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朝代的妆容与服饰——夏
服饰:
大禹治水之后夏朝服饰,便被民众自发的拥护为王,从此建立了夏王朝,由禅让制改为世袭制。夏朝共传了十四代,延续约471年。夏朝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形成的时期,这段时间出现的冠服制度也是中国最早的服饰制度。
(图片来源于考古文献,为豆友“月在梨花”推荐)
原始时期的服饰首先是出于审美和性竞争的需要,其次是为了御寒,至于羞耻之心的话则是更晚以后的事情了。黄帝尧舜时期发明养蚕,缫丝,因此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生产丝织物的国家。到了夏商周时期,麻、丝、毛等纺织原料的生产已经有较大的规模,而且还是用朱砂来给衣料进行染色。夏时期有不少邑镇以织品闻名,如薄之纂组,朝歌之罗绮,襄邑之织锦等。
在夏代,由于阶级和贫富的差距,服饰品类就已经存在了分化的现象,那时候的人们,也可以凭借一个人的穿着打扮来区分人的等级尊卑。
其中贵族阶层的服饰主要是用棉绣丝织物、细葛麻等高级材料来制作。而平民阶层的衣料主要是粗麻粗葛织物,还有一些比较贫穷的人会使用秋天干黄的植物茎叶来制作衣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大型的祭祀活动中,传承了前人的冕服。交领右衽,上黑下红夏朝服饰,配上十二纹章,尤为显得庄严肃穆,气度非凡。而这整套衣服也代表着夏人对天地乾坤的敬畏之心。
夏朝的服饰颜色均偏黑色和深色,夏朝是占木德而成天下,尚青色,故服饰用青色。《礼记》中记载:夏后氏尚黑,大事殓用昏(天黑),戎事乘骊(纯种的黑马),牲(祭祀)用玄(黑毛动物)。夏人参加葬礼一般会选用黑色镶白边的衣服。夏朝建立了一整套帝王的祭服——冕服为中心的服饰制度,直到后来才慢慢偏向浅色和其它鲜艳的颜色。
夏朝的服饰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除了继承了上衣下裳外,还有玄衣黄裳的服色。
上衣代表天,因为天在未明的时候为玄色,故上衣用了玄色。下裳则象征地,因为土地为黄色,故下裳用黄色。
不管男女都需要进行劳作,故袖口为窄袖,并且为穿着紧身的衣服。同时也因为生产力不发达,没有那么多布。之后因为农耕民族不需要特别紧身的衣服。所以随着生产力的逐渐发展衣服就越来越宽松。不过老百姓的衣服变化并不大,统治阶层比较有钱,衣服就设计的越来越宽松肥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厚,慢慢的小袍取代上衣,袍长则至膝盖,长袖,较宽大些,配一宽裤宽腰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妆容:
夏朝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与黄帝时期的妆容并没有太大区别。这个时期主要的发饰为任头发自然下垂的发饰,以及披搭于肩背或脸面的发式。会在口唇上涂抹书物,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涂抹红颜料。这或许就是口红的起源。同时绘面也是当时的一种比较重要的装饰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夏朝时期习惯使用和制作项饰的习俗十分风行。这应该就是现代人制作项链的最早形式了。臂饰品主要有臂环(臂钏)、手镯等。
(图片来源于考古文献,为豆友“月在梨花”推荐)
此为【连载】文章,感兴趣欢迎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