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生活:坚持不消费主义,解锁优衣库红格子无袖衬衣新搭配
75 2024-12-25
点击头像关注六层楼医生,学习更多女性健康知识和两性交往知识哦~
图片设计: 番薯丫 | 责任编辑: 柴君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敬请联系:business_6team@163.com
导言
「当我看到我的相亲对象后,我感觉我的世界崩塌了……」
「明明之前我妈跟我说的是『高大英俊』『事业有成』『和我同龄』,怎么到了现场却是矮胖矮胖、满脸肥肉、年过三十的男人?」
「吃着饭呢,他竟然还开始跟我说起开公司的经历了?!如果不是他公司临时有事先走,我都不知道多久才能结束……」
「更气人的是啥你知道吗?他回去后竟然跟他家人说觉得我太老了?我一个还没跨入三十门槛的人,竟然被一年过三十的男人嫌老?」
电话那头的人越说情绪越激动,声音也渐渐提高了八个度。这是我的朋友小娅(绝对不是「无中生友」)今年的第6次相亲,毫无例外,每一次相亲结束我一定会接到她的电话。所有的吐槽加在一起,就是一部单身女青年相亲血泪史。
上学的时候,父母怕孩子早恋,然而等到孩子大学一毕业,有的父母就马上着急为什么孩子还没成家,于是,他们的日常活动,就从「发现孩子早恋的蛛丝马迹」变为「探索捕捉让孩子脱单的可能性」。
被爸妈逼迫着相亲,大概是不少单身青年的噩梦之一。有人会抱着「试一试,说不定就遇到了对的人」的心态淡然前往,但结果往往是又多了一个可以和朋友吐槽的人。
为啥?还不是因为对相亲对象不满意,有的甚至太奇葩……
一、对相亲对象不满意?可能怪你爸妈
在豆瓣上,数万人聚集在名为「相亲后的吐槽」小组,分享自己的奇葩相亲体验。
▲图片来源:网易数读
据统计,在小组里发帖吐槽的女性用户远远多于男性,吐槽相亲对象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大至工作、性格、容貌、年龄,小至生活琐碎,如果相亲对象是父母介绍来的,那可就更崩溃了。
是女性要求太多、太高,还是父母在给孩子介绍对象时真的不「走心」?2018年,一项发表在《英国心理学杂志》的研究显示,你对相亲对象不满意,父母可能真的脱不了干系。
为了进行这项研究,研究人员在云南昆明翠湖公园的「相亲角」找到了589名父母和单身青年,又找来了230名大学生,分别组成了「父母组」和「子女组」,向他们展示了一组设计出来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的外貌、收入都有很大的区别,被调查者需要从中挑选更中意的「对象」。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在面对颜值、收入各不相同的相亲对象时,父母和孩子的选择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结果很有意思。单身男性和父母们都明显倾向于选择颜值较高的女性,不管她们收入如何;单身女性既看重颜值,也看重收入,父母们却避开了那些「既有颜又有钱」的男性。
是不是很惊讶?这一结果也出乎研究人员意料,他们原本以为,不论是谁,都会选择高颜值、高收入的对象。
对于这一结果,研究人员Bovet给出了两个可能的解释:
第一,在父母心里,颜值其实没那么重要,不管对方长啥样,能看就行。但这显然无法解释在为儿子和女儿选伴侣时,父母截然不同的态度。
第二,女性的父母不选「有钱有颜」的女婿,是想降低女儿离婚的风险。因为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离异女性比离异男性面对的困境更大。同样是有离异经历的人,女性会比男性更难再找到合适的对象,如果再婚,女性也可能会承担再次孕育后代的风险。
父母和子女的选择,有时候真的大不一样啊……当然,这还需要继续验证
。Bovet也表示,这只是一个实验,需要在不同设定下再多次研究。
二、「怎么会有人对相亲那么积极?」
不管年轻人有没有经历过相亲,有没有遇到想吐槽的相亲对象,多数人在听到「相亲」二字的第一反应就是寒毛直竖、连连摆手,嘴里充满着「我不」「放过我」「好可怕」之词,他们不仅自己对相亲避之不及,甚至对那些愿意且主动相亲的人表示不理解:
「怎么会有人对相亲那么积极?」
在前段时间的一档热播节目中,柳岩对相亲的态度就让不少人觉得不解。
外貌佳、事业稳定的她一天被安排了两次相亲,她没有拒绝,反而期待又紧张。从选衣服、化妆打扮等出门前一系列的精心准备,到相亲结束后对自己表现的反思和对对方的评价,都能看出她对每次相亲的重视。
▲图片来源:《让生活好看》截图
这样郑重的态度,让她在网上遭到群嘲——有人说她「一把年纪还在相亲」,有人说她「饥不择食」「太恨嫁」,也有人说她「竟然沦落到要相亲的地步」。
如果人们的婚恋方式存在鄙视链,那堆积着无数负面想法的相亲,无疑在鄙视链的底端。
「一把年纪」「沦落」……从这些负面观点的表述来看,人们似乎默认了会参加相亲的,都是条件较差的人,而接受相亲,就意味着承认自己确实条件不好,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脱单。
在很多人的固有认知里,相亲就像是一场目的性极强的聚会,不是「脱单」就是「成家」,相亲也像是一场交易会,毕竟工作、性格、家庭条件等都会被摆在台面上聊,其中一方或双方把对方拥有的一切条件一一放在心里的天平上衡量。
接受自己被明码标价、商品化,对某些人而言就是接受了自我羞辱。而且也很少有人相信,没有精神的契合就能单靠条件匹配找到合适的伴侣,毕竟,自然而然发生的心动与爱更迷人。
当然,相亲还会让人感觉到强烈的「被动」。
相亲对象是亲友介绍的,时间地点是亲友安排的,就连相亲后的感觉、结果,亲友也要知道。明明自己目前的人生规划里没有「恋爱」「成家」的选项,也十分享受目前独立舒适的状态,但亲友的这些举动却像一双无形的手,想拉着你往大多数人都会走的路上去,也像在提醒你「再不结婚就来不及了」「年龄过了就不吃香了」……
细数起来,让人抗拒相亲的原因可太多了……
三、相亲,其实也没那么不好
相亲或许会让你头大,也会让你觉得「丢人」,但这一社交活动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你心里「没吸引力」「感觉被挑选」的自己,别人口中「带着强烈恋爱目的」「恨嫁」的你,也不过是无数单身青年的其中之一。
国家民政局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单身人口达2.4亿。有另一调查发现,其实多数单身青年都怀抱想脱单的心愿,哪怕那个想法只有一点点。
▲图片来源:极光调研《2019年中国单身人群专题研究报告》
「脱单」这事儿想归想,困境却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社交圈窄,工作忙,性格内向,也不知道心动是啥样。
▲图片来源:珍爱网《2019Q4单身人群调查报告》
想恋爱又不知跟谁谈,在这种情况下,相亲不失为一种比较靠谱的选择。
所以,如果你不那么抗拒相亲,或者只是因为担心别人的看法而表现抗拒,那么去见见那个人也未尝不可。
它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糟糕,说白了,它只是给你提供了认识不同人的可能性,至于接下来怎么聊、怎么发展,取决于你自己。
选择开门见山,直接聊工作、家庭条件、婚恋观等话题,这也许会给人对着标签属性选商品的既视感,但也让双方在平等的前提下,在短时间内互相交底,更高效地考量对方与自己的契合程度。
▲图片来源:微博 @柳岩
也可以把每一次相亲当作和网友的「面基」,只是简简单单吃个饭,不把对方当作以后一定会深入发展的伴侣,这可能会让自己轻松许多。
一边吃一边聊,聊聊生活、兴趣爱好,也许在慢节奏的聊天中,你能发现对方身上不轻易显露的闪光点。如果正好彼此中意,那自然再好不过,如果不合适也没关系,就当多认识个朋友,也许还能变成知己。
当然,如果对方不尊重你,或整个场合让你感到不适,你可以起身说声抱歉离开。同时,你也要明白,这不是你的问题,只是双方真的不合适。
不过,我们说这么多并不意味着鼓励大家老老实实接受父母的安排去相亲,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情绪,有喜好与厌恶的事情。你可以找个机会和父母讲讲你的人生规划,也可以告诉他们你期待的伴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不想让父母干涉自己的感情生活,就要坚定地告诉他们。当然,这并不容易,因为多数中国家庭的父母和孩子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边界,从孩子生下来开始,从衣食住行到教育再到婚育,他们总会操心。
让父母知道我们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附属品,明确彼此的界限,可能需要多次交谈,也可能只谈了一次,彼此就都遍体鳞伤,发誓不再掀起伤疤。
但我们的生活是自己在过,不管是否可以说服父母,坚定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让我们真的幸福快乐。
完
柳岩在那档节目里说道:「现在的女性越来越独立,我们会想『我一个人的生活也挺好的,你来了,我好像更甜蜜了,如果你走了,我也并没有更差』。这是一个女性拥有足够的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之后,她会呈现的一个状态。她并不是要标榜『我单身我快乐,我就不谈恋爱』,她们同样可以谈恋爱。」
独立女性,不是由相不相亲、恨不恨嫁来定义的。想要单身,可以一个人独自美丽,过得潇洒恣意;想要恋爱,可以大方承认,勇敢追求。
点个 转发,愿我们始终拥有相信爱的勇气。
点击头像关注六层楼医生,学习更多女性健康知识和两性交往知识哦~
参考文献
[1] 网易数读. 我们爬了7万条相亲吐槽,看着看着就哭了[EB/OL]. (2019-09-23)[2020-08-14].
http://data.163.com/19/0923/16/EPP8KSFT000181IU.html.[2] Bovet J, Raiber E, Ren W, et al. Parent–offspring conflict over mate choice: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China[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8, 109(4): 674-693.
[3] Apostolou M. Parent-offspring conflict over mating: The case of beauty[J].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08, 6(2): 147470490800600207.
[4] Smiseth P T, Wright J, Kölliker M. Parent–offspring conflict and co-adaptation: behavioural ecology meets quantitative genetics[J].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08, 275(1645): 1823-1830.
[5] Eric W. Dolan. Daughters view the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of their spouses a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ir parents[EB/OL]. (2019-07-22)[2020-08-14]. https://www.psypost.org/2018/07/daughters-view-the-physical-attractiveness-of-their-spouses-as-more-important-than-their-parents-5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