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的女人别痴迷长发,这位大姐蘑菇头配高级感穿搭,美呆了
50 2024-12-27
◇满族服饰俚俗
大东北满族的服饰俚俗,集这个古老民族几千年之大成,又谱写着近千年来其服饰俚俗之新篇,它既是本民族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传统服饰俚俗起源于生活,扎根于民间,承载着人们传承久远的生活习俗。
满族的服装,具有浓厚的北方骑射民族的特色。早年,满族男女老少日常的主要服装是旗袍。旗袍在清朝曾作为“国 服”在全国推广。这种袍服有棉有单,适合北方骑射民族的生产生活。
清初时,满族人的衣着服饰是十分的原始简陋。《柳边纪略》记载,顺治年间流配关东的陈敬尹说,他在顺治十二年(1655)被流配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时,这里还没有汉族人。那时,满洲人的衣着十分简陋,主要是以兽皮或缉麻为衣从不知晓还有布帛。到了康熙中期,满族人的衣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居宁古塔者,衣食粗足,则皆服绸缎。天寒披重羊裘,或猞猁狲、狼皮打呼(皮长外套)。惟贫者乃服布,而敬尹则至今犹布狍,或着一半羊皮缎套耳。”
衣服原始的功能是遮身蔽体、抵御风寒,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进步,服饰除了这些原始的属性,还成为一个民族的最外在的文化表征。满族的袍服传承久远,在其样式纹式及外观造型上,都凸显了满族马上骑射民族的特点和风格。
旗 袍
在世界民族服饰文化之林中,中国服饰文化的代表“旗袍”,已远远超出满族旗袍的范畴,成为蕴含着深邃的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内涵、满汉等多民族和谐团结的象征。今日之旗袍已非全是清代满族的旗人袍服,而是在身长、衣袖、开襟、开衩、衣领、款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改进。故而,今日的旗袍更具有时代特征。满族是中国东北古老的民族,在早年的原始渔猎生活中,遮身蔽体、防风御寒是第一需要,故而传承下来许多男女共有的服装款式,旗袍便是其中之一。因清代满族人皆隶属满洲八旗之中,故有“旗人”或“在旗”之称。旗人穿的袍服便称为“旗袍”。满族的男女老少皆穿旗袍,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审美取向的改变,男女旗袍的式样渐渐拉开距离,而且渐行渐远。最后,满族男女的旗袍各自标新立异、各展风采。
早年,满族女人所穿的皮质、棉质的旗袍,称之“长袍”,单的、夹的则称之“长衫”。这由绸缎、细布、土布制作的长衫,便是今日旗袍的前身。从今天的旗袍人们仍不难看出,早年满族旗袍的用途及审美取向,从中似乎亦可清楚地触摸到,满族这个东北古老民族的整体思想和民族意识。满族的女旗袍,一直在随着时代前进而变化着。早在千年以前,满族先民女真人便已穿连体的“衣皆连裳”的服装。《金史》载:年轻妇女上衣着团衫、直领、左衽,用黑紫或黑色。团衫前拂地,后裙则拖地尺余。《大金国志》载:女人衣曰大袄子,不领,如男子道服。裳团锦裙,裙去左右各阙二尺许,以铁皮为圈,裹以绣帛。上以单裙袭之。由此可知,辽金时女真女人所穿的或“前拂地,后裙则拖地尺余。”直领、左衽的“团衫”;或“如男子道服”、不领的“大袄子”,都是旗袍的早期的雏形。满族早年的旗袍样式结构很简捷,是圆领、捻襟、窄袖、四面开衩、镶扣襟,是十分适应满族北方、骑射等地域、民族特点的服装。
清初时期满族的女旗袍,有着从东北白山黑水之域带来的简约实用·的特点,有两腋收紧,两侧开衩,下摆宽大,领袖镶边及颜色素雅之风,即使是讲究些的年轻女子,也不过是在领口、袖口、下摆等处,镶边绲绣上下些功夫。清中期以后,满族人在物质、精神生活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又受中原汉族的深刻影响,女式旗袍发生了重大变化。袍身和袍袖渐宽,出现了狭窄立领,身长多垂至脚踝之上,袖长却变短了。
清末之时,满族女旗袍又发生了许多变化。首先,旗袍渐渐适应了女人自身形体的造型,在身长、领口、袖口、门襟、下摆等部位都有了明显变化,从而出现了满族旗袍的流行款式。《旗人风俗概览》中记载得很详细:
其制,身长掩足,只露高底,颜色以少长为则。胯有开衩,双挽广袖,白质绣花,清语亦名挖杭,但不做马蹄式。衣周边缘花也,下端则否。衣质用红缎,单夹皮棉皆有之。当暑则服络。其颜色少妇新妇尚朱紫,中妇尚青莲既藕荷色,此色最普遍。老年人则惟宝蓝一种矣。此种礼服用蓝卷领,梳两把头,冬月皮帽皆可。不戴钳子,内服衬衣,长与氅衣等,颜色随意,但领浅色。周色满缘花边,不挽袖,不开衩,与普通袄形无异。
随着时代的发展,满族女式旗袍的样式也在不断地变化,总体地看,是由直筒式宽腰身向紧身合体的曲线型发展变化,不断地与时俱进,朝着时装化发展,成为颇具民族特色的服装款式。
女式旗袍中有个最鲜明的民族特点,即是“十八镶”的绣嵌款式,用通俗一点儿的话说,就是镶嵌十八道花边。这种镶绣及用色的手工艺方法,就是要做到旗袍边缘的多层次镶嵌色彩,与旗袍材料的底色形成跳跃、鲜明的对比以形成反差。从而使旗袍的外轮廓因此而被强化突出,也成就了这种满族服饰的典型特色。
满族女人传统的氅衣、朝裙、云肩、马褂、肚兜、衬衣等服饰上,多有特色鲜明的镶绣工艺。这也便成了满族服饰的主体风格,许多男人的朝服、长袍、马甲、礼服、行服、常服上,也都具有这样的装饰色彩。
清代,满族妇女的旗袍是上下一体,线条流畅,又特别重视图案及色彩的装饰美,这种服装的审美理念与中国几千年来的服饰唯美取向是一致的。而旗袍上的色彩及图案,则是承袭了满族历代传统的审美思想,又借鉴了汉民族传统的服饰理念。故此,旗袍唯美又庄重,虽衣锦华丽却又展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仪观念,又蕴含着深邃的中华文化内涵。充分表达了孔夫子之所言:“人不可以不饰,不饰不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逐渐改进的旗袍,融汇了满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所以越来越受满汉等各族妇女的喜爱。
现代意义上的旗袍,是民国年间中国妇女的习尚之装。虽然,它是由满族旗袍演变而来的,但已充满了时髦的气息。当时,上海是最早接受西方文化的,故而也是中西方文化碰撞最为激烈的地方,许许多多新的思潮、理念在大上海形成。
当年,寻求妇女解放的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妇女们的服饰打扮。于是,全新的能够体现女人高胸、细腰、宽臀、挺拔曲线美的旗袍,在巧手的裁缝手中诞生了。
现代旗袍虽然由满族旗袍演变而来,但它们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首先,满族旗袍的特点是,平直宽大,含蓄而不显露形体;而现代旗袍则是收腰、贴身,尽情展现着女性的体态和曲线。再者,满族人穿旗袍是内着长裤(北方民族服饰特色),开衩处只可见绣花裤脚;而穿现代旗袍者则是穿内裤,开衩处露大腿。三是满族旗袍材料厚重且重视刺绣镶嵌;而新旗袍则是面料轻薄质地良好,很少有绣工镶嵌。
中国的旗袍体现了女人的庄重大方和曲线美,在西方国家人眼里,旗袍具有中国女性传统服饰文化的象征意义。1929 年国民政府把旗袍定为了国家礼服之一,从此它登上了国礼的大雅之堂。
女马褂、氅衣
少数民族的服饰各式各样、多姿多彩,它们都承载着本民族久远的生产生活的历史,它们又都在吟唱着本民族民风俚俗的颂歌。满族传统的服饰即是如·此。满族的服饰承载的是东北白山黑水间的北方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吟唱的是这个弓马骑射民族久远的民风俚俗。
早年间,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满族人,生产生活都是很落后的,当中原的汉族人早已进入农耕文明了,满族人还是在过着渔猎为主农耕为辅的渔猎生涯。由于这种打猎捕鱼、食肉衣皮的生活不稳定,所以女人们有时也要参与渔猎或农耕生产。因此,满族也就出现许多男女共通的衣裤、靴鞋等传统服饰。
满族男女共通的服饰很多,像袍服、马褂、马甲(坎肩)、衬衣、斗篷、裤子、套裤、肚兜、靴鞋、帽子、手套、套袖等等,只是有的式样及装饰不同而已。从这些共通的服饰,可以看出满族服饰的民风俚俗特色,以及其传统民族文化的展现。
满族服饰中男女共通的款式很多,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袍服,也就是所说的“旗袍”。但今人所常说的旗袍,似乎已是专指女人所穿的袍服了。关于男女袍服前文已述,在此便不再赘述。女式马褂与男式大致相同,亦是身长及脐、左右或四面开衩;衣袖有长短两式,长至腕,短则及肘;袖长则窄,袖短则宽些。
满族女马褂春夏有单、夹之式,秋冬则有皮、棉之款。春夏罩在旗袍外面,显得婀娜多姿;亦可穿在衬衣之外显得清凉秀丽。秋冬寒冷,袍服外套穿一件天蓝、月白或淡褐色的皮棉马褂,既保暖御寒又雍容端庄,演绎着北方民族传统的民族特色。
到了民国年间,由于没有了朝廷的束缚,人们纷纷追求时尚,此时出现了几种新样式马褂。马褂有的短至脐部之上;有的将袖筒的面料改变颜色,做成马甲式;有的则是将马褂的袖做短三四寸,这样一来袍袖便可显露出来。
女人们将袍袖挽在马褂袖上面,两袖形成了色彩差异很是美观,人们称之“大小袖”。马甲满族称之“卧龙袋”“ 紧身”,又俗称其“坎肩”。因其无袖穿着方便所以满族的男女老少皆喜欢穿。常见的式样有大襟、对襟、一字襟、人字襟、琵琶襟等几种,男式女式一样,只是女式的马甲在领口及底摆处装饰多些。好美的女人们将领口做成有领、无领、圆领、立领、鸡心领等多种,又将领口、底摆、襟边等处进行绣花、镶边、缀皮等镶绲装饰,故此,女马甲比男式马甲更显端庄秀美。
满族女人平时穿着的马甲,在镶绲装饰上则简单得多。由于满族人是男女共同渔猎耕作,共同承担着生活的负担,故此,与汉族男耕女织的习俗大有差异,使得许多衣饰有共通性。像马甲、马褂等衣服镶绣不多,只是在颜色上与男人们的服装有明显的区别,男人们多是黑、蓝、石青等颜色,而女人们则多是粉、红、黄、月白、银灰等明亮、艳丽颜色,演绎着北方民族朴素的美。衬衣,也是满族一种颇具民族特色的服装。此衬衣其实是一种穿在袍服里的衬袍。满族的男女袍服,早年间为骑射方便其开衩都较高。
清定鼎北京之后,此高开衩旗袍之俗也随之来到了中原,为了遮挡露出的大腿,于是人们在外袍里面又穿了一件不开裾的内袍,这即是衬衣。衬衣是一种捻襟、长身、无衩、圆领、·右衽、长袖至腕、平袖的内袍服。因此衬衣穿在袍服之内,故为束身窄袖,镶绣之工亦少,有单、夹、皮、棉四类。男人的衬衣很简捷,而女人的衬衣则很秀丽。满族进入北京之后,受汉文化的影响日益加深,女式衬衣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渐变化着。
女式衬衣除了镶绲工艺之处精进了,还出现了舒袖,后又出现了挽袖,叫法也有了“长衣”“衬衫”等名。到了清中后期,由于衬衣内袍越制越精美,人们渐之开始外穿单用,成为一款深受女人们喜爱的女式新旗服氅衣。此衣因有挽袖,上绲绣镶边着色彩丰富的图案,故人们俗称其“大挽袖”。
大挽袖氅衣为左右开衩、圆领、右衽、直身、肥袖的满族女外衣。这种氅衣穿在袍服外面,左右开衩很高已近腋下很美观飘逸。其一显著的特色是,多用色彩艳丽或反差较大的绲绣镶边做法,精工绣制出宽大的如意云头,或狗牙绦子、五蝠捧寿等绣镶绲作。氅衣很重视袖口的制作,故袖口是亮点。
氅衣袖口呈短肥而多层次,在短袖口上再接一颜色具有反差的袖口。然后,在此袖口上进行精工绣制装饰,穿着时将袖口挽起,使精美的绣品露在外面,可谓异彩纷呈美不胜收。清时,春、夏、秋三季,女人们随季节天气变化而更换氅衣,各自展现着色彩、纹饰、绣工不同的“大挽袖”,及左右开衩处的镶盘刺绣手艺。
满族女人们于成规中追求秀美,于端庄中蕴含活泼,尽情地展现自己的心灵手巧。满族女人的氅衣如仙鹤般美妙灵动,给人以美的享受,故人们又赞许其为“鹤氅”。名著《红楼梦》的字里行间,记载了许多清代旧事,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样样洋线番耙丝的鹤氅”,林黛玉罩一件“大红羽皱里狐狸皮的鹤氅”。满族女式鹤氅在《红楼梦》中多有描绘,说明其在清时已甚是流行。
套裤、兜肚
满族是中国东北的渔猎民族,为了抵御严寒和适应渔猎生涯,裤子是非常重要的。满族人的裤子又叫“抿裆裤”,裤为高腰、高合裆,裤腿长且肥阔。穿着时要将肥大的裤腰抿掖起来,然后系上腰巾。有的在裤脚处也有开口,缝有带子,在冬季或进入山林时绑系上以免进入寒风。
女式的裤子比男式的色彩鲜艳,多用紫红、月白、天蓝、黑等颜色,又在裤脚边缘镶绲绣花,一般的镶边二三道,多的则有五六道甚是美观。女子扎系的裤带也很讲究,是用细布、细缎或土布等料,也是色彩鲜明很有装饰效果。
套裤,满语为“窝集阿布力”,是一种专为上山进森林所用的皮裤,也是男女都可穿用的。皮套裤在千年以前的辽金时期女真人便已穿着了,称之“吊敦”。此种套裤只有两条裤腿、无裆,裤腰处有绳带连接,裤脚处也有绳带。套裤穿好后,要把裤腰处的绳带系上,然后再把裤脚的绳带绑好,以免从裤脚下面进风雪。此皮套裤虽然简陋只有两条裤腿,但对整天钻山林进行打猎、采集的满族人来说非常适用,既遮风御寒可随地休息,又不怕刮碰及毒蛇的袭击。
早年间,钻山林打猎的满族人,冬天除了穿皮套裤还会在屁股后面垂挂一个屁股帘儿。这个屁股帘儿,是上为直边下为半弧形的兽皮,多用狍皮、狼皮、盘羊皮来做。其上端有皮绳可以绑系在腰上,这样屁股帘就垂挂在屁股后了。
屁股帘不但可以遮挡从身后吹来的凛冽寒风,人还可以随时坐在冰雪地上,既隔凉又隔潮,对数九寒天顶风冒雪钻山林的满族人来说非常适用。故此,满族早年有句民谚:“羊皮帽子头上戴,皮套裤子分两瓣,屁股帘子把屁股盖。”
男式的皮套裤很简单,只是上大下窄的两个皮裤腿,上下有绳带绑系实用即可,不追求什么美观好看。女式的套裤则式样、材料、制作各方面都很精致了。女人们穿着进山的套裤,有皮、棉、单、夹各种,材料也是有皮和厚土布两种。制作的样式有上宽下窄、呈三角形的;有上下垂直呈直筒状的;还有一种裤脚很窄,有开衩,穿后系上带绑牢固。清末时,女人们追求美的本能更加显示出来,流行了细布、棉布制作的宽松式裤脚的套裤,裤管下还绣有几道纹饰图案,上山采集或下地干农活既实用又美观。
早年间,满族人无论男女老少,贴身都穿一件“兜兜”。兜兜又称“肚兜”,是一件单片结构的内衣,是专为遮挡肚脐、前胸、小腹而用的。由于满族世居的白山黑水之域,早春、晚秋尤其是冬季气候严寒,人的肚脐、前胸、小腹都是易受寒着凉之处,为了防止气管、肺、胃脾、肚子受寒得病,满族先民很早便想出了胸前带兜兜的好办法。今日看来带兜兜也是很科学的,是人们养生保健的好措施。
清代以来满族的兜兜变化不大,传统上男人们穿的是下摆为尖形的,女人们穿的是下摆为圆形的。兜兜又叫“兜兜片”,顾名思义便知只是个单片。兜兜基本上是个正方形立了起来,上直角裁成了个半圆形的领口,缝有一个带子连接,可以方便地从头上套下。左右两角缝有带子,可以从后面系上。
早年,满族人佩戴的兜兜颜色还是有点儿讲究的。满族人均在满洲八旗之内,一般是身在什么旗便用什么颜色布来做兜兜,身在黄、白、蓝、红四旗的,便用这四种颜色来做,而身在 镶 黄 、镶 白 、镶红 、镶 蓝 四 旗 的 ,则是在这四种颜色做的兜兜外围,再 按 旗 制 黄 、白 、蓝三色镶上红边,红色的镶上白边,然后再绣花绲边装饰。
满族的兜兜虽然只是一个单片,但女人们对兜兜上面的装饰绣品都很重视。尤其是年轻的格格(小姐)、乌伦(媳妇),更是将彩布制作的贴身兜兜精工刺绣、镶嵌绲边,个个都是精美的工艺品。男人们对兜兜更看重的则是其功能,故虽有绣工也是很简单,只是镶个绲边或绣点儿吉祥图案。农家或山野乡村的男人更是简单,只是兜带个黑面白里的布片,没有什么绲绣镶边之装饰。
如今,人们穿戴都很保暖,只有山区农村的满族老太太还有穿兜兜的习惯。而满族人家的婴儿还多有穿戴兜兜的,是人们害怕孩子肚子着凉得病。婴儿的兜兜多是红布缝制,人们认为吉祥且有辟邪之功。兜兜上多绣有“长命百岁”“ 吉祥富贵”等祈祝吉祥之词,或绣有蝙蝠(福)、仙桃(寿)、牡丹(富贵)、羊(吉祥)等图案,以求孩子有福有寿、终生吉祥富贵。
清代,满族人有披斗篷的习俗。这也是满族先民常年渔猎于山林旷野、江河湖畔有关,简简单单的一个斗篷既可遮风挡寒,躺下休息时又可连铺带盖,是既方便又适用。
斗篷又叫“篷篷衣”,有夹、棉、皮多种。因斗篷在脖口处系带,下成圆形罩住全身,故又有“一口钟”之雅称。关东百姓的斗篷较简单,外多以黑色、深蓝色布为面,夹者再覆一层布里子;棉者内絮棉花;皮者则是里面挂上兔皮、羊皮或狐狸、灰鼠皮。高官贵胄们的斗篷则是很讲究了,外是细布或绸缎为面,里则是挂有狐、貂、水獭、猞猁孙等名贵裘皮。早年,这也是一个身份的象征。
满族女人们的斗篷,多称篷篷衣。多为细布及艳丽的绸缎缝制,上面领口和下摆皆进行精工镶绣。当年月白色、猩猩红、石青、水蓝等色绸缎,配以镶工绲绣花纹图案的篷篷衣很是流行。
清及民国年间,满族的女装受汉文化的影响,及细布、倭绒、丝绸、锦缎等材料的广泛应用,是越制越精,也越来越与汉族服饰相融合。故而,后来形成了许多满汉共同欣赏、共同喜好的中国传统服装。旗袍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