋底宽度不得超过鞋面任何点5毫米】如果严格按照这个规定的话,NIKE Romaleos 4恐怕是要OUT的,以至于我都怀疑这鞋子是个篮球鞋设计师设计的,鞋底系统太酷炫了,尤其是前外脚掌的防侧翻突起。超过鞋体快至少5毫米了,这样好么,举重时如果脚外翻到需要那么个突起物来挽救的话,这把还能要么?

忽然有想起来NIKE Romaleos 2 的鞋垫是有两副,一个比赛鞋垫,一个训练鞋垫,而4代只有一副鞋垫。可是我偏偏记得这种厚重的鞋垫是训练鞋垫,轻薄的是比赛用鞋垫,可能是我搞错了哈,迷茫中,难道只配训练鞋垫是因为它只能训练用?所以应该是我把鞋垫搞反了吧,反正我是用轻薄硬的鞋垫去比赛的,当初除掉自己的R2的时候,那个又厚又重的鞋垫我出掉了,但是留下了那副不起眼的轻薄的鞋垫。

而个人认为设计缺陷比较的是Reebok Legacy Lifter和adidas Leistung 16 ll。 先看Reebok Legacy Lifter:

Reebok Legacy Lifter 鞋跟结构,脚跟后侧没有稳定加固装置

Reebok Legacy Lifter也是有着工字形的鞋跟,却对脚跟没有稳定性加固,就弄了一小条硬塑料,再配上更加高的高度24mm,比安踏和耐克都要高,这就导致它在很想稳定性方面极差,我只穿它打过一次比赛,然后弃用了。

adidas Leistung 16 ll也差不多,实测26mm有效高度,更高的高度、工字形鞋跟、完全无托的脚跟,脚踵处虽然内层有加了一个硬塑料但总觉得差点儿意思,原因很简单,脚踵处的加固是连接在中底,不是与鞋底一体成型的,篮球鞋里这种设计很常见,但那时为了防止崴脚,对举重鞋来说无法完全解决鞋底稳定性不足的问题。adidas Leistung 16 ll的外底还更加窄,NIKE Romaleos 4虽然也有毛病吧,不过至少脚踵处有加高加固。而adidas Leistung 16 ll不利因素站齐了,却没有任何有效的弥补措施,它的表现更差,鞋身也软,我从未穿它打过比赛。

而多威悍苏,口形柱形形鞋跟,横向稳定性方面满分。其实传统举重鞋都是这样的,这里并不需要什么高科技,而是符合实际需求。除了形状之外,鞋跟采用的传统的牛拷底工艺,即用牛皮压缩粘合而成。它的好处是耐用,而且能够修理,据说还有能随着穿着时间而逐渐产生微妙的形变更适合主人的脚型。这个我短起是不可能体会出来的,但觉得这种材质,比原始版的白红多威要轻一些,而且,看上去很高大上。ASICS也是采用的这种工艺的鞋跟,只是ASICS比较吝啬,仅在鞋跟上用了一小块,并没有把这种材质应用在整个鞋底。

ASICS也是这样鞋跟材质,但由于ASICS没有鞋面绑带固定系统,所以必须减重,采用了更薄的鞋底,和皮鞋式的半根设计,属于是极简风格无缺点无优点的保守设计。但是,我十分不喜欢绑紧鞋带,所以魔术带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绑带结构:双绑带、贯穿式魔术带

1、双绑带与单绑带的功能区别、便利性

2、绑带的高低位置对功能的影响

3、贯穿与非贯穿式比较,魔术带针钩形状,Nike Romaleos 4、Reebok Legacy Lifter短粘不住;与anta和NIKE Romaleos 2比较,硬针和软毛位置对调;

首先说一下魔术带的作用,由于鞋带有韧性会延展,除非是ASICS那种又薄又轻的设计,否则一定是需要魔术带固定的。比如在下蹲和支撑等需要屈踝的动作的时候,绑带能够对脚部起到比较好的固定作用,既不让站立姿态下鞋带太松,也不让屈踝下鞋带太勒脚。

单魔术带的两个代表,adipower 魔术带位于第二鞋带孔,高度刚刚好,既能够在足踝背屈时期到固定作用,又不会影响活动范围。而Powerlift则设置到了过高的位置,第一鞋带孔,固定作用有余,而活动范围受限,所以我一直认为Powerlift是个力量举鞋,而非举重鞋。

下面再看一个单绑带过低的例子,NIKE Romaleos 3。绑带位于第三鞋带孔下方,在脚弓骨头的最高处。

这样的设计会导致它基本上在背屈时对足踝起不到固定作用,在分腿支撑时对前脚掌依然起不到多大的固定作用。勒紧了疼,勒松了不干活。

单绑带的鞋子一定需要更加细窄扁的鞋头,这样才能在挺举分腿支撑时前脚掌不向前滑动顶到脚趾。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会明白为何说ADIDAS adipower比NIKE Romaleos3更出色,Romaleos3的绑带位置大约比adipower低3公分左右,这个高度其实在屈踝的时候是起不到多大的稳定作用的,一定需要绑紧上方的鞋带,而绑带在脚弓正上方,在受到压力的时候脚弓会比较难受,反正我觉得就是放在了一个高不高低不低的位置,有点作用不大,有时候还挺碍事儿。

下面看多威悍苏的魔术带位置:

而多威×悍苏则在这方面也是表现得完美,跟NIKE Romaleos 2和ANTA一样,十分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前侧绑带可以在分腿支撑时固定前脚掌同时又让前脚掌有比较宽松的空间,不需要adipower那种篮球鞋般的包裹性,上侧的绑带则可以在下蹲以及分腿后支撑脚期起到固定作用,避免前脚掌滑动或顶到脚趾尖,上侧的绑带可以固定脚掌,避免后脚屈踝支撑时鞋子与脚跟分离、不跟脚。在鞋底比较厚重鞋底韧性比较好的情况下,上侧的绑带几乎是必须的。同样是双绑带,Reebok Legacy Lifter则有明显的缺陷。

Reebok Legacy Lifter 鞋帮本身就高,绑带的位置也比较高

Reebok Legacy Lifter上侧的绑带位置太高,在做大幅度屈踝的时候会卡脚脖子,下蹲支撑的时候还好,分腿支撑时会卡住后支撑脚的脚腕,而且由于魔术带粘性不够,甚至可能在脚腕的挤压下崩开。

魔术带设计和魔术带长度:

魔术带的内侧粘扣位置,必须贯穿整个魔术带内侧,否则,粘合力可能会不足,例如NIKE Romaleos 4和Reebok Legacy Lifte的魔术带为非贯穿式,内侧大面积的留白,导致魔术带不定不牢固。 反例:NIKE Romaleos 4

绑带内侧留白大,魔术贴非常短

安踏与多威悍苏对比:二者魔术带内侧均无留白。

硬针和软针的位置对调,硬针裸露在外,对功能没有实际影响,但裸露在外的硬针可能会粘到杂物,比如在背包里把针织护膝给勾上。不过由于悍苏的鞋带用的是穿棉编制质地的鞋带,这个硬针倒是不会把鞋带勾抽丝。

上图,魔术带为钩针形,比Reebox Legacy Lifte的直针式魔术带牢固很多。

下面看魔术带的长度,与安踏对比:

建议增加魔术带的长度,尤其是上面魔术带长度略显不足。正常穿着时,上侧魔术带大约固定到脚背上方,略微有点短,目前看对功能并无实际影响,但如果脚弓极其高、脚厚的人来说,可能会由于魔术带长度不够导致固定力粘合力下降。

这点跟老版多威和安踏对比的话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果能加长3-5公分左右或者提高金属固定环的位置会更好一些。老版多威的魔术带非常长,脚瘦脚弓低的人拉紧魔术带之后,魔术带一端的头可能会拖到地上。不过我觉得那倒是没什么影响,长点就长点,在外头悬着就得了,实在不喜欢可以剪掉,但尽量别做不够。我认为这个问题对力量举来说、对深蹲来说是不会产生任何问题的。

两条魔术带的方向,悍苏都是从内侧向外侧拉紧固定,而安踏和NIKE Romaleos2、Romaleos4则是一正一反,不过我不觉得这点设计差别对功能有任何影响。好在悍苏是采用贯通式的魔术带,否则如果像NIKE Romaleos 4 一样的话,屈踝幅度较大或压力较大时崩开的可能性就难说了。

NIKE R4 魔术带短加上内侧留白大,基本上固定不住

下面是一张欧美版Do-win的宣传照:

我觉得,如果我的脚像图中那样拉紧魔术带的话,那我基本上没法做足踝背屈了。或许真的是亚洲人或者我的脚太宽了?

鞋底:牛拷底。牛拷保存了真牛皮的部分特性,现在牛拷多数用于真皮皮鞋、拖鞋的中底。

多威悍苏采用平面的全脚掌鞋底,这样可以减轻脚弓的压力,Asics号称是可以蹲得最低的鞋子,贴地加上脚弓压扁了没人管的类型。平面的摩擦力更大稳定性更好,就算鞋底摩擦系数一样,更大的接触面积意味着更大的摩擦力,更高的稳定性,排名第一不为过。但如果说我就是想要好看的,不考虑功能性,也没关系,看个人追求吧,但目前最好是避开耐克和锐步的坑。

中底:多威悍苏在中底打了一圈金属钉子,看上去很硬核。也许是工艺上的要求,我并不确定,但可以猜测,这个悍苏更结实更耐操!

鞋内侧脚跟脚踵处的宽度相对来说较宽,比所有的鞋子都要宽,鞋底非常平整,你能够感觉到是踩在一块非常平整的木板上。不像NIKE Romaleos 4、Reebok Legacy Lifter等其他举重鞋你能够感觉到脚底板踩实之后脚弓处是有收紧的。个人觉得这个感觉很好,举重鞋需要平整,那么直接就做平整就好了,而且是又平又宽的感觉。不似其他举重鞋,没那么平没那么宽,然后通过其他设计来弥补不够平不够宽的不足。这就是用基础设计跟繁琐复杂设计对打,我觉得丝毫没有逊色,反而比较喜欢,对我来说举重鞋本来就该这样。

但对于一些从其他品牌举重鞋过来的使用者而言,可能一上脚会觉得包裹性没有那么强烈。对于脚掌脚跟包裹性有要求的话,其实用NIKE Romaleos 4那种比较厚的带弧度和碗托的鞋垫或许可以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

脚感:鞋内侧缝合了一层比较薄的里衬,不似其他举重鞋在内侧增加海绵等填充物以改善包裹性,内部空间比较宽敞。但就现代人们习惯了包裹性较强的各种运动鞋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一部分人对包裹性不满意。我个人不是很在意,包裹物少,我可以通过鞋带和绑带来调节,而且能更透气凉快一些,对我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由于鞋身皮质的特性,整体比较柔软,且魔术带的两端都是固定在鞋底附近,这样拉紧魔术带的时候,魔术带是直接把脚压在鞋底上,牵拉魔术带,对鞋体本身并没有固定作用,所以鞋带还是需要绑的。如果魔术带的两端能够固定在鞋体上的话,那么固定作用可能会下降一些,但我就有又可以愉快地不拉紧鞋带了。

开箱和试穿总结(尚未在举重台实测):用传统工艺和基础设计来充分满足举重鞋力量举鞋的实用功能,没有在高科技和复杂设计上兜圈子。高度刚刚好,即满足举重鞋所需,也能够满足部分力量举或者一般深蹲力量训练所需。这里还是要提一句,虽然我穿了很多年安踏,但一向不太赞同力量举的使用安踏,因为跟高,而这款多威悍苏的话,还真是具备双栖的条件,可以称之为举重鞋也可以称之为力量举鞋。制作工艺和材料选择相当出色,而且由于是手工打造,即便经年累月后鞋底有磨损,也是可以修补和更换的。从材质用料和工艺去比较的话,唯一能够和多威悍苏一战的,只有Asics。而Asics价格在1700元-2000元,价格高了接近一倍,所以我认为多威悍苏完胜。

一句话点评:

重量:640-646克;男子US9.5/EUR43.码,单只;

点评:重量超出同类产品8.5%。缺点:重量较大;优点:重量较大;即爱的真会爱,恨的真会恨。但我并不认为力量训练者会对举重鞋力量举鞋的重量有什么超轻量的奢望。

高度:有效高度差,实测20mm;

点评:比较保险而又兼顾的高度;

材质:荔枝皮,质地厚实,手感柔软;

点评:罕见;有种AJ巅峰的感觉;

绑带:贯通式双绑带设计;

点评:两条绑带的高度设置较合理,长度略有不足;

鞋底材质:牛拷底。牛拷保存了真牛皮的部分特性,现在牛拷多数用于真皮皮鞋、拖鞋的中底。

点评:完美的传统工艺,非常诱人。功能上并不突出,但可能会随着时间才能体现出其价值。

鞋跟结构:口形、柱形。不知道专业术语是什么,就是鞋跟上中下高度一致,呈直线型。

点评:用基础设计和传统工艺,与复杂设计和现代工艺打擂台,丝毫不落下风;

脚感:内侧海绵等改善包裹性的填充物较少;在跟腱处、鞋子口一圈有加厚的海绵填充物。

点评:看使用者对包裹性的要求吧,对包裹性要求高的话,会减分;喜欢清爽透气的,会加分。个人感觉,一般使用者里,可能减分的比例和概率会高一些。

说是评测,但实际上还没有上台子,可以说算是个试穿评测吧,也就是尽量做到跟所有人一样,从外观和基本式样上去主观的评价这双鞋子。其实绝大部分内容,与实物到手之前的设想是基本一致的。比较意外的是这皮质真的是太好了,当然也可能是好多年没玩儿篮球鞋了,一上手的时候感觉夯亲切、夯怀念,想当年哥哥我也算是玩儿鞋的人啊。恩,有点扯远了,接下来,我会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穿着多威悍苏上训练场,对它的实用功能进行一次更详细的评测!

第二部分,完结篇。

《多威×悍苏联名款举重鞋 实战评测2020年10月15日 作者:showtime911》

2020年10月14日第一次换多威悍苏训练,训练内容抓举、宽拉、窄拉、前蹲、后蹲、架上挺。中等强度,按常规训练试用了一个下午。

使用感受:对我来说,基本上无缝切换。在家里试穿的时候觉得脚踵部不是那么“充实”,但使用的时候没有任何包裹不严感觉。

鞋带和绑带的包裹性:跟预计的一样,鞋带还是要拉紧的,由于鞋身柔软,填充物少,所以松开鞋带的话,有种瞬间门户大开的感觉。鞋体上左右两片鞋体比较开放,距离大,不会有耐克锐步那种鞋底自带弧度自带包裹的感觉,鞋带全部松开的话那可真就是彻底开放。当然这也跟绑带的终端固定方式有关,传统的双绑带举重鞋的上侧绑带的环绕固定端,即穿过金属环一侧的固定端大多是在鞋带孔附近,这样同样会让鞋底有比较硬和强的支撑力,所以通常只要拉紧绑带就能够把鞋体拉紧。而多威悍苏的固定方式不同,两侧几乎都是固定在鞋底,大体上与鞋体分离,所以单靠绑带来固定脚部多少还是有点感觉不稳当。不过由于鞋体的材质比较柔软,拉紧鞋带感觉很舒服,不会有僵硬和勒的不适感。同时也觉得这种绑带固定在鞋底的固定方式的感觉非常不一样,它把脚给固定在一个板子上的感觉,并且在训练中那种感觉好比穿了个“滑雪板”一样。“稳”的感觉非常明显,在踏步、滑步的瞬间,脚被“拉”向地面的感觉。

牛拷底:可以非常明确跟鞋垫没关系,脚感完全来自于这个牛拷底,原理我说不清楚,只说感觉,它的硬是那种柔和的硬,不是踩在水泥地铁板地上的那种硬,也不是踩在气垫上的那种软,而是硬中带软,打个比方就是你第一次进室内篮球馆踩在木质地板上的感觉。不震脚,但是又很硬。跟耐克安踏阿迪等鞋子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主观感受,可能与我使用耐克安踏等年月比较久,忽然一换鞋子产生的错觉,不管怎么样吧,我觉得很舒服。而且由于这种柔软的皮面的包裹下,整个脚面在骤然承受巨大压力的时候感觉很均匀很舒服,再举个例子,同样的重物,用塑料袋拎在手上,和用带把手的兜子拎在手上的感觉的差别。此外,多威的外地麻麻赖赖的纹路,我觉得防滑效果也更好一些,我因为安踏在举重台打滑心理还是有点阴影的,而且多威的鞋底橡胶感觉比安踏耐克等要软一些、韧一些,耐磨与否不知道。

训练过程中,只调节了一次鞋带和绑带的松紧度就适应了,觉得主要还是鞋身柔软,鞋带也比较粗,具有一定的延展性,稍微带紧一点点包裹住就可以。然后绑带是固定在鞋底,基本上拉紧了就完事儿,没有多大调整调节松紧度的空间。然后,训练过程中除了分腿的时候基本上感觉不到鞋子的存在。

其实在昨天开箱以后我还琢磨来着,由于绑带有点短,是不是DIY一下把绑带固定端从鞋底移动到鞋带孔附近会好一些。但仔细想一想,如果就这个思路下去的话,不是演变成安踏耐克的设计路线了么?而且,这次国内推出联名款对多威和悍苏来说可能是一次商业尝试,但就产品本身而言它并非一个试验性的产品,而是在欧美已经实际销售了若干年的成型产品,能够经久不衰,说明它的基本经得起考验的。

实测结果:这种绑带固定在鞋底的方式还是挺给力的,与以往不同的固定方式,所以我前面讲的就像穿了个滑雪板一样的感觉,固定方式以及牛拷底材质以及较为宽大的鞋底,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才产生了这个效果。

绑带如预测的一样,有点短,不过好在魔术贴没有留白,即便我垫高鞋跟,脚弓明显增高了,魔术带也能固定住,没有丝毫的不稳或固定不住,的确比Reebok Legacy Lifte和NIKE Romaleos 4要强很多。多威悍苏的鞋带是又粗又长的棉质鞋带,系起来以后挺大一坨的,如果把这一坨压倒魔术带下面的话,除了使本来就有点不够的魔术带更加吃紧之外,也觉得压在鞋舌上有点不得劲儿。而散在外面的话,那个金属头甩来甩去的,有点碍事儿。所以我产生了把金属头剪掉的想法,打算下一次训练换成没有金属头的黑红鞋带试一试。

我被圈粉了!虽说我对国货有情节,但还没到上头的程度。真心地讲,非常喜欢,非常非常喜欢。客观的说,如果我喜欢的科技感、国际顶级品牌或者丰富多彩的配色的话,那么多威悍苏联名款未必对我有多大吸引力。如果喜欢的是顶级的材质和少见的传统工艺的话,那么多威悍苏的战斗力还是可以的。

突出特点:功能上,尤其是稳定性和摩擦力上还是比较同类其他产品有突出之处的。此外,我拿到手的这个产品的做工还是相当相当给力的,同类产品其实只有Asics可以一战,比Asics好多少不敢说,不过至少是丝毫没有逊色。Asics的特点是薄、轻和贴地,而我个人对此没什么兴趣,我已经垫高了那么老高的鞋跟,不在乎鞋底薄个半公分;重量的话,我本来就比较喜欢重量大一点的举重鞋。经过第一次实测,我个人觉得结果比开箱试穿时的预期要高出不少。

同级别产品比较:对于这双鞋子,我是抱着从上往下看的角度来比较的。从上,即从更高价格价位的主流款式举重鞋来看,安踏、耐克和Asics主要是这三款来比较和衡量。抛开国家队品牌、抛开民族品牌、价格,去做取舍。

我首先要排除掉NIKE Romaleos4,因为鞋子本身确实有瑕疵,虽然能够克服吧,但也是想了不少办法才勉强应付及格,所以把多威安踏的材质和功能拿出来的话NIKE Romaleos4先排除掉,即使不考虑价格的前提下。

然后是Asics,除非是Asics粉或极简和轻量举重鞋的粉丝,否则在材料做工上,与多威打个平手,而价格优势巨大,所以它也可以被排除掉。

唯一比较难取舍的就是安踏了,还是要强调一下不考虑国家队代言的前提下,两双鞋子风格迥异,功能打个平手。

从使用目的和高度上考虑:

如果是力量举或单纯的深蹲训练,选多威悍苏,毕竟安踏的高度高一些;

如果是举重又喜欢略高的鞋子又不想自己DIY的话,在充分试穿的前提下,选安踏;

如果是举重但不确定高度是否合适,具备DIY能力的话,选多威;

如果是举重又不喜欢太高的鞋子的话,选多威;

如果是举重也琢磨力量举的话,选多威;

如果是力量举也琢磨举重的话,选多威;

继续如果

...............................................................;
如果从使用寿命上考虑的话,按照同等材质和做工的Asics的寿命来看的话,选多威!我的红色安踏穿到第三年的时候,鞋底开始打滑,脚跟填充物被磨破,其实主要是打滑,安踏鞋底的零点几毫米的碎花稳磨平后在木地板会打滑,其实耐克也一样,这方面多威鞋底的花纹是颗粒状,半个米粒大小,这个还是比较硬核的,就算咱俩消耗速度一样,我比你深比你粗。

除此以外,爱选啥选啥呗,就算不“除此以外”,首先考虑你个人喜好呗,这个还要强调么?

我个人是选多威,到不是因为考虑留给我儿子用,能当然最好哈。主要就是多威的那个“稳”,实在是太踏马的稳了,稳如泰山、稳如死狗的那种“稳”。至于说外观嘛,我觉得上脚比图片效果要好很多。

上一篇: 安踏“吨位级”举重鞋!吕小军举重81公斤级夺金 深扒举重队利器
下一篇: 樊振东长沙训练图集!东哥穿搭真得好低调,期待他乒超联赛表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