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京剧的“行头”
一、“行头”一词的含义
行头,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指各行业从业者所使用的专门工具。从业者必须随身携带这些工具,否则就无法工作,因此这些工具被称为各行业的“行头”。例如木匠使用的凿刀,樵夫使用的斧头等。
在现代汉语中,行头有两种含义:
1、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道具。
2、泛指服装、行装。
二、戏曲中“行头”的含义
戏曲中最早出现“行头”一词京剧服饰,是在宋代戏文《错立身》的第十二出:“延寿马,我招你自招你,只怕你提不得杖鼓行头。”
自元杂剧起,戏曲班社就到各地演出,处于流动状态。“行装曰行”,班社游走各地的时候,演出服装和道具便成了不可缺少的装备,“行头”也日渐成为戏曲中的专门用语,可泛称一切戏曲演出用服装和服饰道具,包括盔、帽、蟒、靠、帔、官衣、靴、鞋、道具等。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习惯地用行头专指戏曲演员的服装、武器京剧服饰,而其他的用具,如桌椅板凳之类,一般称之为道具。
三、京剧行头的设计和使用原则
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常以歌舞方式演绎故事,正所谓“有声必歌、无动不舞”,因此京剧服饰极具舞蹈化、写意化。
1、虚实兼容——出于舞台表演的需要,戏曲服饰对历史人物特征进行了夸张和虚构。京剧行头是在明代服饰的基础上提炼、美化而成的。它不考虑朝代、地域和季节,以美为主导,按不同的剧目、角色行当和人物特点,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风格。在舞台上,谁该穿什么,都有独立的规则可循,戏迷往往能见衣辨人。比如,在《四郎探母》中,杨家将穿明式官服,铁镜公主踩花盆底、戴旗头,是清代后妃的打扮。这种不合常理的混搭,在舞台上却毫无违和感。
2、契合民俗——戏曲,生于乡村、演在庙台,与民间习俗有着天然的融合,这也体现在京剧服装浓艳而繁多的色彩上。京剧服装的颜色分为上五色和下五色。红、绿、黄、白、黑为上五色,紫、粉、蓝、湖、秋香为下五色。通过颜色可以判断出人物的身份、等级:黄色代表皇家;紫色彰显富贵;红色烘托喜庆;黑色用于寒门。
3、兼顾美观实用——对于制作行头来说,高档华美的衣料未必都能适用,有时适得其反。例如用软绸做水袖,虽然好看,却没有分量,不容易抖起;而竹衣子(一种用细竹管编成的衣服)虽用料廉价,却透气隔汗,穿在里面能保护行头不受汗水洇染,反而成了演员不可多得的至宝。
四、行头在戏曲舞台表现上的作用
戏曲行头看似是演员的外在包装,实则是技艺的载体,只有在配合表演、服务人物、烘托情境时,行头的价值才真正显现。
1、交代人物身份地位:梨园界素有“宁穿破,不穿错”的金科玉律。
“蟒”,是帝王将相在正式场合穿的服装,相当于现在的正装。
“宫装”,是贵族女性的日常服饰。
“官服”,是一般的文官服装,前胸、后背的方块里绣着不同的动物图案。
“靠”,又叫“甲”,是武将的衣服,项背插“靠旗”,帽上常插两根“雉尾”。
“褶子”,是一般平民的便服。
2、暗示性格特点:京剧脸谱的色彩十分讲究,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比如“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耿直无私;“蓝脸、绿脸”代表“草莽英雄”;“黄脸、白脸”代表凶诈凶恶;“金脸、银脸”——神妖。
3、有助于演员刻画人物:舞台上,台步是突显角色性别特征的重要形式。生、旦行走的落脚和发力点迥然不同,但这必须倚仗鞋子的形状和质地才能完成;戏曲服装大都在衣袖外缝一块白绸子,名曰“水袖”,是为了借助长袖的挥舞,演员的双臂被延伸,使台上的动作更为醒目。
五、戏曲行头的分类
清代李斗在《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中描述:“戏具谓之行头,行头分衣、盔、杂、把四箱。”
衣箱:分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大衣箱包括各种长短袍服;二衣箱包括各种武装人员的装束,如箭衣、马褂等;三衣箱即演员所穿内衣、鞋子、龙套衣及塑形用品。
盔头箱:主要是盔、帽、冠、巾四种,此外还有雉尾翎、发髻等。
杂箱:指彩匣子、水锅和梳头桌。
把箱:即旗把箱。从各种兵器到桌椅板凳;从文房四宝到圣旨香案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