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族服饰发展解析满族文化观

佚名 81 2022-09-18

从满族服饰发展解析满族文化观

满族服饰发展解析满族文化

文/王忠欢

满族传统服饰作为满族文化具有代表性的表现形式服饰文化,能够最直观地反映“满族文化观”的变化。以满族服饰为例证解析“满族文化观”,既是对服饰文化的延展,也是对满族文化研究的提升。

一、满族文化观

“文化观”这一概念,学术界并没有给出明确界定,对于“文化观”,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民族对待文化的观点、态度、意向。“文化观”生存于“文化”之中,必然受到自身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文化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通常每个民族都会以本身习以为常的传统文化作为参照系,以本民族传统的认知方式来确定对待他者文化的态度,这也是区别其他民族文化观的一个衡量标准。

“满族文化观”即满族对待自身民族文化及外来民族文化的态度及价值取向,其中包括认同、排斥、持中三种态度。“满族文化观”通常会以满族传统文化作为出发点,来评判、衡量不同文化。

二、从服饰发展看其对本民族文化的态度

1.固守与保护

满族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固守与保护”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满族在入关前后,服饰文化绝对坚持自己的特色,这种对服饰文化的绝对认同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种自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共同遵守、共同认可的准则,充分体现了满族早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的价值观念。

“国语骑射”是最鲜明的例子之一,据《清实录》记载,崇德元年(1636年)十一月,太宗文皇帝曾对服饰问题进行过明确表态:“上御翔凤楼,集诸亲王、郡王、贝勒、固山额真、都察院官……先时儒臣巴克什达海、库尔缠屡劝朕改满洲衣冠,校汉人服饰制度。朕不从,辄以为朕不纳谏。朕试设为此喻,如我等于此聚集,宽衣大袖,左配矢,右挟弓,忽遇硕翁科罗巴图鲁劳萨挺身突入,我等能御之乎?若废骑射,宽衣大袖,待他人割肉而后食,与尚左手之人何以异耶?朕发此言,实为子孙万世之计也。在朕身岂有变更之理。恐日后子孙忘旧制,废骑射,以校汉俗,故长切此虑耳。”满族统治者出于自身统治的需要对满族传统服饰极为推崇,为使国家屡战屡胜,选择保持满族衣冠原状其实不失为明智之举,满族传统服饰设计本身就有利于骑马作战,实用性非常强。

2.调适与改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族一些服饰文化内容不再具有实用功能,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及日常生活的需要,满族合理放弃一些本民族传统文化,这恰恰体现了“文化观”中随意、持中的态度。

满族对本民族服饰文化的调适与改变有时未必是自觉的状态,只是机缘巧合,女真时期服饰的变化即是“文化观”自在状态的体现,正如朝鲜李民寏所见:“闻胡中衣服极贵,部落男女殆无以掩体。近日则连有抢掠,是以服著颇得鲜好云。战场僵尸,无不赤脱,其贵衣服可知。”这一时期,服饰内容的改变只是因为在战争掠夺过程中发现,不同材质的衣服与皮裘服饰功能一样,这种接受不代表放弃对皮裘服饰的喜爱。后金政权建立之后,努尔哈赤对“上下同服”现象的整顿,也是对本民族服饰文化的调整,主要是为了适应统治的需要,使阶级地位划分更加清楚。尽管满族“固守本源”的价值观念发生动摇,但是没有放弃本民族固有的文化特色。

三、从服饰发展看其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1.对外来文化的反对与排斥

满族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导致了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反感,满族在入关之初,一方面,出于巩固本民族统治,加强对其他民族管辖的目的;另一方面,受到主体民族——汉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强烈冲击,主观态度上不能欣然接受,甚至不断打压,极力推崇本民族传统文化。但这种反对态度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间并不长,很快就不再具有实际意义了。

剃发易服 满族“剃发易服”这一统治政策将满族入关之初的“排斥态度”体现地淋漓尽致。满族入关之初,实行与汉民族“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毁伤”这种传统观点截然相反的统治政策,清军入关之后曾一度要求所有汉人“剃发易服”的统治政策。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世祖登基之初颁布“薙发之令”,要求:“闻是时檄下各县,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语,令薙发匠负担游行于市,见续发者执而剃之,稍一抵抗,即杀而悬其头于担之竿上,以示众。嗣后剃发担有一柱矗立若旗竿然者,犹其遗制。”这一时期,满族统治者使所有汉人着满族传统服饰、留满族传统发式,服饰风格必须严格按照满族服饰进行穿着,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态度尤为明显。

缠足 满族统治者在入关之前,就对“缠足”做出明令禁止。皇太极时期曾于崇德三年(1638年)谕旨:“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治重罪。”之后孝庄皇太后谕:“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这是对满族女子缠足最严厉的惩罚。清代更是对“缠足”等陋习严加惩治,顺治十七年(1660年)下诏,要求普天下女子无论满汉均不再缠足,但对八旗女子却从未开禁。满族向来崇尚原生形态的自然美,满族女子均为“天足”,直至清末依然没有改变,满族妇女的“天足”显得与汉民族文化习俗背道而驰,但它带给满族妇女那种随意、奔放的感觉却是无与伦比的,它使满族固有的文化特色得以传承和发展。

2.对外来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满族在经历了与汉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长期的杂居接触之后,开始接受并借鉴、吸收汉族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甚至互相学习、交流,满族传统服饰充分继承其先民服饰文化特征,融合了汉族、蒙古族等的服饰形式,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特征。

(1)服饰样式的多样化

随着清王朝入关之后的稳固,满族服饰在保留其固有的民族特色之外,不断借鉴、融合汉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精华,发展本民族服饰文化,个别服饰样式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满族紧身窄袖、实用性强的服饰特征,开始接受并实践汉民族宽衣大袖、装饰性强的服饰文化,满族逐渐丧失了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特征。

旗袍 旗袍是满族最具代表性和审美性的服饰之一,因其独具的审美魅力而在全国妇女中广泛流行起来,至今未衰,并享有“国服”之美誉。旗袍满语称“衣介”(ijie)。原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袍服,袍子满语为“西吉甘”(),这是一种普遍穿着的服饰,四季均可,不分男女老少、贫富贵贱。旗袍最初为瘦长紧身,方便骑马射猎及日常劳作。满族入关后,受中原汉民族服制“宽袍大袖”的影响,清初期一度变成宽肥式。清中期后,随着主导经济生产方式的改变,加之汉民族服饰文化长期根深蒂固的影响,旗袍样式又向腰身瘦紧、窄袖型转变。在制作方面也融入了汉民族服饰制作的精良工艺,每件旗袍都会在袖口、领口、衣襟等处会镶嵌各种花边作为装饰,对于旗袍镶边还曾有“十八镶”的说法,有些旗袍还设计出“大挽袖”,手工工艺十分繁复。

裙装 满族妇女的裙装也极具满族特色,受到汉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裙子满语称“霍锡罕”()。满族妇女裙装的独到之处便是实用性与审美性并重,既美观又利步。裙装无年龄、身份的限制,宫中及民间妇女都可以穿,在花色、材质上略有差别。后金政权进入辽沈地区之后,受到汉族文化影响,满族妇女开始穿着裙装。入关之后,由于生产方式开始由传统渔猎经济向汉族农耕经济过渡,加之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汉族妇女的裙装也开始为满族妇女所普遍接受,样式多样化、制作工艺复杂化,充分吸收了汉民族裙装的精华,满族服饰文化开始向汉民族服饰文化趋同。

(2)服饰材质的统一化

纵观满族历史,满族服饰材质的变迁与满族社会生产力水平息息相关。满族先民时期,服饰原料十分匮乏且单一,只能就地取材,材料多为各种动物毛皮及各类植物和简单手工纺织的布。后金政权建立之后,满族统治者开始致力于改善服饰材质,但碍于生产力水平落后,满族服饰原料并未出现大的改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满族开始发展种植业及纺织业,进行桑、棉等作物的种植。通过对汉民族纺织技术的学习,纺织技术水平大大提高,能够独立生产汉民族常用的一些服饰材料,例如:“棉、绮、纱、绸、缎等”,并逐渐开始以这些材料作为满族服饰的主要材质。

“满族文化观”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一方面是汉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冲击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满族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走向,是一种文化变迁现象。“满族文化观”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既坚持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同时并不排斥汉民族及其他民族传统文化,虽看上去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有些淡化,但实际上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正是对汉民族服饰文化的融合与借鉴服饰文化,才使满族服饰文化内容得以充实及发展,满族服饰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并在诸多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彰显了满族特色。

(作者单位:吉林省档案馆)

上一篇: 多重因素影响下面临变局 服饰企业如何在困境中逆势而上?
下一篇: 中国传统服饰有多讲究?来细细品读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