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首描写女子身体的词,古代女人读了脸红,现代女人读了恼火

佚名 56 2024-11-20

前言

林语堂:“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这句话赞美的就是北宋大文豪,苏轼。

苏轼是我国古代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作为我国著名的诗人,不仅在诗词、美食、政治等方面的造诣颇高,对于社会现象的洞察力也超乎常人,具有独特的见解与看法。

这种见解通常表现在他的诗词上。不过,他的《菩萨蛮·咏足》却褒贬不一,尤其是不同时代的人对其有着不同的评价。

这首词主要描写了女子的身体——足,古代女人读了脸红,现代女人读了恼火。他究竟写了什么,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苏轼一首描写女子身体的词,古代女人读了脸红,现代女人读了恼火

古人对缠足的喜爱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男性在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这就导致女性不可避免的受到压制和歧视,如三从四德的约束,服饰的变化,社会职能等等。

就比如缠足,说起来就是裹小脚。

缠足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陋习,源于五代,兴于南宋。

在古代,人们认为男子属“阳”,要讲究“阳刚之气”;女子属“阴”,要讲究“阴柔之美”。

而缠足使得女子步履轻盈,彰显了女孩子的温柔,令人产生保护欲,在当时受到人们大肆吹捧。

女孩子在幼时就需要束缚自己的脚,使脚骨骨折,弯曲变形,形成小脚。

在成年后,女子以小脚为美。若是缠足未成,使得脚略大,则不利于女子的名声,也不利于婚嫁。

苏轼一首描写女子身体的词,古代女人读了脸红,现代女人读了恼火

那缠足跟苏轼有什么关系呢?

谈及苏轼,人们往往会想到他是著名的画家、词人、书法家、文学家以及美食家。

他的诗篇往往见解独到、胸襟豁达,蕴含着许多丰富的人生哲理,被人们广为传诵。

然而,他的一首《菩萨蛮·咏足》却是饱受争议,被当时人们所不耻。

我们来看上片,“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苏轼认为歌妓体态轻盈,舞姿优美,表面上苏轼确实是在咏足。

但一些人会认为,脚是私密部位,只能是丈夫可见,苏轼却直截了当地指了出来,实在有失文人风范。

苏轼一首描写女子身体的词,古代女人读了脸红,现代女人读了恼火

苏轼对缠足的不满

但在《菩萨蛮·咏足》的下片“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苏轼的话锋陡然一转,带有明显的批判意味。

“偷”“困”“难”等字眼说明了女子缠足的痛苦,只能偷穿宫廷样式的鞋缓解苦楚,但是代价是难以站立,不便行走。

苏轼用戏谑的言语对缠足进行批判,借助舞女的视角揭示了缠足对女性的迫害,对缠足这一社会现象表达了不满。

现代对缠足的批判

缠足这种畸形的审美危害极大,实际上是男权社会对女子权利与自由的剥夺与限制。

一方面,在身体方面古代女子服饰描写,缠足需要将脚骨折断弯于足心,女子要承受刻骨铭心之痛,竹板夹击之苦,布屡束缚之扰,行动受限之忧。

苏轼一首描写女子身体的词,古代女人读了脸红,现代女人读了恼火

这种苦楚在缠足之初更甚,往往长达十余年,折磨着女性的身体。

另一方面,在社会方面,小脚使得女子行动不便,只能在室内小范围的活动,甚至不能久站,不利于女子的身体与心理健康。

对于深宅贵妇而言,她们往往卧于床榻,不便行走,久而久之便疾病缠身,甚至早逝。

对于田间妇女,即便她们的脚每走一步便痛如刀绞,也要完成劳作。

很显然,这是对女性的摧残,她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或安于室内、相夫教子,或忍受痛楚,饱受摧残。

这也是现代人读之恼火的原因。

苏轼一首描写女子身体的词,古代女人读了脸红,现代女人读了恼火

在辛亥革命后,缠足这一陋习被废除,女性得以解放。但是在历史长河中,不仅仅有中国的缠足,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还存在许多残害女性的方式。

19世纪,欧洲贵妇人们以细腰为美,认为细腰更能衬托出胸部的美感和臀部的丰满,走路会更加摇曳生姿。

因此很多女孩子在年龄适当时便开始用金属、木板或其他材料束腰,以拖高胸部,提高身材的流畅度,展现完美的曲线。

但是这也使得男性可以窥见女性的内衣,助长他们的不合理想法。

况且束腰使得女性的胃部受挤压,渐渐的她们饭量减少,在后期会患上厌食症,在她们年老之后会进食困难,甚至饿死。

苏轼一首描写女子身体的词,古代女人读了脸红,现代女人读了恼火

而且,在严重时,束腰会挤破肝脏等器官,极其危害身体,就导致女性死亡的几率增加。

在非洲地区对于女童的割礼更为残忍。

在很多地区,由巫医或是年长的人对女童进行割礼,割礼完成后将女童扔在某处古代女子服饰描写,不能消毒,不能进食,在一周后若是女童存活,割礼即完成,若是女童不幸感染,则会身亡。

当地人认为,割礼使得女性禁欲,保持纯洁,以便部落得以传承,这也是宗教的要求。

事实上,割礼后女童存活率极低,而且这些女童成年后生产时难产率极高。不论如何,割礼后的女性难以正常生活,往往英年早逝。

除以上陋习外,还有在女性嘴唇上挂圆盘,在下巴插木棍等的民族,这无一不体现着对女性人权的践踏,对人格的侮辱,对权利的剥夺。

苏轼一首描写女子身体的词,古代女人读了脸红,现代女人读了恼火

结语

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

即使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迫害女性的陋习。但当时的人们或许因为社会背景,深受迫害而不自知。

生在新时代的我们,更应秉持着客观的态度,尊重历史,理解当时的背景,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菩萨蛮·咏足》对女性缠足的批判观点独到,超出了当时社会的背景,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在现代,“蝴蝶背”“A4腰”“白幼瘦”等畸形审美也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残害我们的身体。

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迎合他人的眼光,应养成健康的审美,欣赏自己,自信生活。

上一篇: 用音乐促进社区文化交流(侨界关注)
下一篇: 都安屏山南路联通营业厅:以高效贴心服务换取客户满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