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运动鞋当雨鞋穿,暴雨天也不会湿脚,还有很好的透气不臭脚效果
89 2024-12-23
在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坐落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以及陪葬的兵马俑坑。1978年9月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在访华期间参观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参观结束后他对兵马俑做出如下评价:“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此后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说法不胫而走。秦始皇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兵马俑坑内埋藏有陶质兵马俑7000余件、木质战车100余辆。秦兵马俑皆仿真人、真马制成。其中武士俑高约1.8米,面目各异秦朝服饰,从服饰、甲胃和排列位置可以区分出它们的不同身份,出土武器多为经过铬处理的青铜制品,至今仍锋利如新。栩栩如生的兵马俑至今仍能让人感觉到“与子同袍,共赴国难”的赳赳老秦之风采,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迄今为止秦陵兵马俑已先后接待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秦陵兵马俑也因此入围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
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使当年那支气吞山河的虎狼之师得以清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一支怎样的劲旅呢?《商君书》中是这样记载的:“秦民之见战者如饿狼之见肉”。荀子评价秦军为“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韩非子则说:“秦人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炉炭。断死于前者皆是也。是故秦军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挡未尝不破”。根据《史记》的记载:自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秦国同山东六国大战65次,其中全胜58次,斩首129万级,拔城147座,略地14郡。秦国之所以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是具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政治上秦国通过深彻变法从而为秦军的战斗力提供了制度性保障;经济上奖励耕战的基本国策为秦军提供了充足的后勤物资补给,激发了他们的战斗意志;外交上通过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对手,削弱对手的实力;秦国文臣武将辈出,六国之民慕名前来,一时间商鞅、张仪、白起、王翦等等纷纷为秦国霸业添砖加瓦;自秦献公嬴师隰起历经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直至秦始皇嬴政其间历代秦君之中有才能相对平庸者,却绝无真正意义上的昏君,历代秦王坚定不移执行对内变法、对外东出的国策......事实上在具体的战场上秦军在军事体制、武器装备上也具有自己的优势。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就确立了奖励耕战的既定国策,也就是说耕与战成为了秦国的命脉所在。事实上秦国并不是战国时代最早确立军功爵制度的国家,但秦国的军功爵制度无疑是战国七雄中最典型的。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就确立了这样一种既定国策:凡行伍中人不论出身门第一律按其所立军功的大小接受赏赐。即使是宗室贵族也概莫例外,甚至明确规定宗室未立军功者不得列入宗族的簿籍、不得拥有爵位。秦国一共有二十级爵位:从第一级到第二十级依次为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士卒积累军功可以获得相应的爵位并依据爵位得到田宅。秦律规定普通士卒凡获得敌人首级一颗可赐爵一级、田地一顷、宅地九亩并赐予奴隶一人,同时还可以担任军队或朝廷的官员。获得爵位者可以免除劳役和用爵位抵罪。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首级,那么家中如有坐牢的亲戚可以立即获得自由,如有为奴隶的家人也自动获得平民身份。与此同时秦国的军功爵制还规定:根据爵位的高低可以享受不同标准的“传食”待遇。秦代官吏出差都住在官办的传舍(招待所),传舍会根据官吏及其随员的爵位高低安排不同标准的伙食。同时在军队生活中士兵的伙食标准也是直接和爵位挂钩的:三级爵位的士兵的标准伙食是每天精米一升、酱半升、菜一盘、羹一盘;两级爵位的士兵则只能吃粗米;至于没爵位的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商鞅的思路是以战强国、以耕养战。问题在于日常的农业生产无法培养出战争所需的技能,为战争而进行的军事动员和训练却要影响日常的农业生产。如何协调农业生产和战争的关系就成为考验秦国决策层的重大课题,而他们最终摸索出来的解决之道就是建立一套复杂高效的军事动员机制。根据秦律的相关规定:男子凡年满15岁就要到军事机构里去办理登记手续——在秦律中这被称之为傅籍。傅籍后的男子被称为“更卒”,这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预备役部队。傅籍后的男子每年要服一个月的“更卒之役”。这一个月里更卒并不接受军事训练,但要为家乡承担修路、治河、开渠等各种劳役。这当然无法使这些更卒掌握军事技能,但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管理统筹能力,同时还使遵守纪律、服从命令的意识被深刻印在他们的脑海。由于这时他们从事的是地方基础建设任务,所以并不会对农业生产造成破坏,相反修路、治河、开渠等工程还对日常生产起到积极作用。事实上我们很难想象让一群不知道团结协作和服从命令为何物的15岁少年直接走上战场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更卒之役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不是让更卒掌握军事技能,而是让他们感受部队生活的氛围,让他们知道团结、纪律等因素对确保战斗胜利的重要性。当他们年满20岁后就由更卒转为正卒,这就算是正规军了,但暂时还是不能上战场,因为他们根本不具备任何军事技能。
正卒在上战场之前必须首先在地方部队服役一年。在这一年里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承担驻地的防卫和治安,期间还将接受系统的军事训练。和我们今天新兵入伍一样:他们首先要进行的是队列训练。队列训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每个人做大准确定位,从而保持队列整齐;进退左右俱成行列;起坐跪伏俱从号令;疾徐迅缓俱循节制。队列训练完成后就要接受信号识别的训练: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我们很难想象将官扯着嗓子在开阔地上冲士兵们发号司令是何景象。事实上当时军队的行动是通过金鼓、旌旗等作为信号指挥的,所以才有擂鼓进军、鸣金收兵等说法。出于识别和约束队伍的意图让各部队使用不同颜色的旗帜和羽饰秦朝服饰,各部以旗上绶带的颜色为标识:比如分五部就以青、赤、黄、白、黑五色区分,该部士兵也会佩戴相同颜色的羽饰。同时为了让队列齐整还会让各行列的士兵佩戴不同颜色的徽章,佩戴徽章的部位也各有不同:比如让第一列士兵在头上佩戴青色徽章,第二列在颈上佩戴红色徽章,第三列在胸前佩戴黄色徽章,第四列在肩上佩戴白色徽章,第五列在腰间佩戴黑色徽章。明确的标识配合长时间的训练使士兵在残酷杀场中能准确辨认出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部队。最后士兵还需要接受军阵方面的训练。秦代军阵已有多种形式:有用于基本队形的方阵;用于环形防御的圆阵;用于虚张声势、散开阵型的疏阵;用于集中兵力进行防守的数阵;用来突击的锥行阵;用来包围夹击敌人的雁行阵;用于掩护侧翼的钩行阵。这些战阵彼此之间还可以相互切换变化,由此演变出多种复杂阵型。秦军士卒通过训练了解并适应自己在队伍中的位置,适应各种阵法的变化,掌握在高山、丘陵、河流等复杂地形状态下布阵的技巧。
在群体训练的同时对个人身体素质和格斗技术的训练也是秦军日常训练的重中之重。秦军主要通过蹴鞠、投石、超距等军体活动达到增强军人体质的目标。可能这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该是蹴鞠,也就是古代“足球”。投石、超距则是投掷巨石和跳高、跳远。当然格斗技能也是重点训练科目,事实上秦军的格斗训练内容相当广泛:类似于现代散打的徒手搏斗、类似于现代摔跤的角力都包含在内。此外秦军士兵还需要训练使用弓弩、剑戟等兵器的技能。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当时各个诸侯国即使在同一地点遗留下来的兵器普遍都是轻重不等、大小不一、形式多样。而只有秦国的兵器不论在哪儿发现,其造型和尺寸几乎都是惊人的完全一致。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发现的三棱弓弩箭头有4万多支,但4万多支箭头的底边宽的误差不超过1毫米。兵器型号的统一化大大便利了秦军装备的更新换代效率——在秦军中绝不可能出现弓弩和箭不匹配的问题,但在别的国家这几乎就是家常便饭——战士们甚至不得不在战前先对自己的兵器进行修整以便利自己的作战,这大大影响了军队的作战效率。
秦弩是秦军的武器装备中较为典型的:秦军弩机的各个零部件完全可以互换通用,轮廓误差不超过1毫米。在烽火硝烟的战场上,六国某个士兵的弩坏掉了,那就真的坏掉了,因为身边阵亡战友使用过的弩机零件都无法使用,而秦军士兵只需要更换损坏的零件后就可以继续发射。秦军的武器生产早已进入“标准流水化”的生产时代。另外秦国将士用的青铜剑也比山东六国的剑长出约30厘米。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在短兵器格斗中,刺要比砍更有优势,因为它更逼近对手。比对手的剑长出约30厘米的秦剑,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加长剑身简单,但是要保持加长后的青铜剑不容易折断就很困难。但秦军摸索出了铜与锡的科学配比,做到了既让剑身加长且能同样保持剑身的坚韧。所以短兵交接之时秦军又胜出一筹。事实上除了青铜剑之外,大秦帝国的咸阳卫戍部队已在保证机动性的前提下拥有良好的防护并开始装备钢铁长剑。
除了秦弩、长剑、长戟、大戈这些进攻性兵器外,作为护具的秦军铠甲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目前已复原的秦甲由前甲(护胸腹)、后甲(护腰背)、披膊(肩甲)、盆领(护颈项)、臂甲(护臂)和手甲(护手)等不同部分组成。秦甲几乎实现了全身360度无死角防护,这一时期的秦甲正由传统的皮质札甲向铁质札甲过渡,相比皮甲而言:铁甲具有更优良的防护能力。秦甲有三大基本特点:根据官兵的军阶职衔而有所区别的军阶化特征;根据不同兵种的实战需求而有所区别的专业化特征;甲片编织技术上比东方六国更为细致的精细化特征。在骑兵战力上秦军仅次于胡服骑射的赵国,毕竟秦国的建国扩张历史就始于同西戎草原民族的战斗,在长期的战斗过程中秦军也逐渐学习到游牧民族的骑射技能,不过这一时期战车在秦军中的装备率还是极高的,并没像胡服骑射后的赵国那样实现由战车向骑兵的全面升级换代。从秦始皇陵二号俑坑出土的骑兵俑情况来看:这时秦军已拥有人马具装铠甲的重甲骑兵。
根据秦俑和相关文献资料的配合研究显示:秦军的基层步兵编制为六级。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设五百主一人;两五百设千人将一人。骑兵编制为四骑一组,三组为一列,九列一百零八骑为一队。车兵编制为八乘为一偏,二偏为一组,四组四十六乘为一队。一般来说一支千人队在配属一定的独立骑兵与战车部队就构成了一个具有独立作战效力的曲,曲有军侯一人。若干个曲构成一部,部的长官为校尉。一般秦军由将军统领若干个校尉,但禁卫部队的校尉直辖于皇帝本人。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命魏冉屯兵护卫咸阳,由此开创了精锐卫戍咸阳的制度。卫戍咸阳的部队称为卫士,与之对应的驻守各地的地方卫戍部队以及为帝国开疆拓土的边防军则称之为戍卒。卫士和戍卒退役后将重新成为预备役,定期服每年一个月的更卒之役,必要时还可能被重新征召入伍。正是依托这种全民皆兵、寓兵于农的征兵制度以及预备役、地方卫戍部队、边防军和中央禁卫军的军事管理体制使秦国拥有了充足的训练有素的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