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序曲 青稚新品演绎现代都市风尚
67 2024-11-13
织锦中藏着地图,蜡染中画着山水,刺绣中再现花鸟鱼虫……看似素雅的布依族服饰,一针一线皆是精彩,一丝一缕皆有故事。11月23日—12月23日,“礼制衣承——布依族服饰展”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非遗工坊举行。
此次展览展出了布依族的刺绣、蓝染、织造等服饰近30套布依族服饰,以及大量贵州各地区布依族的生活影像。这些展品和影像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文化工作者和民间服饰爱好者长期深入乡村收集得来,它们承载了布依族的历史演进、人生礼俗、人文思想。
一脉相承又多元共存
初入展厅,以青、蓝、白等颜色为主的布依族服饰显得清新素雅,细看才发现,内里其实大有文章。零星分布在衣领、袖口、肩部、飘带等处的刺绣、蜡染、织锦包含深意,值得玩味。
散碎在服饰中的纹样,有表达天象遐思的云纹、太阳纹、金乌纹等,有表现一方水土的水纹、田纹、雨点、谷粒、树林等,还有表示万物有灵的花草纹、蝴蝶纹、鱼纹等。这些纹样与服装的搭配,蕴含了布依族人民的情思和遐想。
在六盘水市水城区的布依族服饰中布依族服饰,刺绣使用的红、黄、绿三色象征着肥沃田地和丰收;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布依族服饰中,蜡染图式中六个相连的涡纹象征着布依族的六大家族,还有看似抽象的织锦图案中竟暗含着祖先由广西迁移到贵州的地图;在独山县布依族服饰中,一条小小的背带上绣着牡丹、石榴、南瓜、莲花纹样,其独特的工艺是当地的经典之作。由此可见,在贵州的布依族因所在地区不同,其服饰也各有特点。
据介绍,这与贵州特殊的地理条件有关。有的地区相对封闭,保持了较为古老的服装型制,有的地区则与外界交流甚深,接纳了“时兴”的款式,有的地区是古装与便装并存,便装为日用服饰,古装为祭祀礼服。正是因为这种发展时空的差异性,布依族服饰呈现一脉相承又多元共存的特点,甚至不同类型的服饰保留了历朝历代的典型特征,使得原来审美形成的风格承袭至今。
回归乡土传承技艺
在展厅一角,由非遗传承人伍德芬带队的布依族妇女们一边用布依语聊天,一边刺绣、画蜡,现场展示着布依族服饰的制作技艺。她们都是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扁担山镇凹子村的村民,穿着本民族服饰,成了这次展览上最好的模特。
她们穿着的右衽上衣,袖子有刺绣和织锦装饰,领口和衣后摆镶着织锦;纯手工制作的百褶裙上装饰着星星点点的图案,被称为满天星;头上盘着假发装饰,据说以前用的都是老一辈的真发。她们告诉记者,要制作这么一身服饰至少要花费一位绣娘一年的时间。
“我们的布都是纯植物染的,需要上山挖染料回来熬煮。”绣娘伍丽介绍,制作一套衣服,光是染布就得花费一个夏天的时间,因为需要多染几遍才可以看到现在的深色。而刺绣更是需要耐心,记者拜访当天,她用了一整天时间才绣完一个5厘米左右的小方块,而这只是一件衣服肩部装饰的一小部分。还有,百褶裙的褶皱都是绣娘们用手一点点挤出来的。
2014年,从北京回乡的伍德芬,在村里创办了一个专注于本民族服饰的工作室。7年来,经过伍德芬的不断努力和创新,工作室从原本的10来平方米的砖瓦房升级成了占地1200多平方米的工厂,织布机从原本仅有的2台变成了10多台,工人也从伍德芬和奶奶2个人增加到了如今的25名工人,其中有14名贫困户。
此次受邀参展,伍德芬带了6名同村的妇女一同前往。“我们跟着伍老师,打点零工每个月能赚两千多块钱,要是全职来做,收入能达到四五千。”绣娘们告诉记者,她们从小就跟着母亲或者奶奶学习蜡染、刺绣,后来因为外出打工,大多荒废了技艺。绣娘伍丽是因为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才回村的,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些原本以为“土”、以为“耽误时间”的刺绣、蜡染竟然能卖钱,让她们可以不用出远门就能养家糊口。
据悉,此次展览为期一月,市民可自行前往多彩贵州文创园免费观展。(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董容语)