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冤枉时,如何一句话堵住对方的嘴?

147小编 169 2024-12-20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帖子:

一位单亲妈妈因为业绩优秀升了职,接着公司就传出谣言,说她业绩好是因为和客户有不正当关系、离婚就是因为某客户等等。

这位妈妈立马跟同事解释说:自己从来没有和客户单独见过面,每次都带着实习生或是其他同事。

还放出了自己留存的照片、商务文件等。

然而,同事们当面表示相信她,背后仍然偷偷议论她,认为她是心虚才着急解释。

最后,她选择了辞职来自证清白。

其实,这位单亲妈妈就是掉入了“自证陷阱”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呢?

被人误解后,会很着急地向对方解释;

为了自证清白,不断搜集证据,反复说明事实;

哪怕事情已经过去了,也会很在意那些曾经误解你的人的想法,甚至刻意讨好ta们……

而结果往往是:

即使我们拿出证据,对方要么不相信;要么找出其他的细节质疑你;要么就是完全不把你的证据放在眼里。

为什么会这样?被人质疑时,如何正确反击呢?

今天,壹心理想跟你聊聊“自证陷阱”

想起电影《让子弹飞》中,小六子被胡万诬陷吃了两碗粉却只给一碗的钱。

他拼命解释,但周围人都不相信。

小六子百口莫辩,为了自证清白,当众剖开自己的肚子,掏出了一碗凉粉。

然而,吃瓜群众们却一哄而散。

只有小六子举着血淋淋的凉粉,崩溃地喊:“别走!是不是只有一碗?是不是?”

而诬蔑小六子的胡万,得意地告诉他:“我知道你只吃了一碗粉,你上当了。”

小六子就是掉入了“自证陷阱”。

逼小六子自证的人里,胡万的目的是污蔑他,围观群众是觉得这场戏很有意思。

没有人真正在乎他究竟吃了几碗粉。

所以,小六子的自证没有任何意义,反而白白丢了性命。

为自己辩解,是人之常情。

但如果用错了地方,自证就会变成“陷阱”。

原因就在于,“自证者”和“误解者”之间存在一个根本矛盾:

“自证者”的目的是“澄清事实”;

“误解者”却并不想“寻求真相”,只是为了“释放攻击”而已。

这种时候,无论你如何自证,都无法说服对方。

甚至会迎来变本加厉的质疑。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逼人自证”的本质是一种心理控制。

在这个过程中,对方会先以审判的姿态,强行贴一个错误的标签给你;

接着,当你拿出证据自证时,ta们又会指出其他的问题,逼你继续自证。

比如前段时间有个刷屏全网的新闻,武汉一名一年级小学生在校园里被撞身亡。

他的妈妈杨女士想为孩子讨一个公道。

结果,视频被传上网络后,有网友质疑杨女士“不够悲痛、说话太理性、像是演的、就是为了要钱”……

杨女士表示,自己不要一分钱,只要肇事者向全社会公开道歉。

然而,这并没有堵住键盘侠们的嘴。

ta们把矛头指向杨女士的穿搭,认为她穿得过于精致,每天都换名牌鞋,指责她居然还有心思打扮自己。

接着,杨女士的同事朋友出来澄清,因为杨女士在奢侈品店工作,有着装要求,才这么穿的。

即便如此,仍然传出了“杨女士收了260万买儿子的命”的谣言。

丧子之痛、被污蔑的委屈、无法自证的无助.......

最终,杨女士在绝望中结束了生命。

△图源:红星视频

这就是心理控制最可怕的一点:

只要开始自证,就很难全身而退。

因为从自证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进入了对方的逻辑里,而这种逻辑通常都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无论杨女士和她的朋友们如何解释,键盘侠们都能找到新的角度去反驳,直到把她逼上绝路。

这时,“自证”就不再是澄清事实的手段,反而成了埋葬我们的陷阱。

心理学家认为,在“控制者”们看来,这个过程其实是一种“权力争夺”。

看到对方因为自己的一句话,就想方设法地解释,“控制者”会觉得自己将对方玩弄于股掌之中,带来“权力感”。

“自证者”越是拼命自证,“控制者”越能体会到快感。

也就更不愿意让这场游戏停止。

这种行为背后,反映的是“控制者”的投射性认同。

这是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克莱因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做出反应

而这种诱导,是基于投射者本人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举个例子,有的父母喜欢对孩子说:“你不爱妈妈了。”

孩子就会通过听父母的话、努力学习、找父母喜欢的工作等行为,来向父母证明自己的爱。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陷入“不被承认——努力证明——反抗失败”的死循环中。

背后的原因,其实是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射了一个“理想孩子”的形象。当孩子和这个理想形象产生冲突时,父母内心就会产生焦虑和恐惧感。

为了摆脱这种负面情绪,父母会通过各种手段控制孩子,来达到内心的平和。

也就是说,恰恰是因为这些“控制者”被触发了负面情绪,才需要通过投射的方式,让对方不断自证,获得“权力感”和“自信”,从而掩盖自己的不安,把这种负面情绪转移给了对方。

所以说,这种情况下的“自证”,是在做无用功。

自证者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的还会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产生极端的后果;即使自证成功,往往也难以弥补之前的损失。

而控制者只需动动嘴巴;即使自证者反击成功,控制者也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因此,面对这种质疑,“自证”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其实,面对质疑时进行辩解,是很正常的。

当我们觉得别人对自己印象不好时,就会下意识地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这个过程就叫做“印象管理”,它是我们适应社会的必要手段。

然而,“印象管理”的本质,是在用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因此,一旦过于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印象,就很容易掉入“自证陷阱”中。

朋友小丽就有过类似的经历:

一开始,男友吐槽她:“你怎么穿衣服这么土?带你出去真的很丢人。”

于是,为了向男友证明自己有品位,她花费了大量时间去逛某书,买了很多衣服、化妆品回来学习搭配;

结果又被妈妈批评:“你买这么多衣服干嘛?浪费钱!”

于是,为了向妈妈证明自己很节俭,小丽整整三个月都没再网购。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一旦被别人质疑、批评,小丽就会改变自己,努力向他人证明自己的价值。

不仅如此,她还觉得自己很糟糕,因为无论她如何改变,都不能让所有人满意。

小丽就这样掉入了“自证陷阱”中。

她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试图满足所有人的期待”。

但是,每个人的标准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个人的标准也会有变化,“满足所有人的期待”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事。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习惯性自证的人,大多受到过往体验的影响。

第一种体验是“过于严格的教养方式”。

朋友小丽从小到大,总是被教育“遇事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和同学发生矛盾,会被父母责备:“别人都可以和同学搞好关系,怎么就你不行?”

被姑姑冤枉欺负表弟,父母也不替她出头,反而教育她:“不要和长辈顶嘴。你是姐姐,让着弟弟不行吗?”

久而久之,小丽便习惯了“向内归因”的思考方式,和别人产生矛盾,第一反应就是“我哪里做得不对?”

接着,无论自己是否做错了,她都会开始自证。

第二种体验是“被忽视”。

如果童年时期没有受到养育者足够的关注,孩子就会为了得到爱,压抑自己真实的需求,去做“养育者喜欢的事”。

一旦对方表现出不满,ta们就会想通过自证,去解除和对方的误会。

比如美剧《老友记》中的Monica,父母从小偏心,总是夸奖哥哥,打压Monica的身材、事业、爱情。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Monica,非常担心别人不喜欢她。

有次她帮Rachel举办生日派对,忘记邀请Rachel的妈妈,于是她变得非常紧张,全身出汗,坐立不安。

见到Rachel妈妈后,反复向她道歉,解释了整整一路,就是担心对方因此讨厌她。

这两种体验的内核,其实都是“自我太脆弱”。

因为ta们在成长阶段,根本没有机会去发展完整的自我,所以无法形成自我同一性,很难做到自我接纳,也就很容易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

只要别人说一点带有评价性的话语,都会唤起ta们的紧张情绪,导致ta们迫不及待地自证。

当你遇到恶意的质疑时,除了自证,你还可以这么做:

1)主动回击

当对方不怀好意地揣测你时,主动回击永远是最有效、最爽的解决办法。

而回击的关键在于:不解释,不证明。

一个典型例子是《黑暗荣耀》中的文东恩,男同事怀疑她和领导有不正当关系,不怀好意地问她:

“你有男朋友吧?你是脚踏两条船吧?”

东恩并没有回答他,而是反问:

“你没有女朋友吧?你看起来就像没有女朋友的样子。”

男同事气急败坏地继续攻击:“你属于说话很气人的类型。”

东恩仍然不解释,而是说:“你属于说话很尴尬的类型。”

东恩的诀窍就在于,虽然对方在质问她,但她没有顺着对方的话去解释,而是转换了叙事主语,把需要解释的人变成了对方

不因为别人的一句评价就开始纠结,不需要去跟对方纠缠对错,而是多想想“这种不尊重我的人,根本没有资格指控我”。

所以,下次遇到这种事情时,少说“我.......”,多说“你.......”

谁质疑,谁举证。

减少自我反思,把叙事重点转移到对方身上,把内耗变外耗,从“自证陷阱”中逃出来。

2)冷处理

有些人很难展现自己的攻击性。

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害怕被报复、对方地位很高、一说话就泪失禁,或者天生道德感较高等等。

如果你很难做到主动回击,可以先给自己的心理松松绑。

当你遇到这种情况时,先冷静下来告诉自己:“ta根本不在乎事情的真相,只是想赢你。”

想清楚这一点后,你可以试试“冷处理”的办法。

沉默、耸肩、摊手,或者冷漠地回复一句:“哦,所以呢?”

不给ta任何情绪上的反馈,不生气,不在乎,不屑一顾。

反而会让对方措手不及,觉得在你这里讨不到好处,就会主动停止这场比赛。

当你通过冷处理成功捍卫了自己的边界,体会到“反击成功”的感觉时,你慢慢也会有力量“主动回击”。

3)自我接纳

前面提到过,容易陷入自证的核心在于“自我太脆弱”,所以才会轻易被一句话影响。

所以,我们最需要的,其实是学习“自我接纳”。

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过度的“自我反思”。

它是导致自证的元凶,让我们陷入内耗,盲目地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在自己身上。

你可以适当地练习“向外归因”,这并不是在教你逃避责任,而是把你从“过度内耗”的漩涡中拉出来。

接着,学会把“问题”和“自我”分开来,就事论事。

“即使这件事我有错,也不代表我是个糟糕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远离那些一直打压你、让你自我怀疑的人。

可以去听不同的人对你的反馈,但要以自己的感受为重点去衡量它们

在不断的磨合碰撞中,建立一个新的、稳定的自我评价体系。

这个体系一定不是完美的,但会让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逐渐接纳自己的全部。

这样,即使对方真的指出你的缺点,你也能够坦然接受,冷静地应对。

虽然强调无需自证,但这篇文章的重点并不是推崇“清者自清”。

因为“清者自清”往往伴随的,是憋屈、难堪、无尽的羞耻和内耗。

那些质疑和污蔑,的确不值得我们花心思去关注和解释。

但当恶意扑面而来时,主动回击也是我们的权利。

不惹事,也不怕事。

祝你永远被理解。如果不能,也拥有直面恶意的勇气。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衮衮,一个学心理学的普通人。爱生活,爱综艺,喜欢用心理学看世界。

编辑:Keane、笛子

图源:网络、图虫

参考文献(滑动查看)

[1]Braslow, M. D., Guerrettaz, J., Arkin, R. M., & Oleson, K. C. (2012). Self‐doubt.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6(6), 470–482.

[2]张江.阐释与自证——心理学视域下的阐释本质[J].哲学研究,2020(10):95-104+129.

上一篇: 女子地铁内“裸照”被疯传?怒了!没人管得了这种恶行吗?!
下一篇: 小厨子嫁给富婆,半年妻子狂重两百斤,丈夫:还不够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