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全智贤”孙千和金高银带火了“卫衣+短裤短裙”,精致时髦
54 2024-11-10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曲裾深衣、凤冠霞帔、长袍马褂……数千年服饰发展变化,不仅折射出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也勾勒出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生活画卷。
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以孙机先生等国博学者数十年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托,按历史时期分为“先秦服饰”“秦汉魏晋南北朝服饰”“隋唐五代服饰”“宋辽金西夏元服饰”“明代服饰”“清代服饰”六个部分,从远古骨针缝制的兽皮到清代的精美华服,一针一线间尽显中国古代的艺术审美。
这也是国博首个古代服饰通史类展览,除了玉石器、骨器、金银配饰、书画等近130件(套)文物外,展览还制作了15尊不同时代的着装复原人像,立体呈现了古代服饰的风采。
观展·亮点
15尊复原人像
整体展示各时期服饰特色
高髻盘头,一朵红花平添了几分娇艳,淡金色大袖披衫、凤鸟纹绣紫罗帔子让唐末五代贵族女性的神韵尽显;孔武有力的元代男子,头戴宽大帽檐的幔笠,身着收腰窄袖的辫线袍,右手挥舞,左拳紧握,似乎下一刻就要扬鞭飞驰;大拉翅上花团锦簇,清末的旗人女性手捏帕子,仿佛正款款向您走来……展厅里,15尊不同时代的复原人像无疑是展厅中最大的亮点。
“15套造型,每一套都有特殊的用意。策展人孙机先生选的不是最好看的,而是最能代表历史特色的。”陈诗宇是人像复原工作的负责人,他介绍,每个人像,从妆发、造型到服装、鞋履、腰带、配饰,甚至内衣,使用了什么样的面料和纹样,都要一一考证,文物、绘画、文献就是团队的素材来源。比如,西汉曲裾袍参照了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清代行服和旗装参照了故宫收藏的清代文物,《簪花仕女图》则提供了不少唐末五代着装的灵感。
“每个人像的方案都经过了反复的打磨。”陈诗宇举例,比如,唐代帝王通天冠大礼服,目前并无完整的出土实物可供参考,团队只能通过各种文献描述不断拼凑细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首帝王图描绘了一位穿通天冠服的帝王的轮廓;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一个金蝉,是通天冠服的一个小小的构件;还有不断发现的新的文物也为其提供新的蛛丝马迹。
最难的还是工艺和面料的复原和选择。“不同时期服饰的面料是不一样的”中国古代服饰,陈诗宇介绍,秦汉时期的主材料为罗、绢、纱,到了明代,增加了缎类,唐宋时期流行的是绫、绮。每种面料上应该使用什么样的纹样也要经过精心的考证。此外,佩戴的玉佩、头上插的金银首饰等也涉及各种各样的工艺门类。用刺绣还是用印花?缂丝还是扎染?回答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大量的案头工作。
对于陈诗宇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99%的面料在市场上是买不到的。“比如说丝绸,许多古代的丝绸品种和纹样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于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陈诗宇和团队跑遍了丝绸罗缎的产地,与非遗单位、工匠探讨面料、工艺的复原方案。经过团队的努力,包括彩色夹缬在内的一大批已经失传的工艺重新面世。
塑像最终的出炉还缺重要的一环——模特。“孙机先生的要求是要反映出当时那个时代人物的气质。”陈诗宇说,盛唐、晚唐偏爱丰腴饱满,纤细的身形在南宋更受欢迎,元代马背上的民族要孔武有力……为了挑选出符合时代审美特色的人,团队将模特的范围扩大到身边的朋友、伙伴,还真有不少身边人上榜。比如,清代满族塑像的模特就是团队成员身边一位满族老师。
最终,2尊汉代、4尊唐代、2尊宋代、2尊元代、2尊明代、3尊清代共15尊复原人像穿越时空,在展厅中相遇。
《中兴四将图》可看做宋代服饰“实录”
《中兴四将图》
孙机介绍,与以往大多数服饰展不同,此次展览力图展现古代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过去也有一些关于服装的展览,有的地方展出的东西甚至非常宝贵,但是肥肥大大的一件古代衣服,往那儿一摆,让人得不出整体印象,不知道这件衣服怎么穿,也不知道穿上去什么样。而且,穿衣服是配套的,外衣、内衣、上衣、下衣,一套衣服就是一个人的形象。只展览一件衣服,很难知道整体形象是什么样的。此次展览就是要把古代人的整体形象展示出来。”
展厅里,中国服饰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骨针、石纺轮、陶纺轮开始讲起,一路走过,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历代服饰尽收眼底。中国古代服饰史上发生的三次重大变革也一一展现:战国时期“胡服骑射”引进中原,出现了上下身连属的深衣;从南北朝到唐代,服饰由汉魏时的单一系统,变成华夏、鲜卑两个来源的复合系统,由单轨制变为双轨制;到清代,男子改着满族服饰,华夏传统服制断档。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有数十件馆藏一级品,其中就包括极少展出的宋代《中兴四将图》。“中兴四将”指宋室南渡过程中的四位战功卓绝的将领,根据画的榜题所示,四将依次为“刘鄜王光世”“韩蕲王世忠”“张循王俊”及“岳鄂王飞”。画中四将着圆领袍服,或戴巾子、或戴幞头、或戴平帻、或戴军中便帽,脚着靴,均为文官装束。四将各有一武官侍从,身着便装,便装外加彩绣捍腰,这种装束多见于契丹、女真胡骑,于中原武将常服中较少见,应为当时南宋忠义军装束。专家表示,宋画崇尚高度写实,画中的服饰也可看做当时服饰的“实录”。
组玉佩 不为装饰为“节步”
西汉组玉佩
“这个展览不仅要告诉大家古人怎么穿,还要回答为什么这么穿。”孙机说。于是,一系列藏在服饰背后的文化深意被一一揭晓。
展厅里,一组接武、继武和中武的投影,可能会让不了解前因后果的观众一头雾水。这要从古人的佩玉习惯说起。展览呈现了两套墓葬出土的战国、西汉时期的组玉佩,类似于现代的“首饰套装”。这些挂在腰间的饰物,大多数是墓主人生前佩戴之物。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组玉佩是贵族身份在服饰上的体现之一,身份越高,组玉佩越长越复杂;身份较低者,配饰就简单而短小。
专家介绍,古人佩玉并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为了“节步”——身份不同,步伐不同。那么,不同身份的人如何行步?《礼记·玉藻》说:“君行接武中国古代服饰,大夫继武,士中武。”接武,意为每一步只走出一半;继武,意为走路时两脚足迹相连;中武,意为步伐之间可容一足。可见,身份越高的人,组玉佩越长越复杂,走路越慢,因为一旦走快,玉佩之间就会碰撞发出响声。
唐代女子胡服 其实不是随便穿
影视剧里,唐代女子穿胡服被认为是当时的一种潮流。事实上,女子胡服并不是随便乱穿。
策展人介绍,当时着男装的女性称为“袍袴”,很多唐代的壁画中,在宽衣裙襦的侍女后面会跟着一个穿胡服的“袍袴”。唐代前期,女性穿着胡服或者男装有两种情况:一是上层女性为了猎奇,偶尔穿着,比如史书中记载,太平公主曾着男装;更普遍的情况是,由于穿这种服装行动便捷,多为唐代宫内执杂役的宫女所采用,因此,这些宫女也叫“袍袴宫人”。
观展·解码
明代补子一目了然
“补子”是一块缝在官员服装上的绣布,古代官员穿的官服也叫“补服”。自明代开始,“补子”作为官服上的等级标志,沿用了几百年。此次展览特别打造了一款能切换补子的常服显示器,狮子补、虎补、豹补……各种等级的补子一目了然。
“换衣镜”让人瞬间穿越
想试穿下各朝服饰,圆一把穿越梦?展厅的“霓裳旧影”互动区里,只要在智能电子屏前挥挥手,就能轻松换衣。穿越到心仪时代后,观众还可以将此定格,在手机中保存。
万花筒里看服饰图案
悠扬的乐曲中,中国传统服饰的图案幻化成流光溢彩的万花筒。一个闭合式的沉浸空间,如梦如幻,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
观展·提示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8展厅
票价:免费
展期:长期展出
(北京晚报记者 邓伟 摄 制图 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