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最新画面曝光,郎平齐耳短发很青春,朱婷等人按下金手印
181 2024-12-23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黄莺 周夏林
盛夏暑假,有多少家长盘算着带孩子去海边旅行时,去退潮的滩涂上尝试一回赶海?
抓螃蟹,捡贝壳,有人说,赶海体味的是收获的喜悦;但对于“靠海吃海”的海边人来说,这却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他们以滩涂为“田”,退潮时下海“耕耘”,快涨潮时就带着“丰收”的小竹篓上岸。
在宁波象山的高塘岛上,现在还生活着一群原生态的“赶海人”。
他们每天追着潮汐,去仅有渡船能抵达的花岙岛滩涂赶海。尤其是这段时间连日高温天,顶着烈日穿行于毫无遮蔽的滩涂上,高温炙烤、海水蒸腾,尤为辛苦。
近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来到花岙岛渡口,走近这些赶海人,听他们说说赶海的故事。
1】
原生态赶海人90%为女性
赶海装备“全副武装”到了脚趾
守候赶海人的这天,退潮时间在清晨6点之前。早上5点50分,花岙岛的天已经亮了,4号台风“艾利”刚刚过境,厚厚的云挡住了太阳,只有少许的光从云层缝隙里透出来。
熟悉赶海人作息的岛上居民说,6点的头班渡轮会迎来不少勤劳的赶海人,他们多是从高塘岛的各个村落赶来的。果然,6点10分抵达的头班渡船上,都是来赶海的当地人。他们的穿着打扮实在太有特色,和游客完全不同。就算是头一次见到,一眼就能判断出他们是“职业”赶海人。
渡轮上的赶海人,90%都是女性,年龄多数在50岁以上,她们清一色留了短发,戴了能遮住脸和脖子的遮阳帽,穿着长袖衣服,或者带着厚厚的防晒袖套,手臂不会露出一点皮肤。即便做了如此周全的防护,他们的肤色仍比一般人黝黑。
图说:头班渡轮赶海人陆续登岛,他们的“装备”和游客完全不同。
赶海的地方离渡口2公里~3公里,多数赶海人是带着自行车、三轮车渡海,下了船,再骑车去滩涂。
我们跟着赶海人们往西边去,在花岙岛西侧的滩涂上,赶海人们正打点好行头准备下海,和我们在影视作品看到的赤脚赶海人不同,这里的赶海人都穿着长长短短的袜子,把脚、脚踝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部分人都穿着到脚踝的长袜,有些还在袜子外用绳子做了加固,防止袜子在滩涂行走时掉落。
这时云层逐渐散开,阳光变得浓烈起来,我们坐在有顶棚的三轮车里,仍觉得闷热。在一望无际没有遮挡的滩涂之上,赶海人也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图说:赶海人的标准装备
2】
十分钟不到,他们骑着泥马消失在滩涂上
想跟着他们一起赶海,那是不可能的
原本以为,我们可以说服一位赶海人带着我们去亲历抓螃蟹、捡贝壳,但是等到了赶海的滩涂,才发现赶海的专业“壁垒”有多高——他们有专用交通工具“泥马”,一人一骑,很快就消失在滩涂上了。
“泥马”是木头做的,形如一条小船,差不多20~30厘米宽,一米长,前端有像自行车一样的“龙头”,但是不能转向,后面有个用海绵加厚的支撑点,膝盖可以搁在这里,然后靠另一条腿在滩涂上用力,“泥马”就会在滩涂上贴地飞行,迅速把人带去远方。
图说:赶海工具“泥马”
也有少数不会骑泥马的赶海人,他们在能埋住小腿的滩涂也是如履平地,很快就走得没了踪影。
6点20分,从渡轮上下来的近30名赶海人,早就不见了踪影,滩涂只剩“泥马”蜿蜒的车痕。
图说:滩涂上留下“泥马”的车痕。
有几位赶海人打开了自己赶海的小布包,给记者看了他们的随身携带的物品:两瓶水、两个小玉米、一大把的布条是用来绑青蟹的,这个季节正是抓青蟹的时候。还有一个可以沥水的篮子,一个塑料桶,篮子可以放螃蟹,塑料桶是用来放各种贝类的,身上不带手机。
一位赶海大姐告诉我们,夏天在滩涂上一走就是三四个小时,不带两瓶水根本不行,往年温度最高的时候有将近40度,弯腰在泥里淘货时,背上就和火烤一样。
3】
抓青蟹要去2公里外的泥滩
冬季捡泥螺,最壮观时能有几百人
岛上的居民徐先生,曾经也是赶海大军中的一员,近几年只有嘴馋了,才会去滩涂走走,给自己捞一盘下酒菜。
他说:“这个季节正是抓青蟹的时候,上百一斤,具体是看大小和肥瘦定价格,小贝壳里蛏子最多,但是不太值钱。”
为了抓青蟹,赶海人至少要去往2公里外的泥滩上,基本上都要等到10点半左右快涨潮了,才会回来,“如果有人只在近海滩涂上走,基本上就是想找点海货自己吃,不是拿去卖钱的。”
图说:准备下滩涂的赶海人
他说,冬天赶海,是捡泥螺的时候,离岸比较近,最壮观的时候能看到几百个赶海人在滩涂上捞泥螺。“但是泥螺不赚钱,最好赚的时候,还是眼下的青蟹季。”
这天的涨潮时间是上午十点,潮水上涨,就意味着赶海结束。
图说:归来的赶海人
上午十点半左右,我们等来了归来的赶海人,每个人的胳膊都变成泥塑的,腿上也似穿上了“泥靴子”。
有收获的赶海人纷纷晒出自己的成果,问记者要不要买。海边人,对于赶海的得失,看得平常,即使篮子里只有一只青蟹,也是满脸笑容,问等在码头的游客要不要买,大点的青蟹70多块一只,小点的50元一只,这个价格比卖给日常收购赶海鲜货的店铺价格要高,赶海人很乐意在码头上就把自己的“战利品”卖掉。
图说:赶海人抓到了一只青蟹
很多赶海人在烈日下晒了近4个小时,收获并不多,有的最终只抓到了一只青蟹,有的抓到了四五只,还有人只捞了些小贝类回来。因为赶海实在太辛苦,赶海人开价多少,一般当地人是不还价的。
4】
赶海的多为女性,时间自由能管家
年纪最大的阿婆,80多岁还在赶海
采访这天,我们遇到了收获颇丰的徐秀德师傅和陈兰兰大姐,他们是少见的赶海夫妻档,一个上午他们收获了一筐青蟹,大约十只左右。难得的是有两只刚脱好壳的软壳蟹,一只望潮(小章鱼),还有一筐零散的贝类小海鲜,夫妻两个算算价格,这一趟下来应该能赚500多块。
图说:赶海抓到的青蟹
图说:赶海抓到的望潮(小章鱼)
赶海人的闲忙,都是跟着潮水走的。坐上中午11点的渡轮回到高塘岛,卖掉赶海的收获,再吃好饭,睡个午觉,坐在院子里,这对赶海夫妻终于有空,和我们聊聊他们的赶海故事。此时,已经是下午2点半。
夫妻俩住在高塘岛的珠益村,村里现在还去赶海的只有他们两个了。
“他赶海的本事是跟着我学的,我15岁时候就会赶海了,这是跟着我姑姑学的祖传手艺。”陈大姐是个很爽气的人,她的娘家就在高塘岛上的龙珠村,村里女人几乎都会赶海。原来坐轮渡去花岙岛赶海的90%都是龙珠村的,近几年其他村赶海的人才渐渐多了起来,“年纪最大的阿婆,80多岁还在赶海,不过年轻人却很少,特别是本乡本土的年轻人几乎都不会赶海了。”
“赶海的一般都是女人,都是兼职补贴家用,男人要么出去捕鱼,要么去打工做生意了。”陈大姐说,当年因为要带孩子,没办法找固定时间的工作,才选择了赶海这个伙计。
“我还记得最早下海,都是光脚的,我第一次下海是冬天,冷得要命,大家都能捞点东西回来,只有我,什么也没捡到。连着好几天,都没捡到什么。”陈大姐说,后来她慢慢找到了感觉,靠赶海补贴家用几乎没什么问题,“80年代,一天大概能赚一两块钱,那会儿正经上班赚工资的人,一个月也就30多元钱。”
当时很多海边的女人,就像陈大姐一样,赶海如同打零工,剩余的时间还能管家照顾孩子,男人在外,一个人在家主内也主外,“我们这个年龄的女人,都没什么文化,要早早出来赚钱养家,赶海就是最不用本钱,最容易找的工作。天天能看到钱进门,多少就看运气了。”
图说:陈大姐的手因为常年赶海,部分指甲已经坏死了
5】
夫妻俩最多一天能赚千元
赶海这些年,最怕的是赤潮
徐秀德夫妻两个人一起赶海,还是最近10多年的事情。
今年62岁的徐师傅,年轻时当过兵,转业后下了岗,1998年他与几个朋友一起合伙,拼凑了一百八十多万买了一对拖网船捕鱼。
出海捕鱼一趟最起码半个月,徐秀德跑过很多地方,最北到过济州岛附近,最南去过海南群岛。但是捕鱼没有赚到钱,2000年的时候,徐大哥把两条船卖了,卖船的钱都拿去还了债。
图说:赶海夫妻档:徐秀德和陈兰兰
后来,他还承包过海塘养过毛蚶,没想到那一年潮水特别小,七八天都没能冲上他养毛蚶的海塘,一塘毛蚶都被晒死,又亏了钱。
到了2008年左右,再也不想做生意的徐大哥,就跟着妻子一起赶海。“赶海没有本钱呀。”说起一个大男人为什么会去赶海,他有点无奈地笑了,“幸好我上手挺快的。夫妻一起赶海这几年,我们一起坐渡轮,一起下海,虽然在水里找东西的时候不说话,但是回家路上盘点收获,都是有说有笑的。赶海的这几年,也是我们结婚以后唯一没有两地分居,朝夕相对的时光。”
赶海生活,虽然辛苦,但是自由,“只要工作半天就行了,剩下的时间都是自己的。”
赶海这些年,他们最怕的是赤潮,赤潮一来,所有的海货都死了,摸不到东西,赚不到钱,“不过近几年赤潮少了。”徐大哥说,这些年他们收入最好的时候,夫妻两个一天能赚1000多块,但是也有一天一百元都赚不到的时候,摸到什么全凭运气,“我们两个人力气都大一些,能跑得更远,摸得勤快,目前的收获自己挺满意。”
儿子孙子会赶海吗?“没有,儿子跟着我下过海,他不喜欢,就算了。”陈大姐说,孙子辈更是连滩涂上都没有带去过,“我们要跑很远去工作的,也不可能留一个孩子在滩涂上玩。”
夫妻俩生活虽然辛苦,但是更多是收获的甜。“六七年前,把家里两层楼的房子推倒,重新建了这幢3层半的房子,我也有退休工资,现在就是想给后辈多存点钱。”徐大哥笑着说,他也是能做得动一天,就赶一天海,就当陪老婆了。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