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琍出游,身穿白色背心脚穿拖鞋,随意点打扮气质也蛮好
118 2024-12-24
那是58年初,一个陜西娃来到江南的这个城市。那就是我!
我觉得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老家天高云淡,田野空旷而又广阔。一家一户清清楚楚,各家自扫门前霜,互不关联。
尽管我家住着我大伯、二伯、和我家。但终究是一大家人。后院有柴房、茅厕、马棚、依稀记得还有水井。
而这偌大的城市里像井底一样的院子里住着十多户人家,每家几代人祖孙们都挤在这十多平方米的陋屋内。每个人的隐私全无,剩下的是生活的叹息!
家里没有厕所,用马桶替代。每天不宽的庭院,靠墙倾放着一只只已经刷干净的马桶,等到斜日当头照时晒干。
在那时有专门刷马桶的妇人,秦家弄有一个好象很老的婆婆就是干这个的。
当时一些上班族或经济条件好的人家,都委托婆婆代刷马桶。委托人早上将自家的马桶放到门口。临七点时,婆婆用扁担将沉沉的马桶一头一个,挑到县下塘与中山路口的厕所旁刷洗池。
过去的公厕旁都有空地,建有水泥砌的刷洗池。晚上一二点,厕所管理员將水池放满,早上四五点就有人来刷了。而老婆婆早上来已挤了不少人,便将没刷过的放在一边。又回去挑新的来。这样来回折腾差不多要三小时,到九点多,婆一头挑几个干净马桶,放到各家门口晾晒。
各家的马桶有新有旧,质地有好坏,好的是雕花马桶,即马桶盖上雕着花纹。我特别佩服婆婆的记忆力,二十多只马桶不会搞错。
无论是暑天寒冬,婆婆每天准时会在弄堂出现。劳累折磨的她背驼的像虾米,脸上布满皱纹,头发也白了。尽管还有劲的手青筋突爆。
后来,我才知道,这位刷马桶的婆婆才五十岁还不到。家里有八个儿女需要供养。
再后来,她子女也成人了,不让出来刷马桶。还听说她的儿女们很孝顺。
那时候,全弄堂只有一个地方供生活用水,即弄堂口有自来水,一根水管接两个水笼头。全弄的人都在这儿放水挑回家水缸里备用。
自来水有人管着,还有开放的时间规定。不开放时用洋铁皮罐头做的罩子盖上并锁起来。
在水站放水需买水筹,好象记得有一分、五分、一角的竹子的牌子,上面火钳烙的面值。一分的水筹可放水桶大担一担。
水站有两种水桶叫大担、小担。
大担可容一百斤水,小担容五十斤水。居民可以借桶往家挑水。也可以用自家的工具来买水。
另外,居民家有洗衣被等,就将自家的大脚盆放在笼头边放水洗衣被等。也有人将菜,米等到这儿来洗。
所以每到早上或下午,就像农村的井台一般。围着许多妇人在这儿洗滌东西。边洗边聊着家长里短。
当然用水是要付费的。付多少就看看管水笼头人的眼力了。
一般来说,每家人都备有水缸,由家里的男人来挑水喝。我爸成天在剧团忙,无瑕顾及这些事。我和妈用扁担一人一头扛小担水回家。后来我妹妹大了,我们两人扛。再后来我一人挑小担水回家。
水站也有专门挑水的人。如果家里是老弱病残人,可雇人挑水。水站挑水的人是弄堂外县下塘的叫阿熊的年轻人,绰号呆头。这个人其实是个智力不全者。身高1米七左右,圆脸翘嘴小眼睛,但长得又白又胖,有熊腰虎背之态,身体很壮实。他说话结结巴巴的,说不清楚时会满脸通红。居委会照顾贫困家庭的敲瓜子、糊信封他都不会,他妈无奈,允许他每天替人挑水赚点钱补贴家用。至少可以挣个买米钱。
阿熊挑水最辛苦最令人怜悯的是三伏天和三九天。
三伏天,烈日当空。没挑几趟水,阿熊就大汗淋漓。,身上中式衣衫通湿透明,脸上的豆大的汗珠真流。边挑水边用毛巾掉眼角的汗水。
三九天,寒风凛冽。特别是雪后融化被结了冰。阿熊穿着短统套鞋,绑着稻草,步履蹒跚的模样,令人怜悯。
阿熊呆头憨厚老实,看上去像牛一样挺温顺。但你不能惹他。特别是你不能喊他的绰号。否则他会抡起扁担揍你。有一次,我们几个幼童不信,喊他呆头。阿熊真的抡起扁担要打,我们四处逃散。他就追着我不放,我象老鼠一般乱窜,一直跑到弄堂底,穿过黑弄堂。到县下荡他家附近。阿熊可能怕他妈,没有追。
第二天,我见到他,心里不免发虚。他却象没事似的,挑着水从我身边悠悠而过。
后来,听说他到街道的福利工厂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