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汉代舞服的考古学研究

佚名 127 2022-09-16

交领式长服中的A、B、C型只流行于西汉早期,且A型在年代上应该早于B、C型。山东济南无影山M11出土舞俑所穿的A型交领式长服,紧窄贴身,有细长绕身的曲裾,下摆直筒状平齐,诸多细部款式显示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楚地舞女的服饰风格(图23);而窄长的袖筒并在上臂处装饰有两条细线的做法则接近战国早中期齐地舞服的风格,如章丘绣惠女郎山、临淄赵家徐姚等地出土的舞俑(图24)。因此笔者认为,A型交领式长服当是汉代舞服的早期形态,保留有战国时期的诸多服饰特点。B型交领式长服主要流行于西汉帝都长安地区,其较低的束腰位置,以及呈大喇叭形外撇的下摆,都是汉代新出现的服装款式,应当可代表西汉早期舞蹈服饰的标准形态。C型交领式长服具有较高的领口和凸起的堆领,下摆处巧妙地运用内外层的斜裁尖角形成错落缤纷的视觉效果,下摆后侧的圆弧形内凹既有效地解决了长服行动不便的缺陷,也极具装饰效果,该型舞服可以说既吸收了当时主流的服装款式,也保留了当地既有的服装特色,区域性显著。交领式长服中的D型自西汉中期至东汉晚期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是汉代舞服中流行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舞服款式之一。陶俑、壁画、画像石、玉舞人等材料均可见身着类似款式的乐舞人物。可以看到,舞服整体由紧窄转向宽肥,下摆外撇程度有逐渐加大的趋势。需要说明的是汉代服饰,由于目前考古材料所见的乐舞图像在细部表现上的效果有限,具有类似款式的舞服在西汉中期大多还应是上下连属的长服,西汉晚期以后当有相当一部分是上衣下裙的搭配,毕竟从服装剪裁的角度来看,如若实现外撇的大下摆,裙装在剪裁时更具可操作性。此外,这类型服饰虽然基本结构比较统一,但细部特征方面应当存在地域差异,如Da型和Dc型舞服,其下摆的不同款式应该即反映出陕北和关中地区的特点。囿于图像材料在写实效果方面的局限性,其他地区的地域特征目前还难于概括。E型交领式长服的最突出特点在于喇叭形袖口的“华袂”和下缘不平齐、呈花瓣状装饰性很强的下摆,主要流行于新莽东汉时期的川渝地区,具有极强的时代和地域特点。特别说明的是,从泰兴凉水村、彭山等汉墓出土舞俑来看,“华袂”当是外服的袖口特征,“华袂”以下的袖筒当属于内服,换言之汉代服饰,具有“华袂”的外服应属半袖服[35]。

王方|汉代舞服的考古学研究

上一篇: 汉服不仅仅是我们的服饰!
下一篇: 汉朝服饰文化研究:男女有别、尊卑分明,儒法奠基,无出其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