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亏损70亿元被迫退市,昔日服饰巨头“潮流前线”为何陨落?
88 2024-11-15
明初恢复汉唐传统,承袭了唐宋的幞头、圆领袍衫、玉带,奠定了明代官服的基本风貌,并制定了明确细致的服装仪制。
明代的祭祀之服仍为冕服,但明太祖认为,“此礼太繁。祭天地、宗庙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纱袍,余不用。”也就是说,祭祀时皇帝不穿冕服,还是戴通天冠、着绛纱袍。
明 九旒冕 现藏于山东博物馆
皇帝的常服在明初定为戴翼善冠(乌纱折上巾),着盘领袍,饰团龙纹。明英宗将衮冕服的十二章纹加于常服之上,成为皇帝视朝时通常穿着的礼服。此后,皇帝的常服就改称为“衮服”。
明世宗像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着衮服
明 黄缂丝“十二章纹”皇帝衮服(复原件)
最早明确提及十二章纹的是《尚书·益稷》,根据记载,舜帝制定礼服制度时,对大禹道:“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明《三才图会》中的十二章纹
东汉时期,孝明皇帝确立章服制度,制定了详细的祭祀服饰及朝服制度:“天子、三公、九卿、特进侯、侍祠侯,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纁下。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七章,皆备五采。”
而带有十二章纹的冕服实物,最早存在于明代。作为帝王礼服的重要元素,十二章纹其实还有各自的象征意义。
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征着帝王皇恩浩荡,普照四方。
山,代表着稳重性格,象征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
龙,是一种神兽,变化多端,象征帝王们善于审时度势地处理国家大事和对人民的教诲。
华虫,通常为一只雉鸡,象征王者要“文采昭著”。
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种器物,通常是一对,绣虎纹和蜼(一种长尾猿)纹,象征帝王忠、孝的美德。
藻,则象征皇帝的品行冰清玉洁。
火,象征帝王处理政务光明磊落,火炎向上也有率士群黎向归上命之意。
粉米,就是白米,象征着皇帝给养着人民,安邦治国,重视农桑。
黼,为斧头形状,象征皇帝做事干练果敢。
黻,为两个己字相背,代表着帝王能明辨是非,知错就改的美德。
由此可见,冕服上的十二章纹象征着王者之德,体现君王治理天下所应具备的美德。
官员的官服则分为公服和常服,公服为重大朝会时穿着,常服在日常办公时穿。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公服戴展脚幞头,常服戴乌纱帽。乌纱帽类似宋代幞头,只不过外涂黑漆,幞头脚圆、短、阔。
明 沈度像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沈度头戴乌纱帽
根据品级不同,官员的服装在颜色上也有差别,大致可分为:一品至四品,绯袍(红色);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常服还会在胸前及背后缀上补子,补子上的图案文官用禽、武官用兽,不同的品级所用的鸟兽也不同古代服饰图片,故常服又名补服。
明《三才图会》中的文官和武官补子
补子图案变化 摄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外,不同品级的官员革带也有不同。革带上的带銙一品用玉,二品用犀,以下各有等差。一般装銙十八枚,因此带围的长度会超过腰围,官员还需要用手扶住革带。
明定陵出土玉带
明 《沈度独引友鹤图卷》(局部)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沈度手持革带
除了公服和常服,皇帝还会赏赐官员赐服。明代隆重的赐服为蟒、飞鱼、斗牛等服,这几种纹样都与龙纹相近。有些官员在没有达到高位官阶时,就特许穿高出其品级的赐服。
明 王鏊像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王鏊着蟒服
明代政府重视农业,推广植棉,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的衣着也得到了改善。劳动者多着衣、裤,作短装。士人平日多着交领大袖长袍,又名道袍。
复原人像 明晚期文人便服 戴方巾,着道袍
细看《南中繁盛图》,可以看到男子无论阶层都会戴帽子和头巾。明代士庶有时会戴“瓜皮帽”,这种帽子沿袭了元代瓜拉帽,由六块三角形罗帛拼合而成,因此,当时会简称官员为“乌纱帽”,称老百姓为“瓜皮帽”。
明 《南中繁盛图》(局部) 文武官员戴幞头
明 《南中繁盛图》(局部) 普通老百姓戴瓜皮帽
明代女子的服饰相对唐宋而言,整体变得更加简单。其中,冠是区分命妇等级的主要标志。皇后、皇太子妃戴凤冠,定制为九龙四凤,各衔珠滴,遍饰宝钿花,点翠地,左右各三博鬓,如这件孝端皇后凤冠。其他品阶命妇戴翟冠,翟也就是山鸡,不同品阶所用的头饰也各有不同。
明 孝端皇后凤冠(仿制品)
明代已婚女子着正装时会戴䯼髻,䯼髻最早是一种发髻样式,后来特指罩在发髻上的发罩。起初是用发丝编成的,随着明中后期经济发展和社会风气奢靡化,人们流行用金银丝来编织。
明 金丝䯼髻 小孔用于插入簪饰
整套头饰以䯼髻为主体,再从孔中插入各类簪饰。常见的簪饰有分心、挑心等,这件楼阁人物金簪(分心),就是从发髻前面插至底部。
明 楼阁人物金簪
明 楼阁人物金簪(分心)
明 楼阁人物金簪(局部) 人物面容和衣着清晰可见
明 镶宝石金冠
明 金凤簪 湖北博物馆藏
明 凤纹玉佩 湖北博物馆藏
明 云形金累丝镶宝石掩鬓 湖北博物馆藏
与宋代霞帔绕项而佩的方式不同,明代的霞帔是从背后下摆处,经肩绕到身前垂下,底端是合并的。为了保持平整,底端也会缀帔坠。
宋代对于帔坠没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但明代对于帔坠的材质和所饰花样(主要是禽鸟的种类)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以象征佩戴者身份。《明史·舆服志》记载,明代一品到五品命妇的霞坡上缀金帔坠,六品、七品缀镀金帔坠,八品、九品缀银帔坠。
明《中东宫冠服》中的明代霞帔
明 金帔坠
明 金帔坠(局部)
这对朱厚烨(此人身份)墓出土的金帔坠,是益庄王妃所用,两面透雕翟纹。霞被坠子上附有挂钩,称为“钓圈”,使佩戴更为方便。
很多金帔坠都异常精美,下面这件是河南博物院藏的明代凤纹金帔坠。
明中后期女性装扮
剃发易服,华夏服制的断档
清朝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废除汉族传统冕冠制度,华夏传统服制断档,这就是我国服饰史上的第三次大变革。
顺治二年颁布的《严行薙发谕》要求“官民俱依满洲服饰,不许用汉制衣冠”。薙发的推行毫不容情,民间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谚。从此,传统的冠、冕、衣裳被完全废除。满洲服饰将汉民族服饰中所包含的礼制思想,以吉祥纹样、色彩等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独特的清代服饰文化。
清 七品官员冬吉服冠
清 七品官员夏吉服冠
清代的主要官定冠帽主要包括朝冠、常服冠、行服冠及雨冠。清代官员在朝服冠和吉服冠上有插翎之制,顶戴花翎象征高官显赫。因此,在清代前期,戴花翎的多为皇帝的满员亲贵或有功之臣,到了后期才普遍佩戴。翎也是有阶级划分的,分为花翎、蓝翎和染蓝翎,以花翎为尊;花翎又分为单眼、双眼和三眼,以三眼为尊。
清 单眼花翎与双眼花翎
剃发易服也改变了明代以传统冕服为祭祀之服的制度,用的是清式衮服。皇帝穿衮服,皇子穿龙褂。其中,衮服是套在皇帝朝袍外的外褂,石青色圆领、平袖口,绣有龙纹,左右肩分别饰日月两章。皇子所穿的龙褂在此基础上减去日月两章,其余形制相同。
清乾隆石青色缎缉米珠绣四团云龙夹衮服
衮服和龙褂的补子为圆形,为皇族所用。一般官员则穿补服,补子为方形,面积比明代补服的要小。所用图案沿袭明制,文官用禽,武冠用兽,但明代补子图案有两只禽鸟,清代只有一只。
清 石青团龙纱地文五品补服
清代的礼服除衮服外,还有朝服等。朝服上下身相连,腰间有襞积,下裳有褶。皇帝朝服上饰正龙、行龙,间绣五色云,下幅绣八宝平水。早期对于朝服所绣的纹样没有严格要求,朝服绣十二章纹的规定到乾隆时期才明确。
乾隆皇帝朝服像
清 酱色妆花缎单朝服(局部)
在一些重大的吉庆节日、筵宴及一些礼仪场合辅助阶段,皇帝会穿用吉服。吉服包括吉服褂和吉服袍等。其中,吉服袍绣龙纹,通称龙袍,其形制为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直身。清代官员所获的赐服也算吉服的一种古代服饰图片,但不比明代的种类多样,清代只有蟒袍,也叫“花衣”,以所绣蟒的数量、爪数以及服色来区分等级。
清 《皇朝礼器图》 亲王蟒袍(吉服袍)
在清代服饰中,马蹄袖的出场频率很高。它是满族服饰的独特要素,作用一般有两种:一是挽起便于骑马射箭,二是往下便于天冷保暖。
复原人像 清代男性巡行、骑射着装 挽起的马蹄袖
此外,由于满族兴起于北方较寒冷的地区,他们还有穿着皮衣的风俗。用裘皮做的对襟长褂,与朝袍套穿时叫“端罩”,与吉服(龙袍、蟒袍)套穿时叫“皮褂”。这种裘皮衣在当时极为尊贵,皇帝的端罩用紫貂,亲王用青狐,文三品、武二品以上用貂皮,低品官员则不能穿着。
清《皇朝礼器图》 皇帝端罩
清代皇帝及官员着朝服、吉服时均须挂朝珠。一盘朝珠共 108 颗,每 27 颗之间穿一大珠,名“佛头”,又叫“分珠”。朝珠两侧附小珠三串,每串十粒,名“记念”,男用者两串在左,女用者两串在右。顶端的佛头下缀“佛头塔”,塔下垂一椭圆形玉片,因位于背后,名“背云”,底端系“坠角”。
清 青金石朝珠(官员用)
清 青金石朝珠(官员用,局部)
由于清代“男降女不降”,因此汉族女子的服饰遵循中原旧制,满族女子的服饰则别具特色。
清代皇太后、皇后的朝冠也分冬、夏两式,朝冠和吉服冠形制大体都与皇帝朝冠及吉服冠相近。清代八旗贵妇着吉服或便服时均可戴钿子,一般用金属丝缠黑线编成骨架,前高后低,扣住发髻,再用簪钗固定,其上缀以珠翠花饰。根据丰俭的不同,又分成凤钿、满钿与半钿。
清《皇朝礼器图》 皇太后、皇后夏朝冠
清 蓝纱地缂丝女朝服(局部)
清代后妃便服最华丽的是衬衣、氅衣,为圆领、右衽、直身、袖口平直的长衣。衬衣不开衩,氅衣开衩。早期便服装饰少,纹样简单,越到后期就越复杂。满族女子在穿着便服时,常外罩坎肩,长度齐腰,坎肩变化多样,有对襟、大襟、琵琶襟、人字襟、一字襟五种。
清 绿纱绣花蝶纹单衬衣(局部)
汉族女子缠足,但满族女子不缠足。他们一般穿绣花鞋,其次是厚底鞋,厚底鞋的底是用木头制成的,厚度为正常底的 2-3 倍。除此之外还有高底鞋,根据鞋底形状不同,可以分为花盆底、元宝底、马蹄底等款式。
清 蓝缎绣回纹花卉高底旗鞋
清 浅绿缎绣花蝶高底旗鞋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这是杜甫笔下华服美裳的独有气韵。从旧石器时代华夏族穿衣配饰,到清代废除华夏服制,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服饰制度和特定的礼仪要求,每个朝代的服饰也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思想。
历经五千年,中国传统服饰不断发展演变。我们看见了诸如市、帔这样的服饰要素,从平民百姓皆可穿佩变为贵族专用;我们也感受到了服饰等级的逐渐明确,感知从颜色、纹样当中折射出来的级别差异。我们欣赏从先秦传承至后世的礼制,深切体会其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魅力;我们也发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之下那些新鲜的服饰元素,感慨盛世的包容与繁华。
纹样万花筒 摄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参考文献
[1]孙机. 华夏衣冠:中国古代服饰文化[M]. 第1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2]孙机.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M]. 第1版. 中华书局, 2014.
[3]孙机.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M]. 第1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4]孙机. 中国古舆服论丛[M]. 第2版. 文物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