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服饰 旅游业见证茶马古道古村落蝶变新生

佚名 74 2024-11-11

傈僳族服饰 旅游业见证茶马古道古村落蝶变新生

位于四川西昌邛海畔的大石板古村,因其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交织的气质,旅游旺季时,每日多达上万名游客慕名来到此地。

始建于明代的大石板古村背靠螺髻山、面向邛海,是一个与古寺、古井、古树、古民居相依相伴数百年的古村落。这里是曾经滇藏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历来为商贾云集之地。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傈僳族服饰,大石板古村村民一边在邛海打渔,一边在周边耕种。2009年起,凉山实施西昌邛海生态保护与湿地恢复工程建设,沿湖的5万余人全部搬迁至新的安置区。生态环境保护倒逼大石板古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据大石板社区党支部书记尹俊介绍,大石板古村确立了由传统农业渔业向旅游康养产业转型的方向。为此,村里建起了特色餐馆、书店、茶室等业态载体;引进多家知名民宿品牌,鼓励村民把拆迁安置房、闲置集体资产利用起来,修建民宿和餐厅;设计开发农业研学课程,实现农文旅融合……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生态饭,旅游经济变成了主导产业。

短短数年间,大石板古村就涌现了数十家旅拍门店,店内有彝族、藏族、苗族、傈僳族等民族服饰以及汉服。每逢节假日,外地游客涌入大大小小的旅拍门店,换上颜色鲜艳的民族服装和头饰,在摄影师的“指挥”下拍出心仪的照片。

为吸引更多游客,大石板古村进行了旅游设施建设和提升,古村设计巧妙融入了当地独特的土坯房文化、茶马文化,展现乡村古朴风貌,为游客提供融入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沉浸式、个性化体验。

归心“12间”是大石板古村壮大集体经济自建自营的一家精品名宿。该民宿经理肖文婷表示,这家民宿原来是村里的打米房,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傈僳族服饰,经过加固改造,变成了一栋精致的民宿,“这间民宿在旅游旺季的入住率能达到百分百,旅游淡季的入住率也有三四成。”

大石村旅游业的发展,是旅游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案例。尹俊表示,大石板社区辖有汉族、彝族、回族等10个民族聚居,总人口7952人,其中汉族约52%,彝族约44%,其他民族约4%。通过高质量发展旅游业,当地各民族村民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相互协作中加深了彼此了解,增进了感情。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黄志凌)

上一篇: 【汉服之美】汉韵华裳,世代永续 | 跨越千年的汉服衣冠美学
下一篇: 楚雄彝绣邂逅现代时尚秀出“最炫民族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