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服饰 河北日报-T1版:西藏印冀 河北对口援藏30周年特刊-2024年08月19日

佚名 114 2024-11-16

“扎西德勒!叔叔,听我们讲解一下吧!”

6月16日,12岁的小学生措姆等少先队小小宣讲员,在西藏阿里博物馆的民俗文化与非遗保护展区,用普通话向记者进行讲解——阿里的“科迦服饰”忘不了服饰,有些由古代中原的丝绸做成,证明自古以来,阿里地区与祖国其他地区就有了交往活动……保护阿里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30年来,河北省援藏干部人才持续深化文化援藏工程,投资建设阿里地区影剧院,编导大型历史情景剧《梦回古格》,与当地干部人才一起收集博物馆展品……在传承与创新中讲好阿里故事,滋养民族团结情谊,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援建一座影剧院,丰富干部群众文化生活

6月16日,记者来到阿里地区影剧院。影剧院主体建筑分为三层,一楼大厅是主厅,有589个座位,主要用于举办晚会和表演节目。影剧院内还建有3个电影放映厅。

阿里地区影剧院是河北省重点援藏项目之一,总投资3000万元,2013年7月10日竣工,是集专业舞台、电影放映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

在办公区,我们遇到正在完善大型话剧《举手表决》剧本的影剧院负责人边巴次仁。他在为新一轮复排做准备。

这部话剧是阿里地区首部原创大型本土话剧,剧情围绕藏族一个家庭展开,展现他们在易地搬迁中不同的想法和态度,通过沟通交流,最终达成搬迁共识。

记者翻阅剧本,看到这样的情节——

扎西次仁:“你买了汽车了,还办起了野血牦牛养殖中心,一家人有想头、有盼头……我活了八十一年,没读过书,也不认识字,可我想告诉你,不管什么时候,你就永远相信一条,跟着共产党走吧,共产党永远不会让你吃亏……”

索朗多吉:“有好的政策,加上我们的努力奋斗,才能真正做好我们西藏的四件大事——稳定、发展、生态、强边。”

尼玛顿珠:“阿爸啦,我想通了,这个家,我搬。”

…………

这部话剧于今年1月在阿里地区影剧院首演,生动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阿里人民的幸福生活以及他们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与决心。剧中,边巴次仁扮演古牧村民尼玛顿珠的父亲索朗多吉,扎西次仁是尼玛顿珠的爷爷。

这部话剧正进行精细化打磨,计划在今年前往西藏7个地市和河北、陕西两省进行巡演,向更多观众展示阿里故事。

自投入使用以来,阿里地区影剧院在丰富干部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承办了春节及藏历新年文艺演出等系列重大活动。阿里地区融媒体中心电影公共服务中心也设在这里,带领全地区电影放映人员投入到优秀爱国主义影片展映观影活动中。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

30年间,河北省援藏工作队投资建设了阿里会堂和札达县文化图书馆、日土县文化图书馆、札达县广电中心等项目,为当地干部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活动。

编导一部情景剧,广泛传播阿里历史文化

在阿里札达县,有一部家喻户晓的大型历史情景剧——《梦回古格》。俞江导演这部剧时,还在石家庄市长安区教育局工作。

天当幕布地为台。2015年8月5日,《梦回古格》在古格遗址脚下开演。

当时,俞江忐忑不安,因为这部剧成功与否,这一天是最好的检验。初来乍到,曾有一位当地干部问他:“你们编导这部剧行吗?你们又不懂这里的文化!”

为了创作好这部大剧,俞江走村串户体验生活,遍访当地文化名人和学者,历时10个月时间进行剧本创作和编排,组织70多名当地农牧民参演。

演出开始了,随着阵阵急促的鼓点声,身着华服的农牧民演员旋转舞步,循着历史的脉络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公元10世纪前后,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的后代吉德尼玛衮,率领亲随在阿里建立起古格王朝,开启了七百年的灿烂文明史……

那一天,俞江一辈子也忘不了。

演员表演到高潮的时候,现场观众或拿着石头或举起双手,附和着音乐的节奏或敲击或拍手,演出结束后,响起热烈掌声。那位曾经质疑他的干部走过来,握住他的手连声说谢谢。演员们将哈达一条条挂到他的脖子上。他的眼睛含满了泪水。

回过头来再看这部剧。

它分“神山圣域”“象雄陨落”“古格兴衰”“梦回古格”四幕,展示出古格王朝灿烂的文明和宣舞、尼玛堆、煨桑炉等诸多阿里地区传承了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展现了来自河北的李狄三,1950年带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先遣连进军阿里的故事,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农牧民掌握自己命运、当家作主的历史画卷。

这部剧先后在西藏、河北和陕西等地巡演近20场,观众超过1万人次。河北省第十批援藏干部、阿里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孙永杰认为,《梦回古格》以“社会变革时期的文化融合”为视角,多层次、全景式展示阿里历史、民族、文化发展脉络并进行广泛传播,标志着阿里文化产业迈上新台阶。

而俞江的工作经历,本身就是推动阿里文化繁荣的一部剧。

先是志愿者,2014年10月,他以志愿者身份策划并开始创作《梦回古格》。

后是援藏干部,2016年7月,他作为河北省第八批援藏干部对口支援阿里。

再是在藏干部,2020年1月,他正式调到阿里,担任阿里博物馆副馆长。

援藏期间,由于高原缺氧,年过五旬的俞江肺泡变大、尿酸升高。听说俞江准备留在阿里时,已经共同在阿里坚守了三年的妻子意识到,他们的命运难以与雪域高原分割。索性,她也下定决心和丈夫一起留下来。

30年间,河北一批批像俞江一样的干部人才在这片热土上奋斗,致力于讲好阿里故事,持续实施“筑梦阿里、天上阿里、援藏工作纪实”等视频创作,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拍摄大型纪录电影《好人好官孔繁森》,拍摄《金珠德吉的旅馆》《羊绒脱贫攻坚战》等20多部宣传片,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持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忘不了服饰 河北日报-T1版:西藏印冀 河北对口援藏30周年特刊-2024年08月19日

布置一组展览,打造思想文化宣传教育阵地

在这里,能看到汉晋时期茶叶的模样,里面展示的茶叶状残留物,年代大约为公元2至4世纪。

在这里,能听到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马蹄声响,里面展示的“王侯文鸟兽纹锦”是1800年前的物品,上面带有“王侯”字样。

…………

这里是阿里博物馆,其外形像一座宏伟的城堡,外墙面颜色与阿里土林的土黄色相似。

“那时,西藏没有蚕丝,也不产茶叶,可以推测,当时青藏高原与内地已有文化、商贸方面的交流往来。”俞江介绍,馆内设有阿里自然地理、民俗文化与非遗保护、当代发展成就等7个常设展览,一件件珍贵的展品见证了阿里悠久的历史文化,诉说着阿里文化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的事实。

阿里博物馆项目于2016年启动实施,对于展陈方案一改再改,始终确定不下来。俞江2019年接手这项工作,精心设计了展陈方案,为博物馆建设奠定了基础。

馆藏文物是发展文博事业的根基。俞江和同事们一起,深入阿里各个文物遗址、群众家中、田间地头,发掘文物。为寻找珍贵的岩石和化石,还会不辞辛苦跋山涉水。最终,收集到2100余件珍贵的文物和史料藏品。

2023年8月23日,阿里博物馆正式开馆,填补了阿里地区没有综合性博物馆的空白,成为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的思想文化宣传教育阵地。

离开博物馆时,措姆穿着戏服,为我们表演了藏戏“温巴顿”片段忘不了服饰,唱腔时而高亢时而悠扬。

“我长大后的理想是研究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谈到未来,他眼里泛着光。

文/赵建

上一篇: 抖音电商双11运动户外服饰销售增长104%,82个品牌成交破千万元
下一篇: 小号网!国内满月未实名微信直登白号批发信小号在线购买-vx账号购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