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进耐克总部工作,怎么做?在线等
107 2024-12-24
近日
“丝路云裳•昆明民族时装周”
在昆明拉开帷幕
彝族服饰尽显千年彝绣的独特魅力
白族刺绣尽展风花雪月的浪漫
傣家少女把傣族织锦技艺带到现场
……
这是一场
时尚与民族融合的交流盛宴
↓↓↓
一个时装周,一群时尚设计师,一批绚丽惊艳的民族服饰和非遗文化,一场时尚与民族融合的交流盛宴,活动将全方位展示彩云之南民族服饰文化哈尼族服饰,尽显云南民族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
汇聚云南25个少数民族元素
服装展示方面,活动汇聚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元素。
●彝族服饰、手工刺绣尽显千年彝绣的独特魅力;
● 白族刺绣尽展风花雪月的浪漫;
● 傣族织锦技艺把傣家少女的异域风情带到现场。
除此之外,还有与茶文化紧密相连,自然飘逸的民族茶服展示……目前,有包括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等国内外40余家企业参展,展出内容涉及彝、苗、壮、白、傣、哈尼、拉祜等多个民族的精品服装服饰。
知名设计师、知名服装服饰企业驻场
此外,本次“丝路云裳•昆明民族时装周”还吸引了众多知名设计师、全国知名服装服饰企业驻场,与云南民族服装服饰企业结成“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对子,利用企业或设计师的影响力对云南民族服装服饰的创新进行帮扶,推动云南民族服装服饰向时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室外三大主题展亮相
6月13起,“丝路云裳•昆明民族时装周”活动现场将开放室外三大主题展:“传承之美”现代创意设计展,引导市民在创意装置空间内发挥想象,与创意造型融为一体,感受创意设计、创意装饰带来的新奇体验,打造昆明的网红打卡地;民族服装服饰文化展,由全省16个州市组织和推荐优秀民族服装服饰企业参展,展示云南各地最具民族特色的精品服装服饰;以及知名品牌服装服饰文化展,展现传统民族服饰与时尚融合迸发出的生命力。
云南民族服装如何进行传承创新?
有人说
手中有一针一线
心中有诗和远方
来听他们的故事
李丽琼是云南民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作为彝族儿女,她自幼受长辈剪绣、编织等手工技艺熏陶,从10岁起开始学习彝族手工技艺。如何才能让深藏文化韵味的彝绣一代代传承下去呢?李丽琼认为哈尼族服饰,文化传承应该在开发中传承,在传承中开发。“把民族服装设计成年轻人在平时也可以穿,而不是只有在舞台上才能穿,将民族元素融入到时尚中去,这样才能让年轻人去接触了解这些文化。”
“我可以说是泡在扎染缸中长大的”,杨语嫣对家族的传承有着一份骄傲,她告诉记者,只要是学者说得出来的扎染技艺,杨氏家族都掌握了,而且制作水平在省内乃至国内都数一数二。随着杨语嫣对扎染技艺应用的不断纯熟和对汉服文化理解的逐渐加深,从第一套扎染汉服到现在设计的汉服,已经从简单制作飞跃到工艺复杂的阶段。面对当今审美趋势与传统的不同,古老的扎染如何迎合人们的趣味?“要做出符合现代设计理念的图案”,杨语嫣认为这是扎染在当今时代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
走进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永宁乡温泉瓦拉比村,就能看到摩梭妇女们坐在道路两旁的自家屋檐下或绕线或编织。村子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摩梭传统手工纺织厂,厂长阿七独支玛是一位能干的摩梭妇女,是她带领村里的妇女们找到了一条依靠手工纺织走向致富的路。“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让村子里的女性同胞都能依靠纺织过上理想的生活。”阿七独支玛相信:“一定要用最天然的棉线,用最虔诚的态度,织出最有温度的服饰。”
阿七尼玛次尔作为村子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经过8年的努力,阿七尼玛次尔目前工作的泸沽湖摩梭文化研究会已经帮助摩梭人们建立了一个摩梭手工手艺展览室、建立了一个收集着17项摩梭手工纺织完整制作流程的非遗文化展览馆。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云南上演,在他们的努力下,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从大山一步步走向世界。
以楚雄彝绣为例
早在2016年
楚雄彝绣服饰就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
今年4月
再次从2400多公里外的小山村
第一次走进上海时装周的大舞台
彝族刺绣作为点缀彝族服饰和生活饰品的手艺,已经走过了上千年的历史;而成为时尚T台上的艺术新星虽只有短短十余载,就引得众人耳目一新,圈粉无数。从民族村落走向国际舞台,彝绣无疑成为民族时装中闪闪发亮的后起之秀。
说起为什么对彝绣情有独钟?樊志勇说:“我作为云南楚雄人,从小就生活在彝族文化的环境里,喜欢花花绿绿的浓烈色彩,彝绣是随着成长印刻在我骨子里的东西。”这份承载着上千年刺绣文化的服饰怎样才能走出去,让全世界的人共享它的美丽与魅力?”带着这种想法,樊志勇成为了大姚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创业12年来,樊志勇带领着家乡的300余名绣女,以“文化传承、手艺变现、造血脱贫”为发展口号,发起了帮助彝族绣娘开启美好生活的《幸福指尖计划》,以慈善的心和商业的手法帮助大山里的匠人更有尊严地生活。
复旦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项目主任、旅游学系副系主任孙云龙以楚雄彝绣为例,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
针对彝绣目前市场规模有限、产业要素分散等问题,他建议楚雄彝绣走创新发展之路,如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搭建载体集聚产业高端要素,形成地域产业发展的精神旗帜;发挥彝绣大师的带头作用,提升整体绣娘技术水平;通过加强个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全方位打造“楚雄彝绣”的地域品牌;通过尝试创新设计和工艺,打造“楚雄设计”的高端品牌等。
孙云龙说,彝绣不仅能够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民族文化IP,而且还能助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探索出一种新型模式和新兴业态。以“IP化”生产和“IP驱动”为主要范式,彝绣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以内容创意为驱动、全产业链条式发展的全新阶段,加速文化产业成长为云南省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型产业。
如何让更多民族服饰
从田间地头走向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
云南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长期接受来稿,投稿邮箱:
来源/云报客户端、云南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云南网、春城晚报、云南省人民政府网
编辑/崔亚明、孙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